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基础培养能力.ppt_第1页
抓实基础培养能力.ppt_第2页
抓实基础培养能力.ppt_第3页
抓实基础培养能力.ppt_第4页
抓实基础培养能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抓实基础 培养能力,初三化学期末分析及复习建议 六合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晓敏,一、试题评价 二、阅卷数据分析 三、典型错误分析 四、学生暴露的主要问题 五、复习建议,一、试题评价,总体上看,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未出现偏题、怪题和高难度试题,难度系数符合教学要求。 试卷整体题量适中,框架完整,结构合理,图文并茂,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所学内容。 试题紧扣课标和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化学基础、关注学生的核心知识,注重学习体验、重视学生能力的考查。 能充分体现化学与生活,检测与教学紧密联系,让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和关注身边的化学和环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做题兴趣,体验化学的学习价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体现了初中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思想性和社会性。 突出基础,稳中有进,重视能力,注重应用。,二、阅卷数据分析,一卷难度为0.76。 部分送分题送的比较到位,如1、3、4、5、6、8、10、11、13、14等题的得分率都在90%以上,其中7、15题和多选题的得分率比较低,18、19、20等题的得分率在50%左右。 二卷难度为0.77。 部分送分题送的很到位,如21得分率在98%以上、22(1)、26(1)(3)得分率都在90%以上,其中23(2)、26(5)(6) 选题的得分率比较低,在50%左右。反映出学生的对一些中等题的答题能力有待提高。,三、典型错误分析,得分率:80.2%,错选D比较多为10.7% 试题分析:试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中某元素 化合价的判断与计算,要求学生对“O”等一 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很熟悉,并能利用这些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得分率:76.49%,错选C比较多为15.8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子结构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含义,并根据内外数值的对比,判断粒子的带电情况,从而确定是阳离子、原子还是阴离子。,得分率:86%,错选B比较多为12.02% 试题分析:图标来自课本和生活中,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图标的一些认识,以及对这些图标所表达意义的理解。,得分率:85.93% ,错选B比较多为8.85% 试题分析:本题以课本中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以及课本中知识卡片上的内容为素材,结合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思维能力等。,得分率:66.2 %,错选A人数较多为17.32% 试题分析:本题以微观图形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分解反应、化合物、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题目不仅有图,文字也作出说明,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仔细读题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得分率:70.49% 单选A的为13.83%,单选C的为23.24%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的理解及一些基本的计算,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组成和类别,进行相关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得分率65.15%,错选C的最多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一些常见气体物质的鉴别方法,CO和CO2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的两种气体,二者组成相同、分子构成不同,性质差异很大,不少学生容易对其性质不同的地方相互混淆。,得分率:41.56% 满分率仅为14.63%是选择题中满分率最低的一题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不同物质的性质的掌握及如何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将物质中少量杂质除去等问题,学生容易忽视过量等关键词或会引入新的杂质等问题。,得分率:48.34%,单选C和错误双选的较多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从分子水平理解化学反应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把图示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类别、变化前后分子数的变化并计算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得分率:54.52%,选B或C及错误双选较多 试题分析:着重考查学生根据特殊的反应现象判断混合气体的组成,并根据燃烧后产物的检验来判断原气体中的元素组成的能力。,得分率:98.36%(1)99.07%(2)98.83% (3)98.66%(4)96.59%(5)98.71% (6)98.44%(7)98.39%(8)98.22% 试题分析:本题选择了课本中一些常见物质,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了解。 典型错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用文字而未按要求用字母填空。,得分率:81.51%(1)97.12%(2)76.23%(3)57.87%(4)82.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制取气体仪器识别、反应原理的书写、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的依据、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等问题,并学会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典型错误:学生将集气瓶写成烧杯、C的优点写成控制反应的速率、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完整少条件或箭头、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错误、将甲烷写成酒精、将CO2看成O2。,得分率:61.52%(1)83.07%(2)56.13%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从整个反应体系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并考查对初中化学基本计算掌握情况。 典型错误:存在化学方程式错误、格式不规范、单位使用混乱、质量分数概念不清、计算能力薄弱等问题。,得分率:69.3% (1)81.95%(2)72.22%(3)67.72%(4)69.9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区分、硬水软化以及水净化的方法、常见离子符号的书写以及结合一定的情景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书写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典型错误:错字较多如肥皂的“皂”、煮沸的“沸”、 吸附的“附”,Ca2+写成Ca +2、 Ca2-、 Cu2+等,NaClO2写成ClNaO2、ClO2Na等。,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以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题目中图形较多,并需要结合起来看,才能解题。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得分率69.9%,不能根据图1判断饱和溶液,利用图1说明在20时乙的溶解度大,对于P的含义表述的五花八门如缺少温度、100g溶液、说成溶液溶解度、说成MN溶解度等 ,水的作用不清楚写成或或或等,得分率:7.51%(1)83.39%(2)77.63%(3)78.39%(4)73.88% 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当前生活中一些热门的话题如雾霾、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来考查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典型错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把具体的方法写成燃料充分燃烧的原理,把造成酸雨的气体写成CO、CO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未推广的原因写成爆炸等。,得分率:70.09% (1)93.17%(2)69.94%(3)89.33%(4)69.49% 试题分析:本题对书中重要实验的原理、现象、以及尾气处理等进行考查,学生容易得分。 典型错误:对反应现象不会描述或写成黑色粉末变成红色,酒精灯的作用表述不具体,写成环保。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或未配平,将硫酸铜的化学式写成CuSO2。,得分率:54.23%(5)55.4%(6)53.8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中的数据处理能力,涉及到图像以及相关的计算。第六题是书中的例题,得分率仍较低。 典型错误:硫酸写成盐酸,图像选D,583等。,四、学生暴露的主要问题,1.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如: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内容不熟悉,对教材的内容比较陌生。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不完整,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分析应用等。 2.解题欠规范,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不规范,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较大的缺陷。 3.审题不仔细,学生的审题、读题的习惯有待培养。 4.语言描述方面能力比较薄弱,涉及到语言表达的得分都不太高,细节丢分比较多。,五、复习建议,1抓实“双基”,注重应用,提升能力 要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不要简单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要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重新整合所学的内容,把“双基”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问题,讨论和交流,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提升能力。,2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要针对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备课,每一节课复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标、采用何种方式、选择什么例题和习题、如何评讲习题等都必须充分考虑。课堂上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杜绝教师“一言堂”。复习课建议使用导学案,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做到复习有效,力求高效。,3.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考查的特点是基础与探究共存,操作与表达并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复习,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物质性质和气体制备的实验复习要结合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制取原理来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复习要围绕课本上典型的探究性实验,明白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意图,如何由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知道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4强化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它们在不同的知识内容板块、不同的题型中均有出现。尤其是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基本上都要考查,且渗透在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化学用语本来就是一种化学语言,要把对化学用语的训练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使用中得到巩固、纠正,并使其熟练化。那种把化学方程式孤立起来记忆,或等到考试前将所有化学方程式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强背的做法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