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思考: 20时,将一块质量为40 g 的NaCl晶体投入到100 g 水中,充分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为止,静置。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发现NaCl晶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但NaCl晶体的形状在不断发生改变,为什么?,/,V溶解 V结晶,V溶解 V结晶,V溶解 =V结晶,/,可逆反应,正反应: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决定于生成物浓度,决定于反应物浓度,/,可逆反应的特点:,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可逆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反应体系中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相等,时间,速率,/,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注意三点,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内在本质:v(正)= v(逆) 0,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浓度保持不变,/,2、化学平衡状态的条件:外界条件不变,/,思考与讨论:动态平衡有哪些特征?,特征: 1、正逆过程都在同时进行“逆” 2、v(正)0,v(逆)0“动” 3、v(正)= v(逆)“等” 4、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体系组分不发生 变化“定” 5、外界条件变化,平衡将改变“变”。,/,如何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 1、同一物质 2、消耗生成,含量保持不变: 1、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浓度 3、百分含量,/,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 相等 (数值) D.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AD,/,A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B 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C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O2消耗速率的2倍 D SO3的生成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的 2倍,BD,/,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AC,/,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B) P、Q、R、S的分子数比为1:1:1:1 (C)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 (E)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F)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 ,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g)+3B(g) 2C(g)+D(g),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g)+3B(g) 2C(g)+2D(g),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D.气体的颜色,BCD,/,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的百分含量不在变化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 B. C. D.,A,/,B,/,【能力训练】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固)2B(气) 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BC,/,C,/,【能力训练】 6、在恒温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SO3(气) 2SO2(气)O2(气),可用来确定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SO3的消耗速率与SO2的生成速率相等 C正反应生成SO2的速率与逆反应生成SO3的速率相等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AC,/,【能力训练】 7、在一定温下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H2,同时生成nmol I2 B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HI,同时生成n molH2 D当 时,C,/,CD,/,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AC,/,【例2】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 变化,B,/,【例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AC,/,【例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BC,更多资源,/,【例5】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 ) 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 B. C. D.,A,/,能够说明 N2 + 3H2 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t min内生成1molNH3同时消耗0.5molN2,B、t min内,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H2,C、 某时间内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中医经典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学期化学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天门职业学院《分子生物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化工厂外来人员安全培训
- 2025蚌埠市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上海市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5履行合同签订流程
- 2025新版购房合同
- 2025年餐饮业商铺租赁合同
- 2025年公寓租赁合同书
- 包装设计外文文献翻译最新译文
- 多芒寺阳塘仁波切生平简介(PPT)
- 治安管理课件新兴行业场所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PPT:《小红帽》
- 一年级下册数学6.6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人教版
- 成都体育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设计交底记录文稿(示例)
- 方向控制回路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