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_第1页
课件: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_第2页
课件: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_第3页
课件: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_第4页
课件: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细菌概述,第五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学习目标,3,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掌握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熟悉细菌感染的来源和类型。,细菌的致病性,细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能称为致病性。,细菌不同程度的致病能力称为细菌的毒力。,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途经有密切关系。,一 、 细菌的毒力,毒力:细菌不同程度的致病力。,(一)侵袭力: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 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菌毛等粘附因子,荚膜和微荚膜,侵袭性酶,(二)毒素 :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二 、 细菌的侵入数量 细菌的致病数量与其毒力成反比,一般细菌毒力愈强,所需菌量愈少;反之则需菌量大。如毒力强的鼠疫杆菌数个细菌侵入即能引起鼠疫;而毒力弱的沙门菌得需数亿个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三 、细菌的侵入门户 各种病原菌通过特定的侵入门户,才能到达特定的器官和细胞引起感染。这与病原菌生长繁殖时需要一定的微环境有关。,1. 呼吸道 流脑、白喉、百日咳 2. 消化道 痢疾、霍乱、伤寒及食物中毒,3. 皮肤粘膜创伤 破伤风梭菌 4. 接触 淋病、麻风 5. 虫媒 如鼠疫杆菌可经蚤作媒介,感染的来源与类型,一、感染的来源,患者,患病或 带菌动物,带菌者,(一)外源性感染,(二)内源性感染,自身体内 或体表,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 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或间断性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 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扩散到机体其 它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A1型题 1. 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细菌的 A. 特殊结构 B. 基本结构 C. 分解代谢产物 D. 侵袭力和毒素 E. 侵入机体的途径,综合测试题,2.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 芽孢 B. 菌毛 C. 血浆凝固酶 D. 鞭毛 E. 透明质酸酶,3.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A. 肽聚糖 B. 核心多糖 C. 脂多糖 D. 多肽 E. 脂蛋白,4.关于内毒素下述错误的是 A. 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B.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C. 性质稳定,耐热 D. 能用甲醛脱毒处理成类毒素 E. 引起相似的病理变化,5.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 破伤风痉挛毒素 B. 白喉外毒素 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霍乱肠毒素 E. 肉毒毒素,6. 下列哪项不是外毒素的特点 A. 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B. 毒性强 C. 可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D. 对组织器官有高度的选择性 E. 合成后分泌到菌体外,7. 类毒素的性质是 A. 有免疫原性,有毒性 B. 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C. 无免疫原性,有毒性 D. 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E. 与外毒素相同,8. 下述细菌中,可引起毒血症的是 A. 破伤风梭菌 B. 痢疾杆菌 C. 肉毒梭菌 D. 白喉棒状杆菌 E. 伤寒沙门菌,9. 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而不在血中繁殖, 称为 A. 毒血症 B. 病毒血症 C. 菌血症 D. 脓毒血症 E. 败血症,10. 带菌者是指 A. 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 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C. 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D. 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 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11. 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 菌毛 B. M蛋白 C. 荚膜 D. 血浆凝固酶 E. 透明质酸酶,(二)填空题 1. 病原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 的( )及( )有密切关系。 2. 细菌的毒力是由( )和( ) 决定的。 3. 类毒素是由( )经甲醛处理制 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 。,数量,侵入途径,侵袭力,毒素,外毒素,4. 内毒素是( )菌细胞壁中的( )。 5. 细菌的侵袭力是由( )和( )构成的。 6.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 ,可用甲醛处理制备。 7. 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 )。 8. 细菌侵袭性酶有( )和( )等,革兰阴性,脂多糖,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蛋白质,肉毒毒素,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三)名词解释 1. 细菌的致病性: 2. 类毒素: 3. 毒血症:,细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能,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可制成无毒的外毒素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而其释放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4. 败血症: 5. 隐性感染:,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