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113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痤疮,寻常;养阴清热方;中药疗法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和成人期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颜面及胸背等处,皮损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1。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皮脂腺分泌增多、雄性激素分泌过盛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等有关2。2000-052006-07,我们运用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痤疮113例,并与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59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172例均为本院中医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男67例,女46例;年龄1842岁,平均(26.24.3)岁;病程3个月7年。对照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年龄1842岁,平均(24.05.2)岁,病程3个月7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确诊。寻常痤疮多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常发于颜面、上胸和肩、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典型的损害有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临床上常以一二种损害较明显,自觉轻微瘙痒或疼痛,病程缠绵。均无系统性疾病,并在治疗前2周未应用抗生素或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排除标准:未按本试验方案治疗或不配合及中断治疗者;职业性痤疮或碘、溴等引起的药物性痤疮患者;资料不全,无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不计入疗效分析,但计入不良反应评价);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 予养阴清热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玄参15 g,麦门冬9 g,天花粉15 g,女贞子15 g,黄芩15 g,桑白皮15 g,枇杷叶12 g,白花蛇舌草30 g,丹参30 g,牡丹皮12 g,赤芍药30 g,生山楂30 g。皮损以结节为主加夏枯草、浙贝母,湿热较甚,舌苔黄腻,便秘加厚朴、黄连;皮损在月经期加重,酌加肉苁蓉、山茱萸。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1.3.2 对照组 予枇杷清肺饮加减。药物组成:生枇杷叶18 g,黄连6 g,黄柏12 g,桑白皮30 g,党参18 g,侧柏叶18 g。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1.3.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1.4 疗效标准4 痊愈:皮损消退90%或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且无新疹发生;显效:原有皮损消退60%89,新起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59%,新起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29%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3 讨论 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酒刺等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 汗出见湿,乃生痤疒弗。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劳汗当风,寒薄为查皮,郁乃痤。” 一般认为痤疮的发病多由素体阳热偏盛5,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结肌肤6;或因过食辛辣油腻之品,热积胃肠,胃肠湿热不能下达,反而上逆,蕴阻于肌肤而成7。临床应用宣肺清热凉血之品仅能取一时之效,而难以控制其复发。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发现,痤疮的发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肺肾阴虚,阳气亢盛,阴不制阳而产生阴虚火旺之证。肾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肺阴不足则不能滋养肌肤,使局部肌肤抵抗力下降,易为外邪所伤。而临床常用的清热利湿之品又极易耗津伤液,且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易致阴更虚,阴更虚则火易旺,火更旺则阴更伤,形成恶性循环,终致病情缠绵,难以根治8。辨治当从审因求本入手,治疗当以滋阴清热为主。肺经风热、肠胃积热皆为标实之证,而肺肾阴虚才是发病之本。养阴清热方中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女贞子、天花粉养阴清热;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白花蛇舌草宣肺清热9;丹参、牡丹皮、赤芍药和营凉血;生山楂活血散瘀消滞,兼清胃肠湿热。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凉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的免疫反应,雄激素水平过高等。如果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则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肉芽肿性损害10。药理研究证明,养阴药物生地黄、玄参、麦门冬、天花粉、女贞子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能量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1;女贞子、天花粉、白花蛇舌草有抗雄激素样作用,而痤疮的发病,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性激素水平偏高是其发病原因之一,加用此类药物可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从而调节内分泌功能12;生山楂、枇杷叶、白花蛇舌草均有减少和抑制皮脂腺分泌过盛的作用11,其中丹参含有的丹参酮还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13。故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取得很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3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13-3132 周展超.寻常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2):112-1143 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3-15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89-905 蒋金花.枇杷清肺饮加味治疗痤疮56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716 曲战河.普济消毒饮治青年痤疮36例J.国医论坛,1995,10(4):367 彭武斌.茵陈蒿汤加味治疗痤疮116例J.新中医,2001,33(2):58-598 刘洪普,谭奇纹,刘华昌.中医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4):251-2549 范志华,赵旺胜,施瑞华,等.寻常痤疮细菌感染病因学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6):371-37310 涂平.痤疮治疗新进展中国痤疮治疗共识会推荐治疗方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7):421-42211 邱德文.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第4卷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