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dtnl教案.doc_第1页
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dtnl教案.doc_第2页
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dtnl教案.doc_第3页
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dtnl教案.doc_第4页
2016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4dtnl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dtnl 教材解析本课有 5 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 4 个声母,配有一幅校园艺术节的情境图。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 鼓声提示 d 的音,鼓和鼓槌的组合提示 d 的形。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 l 的形。 舞台中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 t 的形。舞台背景中的拱门上 有“艺术节”3 个字,拱门提示 n 的形。第二部分是 d、t、n、l 和带调单韵母 、e、i、u、 组成的音节。 第三部分是“马路、泥土”两个词语,其中“马、土”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轻轻跳,其中 t 、n 是本课新学的音节,“不”是本课要认的生字。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马、土、不”,要求书写的字母 d、t、n、l 的笔顺 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声母 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2. 正确拼读 d、t、n、l 和单韵母 、e、i、u、 组成的音节。3.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4. 认识“马、土、不”3 个生字。【教学重点】 声母 d、t、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n、l 的发音;n、l 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第二单元67 教学建议一、字母教学1. 读准音。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着谁,他们都在干什么。再找找图画中藏着哪些字母,从而引出 d、t、n、l。 (1)发音指导。声母 d、t、n、l 都是舌尖音,学生很难直观感知其正确的发音部位。教学时,教师可 用一些形象可感的动作,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找准发音部位,掌握发音要领。教学 d、t 时,可让学生把手掌放在舌尖音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 d 时,手掌感觉不到气流冲 由舌尖接触上齿 出;发 t 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教学 n、l 时,老师要放 龈而形成的音。慢发音速度,拉长发音过程,可让学生皱着眉头,捏着鼻子发 l 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的感觉,松开鼻子笑眯眯地发 n 的音,体会气流从 鼻腔出来的感觉。(2)编儿歌练发音。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与 d、t、n、l 发音相似的“的、特、呢、了”,编成儿歌,帮助 学生较快地掌握发音要领。特别是声母 n 和 l,初学时不少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编一些顺 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别。2. 识记形。 (1)观察字形。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细致观察情境图,说一说 d、t、n、l 的形体各自有什么特点。告诉 学生:d 就像鼓和鼓槌组合在一起的样子,t 就像女孩手中握着的伞柄,n 就像舞台背景拱 门的样子,l 就像男孩手中的鼓槌。(2)形近字母辨析。d、t、n 与前一课所学的 b、f、m 形体有相似之处,学生很容易混淆。可以让学生通 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学生掌握读音后,出示 d、t、n 与 b、 f、m,让他们细细观察,反复比较,小组讨论得出它们的不同点:左下半圆是 d,右下半 圆是 b,一根鱼竿是 t,一根拐杖是 f,一个门洞是 n,两个门洞是 m。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雨伞实物:伞柄朝上就是 t,伞柄朝下就是 f。也可以启发学 生编顺口溜,帮助记忆新学的字母,如,小鼓敲响 d d d,伞柄朝上 t t t,一个门洞 n n n, 一根小棍 l l l。(3)书写字母。声母 d、t、n、l 书写指导时,要注意新的笔画竖右弯“ ”。68d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左下半圆写饱满,第二笔竖不能碰到第一 条线。t 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上格。书写时要注意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的位 置上。n 两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占满格。l 一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一竖起笔在第一条线下方略低的位置上。 书写时可以将 d、t、n 与学过的形近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二、拼读教学1. 借助汉字拼读带调音节。教学 d、t、n、l 与带调单韵母 、e、i、u、 相拼时,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单韵母及其四 声,为顺利拼读做好准备。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拼读。如,d、t、n、l 与 相拼的音节:d,“打水”的“打”;t,“他们”的“他”;n,“拿苹果”的“拿”;l,“拉手”的“拉”。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熟练拼读,并把自己会拼读的音节读给同学听一听。 2. 分辨 n 和 l 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教师要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 n、l 与同一韵母组成的音节的细微差别。可以联 系口语帮助学生分辨、记忆。如,n- n 是“发怒”的“怒”,l- l 是“马路”的 “路”;n- n 是“女同学”的“女”,l- l 是“小毛驴”的“驴”。3. 同伴互助练读带调音节。声母 d、t、n、l 和 、e、i、u、 相拼的拼读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 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先个体拼读,然后同伴评议。教师还可以将音节做成拉动式卡片或翻 动式卡片让学生反复练习,采用同桌比赛、“谁是拼读小高手”对抗赛等多种拼读形式, 提高学生的兴趣。三、词语和儿歌教学1. 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在单幅图说话的过程中带出两个词语“马路、泥土”,联系图画和生活实际讲解意思:“马路”就是城市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 “泥土”就是小草、野花生长的地方。然后,教师借助卡片指导学生正确拼读音节。2. 儿歌。 儿歌轻轻跳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兔和小狗的可爱表现,教育学生要爱护小草。t、n 是本课新学的音节,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拼读已学的音节,然后再由同伴带读、 反复拼读来巩固新学的音节。还要圈出儿歌中要求认识的生字,通过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 复习。儿歌要反复朗读,基础好的班级还可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第二单元69四、识字教学 马 教学时除了联系课文插图外,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马”,还可以让学生用“马”字口头组词,如“木马、马车”。土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泥土,说说在哪里见过“土”。还可以让学生用 “土”字口头组词,如“土地、尘土”。不 教师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出示生字,让学生用“不”字组词或说话,如“不 会、不敢、他不来了”,体会到“不”有表示否定的意味即可,不必作词语的解析。五、问题提示 学生分不清 n 和 l 的发音方法,怎么办?n 和 l 发音部位近似。因此,即使教师讲清了发音要领,仍会有一些学生发音时会感到 困难。除了前述的“捏鼻法”,教师还可以用“掩耳法”指导:捂住耳朵,发 n 时,耳膜 可以感到明显的鸣声,发 l 时,耳膜没有明显的鸣声。 教学资源1. d、t、n、l 的发音方法。发 d 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 颤动。发 t 时,发音部位、方法和 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发 n 时, 舌尖顶住上齿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