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北方交大.ppt_第1页
管理经济学北方交大.ppt_第2页
管理经济学北方交大.ppt_第3页
管理经济学北方交大.ppt_第4页
管理经济学北方交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管理经济学概述,第一章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现状 第二章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程序和分析方法 第三章 管理经济学的内容,第一章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和发展现状,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济问题 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 二、管理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1、管理经济学的产生 2、经济学发展简史 3、管理学发展简史,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理论及企业的利润目标行为。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即将传统经济学与商务和管理活动中的决策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管理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于商务活动中的决策过程,从而最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种种管理问题。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特点,管理经济学是: 应用经济学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经济学 以树立分析为基本手段的经济学* 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经济学 企业管理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相企业管理实践领域的应用性延伸。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联系 它们都是以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承袭了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假设和前提。,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企业目标 经营环境 研究对象,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的客观需要 可以使我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分析方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经济学的发展现状,1、管理经济学的产生 2、经济学发展简史 3、管理学发展简史,管理经济学的产生,管理实践的发展 客观实际的需要 微观经济理论和管理学的理论,经济学发展简史,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主流学派 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现代企业理论(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进化论),管理学发展简史,理论准备国富论 实践需要工业革命 古典管理学派 人力资源学派 管理的数量学派 新发展(经营环境、技术创新灵活),第二章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程序和分析方法,一、管理经济学决策的基本程序 1、决策的基本程序 2、企业目标多样化所决定的决策准则 3、对利润的分析与经济决策 二、分析方法 1、边际分析法 2、最优化分析法,决策的基本程序,设立目标 确定问题 解决方案 选择最优 贯彻实施,企业目标多样化所决定的 决策准则,多重目标相结合时,确定不同时期的主要目标,选择相对最佳的方案。,对利润的分析与经济决策,会计成本与会计利润 机会成本与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会计成本+隐含成本,机会成本与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某种经济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了其在其他使用中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经济利润:企业主投资于某一用途得到的利润比投资于其他次好的用途可能得到的利润多得的部分。 经济利润大于0,决策可行;小于0,不可行;等于0,都可选择。,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借助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存在的某一因变量依存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以比较经济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最优化分析法,企业寻求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分析决策过程。 最优化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确定最佳可能解的过程。因此 目标具体 备选方案 相对最优 数学模型,第三章 管理经济学的内容,第一讲 管理经济学概述 第二讲 供求理论与分析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四讲 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 第五讲 市场结构与企业定价 第六讲 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 第七讲 政策环境与制度环境,第二讲 供求理论与分析,第一章 需求(demand) 第二章 供给 (supply) 第三章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equilibrium price) 第四章 弹性理论与分析(elasticity) 第五章 供求理论的应用,第一章 需 求,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到的该商品的最大数量。(有效需求) 注意:需求Demand 与需要Needs的区别 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分,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指某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市场需求等于所有个人需求之和,如下图所示,市场需求曲线由个人需求曲线加总得到。 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我们研究的是市场需求。,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市场需求暗含的假设,我们根据个人需求加总得到市场需求,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选择行为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没有相关性,不存在所谓“潮流效应”(bandwagon effect)和“自欺效应”(Snob effect)。前者是人们为追赶潮流,后者是为了标新立异而采取的在独立决策的情况下而不会发生的消费行为。,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则是根据需求表中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一条曲线。(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 (由于微观经济学在论述需求曲线时,都假定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具有无限分割性,因此需求曲线是一条平滑的曲线),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需求函数: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简化后: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作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 Qd = f(P)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d = P,三、需求法则,需求法则: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二章 供 给,一、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出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单个供给与市场供给,单个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所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可从单个供给的加总求和得出。 除经特别说明,以后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市场供给。,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其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则是根据供给表中价格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一条曲线。(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22 某商品的供给表,图2-3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决定某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 自身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供 给 函 数,供给函数: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如果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Qs=f (P)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供给函数为 Qs= P,供 给 法 则,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理解供给法则时必须注意: 其他条件不变 适合于绝大多数商品,但也有例外(如古董、工资水平很高时劳动的供给),三、供给的变化及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示为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示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三章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供求数量。,均衡价格的决定(几何说明),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的形成机理,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偏离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当价格均衡价格 供求 需求者压价,供给者减少供给价格下降 当价格均衡价格 供求 需求者抬价,供给者增加供给价格上升,二、均衡价格的变动,由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因此,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即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需求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供给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第四章 弹性理论与分析,一、弹性的概念及公式 弹性:表示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的公式,若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Y=f(X),以X、 Y分别表示X和Y的变化量,以e表示弹性系数,则弹性系数的公式为:,如果经济变量可以连续变动,则当X趋于零时,弹性公式可表示为:,前者称为弧弹性(Arc Elasticity)它只是近似地测定函数在某一区间平均弹性;后者称为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它可以精确地测定函数在某一点(X,Y)的弹性。,弧弹性的中点公式,由于在计算弧弹性时,即使是在函数的同一区间内,由于自变量变动的方向不同,其弹性系数也会不同。例如,在(X1,Y1)和(X2,Y2)这一区间内,当自变量由X1变为X2 时,其弹性系数为:,而当自变量由X2变为X1 时,其弹性系数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选择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变动范围内的均值来作为变动的基点,这样,在同一区间内,不论自变量的变动方向如何,所计算出的弹性系数都是相同的。弧弹性中点公式为:,二、需 求 弹 性,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诸因素(自变量)发生变化以后,需求量(因变量)作出反应程度大小的一个概念。 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等。其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又被简称为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即: 由于需求弹性本为负数,再在前面加负号是为了让其为正,以便于不同弹性之间的比较。,(1)需求弧弹性,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假设需求函数为Q=f(P),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弧弹性公式为:,例:,根据弧弹性的中点公式,上例中a,b点之间的需求弧弹性为:,(2)需求的点弹性,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假定需求函数为Q=f(P),以dQ和d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的公式为:,(4)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当ed=0时,称为完全无弹性(Perfectly In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完全没有反应,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均不变。需求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Q,当ed 时,称完全弹性(Perfect Elastic)。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量趋于无穷大。价格稍有变动,需求量的改变为(从0)。具有完全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当ed 1时,称为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它表示需求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始终是相等的。具有单一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ed 1,当0 ed 1时,称为缺乏弹性(In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当1 ed 时,称富有弹性(Elastic)。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相对于价格的变动幅度而言,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相对平坦的曲线。,(5)商品的需求弹性 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厂商的销售收入y = PQ P价格; Q销售量(假定等于需求量),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结论 富有弹性的商品,宜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缺乏弹性的商品,宜采用厚利少销的策略,收 入,价格,弹性,(6)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2、需求的收入弹性,(1)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用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比值来表示。 需求的收入弹性也有点弹性与弧弹性之分,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2)需求的收入弹性 与商品的档次,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但也可能是负值或零。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据此对商品的性质或档次进行分类.,当0 eI 1时,称收入缺乏弹性。它表示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引起商品的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但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收入的变动率。,当eI0时,称收入无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化无反应,即无论收入怎样变化,需求量均不变。,当eI1时,称收入单位弹性。它表示收入变动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且需求量的变动率始终等于收入的变动率。,当eI1时,称收入富有弹性。它表示收入变动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且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收入的变动率。,当eI0时,称收入负弹性。它表示收入变动引起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商品档次的划分,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的是正值还是负值,我们可以将商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正常商品,正常商品(Normal Goods),即eI0的商品 。绝大多数商品都是正常商品 。 正常商品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指0 1,我们称之为奢侈品(Luxuries),(或高档品)如高档家电、旅游等。,第二大类:低 档 商 品,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它是指eI0,即具有收入负弹性的商品,如人造黄油。,需求收入弹性与企业(一),研究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若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对该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即该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扩张速度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因而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反之亦然。 一个较全面的企业产品组合应包含高档品与正常品,需求收入弹性与企业(二),需求收入弹性对企业促销活动也有指导意义 如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则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活动时,首先要致力于对那些高收入消费者的宣传,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们的购买力将增大。,3、需求的交叉弹性,(1)需求的交叉弹性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假设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 =f( PY ),则:,需求交叉弧弹性公式为* 需求交叉点弹性公式为:,(2)需求的交叉弹性与 两种商品间的关系,需求的交叉弹性既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据此,可以判断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当eXY0时,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或称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表明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两种商品正的交叉弹性系数越大,两种商品的可替代性越强。, eXY 0时,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或上升)。两种商品负交叉弹性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两种商品的互补性越强。,当eXY0时,则两种商品间存在独立关系,或称两种商品互为独立商品或中性商品。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变化,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均不变。,QX,需求的交叉弹性与企业,需求的交叉弹性对于多产品生产企业定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如果企业生产各种的产品在需求上互相联系,在对个别产品定价时,要全面研究对其他相关产品,即产品组合; 2,对于中小企业,一般应采取跟随的产品策略,在确定产品方向时应选择名牌畅销产品的互补品,而不能选择其替代品。,三、供给弹性,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弹性包括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交叉弹性、供给的预期价格弹性等。在此考察的是供给的价格弹性,它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1、供给弹性的定义及公式,供给弹性(Elasticity of Supply)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其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假定供给函数为Q=f(P),以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则:,供给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点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弹性一般都为正值。,2、供给弹性的五种类型,es1,表示富有弹性 es1,表示缺乏弹性 es1,表示单位弹性 es,表示完全弹性 es =0,表示完全无弹性,(2)线性供给弹性五种类型,Q,第五章 供求理论的应用,一、限制价格 二、支持价格 三、赋税的归宿分析 四、蛛网模型,一、限制价格,目的: 社会公正与平等、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范围:生活必需品(住房、大米等) 经济后果: 商品持续短缺 黑市腐败现象 产品质量低劣 搭配凭票供应,二、支持价格,目的:保护某些人的利益或支持某一行业 经济后果:产品过剩 企业依赖性增强,三、赋税的归宿分析,结论: 赋税的最终承担者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 如果相对于供给来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腹水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如果供给比需求缺乏弹性,赋税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四、蛛网模型,蛛网模型分析的是市场均衡的周期性波动。 原则:本期产量主要取决于上期价格,本 期价格取决于本期产量。 类型:收敛型 发散型 循环型,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一章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 第二章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三章 不确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分析,对于效用的衡量,基数论者认为,效用可以象长度,温度一样加以具体的衡量并可加总求和,衡量单位是效用单位。 序数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量,人们只能区分不同商品的效用等级。,第一章 基数效用论与 边际效用分析,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所获得的总效用量的增量。,基数效用论者的效用分类,(表3-1)某商品的效用表 =2,TU,Q,TU,MU,Q,MU,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它所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对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达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时的状态成为消费者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既不愿意多购买,也不愿意减少购买。,均衡条件: 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均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P1X1 + P2X2 .+ P n X n = I MU1 /P1 = MU2 /P2 = = MU n /P n = 其中代表不变的货币边际效用,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如同其他商品一样,货币也具有效用。 消费者花钱买东西,实际上就是用货币的效用交换其它商品的效用。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的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在一般情况下,基数论者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当MU1 /P1 MU2 /P2时: 说明同样一单位货币,在购买商品1时所能获得的效用增量小于购买商品2所能获得的效用增量,因此,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减少商品1的购买。,当MU1 /P1 MU2 /P2时: 说明同样一单位货币,在购买商品1时所能获得的效用增量大于购买商品2所能获得的效用增量,因此,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的购买。,第二章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二、无差异曲线 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四、消费者均衡,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1 次序性,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能作出偏好的准确判断 2 传递性,任意三个商品组合,偏好具有传递性 3多数量性,较多数量组合的偏好大于较少数量的组合偏好,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无差异曲线 定义: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U=f(X1 , X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连续性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X)的消费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Y的变化量/X的变化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原因见p68.,三、消费者的预算线,预算线的含义 在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预算线的方程: I=P1X1+P2X2,预算线的变动,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如图(a)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如图(b)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如图(c),X2,X2,X2,X1,X1,X1,B”,B,B,A,A,A”,A,B”,B,B,B,A,A”,A,(图a),(图b),(图c),四、 消费者均衡,序数论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说明消费者均衡(见图 3-10) 消费者小于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RCS12=P1/P2 均衡条件的几何意义: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X2,X1,O,C,E,D,A,B,I1,I2,I3,X1,X2,第三章不确定条件下的 消费者行为,一、对风险的态度分析 二、风险与保险 三、保险公司存在的原因,第四讲 生产决策与成本分析,第一章 生产决策 第二章 成本分析,第一章 生产决策,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一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两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成本方程 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六节 规模报酬,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以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厂商在短期内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的不同阶段;以包含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厂商在长期内实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生 产 者,生产者亦称厂商(Firm),它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厂商可以采用个人、合伙、公司等组织形式。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Production):是指厂商把其可以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指将投入(Input)转变为产出(Output)的行为或活动】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第一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假定X1, X2, X 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Q表示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表示如下: Q = f ( X1, X2, X n ) 若以L表示劳动的投入量;以K表示资本的投入量,则生产函数可写为 Q = f ( L , K ),在理解生产函数时必须注意,1、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2、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要素投入组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的最大产出。(即假定企业的要素利用率是高效的且是相当稳定的),二、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在任何产量水平上,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之比都是固定不变的。 Q = minimum ( L/U ,K/V) 该式表示,产量Q取决于L/U和K/V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其中U, V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Technologic Coefficient)。表示一单位产出所需的要素投入量。,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特点,通常假设:投入量L, K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所以有: Q = L/U=K/V 进一步有: K/L = V/U 这说明,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来说,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所以,各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维持不变。,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OR代表最小要素组合,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由数学家柯布(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其函数形式为: Q = AL k ,01 ;01 Q产出;L劳动;K资本 其中:产出的劳动弹性 产出的资本弹性,第二节 一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Short Run):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即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Long Run):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固定要素(Fixed Factor)或固定投入(Fixed Input):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 可变要素(Variable Input)或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长期与短期的划分标准,划分标准:是有无固定投入要素,而非具体时间的长短。 一定时期内固定要素变动的难易跟企业所属行业的性质紧密相关,因而短期或长期的时间跨度一般取决于企业所属的行业。,短期和长期企业 增产途径的区别,在短期,因为固定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变动或变动的成本无限大,企业只能通过增加可变要素(工人、原料等)来提高产量;而在长期,企业可以通过扩建厂房、增添设备以更经济有效地增加产量。,经营与规划,一般而言,不管在哪个时点上,企业的经营总是短期的,因为总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的。但多数企业在不断地计划和考虑改变整个经营规模,这又导致所有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因此,我们常将企业在短期内的活动称为“经营”(Operating),而将其在长期内的活动称为“规划”(Planning)。,短期生产函数,在生产函数Q = f ( L , K )中,假定K固定不变,则生产函数可写成: Q = f ( L,K )=f(L) 这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形式,它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可以得到: 劳动的总产量(Total Product of Labor): TPL= f ( L ) 劳动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of Labor): APL= f ( L )/L 劳动的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MPL= df ( L )/dL,总产量(Total Product),Labor Output a 0 0 b 1 4 c 2 10 d 3 13 e 4 15 f 5 16,生产的可行性区域,不可能性区域,产出,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Labor Marginal product a 0 - b 1 4 c 2 6 d 3 3 e 4 2 f 5 1,产出,Labor,边际产出,Labor,注 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不仅与其本身的投入量有关,还取决于固定要素的投入量。 一般情况下,固定要素的数量越多,单位可变要素平均配置的固定要素也越多,因而其生产率会更高,表现为边际产量更大。,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Labor Average product a 0 - b 1 4.00 c 2 5.00 d 3 4.33 e 4 3.75 f 5 3.20,AP,MP,O,O,L1,L2,L3,L1,L2,L3,B,C,D,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表现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开始都趋于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又趋于下降。,对总产量曲线的解释,总产量从原点开始,在0到L1的范围内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在L1和L3之间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超过L3后,总产量开始下降。这可解释为:,起初,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低效率的固定要素(资本)太多了。当劳动的投入量从0增加到L1时,产量的增加要比劳动的增加快,即随着劳动和资本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得到改善,劳动的边际产量呈增加趋势。,当劳动的投入量超过L1,边际产量呈减少趋势。此时,增加的劳动仍能导致总产量的增加,但增加的量越来越小。当劳动的投入量增加到L3时,总产量达到最大。超过L3,劳动的数量变得过多,总产量下降。(以种地为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 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1、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到最大值。,2、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边际产量在L1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量曲线上的拐点B。在拐点,总产量函数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改变为按递减的速度增加。,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因为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不管边际产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平均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呈下降趋势。二者的交点表现为总产量曲线上的C点。在C点处,总产量曲线的切线与C点与原点的连线重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内容:对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即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的规律。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组合比例。是一个经验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启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效率;否则,片面地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报酬的减少。,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技术条件不变;二是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 2、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要依次经过递增、递减乃至为负数等几个阶段。这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不矛盾。该规律强调的是边际报酬最终要呈递减趋势。,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P始终上升,MP始终大于AP。在此阶段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产量就会增加。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停留在此阶段。 第三阶段:AP 继续下降,MP降为负值,总产量下降。理性的生产者会通过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量。 第二阶段:起点在AP 与MP相交处,终点在MP与横轴的相交处。理性的生产者会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三节两种可变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在生产理论中,通常以包含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考察厂商在长期内的生产问题。 包含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 f ( L , K ) L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 K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 Q产量。,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分析,研究在产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代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能力。 产品产量 劳动力投入量 资本投入量 100 3 8 100 4 6 100 6 4 100 8 3,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数量组合。 等产量曲线给出了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可行性空间生产特定的产量,可以使用不同的要素组合。 等产量曲线与效用论中的无差异曲线非常相似。,等产量线的特点,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越低,反之越高。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互不相交。 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代表两种要素投入比例不变的所有组合方式。,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定义,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必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如果以RTS代表边际技术替代率,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RTSLK = (K /L) 由此可见: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内容: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连续增加时,该种生产要素所能够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成因: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投入的不断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同时,随着资本数量的逐渐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增加。 由此可见,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由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线必然凸向原点。,第四节 成本方程,等成本线(Isocost):是指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花费一定的成本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数量组合的轨迹。 成本方程: C = L + r K C成本, 劳动价格, r资本价格,等 成 本 线,等成本线上点的含义,等成本线上任何一点均表示在企业的成本支出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购买量的一种组合。 等成本线右上方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要素组合,均表示在现有成本支出下无法实现。 等成本线左下方的任何一点表示的要素组合,在现有成本水平下能够实现,但用于购买要素的资金仍有盈余。,等成本线的变动,任何成本和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动。 关于这种变动的具体情况,参考对预算线的分析,第五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企业在配置资源、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使其产量达到最大或成本达到最小的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 一旦达到这种最佳组合,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处于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故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状态又被称为生产者均衡(Producers Equilibrium),一、既定成本 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几何表示: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 均衡条件:RTSLK = /r 它表示,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的最大化,企业必须将生产要素使用到: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而此时生产要素的使用状态就是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的要素组合,二、既定产量 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均衡条件:RTSLK = /r 同样可以写成:RTSLK = MPL/ MPk = /r 进一步可以写成: MPL/ = MPK /r 几何条件:等产量线与成本线的切点。,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第六节 规模报酬 (Return to Scale),分析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与随之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企业全部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化来表示企业生产规模的改变。 规模报酬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规模的改变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 模 报 酬 递 增,规模报酬递增和递减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增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规模报酬递减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内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自身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该厂商生产成本下降的情况; 内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时引起的厂商的成本上升的现象。,内在经济存在的原因,规模扩大可以: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实现专业化,使分工更精细; 提高管理效率; 对副产品加以利用; 以更有利的价格进行原材料采购和销售产品。,内在不经济的原因,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 管理效率降低 要素价格和销售费用增加,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所属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该厂商生产成本下降的情况; 而外在不经济是指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时引起的厂商的成本上升的现象。,产生外在经济的原因,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是: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人才等。,产生外在不经济的原因,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是:一个行业过大会使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也会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紧张,个别厂商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关于范围经济,许多企业并不仅仅生产一种产品,而是同时进行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 企业通常在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拥有技术和成本的优势,包括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联合市场计划、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统一经营管理等(包括副产品)。,范围经济,如果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这些产品成本更低,就可以认为存在范围经济;反之就是范围不经济。 家具生产等。,第二章 成本分析,本章讨论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决定最佳的产量(生产多少),必须经过充分的成本分析。 本章假定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即假定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二章 成本分析,第一节管理决策中重要的成本概念 第二节成本函数分析 第三节成本利润分析方法,第一节 管理决策中 重要的成本概念,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生产资源因用于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可供替代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企业在对其资源配置和使用方式进行选择时,不能只考虑到当前所获收益的大小,而且必须考虑做此选择时将会损失的收益的大小。各种经济资源的用途多种多样,选择其一必须同时放弃其他用途。放弃的收益也应视为成本。企业只用将资源配置到最有利的用途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Explicit Cost):生产者在要素市场上为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 生产者自身所拥有的隐成本(Implicit Cost): 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以机会成本衡量。,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增量成本是指引执行一项管理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它既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支出的费用,或者根据协议将来必须支付的费用。它是非相关成本,不列入决策考虑因素。,短期成本函数(Short-run Cost Function)考察企业在短期(即存在固定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长期成本函数(Long-run Cost Function) 考察企业在长期(即不存在固定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函数表示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它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节 成本函数分析,第二节 成本函数分析,一、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二、长期成本函数分析,一、短期成本函数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在短期,企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无论期间企业是否生产,也不管其生产多少,发生在这些固定要素上的支出都不可变动。这种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它是企业在可变要素上的支出。,短期成本函数,已知短期生产函数为: Q = f ( L , K) 其中 K 为常数, 则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所对应的短期总成本为: STC = L(Q) + r K 其中, 为工资, r为利率 则: 可变成本为: L(Q) 固定成本为: r K,短期成本的分类,总固定成本 TFC = r K 总可变成本 TVC = L(Q) = TVC(Q) 总成本 TC = TFC + TVC 平均固定成本 AFC = TFC / Q 平均可变成本 AVC = TV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