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doc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doc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doc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doc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和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操作细则(2014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前言林地及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西的根本保障。自 2009 年全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2011 年全区林地落界调查以来,在各种经营活动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下,我区林地及森林资源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及森林资源数据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科学决策,影响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因此,开展林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更新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和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林地和森林资源“年度更新”“年度、出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2014 年 2 月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4 年全国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410 号),我区 2014年开展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统筹考虑“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各级政府年度绩效考评需要,自治区林业厅研究决定协同进行林地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同时产出林地和森林资源更新数据。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案(试行),结合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在总结 2012 年、2013 年苍梧县和鹿寨县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及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操作细则 作为 2014 年全区林,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的技术依据。本操作细则共分为 7 章 24 条。第一章总则,阐述了林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的目的任务,规定了变更调查程序和技术路线、变更时点和范围、调查内容与成果;第二章技术标准,对变更调查的各项技术标准作了明确规定;第三章资料收集与处理,明确了需要收集的资料和处理方法;第四章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与数据分发;第五章变化图斑判读和核实与数据更新,详细地介绍了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外业核实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林地和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方法;第六章质量检查,规定了县级自查、自治区级检查和国家级核查的内容、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第七章汇总统计和成果编制,对变更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和成果编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仁和专家的帮助,籍此深表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操作细则虽经多次修改,但肯定仍存在很多问题乃至错误。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操作细则,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适用,请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自治区林业厅和广西林业设计院。II目前录言.I总则.- 1 -第一条 目的和任务.- 1 -第二条 主要技术依据.- 2 -第三条 变更程序与技术路线.- 2 -第四条 变更时点与调查范围.- 5 -第五条 变更调查内容.- 5 -第六条 更新调查成果.- 6 -第一章第二章技术标准.- 8 -第七条 土地类型.- 8 -第八条 林地范围、地类和管理属性变化.- 9 -第九条 地类变化原因.- 10 -第十条 其他规定.- 13 -第三章资料收集与处理.- 15 -第十一条 资料收集.- 15 -第十二条 资料处理.- 16 -第十三条 调查本底数据库.- 17 -第四章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及图斑编辑.- 18 -第十四条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 18 -第十五条 图斑编辑和工作手图编制及数据分发 .- 18 -第五章变化图斑判读和核实与数据更新.- 20 -第十六条 内业判读与核实.- 20 -第十七条 外业补充调查核实.- 21 -第十八条 数据更新.- 22 -第六章质量检查.- 23 -第十九条 组织方式.- 23 -第二十条 检查内容.- 23 -第二十一条 检查数量与方法.- 24 -第二十二条 质量评定.- 25 -第七章汇总统计及成果编制.- 27 -第二十三条 数据汇总与统计.- 27 -第二十四条 成果编制要求.- 27 -II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全区林地和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统一调查的技术标准和方法,明确调查成果要求,确保成果质量,特制定本细则。第一条 目的和任务(一)调查目的在全区林地“一张图”和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查清林地及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更新林地和森林资源数据库,评价林地保护利用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成效,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十三五”采伐限额和各级政府绩效考评提供基础数据,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调查任务1.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 2011 年林地落界成果为本底,以 2013 年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变化检测结果为基础,以林业经营管理档案资料为参考,通过内业判读和外业补充核实调查,将林地“一张图”数据更新到 2013 年底。并更新全区林地“一张图”数据库。2.以编限单元(县集体、国有林场、农场、监狱、法人造林单位)为单位,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到 2013 年底。并更新全区森林资源数据库。-1-第二条 主要技术依据1. 林 地 保 护 利 用 规 划 林 地 落 界 技 术 规 程 (LY/T1955-2011);2. 森 林 资 源 规 划 设 计 调 查 主 要 技 术 规 定 GB/T(26424-2010);3.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 号);4.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2013);5.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08 年版订正本);6.广西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3)。第三条 变更程序与技术路线(一)变更程序1林地数据库和森林资源数据库整合。广西林业设计院整合 2011 年林地落界数据库和 2009 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数据库,形成本期调查本底数据库,与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一并安装。2林业经营管理资料收集与处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森林经营单位安装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和录入变更期内林业经营管理档案数据(伐区设计与验收、造林设计与验收、林地占用征收、病虫害、林业案件、森林火灾等)及其他规划调-2-整数据,建立各种专题数据库。3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及图斑编辑。国家林业局直属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广西林业设计院进行遥感图像森林变化检测,提取林地和森林变化图斑并作适当编辑,制作外业补充核实调查工作手图,将检测结果、遥感图影、工作手图等分发至县林业主管部门和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调查单位),用于内业判读、修正和外业核实调查。4内业判读和外业核实调查与数据更新。调查单位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支持下,参考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对变化图斑进行内业判读和修正。对内业判读不能准确确定其边界、属性的图斑,进行外业补充核实调查。最后,更新林地和森林资源数据库。5质量检查。调查单位对更新结果进行县级质量检查,向自治区林业厅提交更新成果。自治区林业厅审核县级更新数据,开展外业质量抽查,合格者确认其本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不合格者,责令返工。提请国家林业局对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核查验收。6成果编制与汇交。调查单位建立本期林地数据库、林地变化数据库、本期森林资源数据库,汇总统计报表,编制变更调查成果报告。广西林业设计院对全区林地及森林资源数据库进行更新,提交全区年度更新调查成果。(二)技术路线-3-变更调查的详细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见图 1。遥感数据林地落界数据库二类调查数据库林业经营管理档案资料预处理变化检测数据整合数据录入变化图斑数据否数据核对、编辑数据质量检查合格否?是制作外业工作手图下发数据和工作手图本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内业核对、修正图斑边界和判读属性因子外业核对、修正图斑边界,调查相关因子数据更新否县级质量检查合格否?是否更成果数据库群省级和国家级数据审核、质量检查合格否?是成果编制、汇交图 1 县级林地及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4-第四条 变更时点与调查范围(一)变更时点自 2011 年林地落界调查至 2013 年底。(二)调查范围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以林地落界的行政界线为准)的全部土地,包括辖区内国有林场、农场、监狱和法人造林单位等的土地。考虑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需要,凡有争议未妥善解决的,按现状管辖范围进行调查。第五条 变更调查内容(一)林地变更调查内容林地变更调查重点是对林地的范围、利用和覆盖状况(土地类型)及管理属性等进行变更调查。内容包括:1.林地范围变化调查。包括新增林地、减少林地斑块的边界确定、勾绘,修正,记载其林地、林分因子调查信息。2.林地范围内土地类型变化调查。对于土地类型发生变化的林地地块,确定和勾绘其斑块边界,修正、记载其林地、林分因子调查信息。3.管理属性变更调查。对于管理属性(林地权属、森林类别、事权等级、林种、工程类别等)发生变化的地块,核实调查记载其管理属性。(二)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内容1.变化小班调查。对由采伐、造林、更新、火灾、病虫害、-5-占用征收、规划调整等引起林地土地类型、林种、优势树种、龄级等发生变化的小班,通过补充调查和经营管理档案资料,调查核实其土地类型、林种、树种、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量等。2. 保留小班数据更新。采用数学模型,对林木平均年龄、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量等进行更新。第六条 更新调查成果(一)林地变更调查成果1. 文本报告(1)林地变更调查报告;(2)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检查报告。2. 数据库(1)本期林地本底数据库;(2)本期林地数据库(成果库);(3)林地变化数据库;(4)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含村界)数据库。3. 统计报表(1)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2)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3)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4)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5)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6-(6)林地保护等级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二)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成果1. 文本报告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调查报告;2. 数据库:本期森林资源数据库。3. 统计报表:(1)资源现状统计表;(2)资源变化统计表-7-第二章第七条 土地类型技术标准土地类型(以下简称地类)是将土地利用单元根据其覆盖特征和利用状况综合划定的类型,包括林地和非林地 2 个一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 8 个二级地类,16 个三级地类,见图 2。图2土地分类系统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和外业核实调查时,林地地类一般记载到-8-三级地类,非林地记载记载到二级地类(耕地造林记载到三级地类),乔木林等一些地类,需记载到四级地类,详见附件十的地类代码。第八条 林地范围、地类和管理属性变化(一)林地范围变化1新增林地。指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未明确为林地,但调查时发现通过下列措施而增加的林地:(1)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工程而增加的林地;(2)矿山生态恢复的造林地;(3)红树林人工造林、自然演变成林,由滩涂转变而来的林地;(4)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实施后,由非林地转变而来的林地。(5)农民和国有农场在农地上种植林木(如农地乔木林、 。农地竹林、农地经济林),属新增林地(注)城市、城镇建成区内绿化地中的片林,尽管土地实际用途发生改变(如变为乔木林、竹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属建设用地,不属新增林地。高速公路红线内的造林绿化地,属建设用地,不属新增林地。(注)由于技术标准不同,在 2011 年林地落界中,此部分土地不属林地。-9-2减少林地。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办理了占用征收林地手续,建设项目实施后变为非林地而减少的林地,及虽没经过审批,但实际已改变为非林地且难以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林地。下列情况,尽管林地实际用途发生了变化,但不属减少林地:(1)国有林场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用地;(2)毁林开垦等的林地;(3)由于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林业生产条件完全丧失的林地地块,在规划调整前也不属减少林地;(4)建设项目临时占用的林地。(5)虽办理了占用征收林地手续,但建设项目尚未实施的林地,不属减少林地。3保留林地。指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已明确为林地,现仍为林地的林地。(二)地类变化地类发生了变化的林地,为地类变化。(三)管理属性变化林地权属、森林类别、事权等级、林种、林业工程等发生变化的林地,为管理属性变化。第九条 地类变化原因(一)地类变化原因林地地类变化原因包括 8 个一级变化原因,11 个二级变化- 10 -原因,划分标准如下:1. 造林更新:包括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含萌芽更新)。2. 森林采伐: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木采伐。3. 规划调整:包括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工程实施,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实施后引起的地类变化,农民和国有农场在非林地(耕地)上造林导致的地类变化也属规划调整。4. 占用征收:分为经审批和未审批两类。(1)经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依法办理了审核审批手续,包括临时占用林地。(2)未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未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包括临时占用林地。5. 毁林开垦:指违规侵占各类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6. 灾害因素:包括火灾、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含病虫害、冰灾、雪灾、风灾等)。7. 自然因素:分为封山育林和其他自然因素两类。(1)封山育林:指采取了竖立标识牌、有护林员管护等措施的封山育林。(2)其他自然因素:未采取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林地在自然状态下演变成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封育地。8. 调查因素:分为漏划、错划和其他调查因素三类。(1)错划:前期调查错误。因季节性涨水、图像校正产生- 11 -位移等导致的图像边界变化不属于错划。(2)漏划:属于林地,但前期区划为非林地而未区划为单独的小班。(3)其他调查因素: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调查因素导致的林地变化。将上述地类变化原因归纳,得到表 1。表1一级变化原因造林更新森林采伐二级变化原因前期地类地类变化原因划分标准本期地类说明规划调整 经审占用 批征收 未 审 批毁林开垦 火灾 地质灾害 灾害因素 其它 灾害- 12 -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人工造林、更新,含速 有林地、未成林造林疏林地、灌木林地、生桉、大叶栎等经人工 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非林地。除萌的萌芽更新。有林地采伐迹地、疏林地采伐。疏林地、灌木林地。 采伐迹地采伐。 有林地、疏林地、未成耕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林地、灌木林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非林地林地 准的规划调整。 农地乔木林、农地竹耕地农民和国有农场在非 林、农地经济林 林地上的造林、采伐农地乔木林、农地竹 等。耕地林、农地经济林 依法办理了审核审批林地非林地 手续。 非林地(难以恢复林业 未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林地 生产条件的)手续。 非法侵占开垦种植农林地耕地 作物。 火烧迹地火灾。 疏林地、灌木林地或无有林地和疏林地、灌地质灾害。 立木林地。木林地 疏林地、灌木林地或无 含病虫害、冰灾、雪灾、 立木林地。风灾等。 二级 前期地类变化 原因 封山 林地中的非有林地 育林自然 其他因素 自 然 林地中的非有林地 因素 错划调查因素漏划其它调查因素非林地一级变化原因本期地类说明有林地、灌木林地、未 有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成林封育地。有林地、灌木林地、未 无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成林封育地。林地自然演变。前期调查错误属于林地,但前期区划为非林地而未区划为单独的小班。重新进行二类调查等。因行政界线改变引起图斑变化。林地行政界限变化(二)管理属性变化原因由于规划调整、林业工程实施、流转等原因,虽然地类未发生变化,但权属、森林类别、林种、工程类型等管理属性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原因一律归为“管理属性变化”。第十条 其他规定(一)最小变更图斑面积新增林地、减少林地的最小变更图斑面积为 0.067 公顷(1亩),地类或管理属性发生变化的林地地块,最小面积为 0.1 公顷。图上宽度小于 2mm,但连续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的林带,用单线符号表示,记载林带平均宽度和长度,精确至 0.1mm;当宽度变化大于 20%时,应分段记载。- 13 -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林木、竹丛,不进行变更。(二)变更图斑区划1. 在比例尺 110000 的地形图上,变更图斑界线与地形图上同名地物的偏移不得大于图上 0.5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 1.0mm。2. 前期区划图斑界线与比例尺 1:10000 的地形图上同名地物的偏移大于图上 0.5mm,不明显界线大于图上 1.0mm,应修改前期区划界线。当两次区划图斑面积误差大于 5%时,需调整面积,并对涉及图斑面积进行平差处理。3. 图斑发生合并、分割等变更时,应保持与原图斑面积一致。(三)面积控制1. 林班界线和林班总面积原则上与林地落界成果保持不变。2.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和土地总面积不得擅自改变。确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变更的,须由自治区林业厅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14 -第三章第十一条 资料收集(一)基础资料资料收集与处理1. 2011 年林地落界“一张图”数据库、2009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及遥感图像,由县林业主管部门、森林经营单位与广西林业设计院协同提供。2. 本期遥感图像。由国家林业局或自治区林业厅统一提供。(二)林业经营管理资料调查单位收集下列相关资料:1. 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含天然更新)等造林设计和验收资料。2. 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的设计和验收资料。3. 伐区调查设计与验收资料(含主伐、低效林改造、更新性采伐和抚育间伐)。4. 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研报告以及相关审核审批资料。5. 林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勘查资料。6. 森林火灾、病虫害、地质灾害等灾害调查资料。7.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林业发展规划。8. 其它能证明林地范围变化及林地利用状况和管理属性变化的材料。- 15 -(三)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若行政界线有变,县林业主管部门获取经自治区级以上民政主管部门批准变更的行政界线。(四)重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调查单位收集经自治区林业厅或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的重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库。(五)2013 年国有林场二类调查数据国有林场向所在县提供 2013 年二类调查成果小班数据库。第十二条 资料处理(一)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图形数据矢量化和属性数据录入,建立各专题数据库。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由各调查单位按规范要求完成。处理方法详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用户手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培训教程。(二)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数据整理若行政界线有变,则按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规定要求,整理形成新的行政界线数据库。(三)重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库调查单位协同广西林业设计院按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整理,统一数据库的坐标系和投影方式。- 16 -(四)2013 年二类调查成果数据库调查单位协同广西林业设计院按广西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规定要求进行整理,统一数据库的坐标系和投影方式。第十三条 调查本底数据库广西林业设计院协同调查单位以 2011 年林地落界成果数据库为基础,整合 2009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建立以小班为单元,包含林地及森林资源空间、属性信息的调查本底数据库。- 17 -第四章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及图斑编辑第十四条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遥感图像由国家林业局统一提供,广西林业设计院负责变化检测,国家林业局直属调查规划设计院参与技术指导。经检测后, (ArcGIS shp 格式)。提取变化图斑界线,得到变化图斑(注)面状图第十五条 图斑编辑和工作手图编制及数据分发(一)在 GIS 平台支持下,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本底数据库、遥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逐一检查变化图斑边界与图像表征(各类地物图像表征见附件 1)的吻合程度,若图斑边界与其覆盖区域的图像表征偏移,则修正图斑边界。补绘漏划图斑,删除错划图斑。最后进行变化图斑面状图的空间拓扑检查,进一步修正图斑边界。(二)采用林班界线对修正后的变化图斑面状进行切割,计(注)(1)在林地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中,变化图斑(小班)包括:地类发生变化的小班;管理属性(土地权属、林种、森林类别)发生变化的小班;林分调查因子发生质变的小班(如优势树种改变)。(2)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物理基础是地物前后期的辐射差异,反映地面覆盖的变化,因此通过检测得到的变化图斑主要是地类变化的图斑,如乔木林采伐后变为采伐迹地,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后变为有林地等,一般不包含土地种类正向演变的图斑(区域),如新造林地变为有林地(幼龄林),更无法反映管理属性变化的图斑(区域)。此外,由于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过程中,一般通过掩膜运算排除了非林地,故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农地上种植的乔木林、竹林、灌木经济林,也即不包含此类图斑。因此,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得到的结果,不包含全部变化图斑,调查单位需根据经营管理资料予以补充勾绘,尤其是造林更新小班、病虫害小班。- 18 -算图斑面积。以林班为单元,对变化图斑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之”字形,逐一编号,得到林地变化图斑面状图(ArcGIS shp格式)。(三)按比例尺 1:10 000 地形图分幅,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遥感图像、地形图,编制外业补充核实调查工作手图(比例尺1:10 000)。(四)以县为单位分发数据,包括:遥感图像(EDOM 格式)、林地变化图斑面状图(ArcGIS shp 格式)、外业补充调查核实工作手图(PDF 格式)。以上工作由广西林业设计院完成。- 19 -第五章变化图斑判读和核实与数据更新第十六条 内业判读与核实(一)由调查单位熟悉当地森林分布情况和林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技术人员,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支持下,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遥感图像、本底数据库,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逐一检查变化图斑边界与影像表征的吻合程度,若图斑边界与其覆盖区域的图像表征偏移,则修正图斑边界。补绘漏划图斑(尤其是造林更新小班、病虫害小班),删除错划图斑。最后进行变化图斑面状图的空间拓扑检查,进一步修正图斑边界。需注意的是,由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结果中不包含全部农林乔木林、农地竹林、农地灌木经济林,须根据经营管理资料、经验和图像表征,补充勾绘这些斑块。(二)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本底数据库、遥感图像、各种林业经营管理专题数据库,参考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和图像表征,逐一对变化图斑的属性进行判读,填写变化图斑遥感判读记录表(附件 2)。变化图斑判读原则上采取双轨制判读,即由两人分别判读,若判读结果不一致,则根据参考资料共同商定。(三)变化图斑遥感判读记录表填写要求与规定详见附件 2。- 20 -第十七条 外业补充调查核实(一)核实内容通过内业判读无法确认地类是否发生变化、或无法确定管理属性因子、林分调查因子(如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公顷蓄积量等)的图斑,必须进行外业补充调查予以核实,核实调查内容包括:图斑界线和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附件三)规定的管理属性因子和林分调查因子。(二)调查核实方法1. 图斑界线核实。根据小班区划条件(见附件 11),采用对坡观测方法,在实地逐一对需核实的图斑进行多视点、多角度观察和核对,确定其界线范围,若边界有误,则在工作手图上用铅笔对图斑界线进行修正。2. 管理属性和林分因子调查与记载。首先核对林地权属、森林类别、事权等级、林种、林业工程等管理属性因子,土地类型(地类)、优势树种等林分属性因子,然后采用实地测量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林木起源、郁闭度、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公顷株数等测树因子,填写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附件 3),记录代码或调查值。对于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封育地、灌木经济林、竹林、无蓄积量乔木幼龄林(主林层林木平均胸径小于 5.0cm)等图斑,一般采用实地测量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其郁闭度、林木起源、平均年龄、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每公顷株数等测树因- 21 -子。对于有蓄积量幼龄林(主林层林木平均直径大于 5.0 cm,含八角等乔木经济林)图斑,须在林内布设 35 个角规样地,实测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直径、树高、每公顷株数,记录于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并计算斑块的平均每公顷断面积、平均直径、平均树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三)核实数据录入外业补充调查核实图斑的界线修正和属性数据录入,直接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第十八条 数据更新(一)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对变化图斑进行内业判读修正和外业补充调查核实修正后,进行图斑拓扑检查和属性因子逻辑检查,更新林地本底数据库,产出林地变化专题数据库和新的林地本底数据库。(二)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采用数学模型对保留小班的林分平均高、平均直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等进行更新,产出新的森林资源本底数据库。(三)国有林场数据更新。调查范围内所有国有林场的数据,用经改造处理后 2013 年二类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更新。改造处理方法另定。- 22 -第六章第十九条 组织方式质量检查采取县级自检、自治区级检查和国家级核查的组织方式,实行分级检查。(一)县级自检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负责本县级单位(以下称县级)变更成果质量检查。(二)自治区级检查由自治区级林业厅组织,负责全区各县变更成果质量检查,编制自治区级检查报告。(三)国家级核查验收由国家林业局安排其直属调查规划院负责全区各县林地变更成果核查验收,编制核查报告。第二十条 检查内容(一)内业检查1. 变化图斑检查:包括图斑边界与影像的吻合程度,是否存在漏划、错划图斑情况,面积求算等。2. 数据库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拓扑关系、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关联性、属性因子完整性和正确性。(二)外业检查包括:图斑区划界线检查;图斑地类和变化属性检查;图斑- 23 -林分因子检查。第二十一条 检查数量与方法(一)县级自检(1)对变化图斑边界的准确性、属性数据记录的正确性进行全面检查。(2)采用“全国林地更新工具程序”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对变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主要作图斑空间拓扑关系和属性数据完整性及逻辑关系检查);(3)对外业补充调查核实的变化图斑,抽取 10 %进行外业质量检查,填写变化图斑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附件 4)。(二)自治区级检查(1)对变化图斑边界的准确性、属性数据记录的正确性进行全面检查。(2)采用“全国林地更新工具程序”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变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主要作图斑空间拓扑关系和属性数据完整性及逻辑关系检查)。(3)外业抽查比例视内业检查情况确定,一般抽取比例为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 2 %3 %,重点检查遥感影像特征变化明显,但未变更的图斑。检查方法采用实测调查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填写变化图斑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三)国家级核查验收随机抽取 20 %30 %的县级单位,对林地变化数据内业全- 24 -面检查;外业抽查比例视内业检查情况确定,一般抽查比例不少于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 1 %。重点检查遥感影像特征变化明显,但未变更的图斑。检查方法采用实测调查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填写变化图斑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第二十二条 质量评定(一)变化图斑区划与变化数据质量评定1. 变化图斑区划。图斑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图斑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等检查项目全部合格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林地变化图斑区划和面积求算检查中,发现问题图斑数小于检查图斑总数的 5 %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 数据库。数据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检查全部合格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于检查不合格的,需修改后再进行检查,直至合格为止。(二)外业抽查质量评定1. 变化图斑的质量评定(1)调查因子分:禁错因子 项) 有限容错因子(9、(10 项)、一般容错因子(11 项)。(2)禁错因子为不能出现错误的因子;有限容错因子为允许存在一定误差限的因子,超过该误差限,则为不合格;一般容错因子为一般因子,多为定性因子。见附件四。(3)变化图斑的质量评定分满分为 100,其得分采取以下方法计算:- 25 -对于禁错因子,只要有一项错误,则该图斑的质量评定分为 0;10 项有限容错因子的总分为 60,得分为:60合格项数/;应调查填写项数(注)14 项一般容错因子的总分为 40,得分为:40合格项数/应调查填写项数。合计、项,得到该图斑的质量评定结果。(4)变化图斑外业质量等级评定:得分大于或等于 85 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 县级外业质量等级评定:县级自查图斑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否则全面检查、修正;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检查的合格图斑占 90 %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注)各种地类的有限容错因子和一般容错因子应调查填写项见附件 4。- 26 -第七章汇总统计及成果编制第二十三条 数据汇总与统计(一)林地变更调查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以乡级单位为基本单位汇总、统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林地变更成果数据;自治区林业厅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位汇总、统计全区林地变更成果数据,形成全区林地数据库。(二)资源数据更新以编限单元(县集体、国有林场、农场、监狱、法人造林单位)为单位,汇总统计其森林资源数据;自治区林业厅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位汇总、统计全区森林资源更新成果数据,形成全区森林资源数据库。数据统汇总计均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自动完成。统计表格式见附件七、附件八。第二十四条 成果编制要求(一)成果编制内容及要求1. 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包括变更数据库、统计表和报告。(1)林地变更数据库,包括:本期林地本底数据库、本期林地数据库、林地变化数据库和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数据库。(2)成果统计表,包括: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林地保护等级统计- 27 -表。(3)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包括林地变更调查报告(参考提纲见附件五)和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检查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组织、检查内容、检查数量及方法、质量评定、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建议)。2. 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成果包括数据库、统计表和报告。(1)森林资源更新数据库。数据库要求经过拓扑检查、属性数据逻辑检查、图形与属性数据关联检查等各项检查,检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后按要求整理提交。(2)统计表:包括现状统计表和变化统计表。(3)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调查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林业生产经营概况(主要是营造林和森林采伐情况);基础数据和更新方法;更新结果;结果分析与说明。(二)提交成果数据文件及格式要求调查成果数据库、统计表和报告,按附件六规定要求提交。- 28 -附件 1不同土地类型的图像表征与变化检测结果a. 桉树采伐迹地,2013 年清晰可见用于木材运输的简易林区道路。b. 桉树萌芽林,2012 年清晰可见用于木材运输的简易林区道路,2013年已郁闭成林。c. 高速公路建设取土用的临时用地,至 2012 年时范围已扩大。图1天绘(2012)、资源 3 号(2013)卫星图像表征和变化检测结果- 29 -a. 占用征收(地面含水量较大粉红色)b. 占用征收(地面含水量较小白色)c. 桉树萌芽林(浅绿色)d. 采伐迹地(深褐色)e. 城镇和水体(因深浅、混浊度不同,水体着色有异)f. 村庄、河流和道路图2- 30 -各类地物在高分一号卫星图像中的表征a. 采伐迹地 b. 杉木新造林地(2010 年采伐,2011 年更新为杉木,2012 年新造林抚育除草后,地面覆盖物很少,故图像表征与采伐迹地接近)c. 杉木新造林(采伐后造林,未抚育除草)图3RapidEye(2011)和天绘(2012)卫星图像变化检测结果- 31 -附件 2变化图斑内业判读记录表填写说明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属性填写说明表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判读因子图斑编号县填写说明由平台自动生成。由平台自动生成。序号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判读因子林木起源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填写说明按现状填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