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doc_第1页
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doc_第2页
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doc_第3页
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doc_第4页
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 作者:邢婧,靳杭红,何颖,任欢,杨丽萍【关键词】 预防接种;人性化护理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后,儿童常规接种疫苗种类在以前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上扩大到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及白破疫苗;而“预防为先”思维模式的深入,很多成人也加入了疫苗接种行列,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这样就使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怎样才能更好为他们提供服务?本预防接种门诊从护士礼仪、沟通技巧、个性化护理等方面来要求和指导自己,创造温馨和谐的预防接种环境,强化“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1 创造温馨和谐的预防接种环境,给接种对象良好的第一印象(1)预防接种门诊的候诊室、咨询室、接种室应保持干净明亮、通风保暖,地面保持干燥无水,以防小儿和家长滑倒。必要时,为他们提供温开水、纸巾、纸杯、体温计等物品;咨询室有相关疫苗的种类作用免疫程序等内容的上墙图表资料和印刷资料,如儿童预防接种须知、婴儿生长发育表等内容,可以给家长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候诊室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画报,备有儿童喜欢的图书等,使儿童有在家的感觉,从而可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1;(2)医护人员良好的仪表仪态,让接种对象增加亲切感。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应着装整洁,淡妆上岗,态度和蔼;进行业务操作时按规范要求进行,动作要自然得体;通过这些良好的仪表仪态,可以让接种对象增加亲切感,减少沟通中的“敌对”情绪。2 积极交流沟通,掌握沟通技巧2.1 积极交流沟通,增进情感 交流就是由一个人把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传递给另外一个人的过程。计划免疫工作者不仅要学会如何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受种者及儿童监护人,使他乐于接受,而且要善于改善受种者对各种信息的反馈,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增进情感。2.2 注意语言沟通技巧,让接种对象明白意思和感受到关怀 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交流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重要手段2。接种门诊医护人员应与家长建立轻松愉快、密切有效地交流,建立信任感,消除对儿童接种时的紧张情绪,要注意运用倾听、提问的技巧,不断获取信息,理解接种对象及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态度和对相关知识的需求等。在交流过程中,语速要适中,语调要平和,切忌恶声恶气,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儿童还要多用表扬、安慰和鼓励的语句,如“小朋友真勇敢”、“男孩子更应该勇敢”等,通过以上语言沟通技巧,接种对象及儿童监护人不仅能准确地理解意思,而且也能感受到关怀。2.3 注意非语言沟通技巧,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 医护人员对接种对象特别是对儿童善意的身体接触是接种对象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如抚摸小朋友的头,握小朋友的手,通过这些身体接触,可以使接种对象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促进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3 开展短信通知、电话咨询业务由于接种对象或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熟悉,担心孩子漏种、重种、早种、迟种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前来接种的07岁儿童纳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计算机管理,使儿童及监护人获得一系列优质服务,如省时方便、接种记录详细、准确,及时短信提醒家长接种时间等;开通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电话,接种后引起的各种反应对家长进行具体指导和对症处理,主动去询问接种反应和意见,把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4 维护儿童监护人知情权,注重个性化护理4.1 在接种疫苗的选择上,要维护儿童监护人的知情权 详细告知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疫苗的作用和副作用、费用等情况,供儿童监护人自行选择。4.2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对疼痛刺激表现为哭闹,挣扎。而当听到母亲的声音及受到母亲的抚摸,心情就会平静安稳。所以指导家长注射完毕及时将小儿在胸怀哄抱并抚摸面部、四肢。(2)34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有很好的微笑能力,容易被周围的环境转移注意力。护理人员就采取微笑,利用面部表情和温馨的话去逗乐并转移其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注射,减少哭闹。(3)学龄前儿童情绪易感染,富有竞争性,喜欢鼓励和表扬。在接种前告知小儿预防接种是为了预防疾病,避免以后生病,并许诺不是很痛,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注射时动作要敏捷、熟练、轻巧,减少刺激,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3。5 小结人性化护理必须从点滴细微入手,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对待小儿及家属都要做到用心、不厌其烦, 将人性化护理融入预防接种过程中,让接种对象感到温馨和舒适。【参考文献】 1 黄金凤.预防接种门诊医护人员与接种对象沟通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21):104-1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