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自2004年2月底3月初开始,中美关系进入小布什上台后的第三轮调整:第一轮调整自小布什上台(2001年1月)伊始至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一轮往下降的调整,其中最低点是2001年的四、五月间;第二轮调整自2001年9月11日至2004年2月中旬,受911事件的影响和冲击,中美关系迅速升温,到2003年达到小布什上台后的最高点;进入2004年,特别是自2月底3月初以来,中美关系中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关系已进入小布什上台后的第三轮调整,第三轮调整是新一轮往下降的调整。一中美关系已进入第三轮调整中美关系进入第三轮调整的迹象最初是通过2月底3月初开始的中美之间围绕人权问题的分歧和争论体现出来的。美国国务院在2月25日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其中用几十页的篇幅谈了中国人权状况,指责中国政府的人权纪录仍然糟糕,继续大量和严重地侵犯人权,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出现倒退。中国方面很快予以正面回击,于3月1日发表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向全世界揭露了美国自己在人权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3月23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决定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再次提出关于中国的人权状况提案。同一天,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约见了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进行严正交涉,同时宣布中国立即中止双方在人权领域的对话与交流。4月15日,中国在日内瓦举行的第60届人权会议上再次挫败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审议中国人权纪录的企图,这是中国自1990年来在人权会议上第十一次挫败美国的反华提案。中国还在3月30日发表了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报告,同时外交部宣布,中国将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分别举行人权对话。中美人权领域的交锋揭开了中美关系新一轮调整的序幕1。随后,五角大楼充当先锋,在对华关系领域展开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击。4月1日,五角大楼宣布,计划向台湾出售价值近18亿美元的远端预警雷达系统,台湾此次购买的铺路爪雷达的性能虽不及美国现役的铺路爪雷达,但探测距离仍能达到1,500公里,是目前台湾现役陆基雷达探测距离的两倍以上。这将为台防空部队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台湾购买的铺路爪雷达预计将部署在台湾岛南、北两处阵地,并于2005年前后投入使用2。5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国防授权法案,其中要求美国与台湾军方展开高级别的军事培训和交流活动。对此,五角大楼公开表示支援。5月28日,五角大楼公布2004年中国军力报告,猛烈鼓吹大陆对台湾的威胁,称大陆对台动武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大陆对台战略已倾向于以武力解决。报告竟然建议台湾为了吓阻大陆,可以考虑瞄准大陆基础设施,例如三峡大坝3。与五角大楼的行动相呼应,作为其智囊库的兰德公司也先后推出了数份报告推波助澜。其中一份报告类比大陆攻台的各种可能,进行别有用心的预测。该报告将两岸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时间背景想定为2005年的某一天。该报告认为,大陆攻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岸争夺制空权。台湾空军将最终失败。第二阶段是两岸争夺制海权。在大陆海空联合优势下,台海军的核心力量成功级、康定级以及新购入的基德级军舰都将遭受致命打击,台湾海峡成了台海军的坟墓。第三阶段是大陆集中对台湾本岛沿岸和纵深重要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为下一阶段发起对本岛的总攻进行炮火准备。届时大陆方面使用的武器将包括地地导弹、远端火箭炮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先进武器。第四阶段是地面决战阶段。大陆发动两栖登陆、伞兵和直升机突击,在建构比较坚固的滩头据点和前进阵地之后,大批解放军随之登陆作战,与台军展开地面决战,其作战模式类似海湾战争时美军的沙漠风暴以及沙漠军刀等行动。报告特别指出,在四阶段作战中,取得制空和制海权才是大陆取胜的前提,也是武力攻台的最核心部分。兰德的这份报告中还强调美国介入很重要,而且将来会显得愈来愈重要。该报告认为2005年后两岸爆发战争,大陆获胜的几率超过70%4。兰德近期报告中第二份与该主题相关的是题为美军一旦卷入台海冲突应该采取的战略的报告。该报告把美军介入台海冲突分为四种情形:威慑、局部战争、全面战争与核战争。报告认为无论何种情况,美军开始的行动方向都是一致的,即向台湾、日韩方向进行武力集结。报告假设,如果大陆单纯对台湾使用导弹袭击或海上封锁,美军不必要与大陆进行正面冲突,而是在台湾北部或东北部保留一艘航母进行军事戒备,同时进一步提供台湾需要的武器,直到台军具有制空权的实力和不可忽视的海军力量,以压制住解放军登陆的可能。如果大陆采取潜艇战、水雷战及全面海上封锁,美军将尽量向台湾提供充足的武器与物资,同时继续集结太平洋司令部的兵力,加大威慑力度。报告指出,如果中国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美国的威慑战略就无法起作用。一旦中美发生正面冲突,那很可能就是全面战争。为了确保与中国的战争胜利,美军要对中国领土进行空中打击。为此,美国军方必须准备超过1,500架飞机的空中力量才能形成对中国的有效压制,同时先集中全力打击中国北方,再分派700架飞机到台湾打击中国的南方,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在取得对中国的初步制空权后,美军可以派B-2轰炸机袭击中国飞机、导弹及特殊零件生产工厂。报告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出动太平洋司令部的陆军部队,因为美军没有占领领土的野心,这主要是海空军的战争5。继兰德报告之后,这一轮调整过程中小布什政府恶化中美关系的重大举措是通过了支援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法案。5月18日,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拒绝所罗门群岛等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提案。但就在6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签署法案支援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务院当即回应,表示将协助台湾取得世界卫生组织成员身份。5月2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中国大陆日前获准成为美洲国家组织的永久观察员,美方也强力支援台湾成为该组织的永久观察员。美国支援台湾加入国际组织,实质上就是搞一中一台,美方的这一行径为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6。白宫急急忙忙就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发表声明,也充分暴露了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真实目的,对中美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2004年5月20日,就在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发表当天,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就急不可耐地为陈水扁的就职演说大唱赞歌,声称陈水扁在5月20日发表的就职演说中,阐述了台湾与北京的关系,以及他提出的修改宪法的计划。这些话是负责的、有建设性的,美国对此表示欢迎。陈水扁的演说通过明确表示他领导的政府不会采取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强调对同北京谋求和谐保持敞开态度并重申过去对海峡两岸关系做出的承诺,为台北与北京重开两岸对话创造了机会。我们在此也指出,北京在5月16日就台湾问题发表的声明中也有一些有建设性的内容。美国敦促北京和台北寻求富有创意的途径,建立相互信任和良好意愿。76月份开始,五角大楼又在中国的周边搞起了军事演习,对中美关系起了恶化气氛的效果。在台海以北,6月8日,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在琉球群岛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开始了为期12天的联合军事演习,重点演练空中联合作战能力。据报道,演习的主力是美军F-15C/D型战斗机联队。它是台湾军方眼中的援台先锋,以及台海爆发冲突时的关键性空中力量。在台海以南,美军的另一场军事行动已接近尾声。6月1日,美国和某东南亚国家开始举行为期11天的联合军演,后期演习在南海进行,目标是增强海战能力,特别是防空和反潜战能力等8。紧接着,共有美国7个航母战斗群在全球5个地区展开名为04夏季脉动的大规模海上演习,西太平洋地区将同时有两个航母战斗群进行演习。据称,台军将派中级军官和部分在美受训的军官参加美海上军演。6月15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对华调查报告。该报告不仅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施压,还建议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重新考虑一个中国原则。报告的经济和贸易部分声称,美中经济关系极度失衡,并有损于我们的长期经济健康;中国不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操纵;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力报告建议美国抵制中国外汇制度;对中国的生产活动展开全面调查;与日本和欧盟就中国遵守世贸规则的情况发布年度报告。报告的军事发展部分声称,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已导致台湾海峡的军事平衡明显偏向中国大陆。对此,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向欧盟施压,防止其解冻对华军售;密切关注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对华军售动向;禁止美国公司或个人接触与对华军售有关的外国公司。报告引人注目的内容还有地缘战略与核扩散部分9。台湾军购考察团访美获得重大突破,也彰显了该时期中美关系的微妙。在台湾行政院出台高达6,108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所谓重大军事采购预算案后,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6月17日,带着十三名各党派立委赴美。此次访美过程中,台方取得了访美历史上的两大突破,一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首次向台湾非军职官员开放,二是王金平21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副国防长沃尔福威茨进行了四十五分钟的会谈。此外还得到了美国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的接见,美国空军副部长莱姆肯、美国国务院台湾协调组组长莫伟宁、部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防部合作计划署的主管官员也都与台军购团进行了秘密会晤。随团参访的台湾立委得意洋洋地表示,这次华盛顿之行收获颇丰,可谓将美国产业、官方和学术界一网打尽。这是台湾立委历次访美活动中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美国政府官员。美方对该团接待规格之高、安排参访专案之多,在1979年后的台美交往中实属罕见10。尽管进入7月份后,美方的动作似乎稍有所收敛,但中美双方的关系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并未出现第二轮调整期中的较高关系水平。与第二轮调整期中美两国高层(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每隔4个月就有一次会晤相比,自2月底以来中美之间长达七个月时间尚未有一次会晤,国家元首之间通话次数也明显减少。上述种种迹象表明,中美关系的第三轮调整确确实实在进行之中。二中美关系进入第三轮调整的原因1、在影响和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这就是美国为确保其长期称霸地位而实施一些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战略及其举措。小布什政府2002年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阿安全战略报告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无意与其他国家并起并坐的箴言对于中美关系无疑是阿喀琉斯之踵,每每美国发现或推测中国的举动已经或有可能影响或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总统或相关机构就会采取行动,尽可能阻止或尽量延迟中国的崛起,为了确保自己的霸权地位,不惜以牺牲或制约中美关系的发展为代价。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似乎为其提供了注脚,但显然,与小布什政府2002年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声称的今天,国际社会面临17世纪民族国家兴起以来建立大国和平竞争而非持续备战的世界的最好机会。的豪言壮语相矛盾的11。2、近期美国政府内的新保守派再次发动争夺对华政策主导权的攻势是近期中美关系下滑的又一个不容低估的因素。911事件后,以鲍威尔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内的温和派阵营基本上主导着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美两国在反恐、地区稳定、全球战略合作等一系列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鲍威尔等人的眼里,这一阶段的中美合作是三十多年以来最好的。中国方面对中美在这一时期的合作也作了高度评价。但随着反恐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全球战略考虑的进一步复杂化,新保守派阵营开始放弃在911事件后一段时间内对中国政策的所谓容忍或忍让,开始在中国政策上转入反攻。而反攻的重点则放在台湾问题、中国军力问题、中国未来对美国的威胁等问题上。而在保守派阵营的压力下,进入大选白热化阶段的温和派阵营也从原来的立场上开始后退,在人权问题、贸易问题等方面指责中国,从而形成了近期两个阵营在对华政策上与911事件后一段时期相比有了更多的共同话语。3、2001年1月小布什政府成立后采取种种手段大力实施欧亚大战略,特别是通过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04年北约东扩,到2004年初美国欧亚大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较大成功,美国在欧亚大陆上的霸权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在中亚,美国的影响从无到有,再到成为中亚的主导性力量;在中东,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美国军队进入中东的心脏,美国直接控制了中东的主导权;在欧洲,苏联崩溃后形成的中欧真空,由美国通过北约东扩进行了战略填充,并形成了对欧洲一些大国的潜在牵制。但与中东、中亚和欧洲相比,亚太海陆相接地区的战略布局显然难以令美国满意,特别是亚太地区又拥有一个拥有巨大资源的实力正在迅速上升的地区战略力量。在其他三个地区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且战略空间少有进一步拓展余地的情况下,小布什政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腾出手来,把战略重点移向了亚太地区,力图通过预防性防御,进一步在亚太濒海地区打造一张长期起作用的防御网,用来对付那个由美国来判定的地区威胁。显然,美国所指的这个可能的国家就是中国。由此,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遭遇到了强大的寒流。4、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也是近期中美关系进入第三轮调整的重要因素。为了巩固和进一步争取强硬派选票,避免老布什的失误,小布什政府牢牢抓住强硬派阵营不放,在强硬派压力面前,小布什政府在涉及损害中国利益的一些政策上不是加以阻挡,而是顺水推舟,如支援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美国政府的做法,必然要引起中国的不安、不满和反对,并使得中国方面产生了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疑虑。特别是中美建交二十五年来,中美关系往往在美国大选年成为两党争夺牺牲品的残酷现实,使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担心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