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综合训练 1.清水断崖位于中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名胜之一。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A 地壳运动和海浪侵蚀作用B 岩浆活动和流水侵蚀作用C 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D 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2.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 、3.关于形成下面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 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 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C 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D 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4.下图中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是()A B C D 5.图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贵高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形成甲地峰林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 流水堆积B 火山喷发C 流水溶蚀D 断裂下陷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B 乙处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C 丙处是断块山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读图,回答以下两题。8.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丙9.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0.2019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B C D 11.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IB C D I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以下两题。12.“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A 地球内能B 太阳辐射能C 岩浆活动D 流水作用13.“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A 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B 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C 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D 变质作用形成读下面地貌景观图,完成以下两题。14.以上地貌属同一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A B C D 15.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A 内力作用的结果B 外力作用的结果C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 与内、外力共同作用无关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6.下列选项与图中最符合的是()A 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 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 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 侵蚀作用、外力搬运17.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沉积作用D 搬运作用2019年1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形成的烟尘冲上1.1万米高空,向东南方向覆盖整个欧洲的天空,导致欧洲国家纷纷关闭机场和领空。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以下两题。18.下列岩石中不是由图示过程中形成的是()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片麻岩D 石灰岩19.图中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019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甲所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0.图甲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乙中的()A B C D 21.有关图甲岩石类型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发现化石b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c可能埋藏有煤炭d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A acB adC bcD bd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为沉积岩B C为岩浆C D为岩浆岩D E为变质岩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冷却凝固作用B 为重熔再生作用C 为外力作用D 为变质作用地质剖面图能示意局部地区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地质构造。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4.图中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火山喷发B 流水溶蚀C 风力侵蚀D 地层沉陷25.图示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 岩浆岩1石灰岩砂岩岩浆岩2B 石灰岩岩浆岩1砂岩岩浆岩2C 岩浆岩1石灰岩岩浆岩2砂岩D 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砂岩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据此回答以下两题。26.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岩浆冷却较快岩浆冷却较慢在地表形成在地下形成A B C D 27.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 B C D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两题。28.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9.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 变陡了B 变缓了C 无变化D 无法判断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左图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0.组成金佛山的岩石按照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31.塑造左图中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A 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风力侵蚀D 海浪侵蚀冰壶运动起源于苏格兰,冰壶石来自苏格兰南海岸Aitsa Craig岛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左图为冰壶,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表示各类岩石,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所属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 A,B B,C C,D D,33.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外力作用的环节只有B 可能寻找到化石的是D岩石C 可能埋藏有石油的是C岩石D 石灰岩经过作用形成大理岩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4.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 地表B 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 地幔3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经外力作用可转化为()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36.若A代表沉积岩,则表示()A 岩浆活动B 变质作用C 外力作用D 地壳运动37.若表示变质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不可能是沉积岩B A可能是岩浆岩C 表示重熔再生作用D 不可能表示岩浆活动下表为“江苏三大名石”相关材料,读图表完成以下两题。38.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 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 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 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 雨花石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39.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 太湖石昆石B 雨花石砾石C 雨花石昆石D 砾岩昆石40.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属于高温熔化的是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2) 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材料二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材料三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作用。(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河段,B对应_河段,C对应_河段。(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现象越明显。4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其成因是_。(2) 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风。(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_。(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_的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43.读“三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_B_C_。(2)图中箭头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_作用,_作用,_作用。(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是_。(4)从岩浆到形成_,又到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即是_的过程。44.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_过程,形成A_岩,A受到_作用,形成B_岩。(2) A和B岩石,在_条件下,发生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岩。(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_作用,又成为新的_。(4)从_到形成各种_,又到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清水断崖海岸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依山傍海,海浪侵蚀作用强烈。2.【答案】D【解析】图中处为一断层,为岩浆喷发冷却形成的侵入岩,它们都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处为沉积地层,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3.【答案】D【解析】景观为黄山,山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景观为风蚀蘑菇,景观中的地貌为风蚀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4.【答案】D【解析】读图,是溶洞景观,是流水溶蚀形成。是断层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 。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是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是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5.【答案】B【解析】路南石林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沉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6.【答案】C【解析】甲地峰林是喀斯特地貌,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C正确。7.【答案】A【解析】图中所示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A正确;乙处河谷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外力作用;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山;丁处岩层向下弯曲,是典型的向斜山。8.【答案】D【解析】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有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9.【答案】C【解析】由上题的分析可得出答案。10.【答案】D【解析】图中箭头表示固结成岩,箭头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表示岩浆冷却,箭头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我们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11.【答案】A【解析】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固结成岩作用完成。12.【答案】B【解析】“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受外力侵蚀的结果,其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13.【答案】C【解析】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4.【答案】C【解析】是大断崖,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物理风化为主形成的地貌,属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是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火山锥,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风蚀蘑菇,是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是冲积平原,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其中和都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15.【答案】C【解析】地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作用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6.【答案】A【解析】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17.【答案】B【解析】“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18.【答案】D【解析】图示过程会形成侵入岩(花岗岩)和喷出岩(玄武岩),同时也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该过程不会形成沉积岩。19.【答案】A【解析】题意中是从图的火山灰开始的物质迁移,其迁移的顺序应从大气圈开始。20.【答案】C【解析】红色砂砾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其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图乙中为岩浆活动,为变质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只有为外力作用。21.【答案】A【解析】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煤炭是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外生矿床。22.【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物质循环关系可知,A为岩浆,B为侵入岩,C为喷出岩,D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23.【答案】A【解析】为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A对。为外力作用,B错。为变质作用,C错。为重熔再生作用,D错。24.【答案】B【解析】读图,图中地下洞穴应是石灰岩形成的溶洞,主要原因可能是石灰岩被流水溶蚀形成,B对。石灰岩是沉积岩,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岩浆岩,A错。 风力侵蚀不能在地下形成洞穴,C错。地层沉陷不会形成洞穴,可能是洞穴坍塌,D错。25.【答案】B【解析】沉积岩层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其他岩层后形成的将先形成的切断。读图,图示岩石先是石灰岩形成,然后有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1及火山锥。再有砂岩形成,最后是岩浆岩2形成,石灰岩岩浆岩1砂岩岩浆岩2。26.【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浮石有气孔构造,主要是由于岩浆喷出时含有大量气体,到达地表之后,外部气温迅速降低而凝固,导致岩浆内部的气体无法逸出,整体冷却后形成气孔。27.【答案】C【解析】浮石属于喷出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是沉积岩、乙是岩浆岩、丙是岩浆。28.【答案】C【解析】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29.【答案】A【解析】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30.【答案】D【解析】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据右图循环示意图判断,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沉积岩。31.【答案】A【解析】金佛山位于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其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该地区无冰川分布,该地区位于内陆地区。32.【答案】A【解析】右图中环节均为冷却凝固,A、B分别是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沉积物经环节形成C,说明是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C是沉积岩;则D是变质岩,分别为变质作用和高温重熔;环节形成沉积物,说明是外力作用。从题干信息可知,冰壶石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右图中岩浆经过环节分别形成A、B两类物质,根据其位置可知,A属于侵入型岩浆岩,B属于喷出型岩浆岩。33.【答案】C【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A错;可能找到化石的岩石和可能埋藏有石油的化石都是沉积岩,因此B错、C对;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D错。34.【答案】D【解析】根据图可判断,该景观示意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在岩浆喷出地表时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因此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于地幔。35.【答案】C【解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最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36.【答案】C【解析】若A代表沉积岩,则表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37.【答案】B【解析】岩浆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转化成为变质岩。38.【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39.【答案】B【解析】沉积岩不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花石可以经过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砾岩。40.【答案】(1) (2)岩浆岩沉积岩【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应识别岩石的三种成因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