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及主要活动。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实质及进步意义。重点:1、公车上书意义2、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难点:百日维新内容及进步意义新课讲解:知识点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核心内容: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在位皇帝:光绪帝(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表现: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A、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梁启超B、严复等支持国闻报,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国闻报严复知识点二:百日维新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2)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时间: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目的: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内容及影响:结束:1898年9月,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别名:百日维新(变法历时103天)也称戊戌变法(1898年是旧历的戊戌年)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名言: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拓展延伸:1、戊戌变法失败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戊戌变法的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依据下列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4、比较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知识小结:课本习题解答:1、29页问题思考:主要宣传变法图强的观点。(实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戊戌变法思想的广发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2、课后活动13、课后活动2同意观点A。因为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这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同意观点B。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学习西方。不同意观点C。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课后练习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整体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A 开放言论B 创办京师大学堂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 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来源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5.“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B.曾国藩的奏折C.林则徐的文稿D.陈独秀的文章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7.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维新变法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8.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9.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大梦唤醒”的具体表现是A. 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B. 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C.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D. 资产阶级开始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