设备管理制度范本_第1页
设备管理制度范本_第2页
设备管理制度范本_第3页
设备管理制度范本_第4页
设备管理制度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管理制度版 号 0 / A名 称设备管理制度页 号 64 / 65设备管理制度目录(一)岗位责任制1(二)设备前期管理制度4(三)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7(四)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11(五)设备检查与评比管理制度18(六)设备技术状况管理制度20(七)设备、备件管理制度23(八)设备润滑管理制度25(九)动力设备管理制度28(十)起重设备管理制度 30(十一)机动车辆管理制度 32(十二)设备的防火管理 39(十三)单项设备完好标准细则 40(十四)设备管理考核方案 57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各项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特制定本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岗位责任制1.1 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每个岗位所担负的责任。1.2 摸清“家底”,合理划分岗位。1.3 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革命作风,做到坚守岗位,认真负责。1.4 单人操作,一班作业,实行专人负责制;倒班作业,建立班组长负责制。2 交接班制交接班必须严肃认真,一般交待以下内容,并在交接班运行记录本上填写签名。2.1 任务完成情况;2.2 质量和资料及产量情况;2.3 设备情况、润滑情况;2.4 工器具、仪表及材料消耗情况;2.5 安全生产及预防措施、故障排除记载;2.6 定置管理执行情况;2.7 为下班生产准备情况;2.8 领导指示及注意事项。3 巡回检查制3.1 巡回检查制是定时、定点对生产重要部位进行检查,掌握情况,记录资料,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的一项重制度。3.2 划定检查点,定检查内容和要求。3.3 重点巡检设备管理:4 设备维护保养制4.1 实行定机、定期保养,确保设备完好。4.2 设备管理应达到:4.2.1完成任务好、安全、出勤高;4.2.2设备性能好,零部件完整、齐全;4.2.3设备出力达到规定要求;4.2.4搞好设备清洁、润滑、调整和防腐;4.2.5运行记录全、准确;4.2.6定期评比、检查。5 质量负责制5.1 制定质量标准和要求,定保质量的措施。5.2 开展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5.3 取准、取全第一性资料。6 岗位练兵制开展岗位练兵使岗位工人做到“三好四会”(“三好”指管好、用好、修好;“四会”指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等),检修工做到“一专多能”。7 安全生产制7.1 进行安全教育:懂安全知识,知安全制度。定期安全检查、评比,发生事故,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未处理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无防范措施不放过。)7.2 健全安全组织。7.3 按规定发放质量好的劳保用品,并检查是否使用。8 班组经济核算制核算办法力求简明扼要,岗位工人干啥、管啥、核算啥,均应明确,做到领料有记录,消耗有定额,施工有预算,完工有核销。64设备前期管理制度1 设备前期管理指从设备管理规划到设备投产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2 设备规划由使用单位提出设备计划(型号、规格、数量、金额)报设备科,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初审,报分管厂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中审,提生产部终审,厂长签批后,设备科正式编制计划,上报公司审批后执行。3 设备选型和设计3.1 选型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对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性、兼容性进行综合分析,择优选定和作出评价(主要指非标设备的设计进行评价)。一般要进行三次选择,才定案。3.2 对零星购置和更新设备,按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第四项程序办理。3.3 对基建和重大技改项目,由厂部组织专班开展工作,同时听取设备科等有关部门人员的意见,写出综合报告,供领导决策。4 设备供应4.1 部门负责设备订购、发运工作,仓库负责保管工作,设备科负责设备计划、检验、发放和对非标设备的监制工作。由于不负责,造成失误,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乃至法律责任。4.2 设备订货合同应注意以下几点:4.2.1合同文字准确,表达双方意见,不得有漏洞。4.2.2合同应符合国家法令、政策和规定以及技术要求。4.2.3合同须考虑各变动因素,将防止和解决方法列入。如留质保金;又如,出现质量问题或延期交货等如何处理。4.2.4合同手续须完整,内容等清楚。如,交货地址、运输方式、型号、规格、技术要求、数量、交货期、收货部门、签订日期等,最后双方盖财务合同章生效。4.2.5国外引进设备订购时,同时订购必要的备件和图纸资料。4.2.6对主要设备和批量大的设备订货应尽量采用招标方式。4.3 设备到货时,应及时开箱验收,检查质量、装箱特点、随机备件和工器具、说明书和图纸等文件资料,要逐一填写登记,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和付款手续。对进口设备的验收,设备科应会同商检部门和参与订货的有关人员,共同检验。5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5.1 安装单位在设备安调时,设备科应派人参加,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5.2 安装单位应详细作安调记录和整理交工资料(含竣工图),以便交接。5.3 验收按有关规范和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要求进行,不合格之处,安装单位返工处理,直至合格,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对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天车、吊车)、锅炉等特殊设备的竣工验收,必须有当地国家的监督部门参加,认可出证后,方能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财务科凭设备科的竣工验收单才能付安调费。6 设备资料管理6.1 设备开箱时,档案室必须派人参加,清点填写随箱文件、图纸、说明书、装箱清单等资料,档案室接收人员应签字表示接收了上述资料,并负责复印是上述资料给设备科和安调单位,原件只能存档不准借出。上述资料不全者,由订货人负责催办,否则追究责任。原件丢失,追究接收人员责任。6.2 外委和自制非标设备由供货单位提供图纸等有关资料给设备科,设备科负责复制这些资料给制造、安调单位,待设备竣工验收后,原资料由设备科移交给档案室存档。6.3 设备移交时,乙方(施工单位)向甲方设备科移交竣工图等有关资料。6.4 设备移交完后,设备科应及时做好固定资产结转等工作。7 设备使用的初期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7.1 调整试车;7.2 制定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等;7.3 培训操纵工、维修工和有关管理人员,对特殊工种,要送国家劳动安全部门培训取证,方可上岗;7.4 制定运行、检修、事故报告等原始记录本;7.5 物资准备工作:原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7.6 观察设备运转中故障,揭露设备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总结记录上述问题的处理办法、措施;7.7对设备使用初期的费用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作出评价。8 设备前期信息管理包括规划、设计(或选型)、制造(或采购)、安装、调试、初期使用等各阶段的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及反馈等。其目的在于总结此次设备选择的成败,同时对今后设备选择提供依据。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 前言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管理用好固定资产,获最佳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管理要坚持“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达到全寿命周期内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同时,提取固定资产折回基金和大修基金,提供大修理和更新、改造基金,以保证生产正常和发展。2 固定资产管理内容2.1 管理范围(标准)2.1.1单台设备使用年限1年以上;设备原值2000元以上;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的均为我厂设备固定资产。2.1.2自制设备质量可靠,手续齐全,资料齐全,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可为我厂固定资产。2.1.3所有设备的附件和附属设备同主机列为固定资产,不单独建台帐。2.1.4不具备上述标准的设备列为“低值易耗”品范围,不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2.2 设备的组织管理(分级管理)分为二级管理,即厂、车间两级管理。建厂设备管理网络(附后),全厂固定资产管理,由设备科设专人管。厂属各单位设专职主任,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2.3 设备台帐和档案管理2.3.1设备登记和记录管理:2.3.1.1全厂的固定资产设备应逐台进行登记,建台帐和清单。车间建分帐,厂建总帐。每重点(关键)设备应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由设备主任负责记录和保管。2.3.1.2设备发生大修和事故要及时登记填写。2.3.1.3新增设备要及时登记建帐。2.3.1.4设备运行和维护、检修要认真填写记录。2.3.2档案管理:关键(重点)设备应逐台建档,其资料包括:2.3.2.1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2.3.2.2设备购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和购置合同;2.3.2.3自制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和鉴定书;2.3.2.4制造厂出厂检验单、装箱单和说明书、图册及验收单、设备安装基础图、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2.3.2.5设备的备品备件和消耗定额情况;2.3.2.6设备安装验收移交书;2.3.2.7设备安全操作和维护检修规程;2.3.2.8设备运行、检修记录和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报告;2.3.2.9设备大修、更新、改造有关报告、论证、技术资料、竣工验收单;2.3.2.10其它资料。2.4 设备更新与改造2.4.1设备更新与改造原则:2.4.1.1设备大修后,仍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4.1.2技术陈旧落后,技术经济效果很差,属国家淘汰产品;2.4.1.3设备役龄长,大修虽能恢复,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设备更新(含零星添置)由使用单位在10月份书面报设备科(应说明理由和更新设备的型号、规格,并附技术经济评价),以便统筹安排下年度更新计划和设备购置计划。报计划时应填报原设备闲置(报废)计划,否则,不予以考虑。2.4.2设备改造:厂属各单位必须有书面申请报设备科,说明改造的理由、预计经费和经济论证活动以及有关改造资料,一式二份。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后,提出意见报分管厂领导签批并上报公司批准后,方可施工。2.4.3设备更新、改造完成后,要填写竣工报告给设备科组织验收,合格后使用。2.5 设备在厂内外调动(含租借),经设备科审核,分管厂领导签批,方可办理,通知财务科办理资产转帐、折旧等费用手续。2.6 闲置设备要妥善保管。长期闲置设备,报公司外调处理。2.7 固定资产出库必须填写领料单,领用单位设备主任和设备科长签字,保管员方可发货。各单位领料员凭出库单上帐,厂财务、设备科盘点。2.8 设备闲置(报废),由设备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设备科组织人员鉴定。原则上,折旧已提完、使用年限已过、结构陈旧、生产率低,又不能改装利用、无修复价值、国家淘汰产品、关键备件无法进货等可报废。由设备科提出意见,分管厂领导签批,方可闲置。经公司批准,方可报废。2.9 建筑设施的报废、拆除手续等管理工作,参照上述机动设备的管理,统一由行政科制订和管理。2.10 固定资产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区域划分责任、专机机长责任制。对重要设备及设置的岗位工人,要填重遗派,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任意调动,保持相对稳定。2.11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等有关其他问题,由设备科会同财务科共同商定,报分管厂领导批准后执行。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1 设备使用1.1 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经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教育,使之懂得设备结构和性能,掌握操作方法,熟知安全技术规程和润滑保养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1.2 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不许无证操作。1.3 定人定机后,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尤其是对精、大、稀设备和特种设备(如锅炉、吊车、天车)及压力容器设备的操纵工调换工种必须报设备科与安全科备案。1.4 每台设备必须挂设备标示牌落实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检修工应划片包干设备的检修。1.5 精密设备(如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仪等)学徒工不准直接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熟练后方能发给操作证上岗。1.6 多人操作的设备和公用设备(如电解槽、空压机、整流运行工等)必须指派值班长负责管理和维护。1.7 严禁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行和超规范使用,各级领导、设备管理员和安全员有权制止,不听劝阻者可直接报告设备科长和分管厂领导处理。1.8 操作工应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保养、检查和排除故障),“四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并遵守“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检修。)1.9 维修工应做到“一专多能”。1.10 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2 设备维护2.1 定义:设备维护是指清除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不正常技术状况(零件的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等)作业。2.2 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2.2.1设备维护保养一般包括:2.2.1.1日常保养也叫例行保养,其内容是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螺丝,检查零件的完整。2.2.1.2一级保养是普遍扭紧、清洁、润滑,部分进行调整。2.2.1.3二级保养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2.2.1.4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部分解体检查和调整工作,同时换已磨损零件,由日常保养到三级保养组成四级保养制。2.2.2维护保养工作,据不同设备分别制订保养规程,其主要内容有:2.2.2.1设备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规程;2.2.2.2设备的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制度;2.2.2.3主要运行部位的调整和运行参数,如温度、速度、各部位间隙等的调整。2.2.2.4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2.3设备检查:2.2.3.1定义设备检查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等进行检查和校验。2.2.3.2按时间间隔分为:A、日检查:在交接班时,操纵工执行与日常保养结合起来。B、定期检查:按预定的日程表,由维护工为主,操纵工参与,查零件磨损情况。C、功能检查: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和测定,如油封漏油否,防尘密闭情况,滑动面划伤没有等。D、精度检查:对设备加工精度测定。2.2.3.3设备诊断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设备检查技术,用仪器仪表和科学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测分析,准确掌握设备的磨损、老化、劣化、腐蚀程度。3 设备检修3.1 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做到专人管理,贯彻以点检项修为主的预防性维修制,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3.2 设备检修要求和设备改造相结合,在检修中推行现代化技术,严格按检修规程办。3.3 设备检修分大、中、小修,其检修计划均由使用单位统一编制,报设备科。设备科汇总大修计划,由分管厂领导审核、厂长签批,报公司批准后,下达执行。中、小修报设备科备案,以便协调工作。3.3.1设备定期清洗检修: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规定部位的清洗加油工作。3.3.2小修:一般间隔期为月、季或半年,小修主要任务是利用调整或更换配合零件的方法来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与技术状况,治理漏油、漏水等现象,解体设备在40%以下。3.3.3中修:一般间隔期为半年到期1年,主要对设备进行解体或大部分解体检查,对主要零部件(4050%)进行修理或更换,满足工艺要求,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到下次计划。3.3.4大修:一般间隔期为2年至10年,大修应拆开设备90%以上的零部件进行彻底检查、修理、更换,使之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达到或接近原能力,外部打光喷漆。3.3.5外委检修的设备:报设备科审核,分管厂领导签批,方可外委修,否则不报修理费。3.4 组织、准备工作:3.4.1明确检修项目和专人负责;3.4.2编进度表和检修工作票;3.4.3召集检修人员会,明确任务、质量标准、检修项目和内容,进度及安全等要求。3.4.4作好检修前的材料、备件、资金、工器具等准备工作。3.4.5重点设备检修,应有技术负责人把关,查历次检修、运行事故记录,制订本次检修的标准,试运与有关记录等要求。3.5 设备大修范围:3.5.1已达到大修周期;3.5.2停产设备在停产时已接近大修周期需大修;3.5.3无条件按时停检修的单机和辅机等,须在主机大修时同进行修理。3.5.4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列为大修:A.新建、扩建、移建、增建、重建及技措安措等工程;B.设备槽遭受自然灾害和火灾事故者以及交通事故而需修复(已列入大修的例外)。C.设备损坏严重,残余价值很少,已接近报废,难大修恢复;D.凡中修能消除缺陷。3.5.5结合大修设备,适当的技术改造,所需增加的固定资产,其购置费不得占用大修费,由四项费用开支。3.5.6凡经批准的大修项目,一般不得随意更改,拖延施工时间,需更改、延期施工必须经分管厂领导批准。3.5.7大修工程应严格执行开工、竣工报告及验收制度,开工报告由施工单位会同生产单位于开工前15天报设备科,经批复后准予动工。竣工后10天内报竣工报告给设备科,经批复后作为财务决算凭证。工程验收报告,施工单位应在竣工5日内,将工程验收全部资料、图纸等会同使用单位汇签后,报设备科,经批复后作为工程验收和竣工决算依据。3.5.8非计划检修:因事故或维护、使用不当而要求设备必须进行计划外检修,均列为非计划检修,该检修必须经设备科书面签批同意后,方可进行。3.5.9注意在检修时做好检修记录和积累各类有关的技术资料,存档。3.5.10每次检修后,应报检修计划表到设备科。3.5.10.1达到检修验收标准,检修时间延长未超过1/3者,列为“计划完成项”统计,否则列为“非计划完成项”。3.5.10.2未按时施工,并未经设备科同意者,列为“非计划完成项”。3.5.10.3凡计划跨月、季检修项目,提前于上月、季完成者,可列入上月、季度“计划完成项”。凡月计划检修跨月3天以上者,季度计划检修跨季5天以上者,不列入上月上季统计。3.5.10.4计算公式:计划检修实现率=100%非计划检修率=100%4 设备大修前面已略提设备大修范围,在此重点谈“大修计划和审批、大修工程管理、大修基金管理、结合大修进行改造的管理、大修竣工验收、大修的考核与呈报等”。4.1 大修计划和审批4.1.1申报程序:每年10月初厂属各单位按大修更新计划申报表填写报设备科;同年11月初设备科整理各单位申报表,初审后,报分管厂领导主持专题会讨论确定、经厂长签批后,上报公司审批;经厂部、公司审批后设备科下达大修更新项目给有关单位;同时,设备科编报次年“大修更新项目汇总表(含大修理费)、备件资金费、设备维护费等”报厂部。经公司批准立项的大修更新项目,次年大修前45天设备所在单位专兼职设备主任应书面报该项目大修更新的详细原因和备件材料清单报设备科初审后报厂部、公司批准后,设备科编报该项目大修所需的备件材料计划给物质采购中心。待备件、材料到位后,该项目大修更新方可进行。外委大修项目签合同物质采购采购中心负责,设备科负责提出技术要求。4.1.2各单位在申报大修计划时应整台(套)申报,不准辅机单独申报。4.1.3凡被安排的大修项目和未被安排的项目不得擅自更改,做到专款专用,违者追究单位设备副主任责任(处理)。更新、新增设备和设备大修时单件备件超过5000元应填报2-3家供货单位报价。4.2大修工程管理大修工程必须从严执行开工、竣工攻验收制度,建立质量监控图,应有严密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检查网,整理保存各种原始记录、技术资料等均应归档。4.2.1开工前应落实:(1)安全协议,(2)施工网络图;(3)施工方案及施工图;(4)设备、备件及材料;(5)施工机具;(6)开工、竣工期;(7)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8)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4.2.2工程竣工验收后,以下资料应归档,否则,不予以验收通过、结帐。(1)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记录;(2)大修前技术状况、拆除、安装记录;(3)工程量;(4)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施工 人数及工日;(5)质量验收评定;(6)安全情况;(7)概况预算和工程决算分析;(8)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改造性大修理的经济效益和修旧利废等的评定;(9)改造性大修理设计图及隐蔽工程竣工图。(10)其它。4.3大修基金管理4.3.1大修费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华盛公司给铝厂规定的提率提取。大修费要专款专用,由财务科提出,设备科统一分配使用。4.3.2大修领用的材料、备件的领料单一律加大修专用章或专人审批。4.3.3大修工程竣工结算后30天内办理决算核销手续及固定资产增值。4.3.4新建或技措项目,因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达不到要求而进行改造、完善以及其它不符合大修立项原则的费用,不由大修费支付。4.4 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造的设备管理:各部门、各级领导、基层各单位应注意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成熟的工艺和装备,结合大修理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必须与大修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技术改造方案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批方可实施。4.5 设备大修竣工验收4.5.1验收工作由设备科牵头,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负责验收,按检修规程和设备的技术及精度要求进行。对不合格者,按条例(合同)办理,返修费由施工单位负责。验收合格后,有关单位领导在交工验收单上签字后,交付使用。4.5.2外委大修项目:承修单位在竣工后10天内报出大修决算报告,由设备科审核后上报,待公司审批后,方可办理大修结算经费。铝厂自修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科写出结算报告,经厂领导签批后报公司审批后,方可转财务科结转。4.6 设备大修的考核与呈报4.6.1大修计划执行情况实行月考核,每月初3日内报出上月计划完成情况给设备科,设备科季后5日内向公司呈报。4.6.2设备大修计划实现率=100%4.6.3设备科每季度考核一次,并执行奖惩制度。5 设备分类管理和重点设备管理以及设备预防性管理5.1 全厂设备应分为:关键、重点、一般设备。5.2 关键设备、重点设备应加强管理,重点巡检,着重巡检危险点。设备科每周至少应巡视二次,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厂属各单位每天应对本单位的关键、重点设备巡视一次,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巡视情况和整改情况要及时填入设备巡视记录本和设备检修记录本上。5.3 对关键、重点设备每月应进行维护、检修一次,并填写记录。对关键、重点设备应按规定的大修周期进行大修,大修应按“设备大修”程序办理。5.4 设备预防性管理:设备管理必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加强设备巡检和设备诊断技术,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况。6 设备维修人员管理6.1 设备维修人员行政上属上级行政领导管理。6.2 设备维修人员业务上属设备科管理。6.3 设备维修人员生产维修任务和现场管理由设备科宏观管理,设备副主任直接安排管理。6.4 设备维修人员素质提高培训教育由人力资源科负责,设备科配合。6.5 设备对外安装维修人员管理:经厂部批准或成立临时对外安装维修队伍,行政上直属分管厂领导领导,业务上属设备科领导。设备检查与评比管理制度设备检查就是对其运行情况、工作性能、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检查可以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的变化劣化程度和磨损情况,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改进设备维修工作,提高维修质量和缩短维修时间。1 内容与适用范围1.1 内容: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的检查方式、内容、评比与奖罚的有关规定。1.2 本制度适用于湖北齐力华盛铝业有限公司铝厂2 管理职能2.1 设备科负责组织全厂的设备检查评比工作。2.2 各车间负责本单位的设备检查评比工作。3 检查方式、内容与要求3.1 检查方式:3.1.1设备科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可与厂部组织的综合检查合并进行。3.1.2各车间每半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3.1.3设备管理员应坚持每天巡视检查设备。3.2 检查内容:3.2.1设备科组织检查的内容:3.2.1.1检查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重点是关键、重点设备的完好情况。3.2.1.2检查关键、重点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工作。3.2.1.3检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及各项原始记录填写情况。3.2.2各车间组织检查内容:由各单位根据厂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情拟订。以日常检查为中心,以点检为核心开展检查。3.3 检查要求:各级检查部门按本制度规定时间、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逐级上报,每月厂部通报检查情况一次。4 评比与奖罚4.1 厂级评比、奖罚:采用直接奖罚制,考核指标如下4.1.1设备完好率厂部下达的指标。4.1.2设备故障厂部规定的指标,全年一般及以上事故为零。4.1.3设备维护费厂部下达的指标。4.1.4执行完成厂部、公司批准的设备大修和新增(更新)等专项情况。4.1.5设备、备品备件是否按时申报计划?追加计划每月2次。规格型号准确率达到100%。4.1.6科技创新、合理化建议(含修旧利废)项目2项/年。4.1.7按时完成设备科下达的整改通知单。4.1.8按时参加设备会议和设备检查。4.1.9按时认真填报巡视记录、检修记录、点检卡、设备日保周保一级保养记录等。4.1.10执行完成当月设备维修检修计划情况。4.2 各车间评比,奖罚规定:由各单位自位制订。设备技术状况管理制度设备技术状况,是指设备在某时期的实际技术质量相对某设计标准的保有程度。它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必须做到合理操作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及时检查修理,正常备件供应和科学管理环节。各级领导应重视和加强设备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开展红旗设备赛活动,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为此制订本规定。1 目的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是通过检查监测等手段,分析和处理设备技术状态变化的信息,及早发现或预测设备的功能失效和事故,适时地采取维修或更换对策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通过点检,状态监测,修理时检查,专业试验和检测等提供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设备技术状况。2 任务2.1 开展全员性的设备管理网络活动。2.2 严格执行设备安全使用(操纵)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做到定人、定机操作,做到“三好”、“四会”、“四要求”、“五纪律”。2.3 推行先进的点、巡检等制度,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2.4 执行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2.5 推行先进的监测手段,开展设备诊断技术工作。2.6 常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2.7 保持设备完好。3 设备完好标准及完好率3.1 设备完好标准通则3.1.1零、部件和仪表完整齐全。3.1.2设备性能良好。3.1.3设备出力达到额定规定。3.1.4搞好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3.1.5设备的使用、检修、事故等资料齐全、准确。3.2设备不完好指未达到完好标准之一者。设备完好率=100%4 设备检查与评比:详见“设备的检查与评比管理制度”。5 开展红旗设备竞争活动5.1 对红旗设备应予以表扬、奖励。5.2 红旗设备标准:(1)设备完好;(2)甲级维护;(3)安全运行;(4)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5)运行检修记录和主要零部件图齐全、准确。6 设备维护分级标准6.1 甲级维护6.1.1执行各项规程(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运行记录。6.1.2常查声响、温度、振动、紧固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正常运行,防事故发生。6.1.3润滑做到定点、定质、定时、定量。6.1.4仪表和防护装置保养良好、准确可靠。6.1.5无跑冒滴漏。6.1.6定期检查、清扫和清洗零部件,保持设备本体和四周环境清洁。6.2 乙级维护(凡有如下情况之一者)6.2.1执行制度,未认真填写交接班运行、检修等记录。6.2.2润滑制度执行较差,但未造成零部件损坏或超磨损。6.2.3连接螺丝松或渗油。6.2.4未定期检查、清扫和清洗零部件,设备本体和四周卫生不够。6.3 丙级维护(凡有如下情况之一者)6.3.1不执行制度,不填运行等各种记录或在记录上乱写乱划。6.3.2不执行润滑制度,造成零部件超磨损或损坏。6.3.3主要螺丝松,引起振动或造成零部件坏。6.3.4设备本体及周围积灰严重。6.3.5仪表和护罩维护、保养不良、动作失良不准。6.3.6有严重的跑冒滴漏。7 单项设备完好标准细则:另订。设备、备件管理制度1 计划的编制、审批、上报1.1 每年统一厂属各单位申报本单位下年度 设备检修(含大修、技措、安措、改造、更新等)和自筹自建项目以及零星固定资产等所需的设备、备品备件以及材料工具计划报设备科。所报的计划必须按设备科统一要求的表格填写。1.2 每年11月初设备科汇整各单位的设备、备件计划(含资金计划)提交设备厂长签批后执行,重大的技措项目所需的设备、备件必须提交厂委会讨论通过,厂长签批,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1.3 自筹自建的项目设备计划,重点审核是否有公司批准文件和确定方案及设计。1.4 重点设备、更新设备、精大稀设备、进口设备和备件等重要(大额)设备、备件必须报公司批准后,方可执行。2 订货和采购2.1 对外计划申请、订货、采购设备、备件,均由 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外委加工件统一由 部门办理。严禁无计划采购。2.2 订货与采购均应做到不重、不漏、不错,严格按技术条件订货、采购,合同条款应符合经济合同法规定。2.3 维修车间自制的非标设备和备件,必须有检验员签证的合格方可出车间,交厂库房或直接交用户。2.4 若采购的设备、备件不能用,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2.4.1因采购失误造成设备、备件与计划不符,按公司规定对采购员给予处罚。2.4.2因计划提错造成不能用,按厂部规定对计划员和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2.4.3由于运输或提货过程中造成设备、备件损坏或丢失,经调查后,酌情处理。2.5严格执行公司财经纪律3 合同管理:按公司合同管理规定办理,4 设备统计 部门负责全厂设备和备件的采购入库、到货;设备科负责设备和备件的验收、签发、使用、外调,仓库负责设备和备件的保存和发放。5 入库、出库5.1 货到后,采购员、库房保管员和设备备件管理员以及档案管理员,当面开箱验货,缺一不准开箱验货。验货无误后,四员均应会签字,方能在财务上办理手续。5.2 对复杂、问题多的关键设备、成套型设备、引进设备,应由设备科领导亲自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验货,必要时邀请专家共同验收。5.3 验货时应按装箱清单、随机图纸、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等随机资料必须齐全,外观、型号、规格、数量均符合合同要求才能验收入库,否则,库管员有权不接收和签字,财务有权不按合同付款。5.4 设备、备件出库:必须以正式的、审批的领料单为依据,特殊急需情况,需经单位领导批的借条出库,第二天必须补办手续。5.5 设备、备件调拨出厂必须据财务已办理后的财务手续调拨单,方可出库。5.6 入库的设备不许拆套使用和不允许挪用,做到谁申报谁领用,也不许领用,上述特殊情况必须经设备科长签批方可办理。5.7 特殊重要的备件执行交旧领新和所有包装箱必须返回库房,由生产部统一处理。5.8 货到后,5天内应通知申报单位领货,不领者需经设备科长 签批,做为超储备处理。6 清仓6.1 应做到“帐、卡、物、资金”四对位,四一致。库管员(工)应做到日清月结,年底由生产部牵头,财务科、设备科等有关人员对库房进行全面清仓核资工作。6.2 年终库存盘点情况应书面报告分管厂领导,对超储备设备、备件和外调的设备、备件经设备科长审核后,报分管厂领导批准。6.3 厂属各单位的二级库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年终上报企管办,抄报设备科和财务科。7 维护保养7.1 保持库房清洁卫生,注意防火、安全、干燥,使设备、备件处于良好状态。7.2 为确保库存设备、备件质量,每季企管办组织一次检查,至少每半年要维护保养一次,保持设备库、备件库的设备、备件质量良好。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事故,减少机件磨损,延长机件寿命,减少摩擦阻力,降低动能消耗,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有力措施。1 基本任务1.1 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拟定各级润滑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条例。1.2 编各类设备润滑卡片、图表和有关资料,指导工人正确地做好润滑工作。1.3 贯彻设备润滑五定工作:“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人”。1.3.1定点:明确各设备规定的加油点,重要润滑系统图。1.3.2定质:明确加油的油名、牌号和质量要求。1.3.3定量:明确加油和消耗定额。1.3.4定期:规定时间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1.3.5定人: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加油工作。1.4 制定润滑油消耗定额,按时间向物质采购部门提出年、季、月计划,并按时统计实耗量。1.5 确定设备换油周期,编制设备的年、季、月清洗换油计划。1.6 组织废油回收及再生工作。1.7 配制和管理切削润滑冷却液。1.8 监督润滑材料和冷却材料的使用,并审查其质量。1.9 监督润滑用具的合理使用,总结和推广设备润滑的先进经验。1.10 设备润滑油脂代用必须经有关部门、领导审批。1.11 高好防治漏油工作,过滤器要定期清洗,换新油时必须清洗。1.12设备运行前,详查润滑装置,查各润滑点、油槽、油箱,有明显的油位指示器,油位在规定范围内,润滑油不能启动设备。2 润滑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2.1 设备科建立润滑总站,各车间建立润滑分站。2.2 设备科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主管润滑工作,各车间由设备管理员兼管润滑工作。2.3 应配备从事:油料化验、油库管理、废油回收与再生处理以及冷却液制备等各项专业人员。3 润滑油脂的使用管理3.1 各种润滑油脂,必须有可靠的合格证,关键重要设备润滑油(如变压器油、压缩机油、柴油、机油、汽缸油等)进厂后,必须抽检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使用。3.2 润滑油脂保管期超过时,必须重新化验,合格方可用。3.3 润滑油脂保管期超过时,必须重新化验,合格方可用。3.4 对报废的润滑油脂,不能再用,并专桶专用,有明显的标记,加盖、防火。4 润滑油脂报废标准4.1 润滑油脂报废标准见下页。4.2 润滑油脂的报废标准:4.2.1润滑油脂氧化形成胶膜,去膜后化验呈酸性,禁用。4.2.2润滑油脂颜色变黑,化验呈酸性,禁用。4.2.3纳基和钙基脂吸水后产生浮化,经化验含量超过0.70.9%时,停用。4.2.4润滑油脂中盐酸,不熔物超规定或有沙粒时,停用。常见润滑油脂的理化指标(凡有一项达不到表中规定的指标,则报废)润滑油脂报废标准指标油名酸值KOHMg/g粘度%水份%机械杂质%丙点酸碱反映炭灰%腐蚀试验其它机械油1.5252.50.510酸性轻微机械杂质中有砂者不于2%也应更换齿轮机油2-3252.50.1低8酸性5轻微同上汽缸油2-3252.50.1低8酸性5轻微压缩机油0.100.65 25无0.0070.1 低8酸性不发生乳化透平油1.5252.50.05低8酸性不发生乳化航空机油1.52520.1低0酸性5不发生乳化变压器油0.6有水无0.2KOHmg/g不发生乳化对不合格有大量泥砂和炭点等事用机油1.51530.1低8酸性1不发生乳化柴油机油1.52030.1低8酸碱不发生乳化轧钢机油1.52532低8不发生乳化工业汽油1.533酸性酸性动力设备管理制度1 前言动力(水、电、汽、风)是国家的资源,工业的动脉。因此,我们要努力降低动力消耗,做到“使用动力有计划,消耗动力有计量,管理动力有制度”。2 基本任务2.1 对动力站房的设备管理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2.2 加强对动力设备生产运行过程的全员管理。2.3 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加强对动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巡回检查、状态监测、预防性试验和计划检修工作,保证动力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3 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3.1 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3.2 运行人员在当班期间应做到巡回检查,不准擅离工作岗位。3.3 运行中紧急情况,按规程紧急处理,并报告领导。3.4 应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如:操作系统图、平面布置图、运行技术规程和各种记录。3.5 保安人员应坚守岗位,禁止未经上级许可的人员进入。3.6 锅炉用水必须软化处理;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锅炉属特殊设备,因此锅炉必须经当地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方可使用。3.7 保证各种指示、仪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校检。3.8 不准带病运行,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作季节性检查。4 仪表管理4.1 动力能量表计(水、电、汽、风)的布点,由生产部牵头组织有关人员,据需要确定,但不能重复计量或没有计量。4.2 计量仪表的安装由动力供应单位办理,计量仪表校验和抄码以及用量统计由生产部负责。4.3 动力能量以外的表计,如热工仪表等,由使用单位提计划交维修车间办理:检修、校验(本厂无能力则外送校验)。4.4 所有计量器具均应按周期进行检定,尤其是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更应按期检定,违者罚款。具体业务工作由维修车间负责。5 管线维修范围5.1 动力管网均应有竣工图、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等技术资料,一式叁份,由生产部档案室、设备科、维修单位各存一份。5.2 凡挖掘地面工作,事先应查明地下管线情况,并向设备科、行管科办理工作票手续,制定施工计划和措施,方可开工。5.3 动力管网及设备的小修和中修计划,一般由各单位自选安排,报设备科备案。5.4 动力管网及设备的大修计划和方案的管理与其它设备同见“设备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5.5 因大修或事故原因,需要切断某一动力管网的动力供应时,只影响本单位生产时,由本单位自行决定;若影响其它单位的生产时,事先向生产部报告批准后,方可执行。各单位内部管网的维护由本单位自行负责,有困难可找维修车间承担,外部管网的维修工作由维修车间承担。5.6 厂区的广播线路和电话线路和电话室管理维修,统一由 部门负责。5.7 全厂电气设备、线路的维护分工: 部门58全厂宽带网络系统统一由 部门负责。59全厂所有机械电气设备统一由 部门负责。起重设备管理制度起重设备:天车、吊车均属特殊设备,为此,拟定起重设备管理制度。1 管理要求1.1 新装和大修后的起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技术检验和负荷 试验;试验和检查按国家技术监督总局颁发的现行规定和参照说明书进行。1.2 检验和试验:由设备科牵头,设备使用单位配合进行。检验情况,整理入档。1.3 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定期向市技术监督局申报,接受市技术监督局来厂对在用起重设备进行联验,申报工作由安监科负责。1.4 对铝电解车间和铸造车间以及净化、组装车间、检修车间等单位的起重设备,设备科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厂属其它单位起重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1.5 每台起重设备必须有完好的行程限位开关,负荷限制器等,起重设备梁架应有明显起重量。1.6 所有电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电气线路对地绝缘0.5M;零线与大车轨应重复接地,绝缘10M;通过大车轨道接零时,轨道接头处应有跨接线;电解行车必须有三级绝缘(吊钩对卷筒,卷筒对小车,小车对大车)绝缘值均应0.5M。1.7 严禁“超载起吊和拖牵重物以及斜吊”,调运液体金属时,负荷离地约50cm,将控制器位于断电位置,试验起升制动器,如制动器不能将负荷抱住,立即放下载荷,调制动器完好后使用。1.8 起重设备必须固定专职司机,三班倒时,起重设备应有交接班制度、记录。起重设备驾驶人员,必须体检和经市技术监督局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学工不许单独操纵。1.9 起重设备吊物时,驾驶人员不许擅离驾驶室,未吊物行走时,吊钩不准县挂在驾驶室正中,应于驾驶室两侧,工作结束后,超重设备应停在指定位置,并切断总电源。1.10 工作前(接班时)应检查行走机构,升降机构,钢绳、吊钩以及各限位装置、润滑情况等,确认无问题时,才准工作,不允许带病运转。1.11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设备同时运行,必须相距一定距离。1.12 起重设备必须制定润滑图表,按润滑“五定”要求及时加油。1.13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工具、附件应放在指定点,门窗玻璃应完整明亮,随时保持设备上应有灭火设施。2 管理程序设备科制定标准(制度),车间组织实施,车间定期检查,设备科抽查,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工定期检修。机动车辆管理制度1 接车1.1 按供货合同规定和有关文件:说明书、技术资料、清单、工具等验收。1.2 新车使用前,组织驾驶员、维修人员进行短期学习,对车结构、使用维护及保修、调整数据等进行学习了解。1.3 新车投入运行中,按厂家规定,进行一次磨合期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