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多以气候统计图表材料为载体,以山地积雪、山岳冰川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突出考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2018全国卷T44,2018全国卷T8,2016全国卷T68,2016全国卷T1011。1.综合思维:结合气温和降水气候统计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气候变化趋势与原因,探究其产生的影响及对策。2.地理实践力: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分析召开全球气候峰会的意义。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化读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图218602002年全球气温距平变化(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变化及人类活动。(2)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寒暖交替仪器观测时期气温波动上升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2)证据: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3)未来的预测: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特别提醒全球气候变化既包括气温上的变化,也包括降水上的变化。就气温而言,可能是变暖,也可能是变冷,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策略考法1以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的状况及原因(2015海南高考)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题流程尝试解答1.A2.B考法2以数据统计图为切入点考查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3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BB对,A、D错:阴影所示部分年平均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和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球表面增温趋缓,而海平面仍在上升。C错: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解题技巧全球气候变暖数据统计图的判读技巧全球气候变暖数据示意图的判读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1)注意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要素。一般来说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与气候变暖相关的要素。如上题中从纵坐标可以看出此题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变化因素主要包括陆面温度的变化、海面温度的变化、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的变化和海平面的变化等。(2)分析统计图的变化要素与参照值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引起各地理要素变化的大小和之间的差异。如上题中的参照值就是三条0值线,通过对陆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海面温度的变化曲线、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的变化曲线和海平面的变化曲线与0值线对比分析看出四条曲线的变化特征。(3)变化曲线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在分析变化曲线时首先要从宏观上归纳地理要素的整体发展趋势是上升或上升趋缓或者波动上升、是有升有降还是其他的方面。其次再从微观上分析曲线的波动因素或原因。再练一题(教师用书独具)植物对气候的反应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如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据此完成(1)(3)题。(1)在孢粉带中发现大量松属类花粉,则孢粉带时期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草原D落叶阔叶林(2)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的是 ()A孢粉带B孢粉带C孢粉带D孢粉带(3)在孢粉带b中发现了大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b时期该地区气候 ()A温暖干旱B温暖湿润C寒冷干旱D寒冷湿润(1)C(2)B(3)D第(1)题,读图可知,孢粉带时期该地区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含量分别超过50%和40%,同时,该孢粉带中还有大量的松属类花粉,而松属于针叶林植被,故说明此时期该地区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和草类植物,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草原。第(2)题,乔木多为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木本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为旱生植物,蕨类多属湿生或水生植物。读图可知,距今240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孢粉带中草本植物孢粉含量比其他孢粉带高,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较其他孢粉带偏低,说明该孢粉带所在的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地表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第(3)题,云杉是湿冷气候环境下的典型乔木植被类型,现在仅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地林带(指示气温低而湿度大的环境)。读图可知,孢粉带b地层中的乔木类、灌木类花粉含量都偏高,蕨类花粉含量也相对增多,说明此时期大气湿度较大,适宜于乔灌木、蕨类的生长;同时,该地层中发现大量的云杉花粉,进一步说明孢粉带b沉积地层时期气候寒冷湿润。考法3以南极科学考查为切入点考查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8全国卷)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4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B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场所,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盖雪被和陆缘冰融化,冰川脱离南极大陆,漂向海洋,形成海冰。所以,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B选项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严寒,生物类型较少,A选项错误;整个南极大气质量均比较好,故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C选项错误;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均比较少,故人类活动对南极地区的影响较少,D选项错误。考法4以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为切入点考查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2015年的活动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据此回答56题。5下列不属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D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削减工业生产6为响应“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A简包装食品B深加工食品C反季节蔬菜D国外进口食品5D6.A第5题,A、B、C三项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都属于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并非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生产是必需的,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削减工业生产是不正确的。第6题,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简包装食品,因为过度包装会造成浪费。规律方法四角度识记全球变暖的措施(1)减少排放:改善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2)增加吸收:植树造林,减少破坏。(3)调整应对:培育农作物良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防护堤坝。(4)政策干预:提倡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采取经济和政策手段。随堂小测| 检验复习效果(教师用书独具)(2018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1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D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D项正确;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A项错误;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热膨胀和极冰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的依据,B、C项错误。(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2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D对:永冻层上界下降,活动层厚度变大,会造成已有建筑地基不稳定。A、C错: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温上升,故活动层的厚度将变大,永冻层上界下降。B错:气温升高,春耕播种的时间应该提前。(2016上海高考)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据此回答34题。3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BCD4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