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1)模拟卷参考答案A卷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风,雅,颂2、国语3、吕不韦4、枚乘5、陆机6、池塘生春草7、萧纲8、文心雕龙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楚辞亦作“楚词”。本为楚地歌谣。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洪篇巨制,后人仿效,各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2、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的风格。南朝梁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也盛赞“汉魏风骨”,李白并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赞赏诗句。3、田园诗诗歌的一种,歌咏农村景物或农民、牧人、渔父的生活,格调恬静悠然。东晋陶渊明的一些诗歌,被称作“田园诗”的代表作。其形成主要是诗人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从而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隐逸避世的思想情绪。4、搜神记搜神记为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二十卷。今本由后人缀集增益而成,非原来面目。所记多为神怪灵异之事。作者喜欢阴阳术数,在自序中说写此书的目的是:“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本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描写很细致,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三、将下面一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15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译文: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士很少,粮草也没有了。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在外面围了很多层。晚上听到汉军的四面都是唱着楚地歌曲的声音,项王非常吃惊,说:“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地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晚上项王(难以入睡)起身,在军帐中喝酒。有一位叫虞的美人,经常跟随在项王身边;一匹叫骓的骏马,项王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王慷慨悲歌,自己作诗说:“力量可以拔得起山啊豪气盖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骓也不能向前跑。马不跑啊怎么办,虞姬虞姬啊你将怎么办?”歌曲唱了数遍,美人在一旁相和。项王忍不住眼泪掉下来,左右跟随的人都哭了,不敢抬头看他。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早年“好诗书”,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在统治阶级的残酷斗争中,不仅抱负无法实现,自身的安全也没有保障。于是转而崇尚老庄思想,对黑暗的现实采取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他终日饮酒,遗落世事,做官只是“禄仕”而已,言谈交际更是“发言玄远,口不藏否人物”。阮籍尽管在行动上佯狂放诞,但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把这种深藏内心的、无法宣泄的痛苦与愤懑,用隐约曲折的形式在诗歌中表达出来,这就是他的著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咏怀诗不是一时之作,它们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复杂思想感情。诗中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诗人的内心苦闷,以及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患。诗中还表现出尽管诗人有惧祸的思想,但对暴虐的现实政治仍表现出一种刚正不阿的品格。诗歌还从进步的思想出发,对曹魏统治者的日趋荒淫腐朽也进行了揭露。以上这些都是咏怀诗思想上的积极表现。此外,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诗人意志消沉、畏祸避世的消极思想。阮籍处于政治高压之下,虽然满腹愤懑不平却不能直接说出,因此,在表现上多用比兴手法:或用自然事物象征,或用神话游仙暗示,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诗人,且能吸收多方面的影响,创造独特的风格,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发展的概况。答: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开始繁盛,当时写作小说几乎成为一种风气,不仅作品的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盛况。这个时期的小说,就其内容说,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一类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是有其现实社会原因的。首先是和当时的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传播。腐朽的士族阶级不敢正视现实,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乐,多信神仙道术之事;有的则信仰佛教,寻求精神上的麻醉;而劳动人民渴求摆脱贫困、饥饿和死亡,在统治阶级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寻求安宁、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不现实的神的福佑之上。社会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极端困迫的生活里,也运用各种方式向压迫、剥削他们的反动统治阶级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常常把强烈的反抗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于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现出来。志怪小说中有不少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作品,就是这些故事的记录加工。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存下来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其中干宝的搜神记的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很盛行,这和当时社会品评人物的清谈风尚有关。鲁迅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具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中国小说史略)这一段话,扼要地说明了轶事小说产生和兴盛的原因。魏晋轶事小说,较早的有托名汉刘歆的西京杂记,据唐书经籍志著录,实为晋葛洪所撰。纯粹记录人物轶事的小说,最早的作品是东晋裴启的语林,后来有郭澄之的郭子,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梁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这些书已大都散佚,只在类书中还保有一些遗文。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世说新语,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五、论述题(25分)1、从诗经到屈原楚辞作品的出现,我国诗歌表现出哪些发展和变化?答:屈原是我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时代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还创作了全新的诗歌样式,他的作品有伟大的独创性。他在当时我国南方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骚体”。这一新诗体比起诗经来,无论在篇幅上、句法上、表现方法上,都有了许多的发展,大大地扩充了诗歌的表现力。屈原正是运用这一新的诗歌形式,驰骋他的丰富想象,倾注了他炽热的感情,写出了离骚和其他一些伟大著名的诗篇,展示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丰满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这一切创造在诗歌史上可以说都是空前的,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在艺术上,屈原继诗经之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诗经和屈原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两个巍然耸立的高峰。但诗经更多地是以民歌的风格和现实主义手法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屈原的作品却更多地是以大胆的幻想和想象以及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屈原的楚辞作品出现以后,“风”和“骚”就成为我国古人对诗歌进行评价的两个标准。屈原作品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开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对我国诗歌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比兴手法确是诗经许多民歌的特点,也是由诗经最早开创的。但屈原却对它作了重要的发展。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只是独立存在的客体。但屈原却作了变化和发展。首先,它开始把物与我、情与景糅和交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因此,屈原作品中的比和兴,不仅是简单的以某物来比某物,或者触物以起兴,而是更多的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在一起,融合为一体,使物具有象征的意味,使情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开辟了后世“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对我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从句式上看,我国古典诗歌的句式最先成熟的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体。随着社会生活和语言的发展而逐渐向前演进,最后就定型于五言和七言。在从四言诗演化成为五言、七言的这一过程中,屈原的楚辞和汉初的乐府诗都起到过极其重要的过渡作用。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一方面吸取了当时楚地的民歌俗曲的形式,而语言句式上又是创造性地吸收和融合了战国时代新兴散文语言,因而产生了这样一个楚辞体。因此,它本身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定型,但却是一次诗体的解放,是一个破旧立新、为新的诗歌形式出现创造了条件,为五、七言诗的产生铺平了道路。B卷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十一,礼魂2、语录3、羽林郎4、焦仲卿,刘兰芝5、陈琳,孔融6、许询7、郭茂倩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神话神话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神话。神话不同于传说、寓言和宗教,它主要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传说中的历史内容、寓言中的道德训诫、宗教中的劝箴意味都少见于神话。神话起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远古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2、汉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音乐机关。“乐”是音乐,“府”是官府,“乐府”就是官设的音乐机构。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来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3、竹林七贤魏晋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风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三国志魏志嵇康传裴松之注引)。4、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从公元483年始,至公元493止,共十一年。“永明体”就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新诗体。“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等诗人。“永明体”的形式特点是利用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将四声音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规则组织排列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永明体”主要指五言诗,要求讲格律对偶,“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具体运用时应避免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等声病。三、将下面一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15分)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译文:臣听说有的官员在议论要驱逐客,私下以为这是过分的举措啊!从前穆公求士,西面在戎地招来了由余,东面在宛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在晋国请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个人,不是来自于秦国,但是穆公任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的政策,改换风俗,人民因此而致富,国家因此而富强,百姓愿意听从调遣,诸侯与朝中亲近服从,得到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克了千里之地,到现在治理的非常强盛。梁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占领三川的地区,向西收并巴国和蜀国,向北收服上郡,向南占领汉中,并吞九夷,制服鄢、郢,向东依靠成皋的险要,分割富饶的土地,于是拆散了六国的合纵策略,是他们向西侍奉秦国,这种功德一直延续到今天。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答: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长于抒情。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例如迢迢牵牛星一首,作者通过假想的牛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通篇全是写景,而情在其中。这关键就在“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等句。因为这几句仍然是扣紧织女的形象和现实的景物来描写,所以读者只觉得是泛泛写景,而织女的离愁却轻轻点出。其二,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如西北有高楼一首,写一个追求名利的失意者的心情,并不抽象地写他如何怀才不遇,却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无意中流露了对那位歌者的同情,从而表明了主人公与那个闻声未见面的人是一个旷世知音,也表明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无聊,最后希望化为双鸿鹄同她一起奋翅高飞,更表明了主人公是个如何奋发有为而又孤苦无助的形象。其三,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但言近旨远,含蓄蕴藏,余味无穷。如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明月皎夜光中“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等句都是。其四,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炼,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如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等都能很好地反映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特色。总之,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简述庾信诗歌前后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答:庾信前期完全是一个宫廷的文学侍臣。他前期保留下来的少数诗中,如咏舞、奉和示内人等,都是色情内容的作品。他到北朝,出使被留而屈节于敌国,是他的生活、思想变化转折点,也是他诗赋内容风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他的名作拟咏怀二十七首,反映了他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这些诗并非一时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深刻。在第一首(步兵未饮酒)中,说明了他失去故国的处境以及悲凉沉痛的心情。在第二十四首(在死犹可忍)里,他更以无比沉痛的心情解剖了自己的痛苦。这种因屈身事敌而感到的面热心寒的心情,经常折磨着他,在他的拟咏怀及其它感慨身世的诗里经常流露出来。反复倾诉了对故国的深沉怀念,也是他拟咏怀的中心主题。庾信的诗,初步融合南北诗风,是南北朝最后的一个优秀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对唐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深受唐代诗人的重视。五、论述题(25分)1、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类举出代表作品。答:陶诗的内容大都是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他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田园诗,一类是咏怀、咏史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的景色和农村的生活,按它的内容又可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是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的第一首。这首诗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写的,主要写辞官归田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饮酒诗的第五首“结庐在人境”,写他的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所歌咏的是陶渊明自己个人悠闲的生活,这似是他的不足。但是陶渊明从官场回到田园,他是带着对官场的憎恶,以及不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来观察才体验田园生活的,在诗中他往往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田园诗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第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极大的热情歌咏发农业劳动中和农民建立的友谊,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的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这首诗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和自己希望庄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教案
- 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教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超市员工激励培训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
- 风筒火险安全培训
- 餐厅厅面员工培训大纲
- Conefor Sensinode 2.6用户手册(中文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A 2(Grammar Focus-3c)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
-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制定的实施方案(pdf版)
- 案例分析肥胖症课件
- 第七章-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课稿
- 2024新冀教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胖东来企业文化指导手册
- 求是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专题课件
- 智慧家庭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4年江西省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