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1页
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2页
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3页
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4页
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从近几年高考作文来看,绝大部分都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就是给你一份材料,让你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写一篇作文。“千古文章意为高。”材料作文主要考查学生读写能力的结合,写作者必须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仔细的分析,正确的立意。立意准了,方向就对了,离目标就近了。下面摭谈高考两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比较式”材料作文审题比较式材料,一般是将两件事或者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从观点、方法、动机、思维、情态、效果等方面直接进行比较,有的给出比较后的差异事实,和基本结论(如2012全国大纲卷)。有的只给两件基本事实,不给事实差异,更遑论结论了(2012安徽卷)。对比较式材料作文审题的一般思路是:A比B好在哪?差异在何处?(横向思维)是何原因导致A和B差异的?(纵向思维)如: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人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确实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着人的事件。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是同一件事的两种做法。首先运用横向思维,比较异同。第一种做法,公司怕发生安全事故,写了“注意安全”提示语,让行人注意。这说明此处梯子靠在墙上有安全隐患。第二种做法将“注意安全”条幅改为“梯子不用请横放”。这是要求工作人员将事情做到位,从而将危险因素完全消除掉。但这两种做法虽是两个独立事件,但作文审题绝对不能分割开来,而应将前后做法进行对比。通过前后对比,得出差异:前面是要求行人做到;后面是要求自己做到。前面做法,危险依然存在;后面做法,隐患彻底排除。作文题要审生活、审人性,也就是说要审生活的真谛。那就必须运用纵向思维,即研读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和事实,由表及里,追根溯源,揭示规律。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比较结果,可从多角度立意。从提示对象看:前者着重提示行人,后者着重提示工作人员将工作做到位。原因是做事的角度不同,前者立足他人注意,后者立足自己做好。所以考虑从“提醒得再好,不如将工作做到位”这方面立意。做到实处、换个角度会更好题目都可以。从预期效果来看:前者做法安全隐患并未消除,后者将安全隐患消除了。原因是前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后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从“抓住根本”立意,是很准确的。我们还可以进行第二次追问,从而找出工作作风和思维习惯的差异性。第一种做法,应该说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认识到问题,但没抓住关键,流于表面形式,工作简单化,就是“制度上了墙,会议开得长,效果且不管,工作走过场”。面对危险,也做了防范,因为提醒的条幅也贴了,至于是否能对症下药,管不了。这样就可以从“形式主义”方面立意。当然一件事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生活中做事,喜欢大而化之,粗放式管理,不严谨,思维僵化,不重视细节,不去换位思考。处理问题不从细微处入手。要知道一切安全事故都出在小事的疏漏上。这样可以从“注重细节”、“转换思维”上去立意。对作文的审题就像一棵树型图,树干即事件的本真,树干的上面有枝丫,枝丫上面有叶和花。直写树干最好,但也可写关联的枝丫,可写稍远点叶和花。若写空气、水、阳光,尽管也是树生长的原因之一,但远了一些。高考作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有人从公德入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牵扯公德吗?第一种做法也是从人性化出发的,但无非是没将事情做到点子上。第二种做法就是有公德?你家梯子不是靠在墙上?为什么有这样的立意呢?这是将两幅不同标语割裂开来了,没有比较前后的区别与联系,所以也没抓住关键。还有人从防患于未然着手。也未抓到要点。前面做法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防患于未然。差异只是隐患杜没杜绝。还有什么“说与做”,都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检验立意是否准确的方法,用你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回头反问,只提示“注意安全”是缺“公德”?标示“梯子不用横放”是有“公德”?是否荒唐,一问便知。安徽题有点难,难在学生不习惯这种无明确比较项的比较。特别是还有一干扰项,“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确实也没有发生梯子伤着人事件。”也就是说,前一种做法,也起到一定防患作用,但安全隐患并没有消除,就像“达摩克利斯”剑,依然悬在头顶。其实全国大纲卷与安徽高考题是一个类型,也是“比较式”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既然是比较性材料,就有一个差异与优劣,无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而已。材料中的妈妈已经将“我”前后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考生只要通过联想将这件事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即生活中的“象征意”。即做任何事,认定了目标就不要顾忌太多,太多了顾忌就像鸟的翅膀沾了许多水飞不高;人的欲望占满了心胸就走不远。放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比较式材料作文应整体分析,层层追问,找出前后差异的事实,分析事实形成的原因,而事实形成的原因有时单一,如全国大纲卷;有时原因是多层面的,这多层面也就是作文立意的相对广阔性。比较式材料作文,千万不能将前后割裂开来去分析思考。二、“关联式”材料作文的审题关联式作文材料好像也以“两者”存在,但这两者不具有比较性,它是完整的统一,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因为A,所以B;或只有A,才能B;或先是A,再是B。正因为故事具有独立性,反而可以分别加以分析,也就是说重点分析A的言行,或重点分析B的言行。审题思路是:从A中得出什么启示?从B中得出什么启示?也可以综合的考虑从A和B中得到什么人生提示。如(全国新课标卷)材料作文: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根据材料写作文,要求800字左右。这里讲的是船主和油漆工两人的故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漆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船主着想,顺便把漏洞补好。虽是举手之劳,却成人之美,也避免了一场海难。从船主方面分析:自己是请漆工涂漆的,并没有请漆工补漏洞。若漆工不补,应说无可厚非。但漆工的行为让船工受益,船主没有“暗自高兴”,而是懂得知恩图报。漆工诚心诚意去补漏,并没有想得什么回报,却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额赠金,留下了一段“举手之劳惠及他人,尊重付出懂得感恩”的佳话。对这类材料作文,我们可以从单方面去写,重点写漆工真诚为他人提供服务,即使是分外的事情,也尽已所能、为人着想,做真诚善良之人。也可以从船主方面重点去写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尊重他人的付出,感谢他人的付出,做知恩感恩之人。当然还可以从“付出与感恩”两方面去写。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付出与感恩”两方面写,也要用多向度思维去审题,不能用单向平面化的“并列式”,先写“付出”,再写“感恩”。而是采用因果或递进关系:因为有“付出”,所以有“感恩”。反过来,因为有“感恩”的人,所以“付出”才值得。生活中不仅“付出”重要,而且“感恩”也重要。还可以用转折,虽然“付出”重要,但“感恩”更重要。用因果、递进、转折关系的好处是,文章不是平均用力,有纵深感,内容也显跌宕起伏。围绕文章的论点,有一点儿侧重,这样文章才显生动而独到。再分别审视这个故事的一个方面。油漆工的意外发财,只不过是比别人付出多一点点而已。可反观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份内事偷工减料,份外事视而不见。人与人之间,冷漠麻木,唯利是图。多沾一点满怀欣喜,多做一点牢骚满腹。久而久之,地球进入了温室效应,社会却出现了冷漠病症,最后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还有一种人自以为是,别人对他好,他总是视而无睹;别人对他尊重,他认为理所当然。一声招呼,不见回音;一个点头,不见微笑;一次帮助,没有感谢更有甚者,过河拆桥,恩将仇报。南京的彭宇案,就是一个典型的让做好事者心冷、心痛的例子。漆工身上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尽责,不怕吃亏的高尚情操;船主身上也有知恩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可贵品质。其实每年的高考题就像一滴水样,能折射出七彩阳光。有时不知不觉承担着对社会的唤醒责任。我们到底缺什么?缺诚信,责任、大爱、文明、感恩,缺追求卓越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缺自我解剖的勇气,敬畏自然的心灵我们在享受着富足生活的同时,需要这些美好品质和情操地回归。我们再来看2012年重庆卷作文题: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字。这也是关联式作文材料,故事主人翁是工人与保安。从工人角度看,他是“尊重人,得到了超额回报”。从保安角度看,“将他人的问候放在心上,其实是懂得感恩。”同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别立意。工人懂得尊重保安,谈尊重话题;保安懂得感恩他人,谈感恩话题。但我们的话题观点一定要从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