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1.18401860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2.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一、国门洞开1背景(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2过程战争条约主要内容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3)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1)赔款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判断正误(1)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答案解析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落后的中国成为英国侵略目标,爆发战争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故本题说法错误。(2)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3)中日甲午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答案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急需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侵略扩张野心膨胀,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战争”政策。故本题说法错误。特别提醒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即使不罢免林则徐,抗英也难以取胜。概念阐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来说的,是指只丧失了部分主权,仍保留一部分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3影响(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毁坏中华文明遗产。(2)在政治上,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3)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资本输出等方式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易混易错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并非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但其并不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开始,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已经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图示解史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表现(1)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1897年11月,德国派军占领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背景: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内容:承认列强既得权益,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美国从中“利益均沾”。实质: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影响:列强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深度点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暂时缓和了列强间瓜分中国的矛盾。但中国的民族危机并没有减轻,反而由于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的形成,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归纳总结1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剧变(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产生并发展。(3)思想观念上:鸦片战争前,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脚步。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出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及时间时间战争名称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应用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应用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益。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下图中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提线木偶应用材料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材料中找出依据。答案变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提线木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内涵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中国不断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它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以救亡图存为标志的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实现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用中日甲午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与材料中“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不符,故A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还有戊戌变法、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清政府没有“从此丧失舆论支持”,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与材料中“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不等于“盲目排外”,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1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B维护了中国海关的权威C列强对中国有限让步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答案D解析本题中的条约内容为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这不是假作公允,更不是对中国的让步,该条约是要操控中国海关而不是维护其权威,故A、B、C三项均错误。2(2019济南历城二中调研)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开放通商口岸答案B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材料所呈现出的特点符合片面最惠国的特征,故选B。A是治外法权,破坏我国的司法主权,排除;C形成国中之国,排除;D是要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排除。3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答案B解析根据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推断B项正确。4(2018北京101中学高一期末)“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用于履行此项条约内容。这里的条约指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辛丑条约中规定拆毁北京到大沽口沿岸炮台,D正确;A、B、C不涉及拆毁炮台的信息,排除。5(2018济南一中期中)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A割让香港岛B领事裁判权C巡查贸易权D关税协商答案B解析“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司法主权,割让香港岛使中国丧失领土主权,故A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司法主权,故B项正确;巡查贸易权使中国丧失了对自己领海的控制,故C项错误;关税协商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故D项错误。6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制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答案B解析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此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满足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课时训练题组1国门洞开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2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近代”“英国人”及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可以判断为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正确;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开放天津等为商埠,故B错误;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故C错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D错误。3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这促进了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故C与题意相符;A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B、D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4(2018金华十校高一检测)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约的特点不包括()A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B半殖民地统治秩序最终确立C既严格控制又维护清政府D仍保留赔款割地等相关条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是辛丑条约。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是该条约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半殖民地统治秩序最终确立是该条约的特点,故B项不符合题意;既严格控制又维护清政府是该条约的特点,故C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有赔款但无割地的条款,故D项符合题意。5(2019济宁高一统考)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既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有利于日本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影响,应排除。B项是在辛亥革命后,D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6(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台湾既割”可知描述的是马关条约,故选C。题组2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719世纪晚期,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可以看出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选D。8“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普遍认可B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西方列强之首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的步伐答案D解析A项说的是西方其他国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态度,故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为侵略中国提供了方便,故排除。D项依据所学,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故D项正确。9(2019宁德高一检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下图漫画揭示的美国对华政策应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的内容应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A项错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于19世纪末期,故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始奉行“中立”政策,后期参加协约国作战,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故D项错误。10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A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材料与清政府如何对待义和团无关;材料所述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所以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故选C项。1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样的做法()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此条约的屈辱性答案C解析“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2(2018寿光一中检测)“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该状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国取得了()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协办定关税权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列强之间进行侵略权益的分享,一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其他列强们也自动获得,这属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选B是符合题意的。13(2018济南一中期中)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中法马尾海战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材料中“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描述的是洋务运动的成果经中日甲午战争一战而宣告破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应排除。14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指的是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支付巨额赔款。“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指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许多人由幻想改良转向革命。辛丑条约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故选D项。15“门户开放”政策研究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通过多次门户开放照会的内容可以明了,美国人要求“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是为了“贸易机会均等”。这表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A要实现美国在华利益的合法化B要实现欧美列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