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凌源市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初抽测试卷(含解析)1.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由 HIV引起的,下列关于 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没有细胞结构B.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 含有8种核糖核苷酸D. RNA与DNA组成元素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RNA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详解】引起艾滋病的HIV是R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A正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和能量进行增殖,所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正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HIV只含有RNA,故HIV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RNA与DNA组成元素相同,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D正确;故选C。2.由300个氨基酸,形成了8个六肽和一个由3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共含肽键数和至少含有的氨基数分别是A. 288和12B. 289和11C. 289和9D. 288和10【答案】B【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30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和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链8+3=11个,所以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含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30011=289个。又因一个多肽或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所以至少含有氨基数目是11个,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下图是一些细胞器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菠菜的所有细胞都具有这五种细胞器B. 的内膜都分布有酶C. 观察活细胞中的需要染色D. 五种细胞器都含有磷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中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叶绿体、是核糖体。2、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多。具有双膜结构,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3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双层膜结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核糖体是无膜的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5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菠菜的根部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线粒体内膜分布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内膜没有酶的分布,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B错误;活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观察活细胞中的时不需要染色,C错误;核糖体是由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RNA(rRNA)中含有磷元素,其他4种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因此五种细胞器都含有磷元素,D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蓝藻细胞具有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B. 细胞膜与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征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磷脂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信息交流、细胞识别有关。(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但没有核膜等生物膜,A错误;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细胞膜与核膜功能不同,所含蛋白质种类也不同、功能也不同,B错误;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D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 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 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C.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参与消化衰老的细胞器【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或病菌。【详解】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正确;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B正确;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如高尔基体与内质网之间通过囊泡相互转化实现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参与消化衰老的细胞器,溶酶体内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中的DNA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B. 抑制高尔基体的功能可能导致植物细胞出现一胞双核的现象C. 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 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他结构均与真核细胞的一致【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内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DNA,但是不形成染色体,A错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破坏高尔基体或抑制高尔基体的功能,植物细胞就不能形成细胞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可能形成双核细胞,B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蛋白质与RNA能通过核孔,而DNA分子不能通过,C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无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膜的双层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B.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离不开生物膜C. 细胞内生物膜可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D. 脂质的合成与生物膜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核膜的双层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A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正确;细胞内生物膜可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D。8.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下列能发生的现象是A. 细胞失水皱缩B. 细胞吸水膨胀C. 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D.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无机盐的浓度是0.9%,此环境下细胞可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低于该浓度时口腔上皮细胞会吸水膨胀,高于该浓度又会失水皱缩。所以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形态、功能。【详解】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溶液,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高于生理盐水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A错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低于生理盐水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B错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0.9%生理盐水中,细胞可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细胞内液和外界溶液渗透压相当,水分子进出平衡,C正确;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即使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高于生理盐水浓度的溶液中,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故选C。9.向淀粉酶溶液中加入下列溶剂,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最小的是A. 淀粉溶液B. NaOH 溶液C. 蛋白酶溶液D. 盐酸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淀粉会被淀粉酶水解,而淀粉酶作为催化剂活性不会受影响,A正确;NaOH是强碱,强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活性丧失,B错误;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蛋白酶后,淀粉酶会被水解失去活性,C错误;盐酸是强酸,强酸也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活性丧失,D错误;故选A。10.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不能产生的物质是A. 蛋白质B. C02C. 乳酸D. NADH【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ATP、氨基酸、核苷酸等。【详解】人体细胞的许多代谢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如糖酵解、蛋白质的合成, A不符合题意;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不产生CO2,B符合题意;人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C不符合题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能产生ATP和NADH,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能产生ATP和NADH,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阴影部分不呈现紫色B. a/b值可作为细胞失水的程度指标C. 实验初始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D. 图示时刻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b可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细胞吸水,由于细胞壁的保护,细胞长度基本不变,即a基本保持不变,细胞失水,b将变小,所以a/b值将变大。【详解】图中阴影部分为原生质层,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现紫色,原生质层不呈现紫色,A正确;a、b可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a/b值可作为细胞失水的程度指标,比值越大,失水越多,B正确;图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实验初始时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正确;图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如果液泡继续变小,则外界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如液泡大小不变,则外界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如液泡逐渐变大,则外界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错误;故选D。12.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泌细胞分泌蛋白质时需囊泡参与且消耗能量B. 甘油进入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自由扩散的速率取决于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D. 蛋白质变性剂不会影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此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详解】分泌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分泌蛋白质,需囊泡参与且消耗能量, A正确;甘油进入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撒,B错误;自由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C错误;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蛋白质变性剂会影响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错误;故选A。1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 组(20 )、B组(40 )和 C组 (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酶在60下已经失活B. 该酶的最适温度是40C. 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D. 该实验需要在酶的最适pH下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比较三条曲线可知,B组(40 )产物浓度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在40酶的活性较其他两组温度条件下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产物浓度还未达到最大值,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说明酶已失活。【详解】由图可知,60条件下,产物浓度还未达到最大值,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该酶在60下已经失活,A正确;比较三条曲线可知,B组(40 )产物浓度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该温度下酶的活性较其他两组温度条件下高,但不能确定是否为最适温度,B错误;比较三条曲线可知,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该实验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为自变量,产物浓度为因变量,其他条件如PH为无关变量,为了保证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干扰,应该在酶的最适pH下进行,D正确;故选B。14.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及部分物质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多糖链的是细胞膜外侧B. 温度不影响甲的运输过程C. 乙可以表示根尖细胞吸收氧气D. 丙和丁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甲代表主动运输,乙代表自由扩散,丙代表协助扩散,丁代表协助扩散;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详解】细胞膜表面的多糖链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故具有多糖链的是细胞膜外侧,A正确;甲的运输方式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温度会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因此温度会影响甲的运输过程,B错误;乙的运输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氧气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乙可以表示根尖细胞吸收氧气,C正确;丙和丁的运输方式都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因此都是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15.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的是A. 苏丹染液检测核桃仁组织中的脂肪B. 双缩脲试剂测定待测液中肽键的含量C. 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可与生物组织中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可根据化学试剂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相关化合物的存在。【详解】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故可以用苏丹染液检测核桃仁组织中的脂肪,A正确;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变紫色,故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但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待测液中肽键的含量,B错误;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可以选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做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故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D正确;故选B。16.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与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ATP的合成不需要酶的参与B. 因高温会使肽键断裂而导致酶失去活性C. 细胞中合成的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 能产生分泌蛋白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和 ATP【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的进行离不开酶的催化,ATP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参与,A错误;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是因为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B错误;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C错误;几乎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和ATP,但不是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分泌蛋白,所以能产生分泌蛋白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和 ATP,D正确;故选D。17.下图是某生物细胞中物质代谢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葡萄糖丙酮酸 CO2A. 过程中有少量的 ADP转化为 ATPB. 过程中可能会同时产生酒精C. 过程中一定不会产生ATPD. 过程发生的场所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过程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若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若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故过程中有少量的 ADP转化为 ATP,A正确;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如果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O2的同时会生成酒精,B正确;过程若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会产生ATP,如果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不能产生ATP,C错误; 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他们的第一阶段即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如果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发生场所也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故选C。18.如图甲、乙分别为 A、B两个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两同学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可能为无水乙醇B. 与图甲相比,出现图乙所示色素带的原因是SiO2加入过少C. 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 a、b分别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因为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实验中加入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使色素充分释放,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与图甲相比,图乙色素带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偏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色素带宽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故出现图乙所示色素带的原因可能是CaCO3加入过少,B错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从而使色素在滤纸条上得到分离,C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最快,其次是叶黄素,因此a、b分别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D正确;故选B。19.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耕松土有助于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B. 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C.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 同一细胞中可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答案】A【解析】【分析】乳酸菌只能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消耗有机物,没有水的消耗。人体细胞获得氧气不是通过皮肤直接从空气中获得的,而是通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从肺部运输而来。【详解】植物的根系吸收矿质离子为主动运输方式,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为根系吸收矿质离子提供能量, A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水,即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H只能来自有机物,B错误;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 C错误;同一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产乳酸或酒精的酶,D错误;故选A。20.如图是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植物在6:00前和18:00后只进行呼吸作用B. f-h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g和iD. 若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则是因为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图中曲线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含量呈上升趋势;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含量仍然呈上升趋势;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浓度呈下降趋势,对应图中fh段,不包括f、h两点;f、h两点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6:00前和18:00后,植物也进行光合作用,不过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A错误;由图可知,fh段温室中CO2浓度下降,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其中fg段CO2浓度下降的最多,故光合作用最强, B正确;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f点和h点,C错误;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为一天后温室中CO2浓度升高了,说明这一天中有机物的分解多于有机物的合成,所以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不是因为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而是整个植株的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D错误;故选B。【点睛】光合作用固定CO2,呼吸作用释放CO2,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升高,说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O2浓度降低,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当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21.如图表示某细胞所经历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导致乙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大于甲细胞B. 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暂时加倍并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C. 过程的实质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D. 丁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过程表示细胞生长,过程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详解】过程细胞生长,导致乙细胞的体积增大,则乙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小于甲细胞,A错误;过程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内会出现染色体暂时加倍并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的情况,B正确;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此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错误;故选B。2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染色体与中心体的复制都发生在间期B. 前期和中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C. 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加倍D. 末期细胞从中部凹陷、缢裂,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动物细胞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分裂期:(1)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4)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详解】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动物细胞有由一对中心粒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A正确; 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比较稳定,前期和中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均有1个DNA分子,B正确;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各自成为染色体,故后期染色体加倍,C错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缢裂,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C。【点睛】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前期:纺锤丝体的来源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动物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23.图1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曲线图,图2是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B. 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 图2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D.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的甲组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变化, bc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ac段处于有丝分裂间期;cd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间期DNA复制前和末期的细胞;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均为间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间期DNA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详解】图1中cd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cd段2倍,A错误;图2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间期DNA复制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其中只有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2中甲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bc段,C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为图2的丙组部分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中期。24.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JamesP.Allison以及日本的 TasuKu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两名科学家的研究“松开”了人体的抗癌“刹车”,让免疫系统能全力对抗癌细胞,让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下列叙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 人体内的癌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会发生DNA复制C. 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D. 环境存在的致癌因子会诱导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癌细胞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容易扩散和转移、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特点。【详解】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变成癌细胞后就由正常的扁平梭形变成了球形,A正确;细胞分裂间期会发生DNA的复制,癌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样要进行DNA复制,B正确;由于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C正确;环境中存在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故选D。2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B. 细胞的分化仅发生在生物发育的胚胎时期C. 离体的植物根尖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其具有全能性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详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内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B错误;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根尖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就能培育形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D正确;故选B。【点睛】1、(1)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2)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3)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4)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完整个体为标志。2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中的细胞器_(填名称)也能在蓝藻细胞中被找到,真核细胞中该细胞器的形成与_密切相关。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_(填序号)。(2)分离该图中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可以用_等方法(写出两种)验证该细胞的死活。(3)该植物细胞在某些条件下也能合成分泌蛋白,其合成分泌蛋白时,与蛋白质的加工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填序号)。分泌蛋白分泌后,4的膜面积_(填“变大”“变小”或“基本不变”),该过程中7的作用是_。【答案】 (1). 6核糖体 (2). 2核仁 (3). 6、7、8 (4). 差速离心法 (5). 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质流动 (6). 3、4 (7). 基本不变 (8). 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结构18依次表示液泡、核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壁、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详解】(1)植物细胞为真核细胞,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因此该细胞中的细胞器6核糖体,也能在蓝藻细胞中被找到,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图中2为核仁。核酸包括DNA和RNA,图中7线粒体、8叶绿体都含有DNA 和RNA,6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所以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6、7、8。(2)由于不同细胞器的密度不同,因此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不同细胞器分离;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则为全透性,只有活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的细胞膜则是全透的,因此用台盼蓝给细胞染色,死细胞会染成蓝色;活细胞的细胞质是流动的,死细胞的细胞质是静止的,所以可以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质流动等方法来判断细胞的死活。(3)分泌蛋白最初是在3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肽链,肽链进入3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3内质网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4高尔基体,4高尔基体将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再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因此与蛋白质的加工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3、4。由上述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可知,4高尔基体接受了3内质网的囊泡,膜面积增大,继续加工蛋白质,再形成囊泡将蛋白质包裹运到细胞膜上,4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又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接受了膜,又失去了膜,最后膜面积基本不变。分泌的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7线粒体,所以该过程中7的作用是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点睛】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有所减小,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的膜面积有所增大。3、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质流动等方法来判断细胞的死活。27.图1和图2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H2O2分解的条件而绘制的曲线图,图3表示该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图1和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_(2)由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的特性是_ 。图2酶促反应中限制ab段和bc段0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3)该兴趣小组还根据图3做了关于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探究经过t4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关于变量的设置:取3支试管,编号为 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mL;A 和B作为对照组应分别在温度为_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C作为实验组的处理为 _(4)麦芽糖酶可以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但实验结果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答案】 (1).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 (3). 高效性 (4). H2O2浓度、过氧化氢酶量(浓度) (5). t3、t4 (6). 先在温度为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后在温度为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 (7). 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它们均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所做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图2所做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H2O2浓度。图1所示实验中,加过氧化氢酶,氧气的产生量比加入FeCl3增加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图2中ab段的限制因素为H2O2的浓度,bc段H2O2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图3是研究温度影响麦芽糖酶活性的实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酶活性达到最大,超过此温度,酶活性开始下降,甚至失活。【详解】(1)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这两个实验是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分析图1可知,两条曲线的形成是加入的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图2是酶促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所以图1、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的种类、H2O2的浓度。 (2) 分析图1,加过氧化氢酶比加入FeCl3提前达到反应的平衡点,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图2中ab段,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O2产生速率也不断增大,说明过氧化氢浓度是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而增大,H2O2的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3)由于实验目的是研究经过t4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故根据实验目的,实验需分为三组,一组温度设定在t3,一组温度设定在t4,一组温度应从t4降到t3。因此A 和B作为对照组应分别在温度为t3、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C作为实验组的处理为先在温度为t4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后在温度为t3的水浴装置中保温适宜时间。(4)因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它们均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酶是否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实验结果。【点睛】1、 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相对于最适温度而言,高温、低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但并不相同,过高温度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变性失活,失活后不可恢复活性;低温则不同,酶的活性减弱在温度恢复适宜时活性可恢复。3、使用试剂检测实验结果时,试剂与底物、产物发生反应的结果必须不同。如果试剂与底物、产物发生反应的结果相同,则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进行。28.下图是某植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6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2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4过程进行的场所是上图所示代谢过程中,可以发生于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有_(填序号)。(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就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内部原因可能是_。(3)图中B、C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图中 ATP合成发生在5过程,还发生在 _(填序号)。图中2过程中的 A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 (2). 1、3、4 (3). 色素和酶的含量有限 (4). NADH(H)、ADP和Pi (5). 1、3、4 (6). 缺氧【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1过程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2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3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4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5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6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A物质为丙酮酸,B物质为H,C物质为ADP和Pi等,D物质为ATP和H。【详解】(1)图中1、2过程表示植物的无氧呼吸一、二阶段,无氧呼吸整个过程进行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4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图中可以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在图中的序号为1、3、4。(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就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内部原因可能是色素和酶的含量有限。(3)图中B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一、二阶段均可产生,可知B为H(NADH),C是6过程-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为5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故C为ADP和Pi。图中ATP合成除可发生在5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还可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1过程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3过程、有氧呼吸第三阶段4过程合成。因此图中 ATP合成发生在5过程,还发生在1、3、4过程。多数植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酒精和CO2,故图中2过程中的 A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缺氧。【点睛】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可能是温度和CO2浓度,内部因素可能是色素和酶的含量有限。2、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29.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在光照、CO2 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单位:moldm-2h-1) 及呼吸速率(单位:moldm-2h-1)的相对值(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物质c是_ 。提取 A中的色素时需加入_ 以防止色素被破坏。图中 A、B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 (2)依据表中信息推测,50-55时光合速率较45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_(3)4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02的移动方向是_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4)表中温度为 _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若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则该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为_(填表中温度)。【答案】 (1). 丙酮酸 (2). 碳酸钙(或CaCO3) (3). 基粒(和类囊体)、嵴 (4). 温度过高,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丧失,光合速率降为0 (5). 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和细胞外 (6). 葡萄糖丙酮酸CO2 (7). 20 (8). 2530【解析】【分析】分析图: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a为O2,b为CO2,c为丙酮酸。分析表格可知,该实验是研究温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4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0,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植物生长最快。【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图中的物质c是葡萄糖分解产生的,进入线粒体,故c是丙酮酸。在提取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需要加入碳酸钙。图A为叶绿体,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基粒。B为线粒体,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嵴。(2)50-55时,总光合速率均为0,比45光合速率弱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丧失,光合速率降为0。(3)根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