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_第1页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_第2页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_第3页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_第4页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7卷 第 2期 2 0 1 0年 6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 o u r o f F u j i a n F o r e s t r y S c i a n d T e c h Vo I 3 7 No 2 J u n , 2 0 1 0 d o i : 1 0 ,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7 3 5 1 2 0 1 0 0 2 0 3 8 我国 山苍子 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婷 , 陈 国华 , 张鼎 华 (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要: 综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征、 用途, 以及近年来山苍子的繁殖技术、 造林技术、 精油的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 结 了山苍子资 源开发利用 中存在的问题 , 提出山苍子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山苍子 ; 研究现状 ;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 5 7 3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 0 0 2 7 3 5 1 ( 2 0 1 0 ) 0 2 0 1 5 8 0 5 The Re s e ar c h S t at u s a nd Pr o s p e c t o f Lit s e a c u b e b a i n Chi n a ZHAO T i n g , CHEN Gu o - h u a, ZHANG Di n g - h u a ( S c h o o l o fL if e S c i e n c e , F u j i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y, F u z h o u 3 5 0 1 0 8 , F u j i a n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e d t h e L i t s e a c u b e b a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a n d u s e s I t ma i n l y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r e c e n t r e s e arc h p r o g r e s s o f L i t s e a c u b e b a i n a r e a s i n c l u d i n g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e c h o n l o g y, a ff o r e s t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o i l 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p u ri f i c a t i o n An d i t a l s o s u m ma r i z e d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o f L i t s e a c u b e b a Ke y wor ds: L i t s e a c u b e b a;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r e s e a r c h pr o s p e c t 山苍子( L i t s e a c u b e b a ) 为我国南方重要香料和生物质能源树种。近些年来 , 国际市场 山苍子油价格一 路飙升, 至 2 0 0 8年底 , 含 7 0 以上柠檬醛 的山苍子油价格 为 1 0万元 t 以上。我国年产 山苍子油达 2 0 0 0 0 多 t , 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年出口量达 3 5 0 0 t 左右 , 产品远销美 、 日、 法 、 德 、 瑞士、 荷兰 等国, 享誉国内外。 山苍子种仁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含油率达 4 0 以上。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 , 生物质能源利 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些年来, 我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 但重点放在了农田发展方面, 如采用大 量甘蔗 、 玉米等进行发酵生产燃料 乙醇 , 从而造成了糖和 由玉米为主的产品大幅提价 , 国家发改委紧急叫 停了许多用玉米 、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厂家。随着资源的日益匮乏, 仅仅只利用天然资源和农田作物 已远 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 这也为山地人工培育生物质能源植物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而 山苍子正是一种将 生态 、 经济、 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树种。本文对山苍子的生物学特征、 繁殖造林技术 、 精油的提取纯化利用、 山苍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旨在为将来对山苍子资源更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山苍子的生物学特征及用途 1 1 形态 特征 山苍子又名木姜子、 山鸡椒、 花椒, 为樟科( L a u r a c e a e ) 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高3 1 0 m 。山 苍子幼树树皮为黄绿色 , 老时变成灰褐色, 有 白色斑点 , 全树具有芳香气味。单叶互生 , 为披针形或矩圆 形 , 叶片光滑 , 羽状脉。花单性 , 雌雄异株 , 腋生伞形花序有总梗 , 花 4 6朵 , 为黄色小花 , 花被片 6 , l 1 月 着生花蕾 , 翌年 2 月开花。果实为近球形的核果 , 有短柄 , 无毛。果实成熟期分 2种 : 7月 中、 下旬左右 为炼油成熟期 , 柠檬醛含量最多, 所以采集的果实最适于炼油 , 此时果皮呈青色, 有 白色的小斑点 , 破裂后 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8 - _ 9月为采种成熟期 , 采集的种子发芽率可达 7 0 以上 , 此时果皮 呈黑色 , 无白色的 收稿 日期 : 2 0 0 91 11 9 ; 修 回 日期 : 2 0 0 91 23 1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 目资助( 2 0 0 8 N 0 0 3 5 ) 作者简介 : 赵婷 ( 1 9 8 7 ) , 女 , 安徽 安庆人 , 福建师 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 生 , 从事生态学研究。 通讯作者 : 张鼎华 , 电话 : 1 3 3 5 8 2 7 5 6 6 5 。 第 2期 赵婷, 等 : 我国山苍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小斑点 , 果皮发皱 , 柔软易破 , 破裂后芳香气味较淡。 1 2 自然分布 山苍子喜温湿的环境 , 主要生长在阳坡 、 采伐迹地 、 火烧迹地 、 荒山灌丛 和稀疏林 中 j , 要求年平均温 度 1 01 8 , 可耐 一1 2 c c 低温 , 年降水量 1 2 0 01 8 0 0 m m, 分布在海拔高度 3 0 01 8 0 0 m的低丘和山地 阳坡 , p H值 5 6的酸性红壤或黄壤 , 适与杉木 、 油桐 、 油茶 、 松树等混交种植 。 在全世界范 围内, 山苍子共有 2 5 0余种 , 主产区在亚洲东部 、 大洋洲和太平洋诸 岛。中国约有 4 6种山 苍子 , 主要分布于浙江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台湾等省 ( 区)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分布 。 1 3利用价值 1 3 1 药用价值 山苍子根 、 茎 、 叶和果实均可人药 , 可用于治疗风寒感 冒、 劳倦乏力 、 久行脚肿 、 急性乳 腺类疾病 、 虚寒型胃痛 、 外伤出血 、 毒蛇咬伤、 痧胀腹痛腹胀和风湿关节痛等疾病 , 能治疗血吸虫病 , 有抗血 栓 、 抗哮喘病和抗过敏功效。 1 3 2 食用价值精制 的山苍子油具有新鲜柠檬果香 味, 是我国 G B 2 7 6 0 -8 6规定 允许使用 的食用香 料 , 可直接用于糖果糕点 、 口香糖 、 冰淇淋 、 饮料 、 酱类调味品、 调味油及焙烤食品等的调味增香 。 1 3 3 工业价值 山苍子芳香油经分馏得到柠檬醛 , 可进一步用于生产香皂 、 牙膏 、 香水和香粉等 日用品 和化妆品。从 山苍子 中提取的脂肪油可以制成金属离子沉淀剂 , 用于对重金属污水 的处理。以山苍子脂 肪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添加剂 , 能使润滑油在 6 O低温下不结冻 , 而高于 6 0又能增加润滑的粘度 , 因而可用于生产机械工业部门的润滑油和航空润滑油。国外还将 山苍子核仁油及其主要成分月桂酸广泛 用在医药、 冶金 、 化工 、 建筑 、 化学 、 环境保护 、 电子工业等方面 。 1 3 4 农业价值山苍子油具有广谱抑菌性 , 对黄盐霉 、 桔青霉 、 总状毛霉 、 米根霉等多种霉菌均有较强 的抗菌作用。可以直接消除稻谷中的黄曲霉 , 对蚕豆 、 玉米的成虫都有较高熏杀作用 , 能防治茶树 、 棉花黄 萎病和茶毛虫 、 红锈革病 , 并且对人体无毒 , 不污染环境 , 又有宜人 的香味。因此 , 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柠 檬醛在防治储粮害虫 、 食 品害虫 、 卫生害虫 、 杀菌 防霉及 防治作物病 害等方面具 有突 出优点 , 发展前景 广阔 。 1 3 5 其他价值山苍子是速生树种 , 萌芽力强 、 繁殖快 , 树下植被稀疏 , 几乎没有茅草等易燃草类 , 能减 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减缓森林火灾 的蔓延 , 又因为它是落叶小乔木 , 而森林火灾大多发生在风干物燥的冬 初 , 这就避免了冠上火的发生 , 从而减缓 了林火的蔓延速度 , 利于扑火 。山苍子可作为南方林 区, 特别是森 林火灾多发地区的生物防火带和天然更新树种 J 。山苍子 的适应性广 , 生长快 , 根 系分布广 , 根蘖多 , 截 水固土性能好 , 可用于治理疏林地水土流失 。 2 研究现状 2 1繁 殖技 术 的研究 2 1 1 播种繁殖 山苍子的采种宜选择树龄为 68年生 的优 良单株, 留作采种母树 。在 8月底或 9月 初 , 当果实表皮呈紫黑色时, 即可采种。种子采 回, 完成后熟作用后 , 拣去果柄 和枝叶 。如果播种 未经 任何处理的种子 , 其发芽率仅为 1 7 , 而除去果皮果肉后 , 出芽率则上升为 5 1 , 因为种子含有抑制其发 芽的抑制物质 , 陈卫军等( 2 0 0 4 ) 研究发现利用草木灰揉搓种子 、 用 H 0 : 浸种均可以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 抑制物质, 提高其发芽率 , 发芽率分别高达 6 7 5 和 7 1 0 , 说 明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抑制物质 , 是提高 种子发芽率的关键 。如果需要保存种子 , 可以采回果实去除果皮和果 肉后 , 用 5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处理 3 5 h , 取出阴干 , 然后按 1 : 3的比例混沙贮藏 , 沙 的湿度 以能用手捏成团松手 即散开为宜。以后每 隔 2 d翻动种子 1 次 , 并注意保持沙的湿度 , 可用喷雾器喷少量 的水保湿 。 2 1 2 扦插繁殖 陈卫军等( 2 0 0 4 ) 通过实验证明山苍子插条 的采集部位与其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 , 从 根颈部位采集萌芽条作为扦插材料 比从树冠南 、 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得多, 其生根成活率可 达 7 0 O 。如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 , 也可采用树冠 E嫩枝 给予适 当生根措施来处 理和繁殖 , 其生根 福 建林 业 科 技 第3 7卷 成活率亦可达到 5 1 7 和 5 5 0 3 1 。赵海鹄等( 2 0 0 8 ) 研究 了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生根试剂及浓度对扦 插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插条生根需要的时间缩短, 成活率提高。1 1 月份扦插, 温度低, 光 照弱插条生根慢 ; 3月份气温逐渐 回升, 扦插生根快, 且成活率可达到 6 7 以上, 扦插育苗宜选择在春季 3 月份进行。经 1 0 0、 5 0 m g L 的 I B A和 A B T 处理的插条 , 平均根长较长 , 侧根多 , 且根系粗壮 , 表 明低浓度的生根试剂对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 2 I 3 组织培养繁殖马崇坚等( 2 0 0 5 ) 通过对山苍子不同外植体 的组织培养 的研究结果表明: 山苍子 芽的萌动最早 , 且成活率高, 生长时问短 , 诱导效率高达 6 3 7 , 适合于作为快速繁殖材料 ; 茎的愈伤形成 率为 5 3 0 1 , 速度较慢 , 但形成愈伤组织颗粒大, 且茎横放时的诱导速度较快 , 诱导出的愈伤多, 取材方 便 , 因而亦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 ; 叶的愈伤形成率为 1 0 2 6 , 生长速度慢 , 且极易褐变 , 产生愈伤组织的 能力差 , 因而不宜用作组织培养材料 。 2 , 2 造林技术的研究 2 2 1 直播造林一般在 8月下旬一9月底播种最适宜 , 种子最好是随采 随播 , 选择肥沃、 疏松 、 向阳且 排灌条件良好 , p H为 4 5 6 0的沙壤土 , 整地后 , 每个穴 ( 宽 3 0 m、 深 1 5 c m) 内播种 6 8粒 , 覆土 2 e m。 次年春天出苗, 出土 1 5 d后除草、 松土, 7 8月再进行 1 次松土 、 除草 。 2 2 2 苗木造林一般多采用野生苗移栽 , 少量的可育苗移栽。3 _ 4月 , 挖取 12年生 、 直径 1 e m左 右 、 无病虫害 、 生长健壮的山苍子苗 , 苗高5 0 8 0 e m以上 , 随挖 、 随运 、 随栽 , 株行距以 I m1 m为宜 , 每 隔 3 5行可栽 1 行雄株作为授粉树 , 也可采取隔一定株数的母株混栽 1 棵雄株的配置方法 , 以提高结实 率。如果在杉木 、 油茶及其他林 内混栽 , 要以不影响杉木 、 油茶生长为原则 。 2 2 3 扦插造林宜在早春进行。插条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雄株以及结果丰产 的雌株上剪取, 插条长 1 5 e m左右, 扦插株行距 1 0 e m1 5 e m, 插条三分之二人土 , 浇足水 , 一般成活率 9 0 1 5 j 。 2 2 4 人工促进天然山苍子林更新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其方法是在分布较集 中、 结实较好的 野生山苍子纯林或混交林中, 加强人工抚育管理 , 去杂去密、 补稀填空 、 调整林相密度 , 使之成为高产的山 苍子林。对结实较差 、 树势衰老或分布不均的野生山苍子林地 , 可于 3 月或 7 8月 山苍子成熟后 , 割 除林地杂草 、 灌木, 火烧后整地, 将落在地上的山苍子种子翻人土 内, 出苗后 , 经过 2 3 a的抚育管理 , 山 苍子幼树平均高可达 3 4 m, 成为一片高产 山苍子林 。 2 3 山苍子油的研究 2 3 1 提取及纯化方法的研究 1 ) 精油提取 。从山苍子植物中提取精油一般用水蒸汽蒸馏 , 其 中又分水中蒸馏 、 水上蒸馏 和水汽蒸 馏 3种。以水汽蒸馏最好, 提取率可达 9 8 。鲍逸培 ( 1 9 9 5 ) 提出了压榨一减压精馏法工艺, 可分提取和 分离 2个步骤。首先采取机械压榨法将山苍子汁液压榨出来 , 压榨后的残渣再进行水蒸气蒸馏 , 可将有效 成分完全提尽 ” 。 2 ) 柠檬醛提纯 。山苍子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 传统 的柠檬醛提纯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 、 亚硫酸 氢钠加成法 、 减压蒸馏法 、 微波萃取法 。此外还有陈学恒的三温段减压蒸馏法 , 杨兆娟等设 计的真空减压蒸馏法 , 张德权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 山苍子油研究 | 2 和王发松等的分子蒸 馏技术纯化柠檬醛 。 3 ) 核仁油的分离纯化。水解是 山苍子核仁油开发利用的重要一步 , 油脂的水解方法主要有皂化酸化 法、 常压催化水解法( T w i t e h e l l 法 ) 、 加酶水解法、 低压 ( 催化或无催化) 间歇水解法、 中压间歇水解法和高 压连续无催化水解法 。周根大等( 1 9 9 4 ) 对山苍子核仁油进行 了脂肪酸分离提取和烷基醇酰胺合成的 实验 , 并对 比作了初步 的经济分析 , 为山苍子核仁油开发利用的工业生产提供 了一定依据 。朱 伟等 ( 1 9 9 7 ) 将相转移催化技术用于山苍子核仁油的水解 ,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 简化 了工艺步骤 , 而且反应条 件温和, 达到 9 7 水解率仅需 8 h , 而传统的 T w i t e h e l l 法需 2 4 h以上 。 2 3 2 山苍子精油的研究 1 ) 提取方法对山苍子精油含量的影响。传统的提取山苍子精油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 近年来又出 第 2期 赵婷 , 等 : 我 国山苍 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现了一些新的精油提取技术 : 采用微波辐照从山苍子中提取制备柠檬醛 , 精油的得率较传统的直拉水蒸气 蒸馏法平均提高 2 4 8 以上 ; 运用超临界 c O 流体技术萃取山苍子油 , 萃取率可达 3 0 以上 ; 将 山 苍子籽粉碎后 , 用水 中蒸馏法 提取 山苍子油 , 可缩短提油 时间 1 42 3 mi n mL , 即省时 3 7 1 3 7 8 2 8 j ; 山苍子油经磁化后 , 柠檬醛的含量提高 2 7 。 2 ) 不 同器官山苍子精油得率的研究 。山苍子 的果实、 花 、 叶和根均含有精油, 不 同器官的精油得率有 很大的差异 : 新鲜果实精油得率为 3 0 6 0 , 果皮精油得率一般在 3 0 4 O 之 间 3 o i ; 雄花含油 率为 1 6 1 7 , 雌花含油率为 1 , 雄花含油率高于雌花 ; 树干出油率为 0 5 2 3 E 3 1 ; 鲜 叶精 油含量一般为 0 O 1 0 0 2 3 2 1 ; 根精油含量一般为 0 1 0 3 , 老根得油率低于嫩根 ” J 。 3 山苍子资源开发 利用中存在的 问题及研 究展 望 我国山苍子产品虽然产量高, 但整体生产水平低 , 出口以初级原油为主 , 实属高成本低产出的作坊模 式。在科研方面 , 虽然山苍子精油和柠檬醛的提取等方面已有诸多研究 , 但是得率依然不高, 提取方法有 待进一步改善。另外 , 大部分实验还是以野生山苍子为材料 , 对于各地产的山苍子还没有系统 的研究 , 没 有确定哪里的山苍子种源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 。这些应该是 目前山苍子研究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我国山苍子资源 ,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特提出以下开发利用建议 : 选择 优 良品种 , 在适宜的林地上建立原料基地 , 统一管理 , 既能保证充足优质的原料供应 , 又能提高山苍子油的质 量; 保护现有野生资源 , 指导林农合理采收山苍子 , 防止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 ; 加强基地建设 , 提高经营水 平, 形成规模效益; 加强新技术新工艺 的研究和推广 , 树立品牌 , 参与国际竞争 ; 深化体制改革 , 组建山苍子 产业集团 , 创出品牌 ,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 国山苍子在国际上的地位 。 山苍子主要分布于我国, 国外少有分布 , 长期 以来 , 国外主要从我国进 口山苍子油 ,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苍子油作为植物天然成分提取物 , 具有多项生理功效 , 且绿色环保 , 深受人们喜爱, 具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广 阔的空间 , 无论在今天的科研还是在 以后的工业 中必将得 到 广泛 的应 用 参考 文献 : 1 钟东洋, 钟文静浅谈 山苍子的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措施 J 科技信息, 2 0 0 8 ( 2 5 ) : 3 6 3 2 赵海鹄 , 江泽鹏 , 王冬 雪, 等 山苍子扦插 试验 J 广西林业科学 , 2 0 0 8 , 3 7 ( 4 ) : 2 0 6 2 0 8 3 陈卫军, 龚洵胜, 游小敏 山苍子播种繁殖及扦插育苗初探 J 经济林研究, 2 0 0 4 , 2 2 ( 4 ) : 5 9 6 0 4 陈小凤 利用山苍子治理疏林地水土流失 J 福建水土保持, 1 9 9 2 ( 1 ) : 3 7 3 8 5 曹光球, 林思祖 福建山苍子资源及 其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的综合利用初探 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 0 0 6 , 4 0 ( B 1 2) 2l121 3 6 余伯 良, 吴士业 高效 经济林木 山苍子 J 农村 经济与科技 , 1 9 9 9, 1 0 ( 1 1 ) : 2 8 2 9 7 袁先友, 陈铁壁, 黄火秀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及应用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 0 0 6 , 2 7 ( 1 1 ) : 1 8 11 8 2 8 赵铭钦, 苏长涛, 姬小明, 等 山苍子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J 安徽农业科学, 2 0 0 7 , 3 5 ( 2 5 ) : 7 8 6 6 7 8 6 8 9 林丽华 山苍子 森林 防火显身手 J 浙江林业 , 2 0 0 3 ( 7 ) : 3 3 1 0 朱才 熙 山苍子 的生长特 性与栽培技术 J 云 南科技 管理 , 2 0 0 0 , 1 3 ( 3 ) : 6 3 1 1 吴松城 , 樊光毅, 谢宗仁 山苍子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技术 J 江西林业科技, 2 0 0 3 ( 1 ) : 1 51 6 1 2 马崇坚, 胡嘉凯, 王羽梅 山苍子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J 广东农业科学, 2 0 0 5 ( 2 ) : 3 03 1 1 3 王 松雨 山苍子的栽培技术 J 农家科技 , 2 0 0 9 ( 4 ) : 2 0 1 4 张文刚 , 刘 学英 山苍子人 工栽培 技术 J 特种经济动植 物, 2 0 0 4 , 7 ( 7 ) : 1 8 1 5 叶永青 山苍子栽培 与采收 J 安徽林业 , 2 0 0 2 ( 4 ) : 2 0 1 6 黄光文 , 卢 向阳 我 国山苍子油研 究概况 J 湖南科技学 院学报 , 2 0 0 5 , 2 6 ( 1 1 ) : 9 71 0 2 1 7 鲍逸培 中国 山苍子油研 究概况 与进展 J 林 产化学与工业 , 1 9 9 5 , 1 5 ( 2 ) : 7 37 7 1 8 周艳林, 黄文榜 催化法精制柠檬醛的改进 J 化学世界, 1 9 9 8 ( 1 ) : 1 82 0 1 9 尹显洪, 梁政 从山苍子油中提取柠檬烯和柠檬醛的研究 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 9 9 4 , 1 2 ( 3 ) : 6 6 7 0 1 6 2 福 建林 业 科 技 第 3 7卷 2 O 况小东, 廖鹏, 熊秋林, 等从山苍子油中精馏柠檬醛的工艺探讨 J 牙膏工业, 2 0 0 2 ( 2 ) : 3 7 3 9 2 1 刘晓庚, 陈梅梅, 陈学恒, 等 微波法从 山苍子中提取柠檬醛及其测定研究 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 0 0 1 , 2 1 ( 3 ) : 8 7 9 0 2 2 陈学恒, 钟军, 崔志敏, 等中国富产植物资源山苍子化学利用进展 J 五邑大学学报, 1 9 9 9 , 1 3 ( 3 ) : 1 9 2 4 2 3 杨兆娟, 周荣琪 从山苍籽油中提取高纯柠檬醛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 0 0 2 ( 4 ) : 1 31 6 2 4 张德权, 吕飞杰, 台建祥, 等超临界 C O 流体技术萃取 山苍予油的研究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 9 9 9 , 2 6 ( 2 ) : 5 45 7 2 5 王发松, 黄世亮, 胡海燕, 等柠檬醛分子蒸馏纯化新工艺与毛叶木姜子果油成分分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 0 0 2 , 1 4 ( 2 ) : 5 5 5 7 2 6 朱伟, 吴启莲 山苍子核仁油水解新工艺及月桂酸的单离研究 J 福建轻纺, 1 9 9 7 ( 3 ) : 5 一l 2 2 7 周根大, 戴爱君浙江省西南部山苍子核仁油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分析 J 林产化工通讯, 1 9 9 4 ( 6 ) : 2 9 3 1 2 8 邓波从山苍子果实提取山苍子油新工艺的研究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1 9 9 9 ( 3 ) : 1 5 2 9 贾绍义, 曾林久磁化处理对山苍子油物理性质及精馏过程的影响 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 0 0 2 ( 4 ) : 9一l 2 3 O 朱亮峰, 陆碧瑶, 李宝灵, 等 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 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 9 9 3 3 1 王发松, 杨得坡 山苍子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 J 中药材, 1 9 9 9, 2 2 ( 8 ) : 4 0 o一 4 0 2 3 2 杨帆, 王羽梅 山鸡椒( 山苍子) 精油研究现状 J 韶关学院学报, 2 0 0 9 , 3 0 ( 6 ) : 8 08 4 3 3 傅水玉, 黄爱今, 刘虎威, 等山苍子根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