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_第1页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_第2页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_第3页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_第4页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艺与工艺美术系李巧玲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分类号: 密级: 公 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唐代陶瓷灯具造型浅析李巧玲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戴雨享(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2011-5-24 论文答辩日期 2011-6-3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1年 5 月 24日14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 1引 言 3第一章 唐代灯具概说第一节 宫灯 3第二节 陶瓷灯具 4第二章 唐代陶瓷灯具的造型第一节 豆形灯具4第二节 器皿形灯具6第三节 人物形灯具7第四节 动物形灯具7第三章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节 佛教对灯具造型的影响8第二节 生活方式对灯具造型的影响8第四章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对我的启示 9结 语 12参考文献 13摘 要灯具作为承载照明的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国制作和使用灯具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的灯具中主要以青铜灯具、陶瓷灯具和宫灯为代表,其中陶瓷灯具在我国古代使用的时间最长,普及范围最广。每个时代的灯具不仅继承了以前的经典造型而且都留有该时代的印记,唐代也不例外。唐代的灯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民俗风情,也代表了唐朝时期人们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因此在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实用为主的灯具和兼有照明和装饰功能的彩灯。实用灯具以陶瓷材料为主,并且这些灯具的造型制作精良。本文通过图书馆、书店等资源收集资料,从设计的角度对唐代的陶瓷灯具的造型加以分析归纳,了解这个时期陶瓷灯具的造型特征,以便给当今陶瓷灯具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键词陶瓷灯具 造型特征 启示AbstractAs a tool for carrying lighting fixtures in our daily live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Production and use of a long history of lighting, lighting in the main of the ancient bronze lamps, ceramic lamps and lanterns represented, including ceramic lamps in ancient China used the longest, the most widely spread. Each time the lights not only inherited the previous classic style and have left the impression of an era of the Tang Dynasty is no exception. Tang lamps not only reflects the prevailing socio-economic culture and its customs, also represents the peopl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life, so in that period there have been massive for both utility-based lamps and lighting and decorative features of the lantern. Practical lamps mainly 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 shape of these well-made lamps.In this paper, libraries, bookstores resource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 of the shape of the Tang Dynasty ceramic lamps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o understand the shape of the period features of ceramic lamps, ceramic lamps to give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of a new idea .Key wordsCeramic lamps Form features Inspiration字典1. 名词 1. summary2. abstract引 言 隋文帝在公元58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唐代,在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后,我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在统一的局面下,不仅社会经济文化高度融合和发展,陶瓷生产也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陶瓷制作工艺大幅提高,陶瓷品种繁多,其中反映在灯具方面,不但产生了大量造型各异的实用灯具,同时还迅速发展了兼有照明和装饰功能的彩灯(在皇宫中使用,也被称为宫灯)。在实用灯具中,由于陶瓷灯具材料廉价,可塑性强,因此占据着实用灯具中的主流地位,在民间被广泛使用。第一章 唐代灯具概说灯具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发展到了唐代,灯具已经趋于世俗化。灯具走出居室,成为祭祀和喜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唐代灯具基本上是沿着宫灯和实用灯具两条主线并行发展的。第一节 宫灯唐代是宫灯迅速发展的时期。宫灯的起源于元宵节张灯结彩有直接的关系。元宵节相传起源于西汉。西汉时期,周勃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后汉文帝上台的,平定的日期在正月十五,所以,以后每年这天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古人把正月称为“元月”,夜在古语中又被称为“宵”。所以汉文帝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唐初期 ,元宵节张灯结彩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到了唐中晚期,长安的灯市就有了很大的规模,花灯样式繁多,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据记载,唐代的宫灯的主要品种有灯轮、灯树、灯楼、灯婢、灯笼、走马灯和松脂灯七种,其中走马灯是热动力机械的元祖,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认为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了一千年。第二节 陶瓷灯具图1 唐代白瓷蟠龙烛台高:27.5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唐代的实用灯具以陶瓷灯具为主,而青铜灯具基本消失,其他像石灯、铁灯和玉质、木质的烛台也陆续出现。在这个时期的瓷灯具中,有青瓷和白瓷,有油灯和烛台。青瓷有灯盏造型多作钵形,环形或麻花形把手,白瓷造型要比油灯优美得多,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龙烛台堪称这个时期瓷灯具的代表作(图1)。除了瓷灯,陶灯在唐代也占有一席之地。陶灯可分为灰陶、釉陶和三彩陶,其中唐三彩陶灯是非常具有大唐风范的一种灯具。以上是从灯具的材质上分的,从灯具的造型上来分,唐代灯具主要是以豆形灯具和器皿形灯具为主,有少量的人物形灯具和动物形的灯具。灯具造型平素朴实,讲求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图2 省油灯除此之外在唐代灯具发展史上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唐末四川邛窑发明的省油灯(图2)。在中国陶瓷史关于邛窑的记载中对省油灯形状作了具体描述,而且对其节省燃料的科学原理和社会影响作了描述。省油灯可说是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三者的统一。第二章 唐代陶瓷灯具的造型 唐代的陶瓷灯具虽然趋于世俗化,讲求实用性为主,但是灯具造型依然继承了以前的形制,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个时期的灯具从形态来分,基本上可分为豆形灯具、人物形灯具、器皿形灯具和动物形灯具四类。第一节 豆形灯具一、 唐以前豆形灯具的造型特征豆形灯中的豆是一种古代的饪食器,是商周时期专门用来放腌菜、肉酱与调味品等的器皿。它是我国家最早用来盛物的器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豆。豆的基本造型就像现在使用的高脚杯,上面是豆盘,中部为握柄,底部为镫(图3) 而豆形灯的造型就来自于陶器和青铜器中的长柄浅腹豆。豆形灯是我国古代灯具中造型最简单,出现最早和流传时间最长的灯具。它的结构简单,符合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审美观点,是中国灯具文化中的精华。图4 战国豆形铜灯西安北郊战国墓图3 豆根据考古发现,豆形灯最早出现于战国。战国时期的豆形灯釉陶质、铜质和玉质三种,其造型一般是上部为灯盘,中部为柄,下部为底座。由于战国时期最早的蜡烛开始出现,但当时的蜡烛与现在的不同,外形呈不规则状,为了使它能站立因此那时的豆形灯的灯盘中一般有一枚突起的支钉,这支钉被古人称为炷,也叫做“烛钎”,可以用来插灯芯。在西安北郊尤家庄战国墓中出土的豆形铜灯(图4),浅盘豆形,方唇,正中有方锥形灯芯,喇叭形圈足,是战国时期豆形灯具的典型造型。到了汉代,是豆形灯具最为流行的时期,其材质以陶质为主,也有铜质和铁质灯。汉代豆形灯虽没脱离豆形灯的主体特征,但是灯柱、灯盘和灯座发生了变化,灯柱有些采用了仿生的形态来装饰,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部分的灯座的喇叭形圈足变为盆形底座,灯盏比灯座小,使用起来更加稳重方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豆形灯多为陶质,灯柱、灯盘和灯座虽发生了变化,但变化不大,与汉代豆形灯造型相似。二、 唐代豆形灯的造型 唐代的豆形灯与前代相比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型呈现多元化发展。多数的灯盏沿高于盘沿,并且灯柱下带承盘的形式增多。根据唐代陶瓷豆形灯的形状变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图5 唐青釉蟠龙瓷灯故宫博物馆收藏(一) 由多层灯盏组成的,底盘较大,配有较矮的喇叭形圈足的豆形灯。如故宫博物院馆藏的青釉蟠龙瓷灯(图5),它由底座、灯柱和灯盘三部分组成,底座为大敞口喇叭形圈足的圆盘,灯柱为下大上小的圆柱体,灯盘为一圆盘,盘中有一圆柱,可以插置炷把火托置灯碗,这种造型的豆形灯也被称作烛台或灯台,是唐代灯台的典型造型。类似的灯台造型还有同为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唐代螺旋纹三彩灯台(图6)和巩义市文物管理所馆藏的三彩灯台。图6 唐螺旋纹三彩灯台故宫博物院收藏图7 唐贴花三彩灯洛阳市文物队藏(二) 以洛阳市吉利区唐墓出土的贴花三彩灯造型为典型的豆形灯(图7)。该灯由灯座、灯柱承盘和灯盏组成,灯座是圆形覆盆,灯柱做圆竹状,下通过覆莲柱与灯座相连,上托承盘。承盘窄沿,浅腹,平底,承盘中有一仰莲,莲中有一碗形灯盏。这件三彩灯釉色鲜艳,造型精致,是唐代灯具中的一件珍品。(三) 以陕西刘家渠出土的白瓷灯台为典型的豆形灯(图8)。该灯灯柱细长瘦腰,上接浅口碗式灯盘,盘中是一个筒形灯盏,灯柱下方连接覆莲瓣形圈足。器型平稳,造型简洁大方。第二节 器皿型灯具图9 唐褐云纹碗形灯临安县文馆会藏图8 唐白瓷灯台我国器皿形灯具在早期时相对较少,到了唐代中晚期才逐渐增多。器皿形灯具一般高度在10厘米左右,灯盘的直径较小。唐代器皿形灯具根据形状主要可以分为杯形灯、碗盏形灯具和壶形灯具等。如五代吴越国王钱鏐母邱氏墓中出土的褐彩云纹碗形灯是唐代碗形灯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件(图9)。这件灯具整体为一带圈足的碗状,口沿较宽且下折,圈足较高,它也是唐末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唐末,碗形灯中分离出了一种新的品种,叫碗形盏灯,它是一种斗笠碗的变形。盏形灯的造型一般为敞口,斜直壁,矮实足。如唐长安城太平坊灯盏,长沙市都师渡窑址出土的青釉灯盏(图10)和湖南省望城县出土的青釉褐斑灯盏(图11)等。而壶形灯,顾名思义是整座灯的造型像一个壶一样,如唐代彩绘花鸟烛台(图12)。图10 唐青釉灯盏第三节 人物形灯具图11 唐青釉褐斑灯盏图12 唐彩绘花鸟烛台人物形灯具在宋以前一般指陶质俑灯和铜质俑灯。战国时期的俑形灯都是青铜材质,到了汉代由于铜材料的稀缺,俑形灯就改用陶土来制作。汉代俑形灯较多到了南北朝时期,俑形灯具减少,到了唐代则再次出现。唐代俑形灯的代表就是三彩俑,洛阳市吕庙出土的三彩俑持灯是唐代俑形灯的典型(图13)。此灯高14厘米,外形为一个唐代侍者托灯。侍者头梳矮圆发髻,脸部宽大,体态丰腴,身着窄短袖衣,脚穿长筒靴,均为绿色。双手持荷花形灯,坐于圆形束腰座之上,右脚自然放下,左脚弯曲蹬放座上。该灯俑造型符合唐代普遍的审美观,设计结构巧妙,集中反映了唐代高超的制瓷艺术。第四节 动物形灯具图13 唐三彩俑持灯 自古以来,人们在制作灯具时非常讲究题材的内容,常常拿动物形态来作为灯具的造型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动物造型的灯具。图14 唐长沙窑酱釉凤凰来仪烛台 现存的动物形灯具最早出现在战国,随后在汉代,南北朝等时期,动物形灯具非常流行。到了唐代,陶瓷技术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灯具趋于世俗化,油灯的造型倾向于实用性,因此动物形灯具逐步减少只有烛台还保有动物的造型。图15 唐青釉褐绿羊形烛台唐代动物形灯具分为以下两种,一是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镂空底座,底座上方是以或坐或卧的动物,在动物的背部通常有一管状炷插,如湖南长沙窑的酱釉凤凰来仪烛台(图14)和青瓷釉褐绿彩羊形烛台(图15)二是由莲花形或方形为底座,底座上方为一动物,动物上方有一插蜡烛的插座,如长沙窑的白釉褐绿彩骑狮烛台(图16)。它器长15厘米,高14.5厘米,骑士头部残缺,狮子半卧于莲花座上,抬头张口,伸舌露齿,胸前有三只铃铛,背上有一盂状插座,上有插孔,狮尾下拖,全身布满褐绿彩色斑点,它既是一件实用器又是一件装饰艺术品,是长沙窑的珍品。图16 唐长沙窑白釉褐绿彩骑狮烛台第三章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一节 佛教对灯具造型的影响图18 唐铜官窑青釉仰覆莲花灯长沙文物工作队藏图17 唐白陶莲花灯河南博物院藏灯具作为佛教中的一个文化符号,在佛教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灯在佛教中是佛教的6种贡品之一,它代表了智慧与光明。唐代作为我国佛教传播最强盛的年代,佛教文化对灯具设计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如莲花成为重要的装饰题材。莲花在佛教中代表清净,有象征纯洁之意。因此,唐代许多灯具造型也才采用了莲花作为创作题材。如唐代的白陶莲花灯(图17),整盏灯由灯座、花盏托和灯盏三部分组成,灯座是一个喇叭状的高足豆形,在豆盘的周围装饰着四条龙头,在豆盘内侧沿边向外斜伸出三层数量不等的莲花瓣作为装饰并用来托举灯盏,盏则为浅腹的圆形钵体。它是唐代乃至中国的古老文化和佛教相结合的产物。还有唐代长沙铜官窑出土的青釉仰覆莲花灯也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图18)。它器型平稳,整个灯分为底盘、灯柱、承盘和灯盏四个部分,在灯柱下方有一仰覆莲花造型的柱座,灯柱上有一承盘,承盘中间有一个灯盏,造型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十分美观。第二节 生活方式对灯具造型的影响灯具造型除了受时代文化习俗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坐姿方式的变化。席地而坐的生活起居方式对古代的社会风俗和生活器具的设计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家具的形态和功能也受起居方式的影响,而随着家具的改良,家具的形制也反过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唐代是高型家具的成型时期,桌椅被广泛使用,从而改变了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转向垂足而坐。如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图19)绘制的家具尺寸与人体的比例已经协调起来了。除了韩熙载夜宴图,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图20)和长安县王村唐墓壁画中都出现了大型宴会时供多人使用的长桌和长凳(图21),由此看出这一时期的家具逐渐向高型发展。由于家具形制的变化,灯具造型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人们席地而坐,作为照明的灯具其灯座都比较高,到了唐代高桌椅的普遍使用,灯座也就不需要太高了,就出现了一些比较低矮的灯具。如湖南长沙窑的青釉蓝绿彩三重莲花灯,灯高30厘米,是这个时期灯具中较高的一件。长沙窑中没有比它更高的灯。由于这盏灯是作为寺庙前祭祀的礼器,因此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灯具一般低于30厘米。在流光溢彩这本书中对唐代灯具高度做了统计“唐代灯具最高的灯达50多厘米,最低的灯不足10厘米,平均而言这一时期灯具相对集中在2030左右,以豆形灯为例它的平均高度在23.2厘米,而唐代家具高度一般都集中在40厘米左右,眼睛距离桌面的高度为40厘米,是能够满足人对照明的需求的”。由此可知,生活方式的变化对灯具造型的影响。 1.王强 .流光溢彩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226图21 野宴图 长安县王村唐墓图20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长桌和长凳图19 五代 顾宏中 韩熙载夜宴图第四章 唐代陶瓷灯具造型对我创作的启示通过对唐代陶瓷灯具造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1. 唐代陶瓷灯具的造型基本上是继承了前代的传统造型,灯具造型还是豆形、器皿形、人物形和动物形为主,只是在功能上更加实用。这说明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需要在生活中不断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传统陶瓷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认识的基础上观察这些器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运用到创作中去。图22 李巧玲 石灯2. 除了要继承传统之外,我们在创作中还要结合时代的变迁和审美方式的变化对传统造型加以发展。唐代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因此唐代灯具的另一个启示是灯具兼容和吸收了外来文化和艺术设计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唐以前“盏中立柱式”的燃灯方式在唐代变成了“盏唇搭柱式”,使得唐代灯盏的结构也有所改变。唐代也是我国佛教影响最大的时期,佛教的传入使得灯具的造型也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如莲花形象。图23 Lighting RangeBodo Sperlein总的来说,唐代灯具造型是建立在对传统的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上,对中西文化的融汇和贯通中形成了这个时代特有的风格。图25 李巧玲 石灯图24 Lighting RangeBodo Sperlein 通过对唐代灯具造型研究得到的启示,我把它融入到了我的毕业创作之中。图22是我的毕业创作石灯,它是一组用纸陶印坯成型的陶瓷灯具。首先我借鉴了现代西方国家制作灯具时的经验,现代西方国家的许多陶瓷灯具不仅仅是只有陶瓷一种材质,它通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质相结合的产物(图23、图24),图23是把陶瓷与玻璃做结合,图24则是把陶瓷与木头做结合,陶瓷则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卉,整体简单大方。因此我这次把陶瓷与铁做结合使两种不同材质之间产生对比,不仅如此,我还将铁条做成“S”型,打破铁条坚硬的形象与石头的坚硬也形成对比。其次我也借鉴了古代灯具造型的传统造型理念,提取石头和植物的形象,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组植物形灯具。 灯头的石头造型采用了现代的陶瓷材质纸陶,并用印坯方式成型,使它不用在坯体很薄的情况下才能透光,并且在透光的时候有斑驳的效果(图25),最后保留了一些印坯的痕迹,造成一种随意的感觉。第三在灯头部分采用了两种装饰技法:一是用青釉装饰,使整个灯具看起来更偏向传统,保留传统的痕迹。二是用高温熏烧的现代装饰技法,使它产生渐变的黑白灰的效果,灯具整体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