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1页
《行为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2页
《行为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3页
《行为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4页
《行为治疗模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行为治疗模式,一、发展历史,以学习理论和实验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而来 本世纪初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华生的实验性神经症实验 斯金纳箱的操作反应实验 沃尔朴“互相抑制原则”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理论基础,(一)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 1、巴甫洛夫实验(1849-1936) 1904诺贝尔生理学奖。在对消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又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respondent conditioning),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与中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与生俱来的反射,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而获得的神经联系。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无条件刺激(或称中性刺激)。,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过程: 食物(无条件刺激)=分泌唾液 食物 铃声 (中性刺激)=分泌唾液 铃声(条件刺激)=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作用的几个原则。(1)条件刺激的呈现应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如先响铃后给食物。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呈现之前的1-5秒呈现,最易形成条件作用。(2)消退。条件作用的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只呈现条件刺激,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几次以后,动物将不会再作出条件反应,即反应消退了。(3)刺激的泛化。条件作用的形成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刺激的,但是动物有能力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一些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如狗被训练对某一声调的铃声作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作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泛化。(4)分化。泛化最终让位给分化的过程。如果继续呈现不同音调的铃声而不伴随食物,狗就开始更有选择性地作出反应,只对与最初的条件刺激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刺激的分化。(巴甫洛夫把条件反射与人类异常行为之间的关联做解释),(5)高级条件作用。当条件作用形成后,可单独用条件刺激与另一中性刺激建立起联结。如巴甫洛夫的学生曾用铃声建立起狗的条件作用,然后在铃声出现时伴随着一个黑色的方形,几次以后,黑色的方形独自也可以引起狗分泌唾液。这种情况叫做二级条件作用,巴甫洛夫发现有时甚至可建立三级条件作用。,2、华生对小阿尔波特的实验 11个月的小男孩,对白色皮毛动物的条件性恐惧。白鼠,后来泛化到小白兔、白狗、圣诞老人面具等。 意义:证明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同样适用于人。,Ps: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人。(1878-1958),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行为而不研究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华生的观点在美国20年代心理学界居最优势地位。他的环境决定论对美国社会发生了广泛影响。,(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由斯金纳(1904-1990)提出。 又称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有机体的某个行为会导致环境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有机体的继后行为,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机体就会倾向于作出同样的行为,如果这种影响是消极的,有机体就会倾向于抑制这种行为。 这类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某种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箱,强化有很多类型,主要有:一是连续强化,即强化程序是对个体每一次操作都给予强化;二是间隔强化,这种强化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操作给以强化。又分为固定时间强化(即按照一定的固定时间间隔,对操作反应进行强化)和变化时距强化(即规定一个平均时距);三是比率强化,这种强化的次数是由个体反应为基础的,个体反应越快,得到的强化越多。又可以分为固定比率强化和变化比率强化。,Ps:对比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a、被试行为: 将狗放在支架台上,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给食物来判别狗分泌唾液多少,借助铃来实现刺激反应,达到按铃分泌唾液目的。 将小白鼠放在斯金纳箱中,通过鼠的不断尝试,白鼠学会按压杠杆取得食物,通过强化加快小鼠取食速度。 b、S-R的关系: 给狗一个刺激,狗产生一个反应,每个刺激必有一个反应与它相对,刺激带来了希望的反应,即为S-R。 先不给它刺激,把鼠关进箱中,让他随便动,产生一个反应,压到杠杆,拿到食物,此后给小鼠一个强化,加快反应速度,R-S-R。 c、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反复配对出现,实现条件刺激,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此例中,即狗听铃后学会分泌唾液。 学习的活动是在不断强化中实现的,通过这种强化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此例中 ,即通过强化达到白鼠取食的速度 。,(三)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榜样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观察别人行为表现方式及行为后果间接学到的。间接学习的过程,即是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Ps:班杜拉关于“芭比娃娃”的实验,让被试分为三组来观看录像,录像的结局不同。 第一组:奖励 第二组:不表扬也不奖励 第三组:警告其下不为例 然后自由活动,活动室有器具, 结果发现: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是否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取决于他们对结果的预期。,2、讨论: (1)榜样对儿童的影响有多大? (2)儿童的攻击行为是不是看电视造成的?,三、基本假设,1、“不良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 ,也可以通过学习驱除。 2、个体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决定的反应式“机器”,通过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人的行为与性格逐渐形成。 3、班杜拉:行为个体的内部因素(观念、信仰、自我知觉)与环境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四、行为治疗的特征,1、重视可见、可观察、可度量的外显行为; 2、忽视关系本身的作用,注重行为的操作与改变-指导与干预; 3、关注特定的行为、当前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在于内在、潜在的原因; 4、明确设定干预的目标,主张用行为用语描述目标; 5、选择具体干预的技术以解决问题。,五、治疗技术,1、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境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较常用深度肌肉松弛法。 程序:准备工作(舒服、安静)- 放松 (顺序是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 (方法是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 类型: 深度肌肉松弛法:通过收紧与放松身体不同部分的肌肉,体会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状态。 直接松弛法:直接让肌肉顺其自然慢慢放松。 意象松弛法:通过想象处于一种舒适与安静的状态中,以此来放松自己。,2、系统脱敏法,沃尔朴发明。主要用于消除各种恐惧、焦虑症状。 概念:就是要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 原理:1、交互抑制: 焦虑或恐怖的反应可用一种不相容或更强的反应或活动(深度放松)抑制。放松状态多次与引起案主焦虑或恐怖的S相结合,即可消除原来因该S引发的焦虑或恐怖的条件反应; 2、消退作用:引起焦虑或恐怖的S呈现时未 得到强化而导致焦虑的消退。,适用范围:恐惧症、焦虑症 1.恐惧症: 界定: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紧 张、无理由的害怕及回避反应,明知不合理, 但难以自控。 表现:紧张、害怕;躯体症状:脸红、肌肉紧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眩晕、呕吐 种类:社交、场所、物体(动物、疾病),2.焦虑症: 界定: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其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的情绪状态。 表现:心烦意乱、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思维 受阻、行动不灵活;躯体表现:头晕、胸闷、心 悸、呼吸困难、盗汗、失眠。,过程:1、建立焦虑或恐怖的等级 事件及主观感受(事件一般6-10个,最多不超过20个) 事件等级由小到大排序(0-100,单位为SUD,其中0心情平静,25轻度恐惧,50 中等恐惧,75高度恐惧,100极端恐惧) 2、系统脱敏步骤(3步曲) (1)学习放松训练 (2)想象脱敏(由治疗者做口头描述,让来访者进行想象) 从等级中最低恐惧或焦虑的事件开始 想象事件情景30秒 (3)停止想象 停止想象,案主报告其感受到的主观恐惧或焦虑的程 度(等级分数) 重复以上步骤,想象时间的每一次比上一次略有延长 (30秒-1分钟),直至案主对此事件不在感到恐惧或 焦虑,然后继续,可重复进行。一般达到10左右即可。 然后再对下一个事件进行同样的脱敏训练。 此时也可使用实物脱敏。(举例),3、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暴露法。 概念:指的是让求助者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状态中,直到求助者的焦虑症状消除。 特点:短,快;身心压力 举例,4、厌恶疗法,概念: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当求助者出现一个不适应行为时,就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使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与厌恶性反应建立联系。这样就会逐渐回避或放弃不适应的行为。厌恶疗法的特点是,治疗期较短,效果较好。 举例:要使孩子断奶,成人往往只能采用在乳头涂黄连或难看的颜色,使儿童望而生畏,产生厌恶感,以达到断奶的目的。 也常用于对变态行为者的治疗之中。,5、强化法,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之上。 类型: 正强化:奖励 负强化:去掉坏的刺激 正惩罚:增加一个坏刺激 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 方法: 塑造:通过强化的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举例: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消退法:对不适应的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与强化,使之逐渐消弱以致消失。如“多动症” 代币管制法(token economics):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使一种原来无强化作用的刺激物与真正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后,就会获得强化的作用。代币指兑金券、奖状、小红旗等,6、模仿学习,其原理主要来自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治疗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行为。 常用方式:看电影录像资料、听录音、由治疗者示范 类型:主动、被动模仿,7、角色扮演,多用于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行为和进行社会技能训练。个案与小组治疗中都较常用。 可结合角色替换进行。,8、果敢训练,一种社会技能训练。适用于一些难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案主。如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或者苦闷,很难对他人说“不”的人和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训练目的是提高案主在某一情境中采取果敢行为的能力,以及敏锐察觉、判断别人的感觉的能力。 举例:女生参加考试被朋友邀请头一天去玩。 步骤:确认、提高求助者动机、界定合适的行为、训练,六、评价,贡献: 1、以行为心理学作为其理论来源,具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2、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系统,可以科学验证,容易操作。 3、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明确,治疗的标准和效果易于观察和测量。 4、案主必须按要求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