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朱颖原,主讲人简介,朱颖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走向不惑的生命旅程中与哲学结下了二十余年的不解之缘,致力于哲学理论的研究,从中汲取成长与成熟不竭的智慧。 笔耕不辍,天道酬勤。出版论著近百万字,诠释着对人生的参悟;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记录着对哲学的思考;参加教学大赛数次,收获着付出后的精彩。 走向智慧的大道深邃而悠远,任重道远,不断求索。,教学竞赛获奖一览,2001年获山西省高校“两课教学”“精彩一课”竞赛一等奖。 2003年获太原理工大学第三届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003年获山西省高等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004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二等功。 2007年获山西省高校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竞赛特别荣誉奖。 2008年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二等功。,科研成果一览,近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CSSCI期刊7篇。 论文获山西省社科成果二等奖。 出版论著四部:古老的东方智慧、经典人生(获山西省“百部工程”二等奖、获山西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优秀奖、山西省政治教育二等奖)、大学生素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 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十余项。 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会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绪论在全书中的地位,绪论是教材的总纲,要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目的和要求,理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致逻辑结构,知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理论品质和主要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理解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3、掌握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重点难点,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真知问题。 难点: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信问题;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解决真学问题。,1999年第一次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思想家 马克思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1999年第二次英国路透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2005年第三次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2005年第四次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在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德国最伟大人物”。,可以说,近年来,“马克思热”遍布全欧洲。如图书出版热、网上传播热、思想研究热、故居参观热等等,这是为什么?,在苏东剧变十年后,一种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学说,却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公众的广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人攻击、挖苦、甚至宣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此深刻、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人的答案,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重要原因。,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这一答案引发的思考,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是正确的; 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进一步解读 (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 政党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 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说: 马克思主义是马 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 体系。,斯大林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 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 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 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 社会建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 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 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 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 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 建设的科学。,(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进一步解读,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5、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基本立场:1个基本立场,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 基本观点:12个基本观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规律、人的实践及认识的本质与规律、社会形态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及其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商品经济及其规律、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及其本质、共产主义及其本质。 基本方法:4个基本方法,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是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 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目的、归宿和核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 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矛盾的日益激化,提出了课题 提供了可能,(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进入新阶段 需要新理论,(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细胞学说 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为科学、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的 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必要的论据。,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革命与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简介(副1) ()马克思恩格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副2) (1)崇高远大的理想 (2)勤奋好学的品质 (3)勇于实践的精神 (4)纯洁永恒的情感,马克思生平 卡尔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在特里尔中学毕业后,1835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放在历史和哲学的研究上。1841年3月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生平 1842年10月成为莱茵报的主编。报纸被查封后,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偕同燕妮迁居巴黎,与卢格创办德法年鉴。由于法国反动政府的迫害,1845年2月移居布鲁塞尔。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随后又把德国手工业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造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与恩格斯一道撰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生平 马克思参加了欧洲1848年革命,革命失败后定居伦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和领导了“第一国际”,并以巨大的精力从事资本论的写作。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的寓所去世,死后葬在伦敦的海哥特公墓,墓碑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墓,返回,恩格斯生平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菌省巴门城一个工厂主家庭。 1837年中学还没有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到贸易公司学习经商。在这里他接近了激进的“青年德意志”文学团体,并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反对君主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恩格斯生平 1841年恩格斯在柏林炮兵服兵役,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 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经营的工厂里任职,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经常深入到工人中调查, 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恩格斯生平 1844年月,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1844年月底,马恩在巴黎会见,他们交换看法,观点一致。从此,俩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终身。和马克思一道,参加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第一国际。,恩格斯生平 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在创建和领导第二国际的同时,整理出版了资本论2、3卷,并写了大量著作,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骨灰撒入了大海。,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崇高理想。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中学毕业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学家、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崇高的人生理想,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崇高的人生理想,中文版马恩全集50卷,国际版马恩全集100多卷就是证明。马克思的专业是法律,但马克思还写过诗歌、小说、剧本,对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等都深有研究。马克思还精通数学。,艰苦的科学研究,恩格斯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有人说马克思在50个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精通法文和英文,为了研究俄国资料,马克思晚年还学会了俄文。,艰苦的科学研究,马克思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把别人不看的、当枪靶用的资料都一一审察一遍。为了创立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付出了何等巨大的劳动!,艰苦的科学研究,恩格斯也是如此,中学学历、繁忙的商务活动,没有阻挡他对科学的探求。他通过自学掌握了20多种语言,对军事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有独到的研究和贡献。,艰苦的科学研究,你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 朴素 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目标始终如一 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斗争 你对不幸的理解是什么? 屈服 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 奴颜婢膝 你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啃书本 你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红色,女儿的问题,马克思的回答,同时代人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著名青年黑格尔分子、哲学博士赫斯说: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结合成一个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这个人就是马克思博士。,返回,3、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产 生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黑 格 尔(17701831) 主要代表人物 费尔巴哈(18041872) 精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哲学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德国古典哲学,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 形而上学性 缺陷 不彻底性(历史观 上的唯心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亚当 斯 密(17231790)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探讨 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 理论缺陷 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性,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圣西门(17601825) 主要代表人物 傅立叶(17721837) 欧 文 (17711858),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 贡献 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 未能科学阐明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必然性 缺陷 未能找到实现新旧社会交替的基础和力量,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陷入了空想,(2)马、恩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对人类社会的宏观研究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揭开了历史之迷 对资本主义的系统研究 取得两个突破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揭开了资本主义之迷 创立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揭开了无产 阶级之迷,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产阶级 历史使命学说,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列宁: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 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实和完善 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1、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为什么? ()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阶级性 实践性 ()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为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革命性 实践性 ()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 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 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为什么?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小结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1、为何学 ? 从理论体系上把握精神实质 2、如何学?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赫拉克利特: 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 就在于说出真理,按自然 行事,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利特: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 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 3.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一节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与实践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与哲学,()世界观与哲学,德谟克利特: 医学医治身体的毛病, 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德谟克利特: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黑格尔认为: “哲学本身是人的精神故乡。”如果没有哲学,就如同走进一座庙宇,“其它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2)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科学内涵 (1) 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火、水、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奠定了基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 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1)意识的起源 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 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鲁迅先生说得好: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马克思:“蜘蛛的活动与织 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 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 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 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 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 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 “做 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 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更好。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3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的含义 恩格斯:“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 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 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 区别 静止是相对的 两者关系 相互依存 联系 相互渗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含义:物质运动的持 时间 续性、顺序性 时间空间的 特点:一维性 含义和特点 含义:运动着的物质 空间 的广延性、方位性 特点:三维性,惜时: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屠格涅夫:“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 鲁迅: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时间、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何谓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含义是回答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没 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多元论,观点: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性质不 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或 实体。 实质:二元论表面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企图超越二者之上,调和二者的对立和斗争,但最终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二元论,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回答 ()世界是统一的坚持了一元论 与二元论、多元论区别 ()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了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坚持了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表现 ()自然界的物质性 天体的起源,原子的结构 生命的起源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 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 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石;是党的思想路 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1实践的科学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 要素的客观性 ()物质性(客观性)过程的客观性 结果的客观性 目标的制定 ()目的性(自觉的能动性) 方案的规划 具体性 ()社会历史性 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 来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客观性 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 ()多样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阳系结构示意图,()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具体事物的统一整体; 每一事物都同周围其它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纵横交错的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物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化学,法学,医学,环境科学,综合学科示意图,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联系的主要方式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之一就是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彼此立、彼此隔绝的。,方法论意义,(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1)联系构成运动,运动体现联系 联系 相互作用事物原有状态、性 质变化 运动,(2)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变化是具体的运动,发展则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 量的变化 运动 变化 前进上升 发展 质的变化 倒退下降,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生命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1)新、旧事物的含义,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旧事物母腹中孕育而成,优于旧事物; 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3.发展的过程性 过程就指事物自身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 史 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 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 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之一。,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比,(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 志为转移。,()规律的层次性 一般规律 按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特殊规律 个别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具有客观性 ()区别: 自然规律自发实现 实现的方式不同 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 自然规律的形式可完全相同 重复性的 大小不同 社会规律的形式不会完全相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何会发展的问题; 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何谓矛盾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关系。,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矛盾,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称“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把阴阳的矛盾看成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中国古代哲学家历来认为,“万物莫不有对”。春秋末晋国太史史墨提出“物生有两”。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关于有无、阴阳、大小、强弱、静燥、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矛盾的思想: 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不仅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而且“独中又自有对”。 “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一物两体”、“阴阳大化”、“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观念极其深刻的理解和表述。,()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相互包含,相互贯通,双方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N,S,矛盾同一性,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对抗性 基本形式 非对抗性,市场竞争,战场厮杀,学术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矛盾斗争形式 的多样性,相互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相互联结,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掌握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方法论意义,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了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提供了事物得 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使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 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 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双方的相互 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 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结。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B,BAD,BCDE,BCE,BAE,相互转化。共性个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国民经济 各部门,工业,农业,服务业,养殖业,种植业,林业,粮油,棉,果、菜,意义,(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和形式。 1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质、量、度,(2)量 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 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 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特点 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量有多样性 意义 认识事物的量可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 认识事物的量可准确估计事物的作用,()度 含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 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和关节点 意义 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微超过这个“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黑格尔从哲学上概括: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形式,量变的形式,数量的增减,结构的变化,质变的形式 爆发式飞跃,非爆发式飞跃,火山的爆发,由猿到人的进化,互相区别 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互相渗透,(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和必要准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秃头辩”片段,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品味古典名著 23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一单元 美丽的大自然 欣赏 森林与小鸟》(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 Unit 3 My friends Part C(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3《我和老师交朋友》(教学设计)-鲁画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
- 8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 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课 第2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00题)
- 2025年浙江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37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酒店住宿租赁合同模板
- 保安指挥车辆标准手势培训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4浙江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管理限公司招聘14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