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基础梳理】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国际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斗争。2法律依据:_。3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基本内涵(含义)“_”不承认_建立的屈辱外交,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_”清除_残余势力和取缔一切特权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_”坚定地站在_阵营一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直接目的:积极同_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首次提出:_年12月,_在接见_代表团时。3内容:互相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4意义。(1)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积极发展中苏关系。(1)成就:1949年10月中苏建交;1950年初签订_。 (2)意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具有积极作用。2参加日内瓦会议(_年)。(1)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_问题。(2)影响:新中国首次以世界_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参加万隆会议(_年)。(1)会议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3)会议主题:讨论_、争取_、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4)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_”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5)会议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万隆精神”。基础练习1.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是(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严重削弱 社会主义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亚非拉民族解放事业日益高涨 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的外交孤立政策AB C D2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我国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3. “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B. 提高国际地位 C. 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 制定外交原则4.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相互见面和离别以及在相互介绍时表示热情、礼貌、致意的常见礼节。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图突出反映的外交方针是( ) A. 一大片 B. 另起炉灶 C. 一边倒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看到下图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同学们作出了下列的图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首次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C. 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D. 双方就共同倡议发起不结盟运动达成共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7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旧金山会议D.26届联大8. 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9. 20世纪50年代,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的是( )日内瓦会议 亚非国际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中日邦交A. B. C. D.10. 对下列四幅图片理解错误的是(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场 1954年周恩来访问缅甸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签字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A. 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C. 新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发挥积极作用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D. 新中国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