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ppt_第1页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ppt_第2页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ppt_第3页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ppt_第4页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 新教师培训课程,滦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沈立华 2010年3月,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又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引导者,还应该是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专业能力,还要有崇高的专业品质。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应该有自觉的理想追求、自身的理论武器、自然的职业道德、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个性特征的教育者。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包括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和成熟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学情景创设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组织合作学习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教师反思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与训练,什么是教师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所谓教师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事实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总和。 我国学者龚宝善认为,教师能力应由教导能力和行政能力构成。 苏联学者夫恩果诺波林认为,教师职业要求具有九种能力:理解学生能力、通俗易懂讲授教材的能力、劝说别人的能力、组织能力、把握教学分寸的能力、创造性工作能力、对教育的情境迅速反映并在其中保持举止灵活的能力、胜任所教学科的能力、引起学生兴趣的能力。 彼得罗夫斯基还提出,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能力、创造能力、知觉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关于现代教师的专业能力一般包括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以及知识更新能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等。,基本认知能力 基本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即一个人的智力。 系统学习能力 即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成长学习能力(在学习能力)、信息资料的加工利用及整合能力等。 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1、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内容 2、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与发展,身心保健及调试能力 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指教师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谓身心保健与调节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对自身实行可观的身心了解之后,发挥内部机制的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自我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主动加强保健,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对身心素质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 自我监控及管理能力 教师的自我监控及管理能力,是指教师具有对自身的行为及自我发展的监督控制及管理的能力。,(六)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能力,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从事的职业和所走过的职业生活的大部分。职业生涯设计能力是指对有关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规划和管理能力。 职业生涯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特点: 1、连续性。 2、独特性。 3、互动性。,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事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研究和创造能力。 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围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范围主要包括:从事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实践中的弊端问题;学校整体改革问题;加强教育研究的薄弱点,填补教育研究空白点问题等。 (1)中小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 (3)研究具体学科的学术问题。 (4)博览群书中的有关问题。,2、教育科研能力的表现 (1)问题意识以及定向能力。 (2)整合意识与理论思维能力 (3)创造意识及实践能力。 (4)合作意识与协作研究能力。 3、教育研究能力的内在因素,知识更新及创造能力 知识更新及创造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兴趣、创造动机和创新意识、工作精神和毅力、信心和魄力等。二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如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灵感思维等。 教师创造能力是教师的创造性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富有弹性 2、教学信息传达经济、迅速、有效 3、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新 5、根据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行机智的教学调控。,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与训练,(一)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不断强化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与发展的内驱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及提高计划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发展目标,以及将来要达到的专业程度、水平。 (2)对自己的学习动力,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需要等,有较为全面地了解和透彻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4)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学习及提高计划,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但不宜频繁更改。 3、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促进个体发展 4、掌握符合个性的学习方法 (1)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 (2)听觉记忆型、视觉记忆型、触觉记忆型 (3)分散学习型和集中学习型 (4)独立学习型和合作学习型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拓宽学习途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能力培养与训练,1、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 2、了解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努力获得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或资讯 3、对影响自身成长与发展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尤其是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4、了解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及其成长规律 教师成长的4个阶段:准备期(新任教师)、适应期(合格教师)、发展期(骨干教师)、创造期(专家教师) 5、制定出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并努力实施这一方案,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训练,1、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客观的、公正的态度和认识 2、努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自我意识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4、洞悉周围的生活环境,积极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5、学会“辩证思维”和“光明思维” 6、能够抵抗诱惑和忍受挫折 7、学会公平竞争,能够团结合作 8、学会与人沟通,善于与人交往,身心保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学习身心保健方面的知识 2、寻求专家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 3、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 4、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5、学会统筹安排各种活动 6、克服职业倦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经常进行自我省察、自我反思 价值观如何 人生目标是什么 真正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是否处事公平 是否言行一致 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距优秀教师的要求还有哪些不足 是否犯了教育上的过错,如何改正 是否关爱每一名学生 能否竭尽全力去做每一件事 能否与他人顺利沟通 能否每天坚持学习或读书 是否热爱教师岗位(工作) 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如何 2、学习榜样,以人为鉴,寻求朋友的帮助 3、必要的自我对话 4、进行自控行为训练 5、强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了解和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明确了解与研究学生的目的 2、清楚所要了解与研究的内容 3、掌握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测试法 (4)作品或活动成果分析法,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培养与训练,一、什么是教学情境创设能力 (一)教学情境概述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构建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特点,1、新颖性 2、空间性 3、实践性 4、竞争性 5、可延性,(三)、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1、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 2、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的因素。 3、情境具有调节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感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 4、教学情境中包含了大量本地、本校、本班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学校课程资源较高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和时空要素。 5、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有较好地对问题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四)、创设教学情境的类型,根据教学情境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教学情境可分为: 1、真实型 2、仿真型 3、提供资源型 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同,教学情境又可分为: 1、问题型 2、探究学习型 3、合作学习型 4、练习型,二、怎样创设教学情境,(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1、诱发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接近性原则 4、合作性原则 5、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6、层次性原则,(二)怎样创设一个好的环境,1、创设教学环境的一般程序 (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各纬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2)了解学生实际认知状况和生活经历,使用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3)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 (4)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 (5)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 (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7)在教学中运用,2、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对教师的要求,(1)准确掌握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2)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3)了解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的要素以及能力因素。 (4)能甄别和选择出有趣味性、参与性和浸润性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在教学中能较好地对问题进一步拓展。 (5)对本地、本校、本班课程资源有较高的开发利用程度。 (6)熟练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7)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能与学生情感交流,积极互动。,(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1、要创设一种愉快、逼真、和谐、富于启迪学生认知、让学生身心完全投入的情境。 2、创设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 3、创设教学情境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必须与主体相关,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和谐统一。 4、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实际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梯度、承前启后,有连续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5、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反映,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优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四)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和策略,1、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和拓展教材的教学情境。 2、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3、形成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注意了解、开发、利用周围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意搜集、开发、积累有关教学情境的材料。 4、经常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交流,善于学习和研究其他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加以发展。,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什么是探究性教学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2、探究性学习的要素,(1)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 (2)收集数据: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 (3)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 (4)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5)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3、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1)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开放性 2、自主性 3、过程性 4、实践性 5、教学方式的任务驱动性,(二)探究性教学,1、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中能明确方向。 安德森在他主编的教育和教学百科全书中对探究教学做了高度概括: 一是探究性教学的本质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要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研究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 二是探究性教学的原则是,由学生自己亲自指定获取知识的计划,能使学科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激发内在动机,学生认知策略自然获得发展。,2、影响教师探究性教学能力的因素,(1)教师探究教学的内驱力 (2)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 (3)教师的行动研究和自我反思 (4)有关探究性教学的教师专业反思,探究性教学教师专业化素养包括:,乐于探究性教学,充分认识探究性教学的本质、探究性教学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意义。 了解探究的过程,能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 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着,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创造探究性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了解学生的特殊兴趣、知识水平和现有的技能。 了解学生以前存在的问题、原有的概念、认识潜能、发育状况、身体素质、情感发展和行为动机。 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道制定探究活动计划,使所有学生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不同的观点、表示的不同态度和持有的不同价值观念。 用发展、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三)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1 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2 应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3 应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4 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5 应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6 问题的设计应首先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7 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8 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9 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10 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11 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2 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13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挫折与成功。14 不必一次探究透、探究完。15 不仅强调探究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16 不同学段,对探究的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17 把探究式学习与现代技术(如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18 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二、探究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探究性教学设计 1、探究性教学设计原则 (1)问题激发性原则 (2)情境体验性原则 (3)探究实践性原则 (4)开放自主性原则 (5)合作互补性原则 (6)量力尝试性原则 (7)评价发展性原则,2、探究性教学目标设计 探究教学目标是指指导教师为探究性学习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达到的结果。它表现为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探究性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合理、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 (1)探究性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 (2)探究性教学目标的作用。 (3)探究性教学目标的内容。,3、探究性教学活动设计 (1)引入探究课题设计 (2)合作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