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1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2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3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4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24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24讲 学习目标导航,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混合经济”的演变;“福利国家”发展的背景、表现及其利弊;第三产业兴起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新经济”的出现及其特点。,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滞胀,混合经济,黄金时期,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特别提醒】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广泛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形式是国家直接掌握资本,建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管理和调节。,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2 建立“福利国家” 1背景:为了缩小_,减少因贫困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_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_。,贫富差距,社会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2)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_,造成财政赤字。 【走出误区】 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财政支出,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3 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_的多样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和_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 (1)拓展了经济_,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缓和了经济的_,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消费需求,周期性波动,就业人数,活动领域,第24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4 “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工业;_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10年的经济增长,“_”问世。 3特点:以_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新经济,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认识 拓展探究 问题一 结合材料一分析,从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提示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问题二 “新经济”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结合材料二分析你对“新经济”的认识。 提示 “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问题三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 提示 (1)局部调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改革要不断深化。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3)福利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4)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新经济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1 2011浙江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答案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重要原因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国家团结一致,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实施禁运,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就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美国“滞胀”的出现无关,B项排除;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而不是导致“滞胀”的原因,D项也不选。,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命题分析 本考点内容与当今的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复习时,既要注意关注基本的微观知识,也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及创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加强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2011济南模拟“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借鉴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 答案 ,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解析 题干的含义就是强调国家对经济应该要进行大力干预,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C、D两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史料链接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探究。 材料一 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社会主义者所能接受的任何简短纲领必须包括要使国家走一段漫长的道路以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措施。 英国首相艾德礼工党的展望 材料二 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199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基本上实现了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不能同时实现的论点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假定,也否定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这种经济就是新经济。 刘绪贻我看美国新经济 解读史料 材料一主要说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各国政府为了复兴经济,推动科技进步和应对经济危机,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压力,纷纷采取了国有化措施。英国工党执政后,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信、航运企业收归国有。英国实行国有化的部,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门都是像能源、资源、钢铁和银行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国有化的动机是为了大规模的开发新资源,兴建公共工程,推进科技进步。政府要在经济发展中承担领导作用。 材料二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近十年,表现为“两高两低”现象(即经济高速增长和高劳动生产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人们把这段时期的美国经济称为新经济。,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西方福利国家的含义及影响 1含义: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2影响: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福利国家的弊病一方面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简单地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甚至酗酒、婚前性行为、离婚、单亲、犯罪等。,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2 2010上海卷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答案 ,解析 本题以二战后英国推行福利制度的目的为主题,通过分析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命题分析 高考关注考查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政策的出发点、具体表现及利弊影响。复习时,除了要深刻探究福利制度的具体内涵和多方面的影响外,还要注意运用社会史观分析福利制度对民众生活的具体影响,同时分析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西方福利国家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 ,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解析 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消费市场。但福利制度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同时给国家带来财政的沉重负担,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A、C、D三项说法正确,答案为B项。,第24讲 重点要点探究,2008山东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