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1页
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2页
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3页
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4页
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2004年3月为实现“绿色奥运”主题,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青岛奥运行动规划,制定本规划。1、指导思想突出“绿色奥运”理念,展现“绿色奥运”内涵,认真落实申办过程中关于城市环境质量和“绿色奥运”的承诺,突出现代化海滨城市特色,加快推进生态市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创造最佳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2、规划目标总体目标:到2008年,全市生态状况明显改善,近海海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质量等稳定达到功能区划标准,城市大气污染物指标和饮用水水质指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比赛海域水质达到相应标准,全面满足举办奥运会的要求。各项主要指标:海洋环境: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富营养化得到有效控制,前海一线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和改善,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提高。大气环境:全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5,气化率达到100%,机动车尾气达标率达到90%。水环境:城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按照原评价标准),全市主要河流、水库及市内河道水质按功能区达标。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二级)达到85%,回用率力争达到40%。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分类收集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农业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农药使用量下降25%,化肥使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达10%。工业污染: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合格执行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废气全面稳定达标;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比例达到50%;重点污染企业按规定实行关、停、并、转、迁。污染物排放总量: 削减全市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到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降低到10.79万吨和4.95万吨以下;总氮、总磷及氮氧化物得到有效控制。声环境:城市建成区环境噪声按功能区达标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二:环境污染防治 1、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全面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强近岸海域有机污染防治,大力削减氮、磷等营养盐的入海量;加强近岸海域赤潮的研究和防治;在实现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解决好生活排污对海域的影响,有效控制农业面源、养殖面源和海上移动源的污染。赤潮防治:整合有关海洋科研力量,开展青岛市近岸海域赤潮成因和防治研究。针对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陆域及海域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方案,降低赤潮诱发因素。同时,建立青岛近岸海域赤潮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实施赤潮应急消除方案,确保奥帆赛不受赤潮影响。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在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现主要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幅度削减COD、石油类的入海总量,提高海水水质。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建设一批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尽快启动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和麦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海泊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改造,使其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作,海泊河、团岛以及麦岛污水处理厂要在2005年前按照规划的规模建成中水回用工程;配套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杜绝向比赛区域、海水浴场、沿海风景旅游区排放污水;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削减生活污水中磷的排放量。 减少农业面源对海域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流失量,加强禽畜粪便的处置和综合利用,搞好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产养殖、船舶污染防治:规范海上养殖活动,促使其向生态养殖发展,到2008年,全市海域生态养殖面积达60%;加强船舶污染的监控与管理,有效控制机动渔船的油污染;完善海上溢油应急防护、处理和预报体系,建立海上赤潮预测预报体系;避免或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和影响。搞好沿海岸线的环境整治:搞好前海“三湾一线”,即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及团岛至石老人沿海岸线的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景观污染和“白色污染”,治理中小饭店废水、废气和生活垃圾污染,清理海上飘浮物,严禁在“三湾一线”海域进行水产养殖。2、大气污染防治以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为重点,在加大工业企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的同时,依靠能源结构调整解决好结构性污染问题。合理调整供热布局:落实供热规划,优化现有热源配置,遵循“集中供热与清洁能源分散供热相结合”的原则,在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的同时,积极鼓励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分散供热。利用供热主管网的联网运行,实现“区外供热,区内经营”、“热源集中,经营分散”,替代原有热源锅炉,尤其是前海一线四个供热站(观象山、双星、海天、开源)的锅炉,消除燃煤污染和烟囱的视觉污染。优化能源结构: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和使用电力、天然气,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改善我市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到2008年,引进天然气8亿m3/a。煤烟型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燃煤低空、面源污染,大力推广使用优质低硫煤;市区范围内不得新上单机容量20t/h以下的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不得新建供热锅炉;根据不同行业、用途和使用年限,逐步淘汰现有燃煤锅炉;加快市区燃煤锅炉安装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及在线监测仪的步伐;分片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机动车污染防治: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控制新车污染,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机动车排气定期检测,建立并完善在用机动车检查维护(I/M)制度;保证车用油品质量,推广使用燃油清净剂,以公交、出租为重点,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汽车,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等法规严格控制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加强道路扬尘防治,凡在市区运送易散落、飞扬物品的车辆必须实行密闭运输;提高道路保洁的质量与覆盖率;对城市建成区内的裸露地面实行绿化、硬化;加强对企业、铁路沿线、码头货场等场所堆放物扬尘污染的监管;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和农作物秸秆。3、水污染防治结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水资源的涵养和合理开发利用,重点搞好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水综合整治和水资源化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市生活饮用水源区划分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严格按照有关环保规定对保护区内各种开发建设和生产项目进行管理。重点加强大沽河、崂山水库、产芝水库、尹府水库汇水区的水体保护;加快相关区域的退耕还林、荒山绿化工作,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农村生活排污和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水污染综合整治: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与深度,加强排污管网的配套建设,位于市政管网覆盖区域之外的居民区或公共设施建设地埋式或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对李村河、张村河、墨水河、楼山河等进行截污、清淤、绿化等综合整治。水的资源化建设:保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降水和再生水源;合理制订地下水开采计划,逐步恢复潜水水位,做好汛期雨洪的拦蓄及回灌工作;搞好生态绿化建设,补充、涵养地下水源;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新、改、扩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独立污水处理设施的大型居民小区、公共设施及其它具备条件的区域应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提高中水回用率;搞好中水、海水等替代水的利用。4、工业污染防治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区工业“退二进三”,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结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实施,积极发展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和产业,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加大市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治理:实施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和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程,逐步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使工业企业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加快电厂脱硫进程,治理“白泥”、铬渣、钡渣、钢渣及工业粉尘污染,大幅度削减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较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清洁生产;对化工、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鼓励相关企业参加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并优先选用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奥运场馆建设单位、为奥运比赛提供服务的宾馆、酒店等。5、固体废物利用与管理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推行源头削减、再生、回收利用政策,努力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流通领域开展绿色商业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减排生活垃圾,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排工业固体废物。新建和启用一批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搞好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处置和管理。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网络和信息网络,建成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推行废物资源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6、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对居民区中饮食娱乐、建筑施工、加工维修等噪声污染的控制。搞好市区交通调流,严格机动车行驶管理和车辆禁鸣,改善路面和车辆状况,降低交通噪声污染。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生态市,逐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及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的规定,对大沽河、白沙河流域以及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产芝水库、尹府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和涵养区,按流域实施统一监管。对水、土地、森林、矿产、生物物种和旅游等重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特别是易引起海水倒灌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划定禁采区、禁垦区和禁伐区。建设不同特色的自然保护区,强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监管。加快青岛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及五市和三区(崂山、黄岛、城阳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2、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全市绿化建设。修订完善绿化规划,确定绿化框架,进一步完善“绿线”管制制度,确保绿化建设用地。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环境至上的原则,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科学种植,注重实效,加快绿色通道、绿色海岸、绿色河岸、生态山林、环城防护林带和城镇森林公园的建设步伐,努力实施广场绿化、公园建设与整治、老城区拆墙透绿、居住区绿化等建设工程。以城市主干路、旅游线路、高速路、铁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以及河道等为框架,建设绿色通道,营造色彩丰富,季节变化的复层混交林系统;以前海一线为重点,全面实施对海滨岸线的绿化美化,努力营造与水上奥运相适应的景色宜人、文化内涵丰富的绿色海岸景观;实施生态山林工程,以大规模植树造林为主,加快全市自然山体的生态绿化建设,建设植被繁茂的城市生态山林,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森林景观;结合实施生态山林工程,加快山丘区退耕还林及宜林荒地造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步伐;实施环城林带建设工程,在城市外围建设500-2000米宽度不等的城市防护林带,营造城市绿色屏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提升园林规划设计品位和艺术水准,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城市广场、园林等绿化工程,努力营造绿地布局合理,植物多样、色彩丰富的城区园林景观。3、生态农业建设强化农业生产在保护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创汇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业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控制郊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业污染,市内四区畜禽养殖业全部迁出或关闭。调整种植结构,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依法禁止捕杀野生濒危动物和采集濒危野生植物的活动。严厉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严格限制捕杀、采集和销售益虫、益鸟和益兽。鼓励驯养、繁育野生动植物。切实搞好重要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其他重要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进国外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搞好进口检疫,防止有害物种进入境内。抓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保护和恢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注重植物多样性配置,建设大面积、物种多样的人工绿地生态系统。5、加强海岸工程的环境管理调整近岸海域功能区划,加大对近岸海域开发活动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填海造地,保证近岸海域水域面积和水体交换能力。6、奥运场馆建设环境保护场馆及辅助项目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规划、科学选址,使建成后的场馆与周围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相协调。场馆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清洁能源和节水节能技术;为场馆及辅助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应采用先进环保的生产工艺,对于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要优先考虑使用,建筑材料和装修装饰材料都要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施工中,各项活动须采用降尘、降噪、合理运输等措施,不影响市容和居民生活。青岛奥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之四:保障措施 1、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凡是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战略规划、资源与区域开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完善地方环保法规,依法保护环境制定青岛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环保规章。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