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教案—大班.doc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上半年度“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教案大一班活动一:社会领域:走进学校(半日活动)(一) 活动目标:初步了解小学环境,知道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二) 活动准备:与参观的学校联系,请学校做好相应的准备。事先请家长帮助把幼儿提出的有关学校的问题记录下来,让幼儿带到班里,并注意提前把幼儿送到幼儿园。(三) 活动过程:1. 引发幼儿有目的的参观学校。 收集家长记录的问题,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对学校的猜想和想知道的问题, 请幼儿认真看,学校和自己猜想的一样吗?并提醒幼儿参观时要注意安静参观,小声讲话,以免影响哥哥姐姐上课,还要注意安全等。2. 参观学校。(1) 观看升旗仪式。(2) 小学老师以欢迎的语气带领幼儿分别参观学校的环境(教室、微机室、多 媒体教室、图书室、操场、厕所等)在参观的同时,幼儿比较哪些地方和幼儿园不同,同时教师提醒幼儿回忆自己的猜想,鼓励幼儿向小学教师提问。 (3) 幼儿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课后观察小学生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采用 一带一的方式,请小学生带幼儿活动,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请小学生回答。3. 回园组织幼儿谈话(1) 请幼儿自由发言,说一说对学校的印象。 (2) 按参观的顺序回忆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 (3) 把还想了解的问题画下来然后请知道的小朋友解答。4.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四册23页,幼儿欣赏书上的画面,然后老师提出问题: (1) 这是什么地方?(2) 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3) 请幼儿讲一讲你是如何为入小学做准备的。 (4) 你心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把它画下来。(五) 活动延伸:老师讲述故事好担心幼儿静听,然后请幼儿说一说参观学校前后的想法,同时布置小任务:请幼儿将参观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活动二:艺术领域:文具恰恰恰(一) 活动目标:1了解文具的名称和用途。2乐意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能准确的在恰恰处做动作。3体验与同伴行进中面对面舞蹈的快乐。(二)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图片(三) 活动过程:1. 谜语导入,了解文具盒的作用。(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你来猜猜是什么?谜语:一间长房屋,住了一家人,学习好帮手,个个都姓文。(2)你的文具盒里住了哪些好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用处呢?(幼儿回答)2. 第一次欣赏(录音)我们听听歌里是怎样唱的?放录音3. 放录音,第二次欣赏(1)来让我们用小手给歌曲伴奏。放录音提问:在这首歌曲里你听到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恰恰恰)(2)请孩子尝试拍出恰恰恰的节奏。你能不能用手拍出恰恰恰的节奏?(孩子拍 )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3、评价孩子打节奏的情况,重点是恰恰恰。4. 放录音,第三次欣赏在“恰恰恰”的地方除了拍手还可拍哪里?(拍头/肩膀/腿部)不断发散并练习,练习时边说儿歌边拍节奏。5. 再次听老师演唱歌曲,听一听有几个恰恰恰?老师边唱边画图!(1)在这首歌里你听到了几个恰恰恰?(孩子自由发挥)来仔细的听我唱一遍,你来数数有几个?每唱一次我会画一个符号来标记!(2)数一数有几个?唱恰恰恰的时候文具在干什么?跳舞的时候心情怎样?所以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要唱的很欢快很轻呀!有点像沙锤的声音,来我们一起学着沙锤的声音唱一唱。(3)老师唱歌词,孩子唱恰恰恰。6. 看图演唱(老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那我们来一起看着图画来完整唱一唱,唱的时候老师大声唱,你可以小声的跟着唱。7. 分组演唱。(1)幼儿分两组,一组演唱一组配唱。师:我们来分组唱,比一比谁唱的好。小女孩是红果果队,小男孩是绿泡泡队,小男孩唱歌词,小女孩唱恰恰恰!(2)孩子唱歌词,老师配唱。师:小朋友唱歌词,我来唱恰恰恰,看我唱轻快否。8.老师和孩子一起随音乐跳舞。(1)在唱恰恰恰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跳舞呢?孩子站起来尝试(2)那我们我们手拉手围城圆圈来试试吧!幼儿和老师一起围城圆圈边演唱边按顺时针走,在跳的过程中提醒孩子唱到恰恰恰处看着邻近的小朋友扭屁股!(3)刚才我们是朝什么方向走的?这叫顺时针走,我们再来朝相反的方向走,这叫按逆时针走,唱到恰恰恰时候要扭屁股吆!(4)我们站成双圈来试试,两圈朝相反的方向走,当唱到恰恰恰时,内外圈的幼儿要棉对面 扭屁股!(5)除了面对面扭屁股还可以怎样扭?(背对背扭动屁股、)随音乐跳舞。活动三:社会领域:感谢您(一) 活动目标:1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2能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事先与幼儿园各岗位的人员联系,对幼儿的谢意应予以积极回应。物质准备:配乐诗朗诵磁带毕业诗、录音机、数码相机。(三)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 唤起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留恋。 请幼儿看倒计时牌,说一说还有几天就要毕业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离开和你日日相伴的老师、阿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讲述)2. 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帮助过自己的的人。小朋友们,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有谁帮助你?他们是怎样帮助的?有了他们的帮助,你的生活变得怎样?可引导幼儿想到好朋友、园长、老师、炊事员、门卫等。(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长大了,要离开幼儿园了,该怎样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可送画、自制小礼物、说一句感谢的话、鞠一个躬、合一张影、唱首歌等)(3)请幼儿集体讨论,确定表达谢意的对象和方式。(分组、一起说一句感谢话等) (4)学习诗歌毕业诗。 (5)组织幼儿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谢意。幼儿分组,分别代表大X班全体小朋友向园长、炊事员、门卫等表示感谢。3. 结束部分 谈话结束。 组织幼儿回班后说一说:别人收到 我们的谢意是怎样说的?我们在表达谢意后心里感觉怎样?活动四:艺术领域:再见了老师(一)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二) 活动准备:进行谈话活动,回顾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之情。(三) 活动过程:1. 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2. 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3. 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的乐曲旋律,感受其抒情、舒展的音乐情绪。4. 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 (4)整首学唱。5. 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6. 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7.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活动五:艺术领域:毕业歌(一) 活动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2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以前学过毕业诗物质准备: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各一个(二) 活动过程:1. 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 (1)教师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 (2)幼儿学习按音乐节奏朗诵毕业诗。2. 学习歌曲。 (1)听教师范唱歌曲,说一说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演唱,幼儿轻声演唱若干遍。 (3)说说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比较合适。3. 分段跟唱 (1)老师用小鸟和笑脸娃娃的指偶边演示边范唱, (2)帮助幼儿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结构4. 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集体齐唱 (2)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 (3)请个别幼儿领唱第一、第三段,全体幼儿唱第二段。(4)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活动六:综合领域我要上小学了(一)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解小学生的习惯和生活常规。2.认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二)活动准备:带幼儿参观小学,自带书包、学习用品、小学的环境、小学学习的图片,相应的字卡,音乐玩具进行曲;课件;礼物若干。(三)活动过程:1.回忆参观情景,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提问:“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看图讲述,知道怎样做一名小学生。(1)指导语:“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喜欢上小学吗?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