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doc_第1页
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doc_第2页
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doc_第3页
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doc_第4页
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护理技术结合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 【摘要】 通过总结前人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相结合,采用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发生尿潴留,效果良好。 【关键词】 尿潴留;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易引起尿道黏膜的损伤,时间过长,拔管后常易发生尿潴留。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的几率较高。患者发生尿潴留需再次导尿,从而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机会,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天数,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我科从20002002年期间统计,脑血管病患者因疾病原因留置导尿,拔管后发生尿潴留者约占25%。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对9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拔管前定时夹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250ml及艾灸的方法预防尿潴留,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3560岁12例,6075岁65例,7595岁15例。留置尿管时间最短2天,最长达30天。留置尿管原因有尿失禁、尿潴留、介入术前。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1)拔尿管前定时为患者夹尿管,同时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有尿意时要告诉医护人员或家属定时夹管。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定时夹管,每4h开放一次。(2)拔管前注入呋喃西林溶液250ml,令膀胱充盈。(3)拔管后,立即进行会阴冲洗。 2.2 中医护理 2.2.1 选穴 针对病因及病机,在拔管后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进行艾灸。取穴:中极、关元、气海,进行艾条灸。 2.2.2 方法 艾条用时,点燃一端,在所选穴位,距离约0.51寸处熏灸,以患者感觉皮肤灼痛或施灸者手指感觉灼痛时为适度。可采用回旋灸、直接灸等方法。因为中极、关元、气海3个穴位均在腹部且位置接近,也可用艾箱同时灸患者3个穴位,这样不会感到过于灼热,而且距离较近,效果好。护理人员也操作方便。冬天要注意给患者保暖,不能暴露太多,以免着凉。 2.2.3 定位 中极,位于脐正中直下4寸;关元,位于脐正中直下3寸;气海,位于脐正中直下1.5寸1。 3 效果观察 通过采用以上的护理技术结合,本组患者,拔管后因尿失禁重插2例,因尿潴留重插2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例,因疼痛害怕排尿1例。因尿潴留重插率为2.2%。 4 讨论 4.1 拔管后尿潴留原因 患者拔管后排尿姿势和体位的改变;尿管插入尿道及拔管时对尿道黏膜的机械性刺激;留置尿管期间不恰当的牵拉尿管,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引起尿道的炎性反应与水肿;插入尿管后膀胱内环境发生改变,正常的排尿功能不能发挥,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排尿时尿道口的疼痛使患者害怕排尿。脑血管病患者在抢救治疗中使用大量脱水剂,易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下降,成为无张力性膀胱。留置导尿持续引流尿液,膀胱呈空虚状也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影响排尿功能2。故部分留置尿管的患者拔管后,还会发生尿潴留,而导致重插尿管。 4.2 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于膀胱。膀胱是藏精所在,人身水液的通调有三焦之气化,下焦最为重要。气化则能出。水中有气,气则水,气中有水,水即气,气实而闭之,结于小肠、膀胱之间,气化不利,水道不能通调,遂成“癃闭”。中极为膀胱之募穴,具有解瘀开结之功效;关元,温化膀胱,对膀胱具有气化作用;气海,属于任脉,具有理气益肾化水之功效。中极、气海、关元穴均位于任脉,三穴合用益肾温阳,增补元气,温阳利水,从而达到使膀胱气化得利、小便自通的目的。任脉为“阴脉之脉”,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经”的功能,为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源”,主治小便不利。艾灸借其温热和药物的作用,而达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之功效。通过艾灸中极、气海、关元穴,起到温通经络,加强传导功能,使小便畅通1的功效。 4.3 操作注意事项 拔管前排净尿液,注入呋喃西林,让患者立即排尿,可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减轻或避免尿液对损伤黏膜的刺激,利于损伤黏膜的修复。膀胱内注入一定量的呋喃西林后拔管,患者经常1h后产生尿意。因为当膀胱尿量达400500ml,使其内压增至1.47kPa以上时3,就会产生尿意,引起排尿。第一次排尿成功率高,增加患者的信心。拔管后立即进行会阴冲洗。会阴冲洗,既可清洁会阴部,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还能让患者感觉舒适,诱导排尿,减轻痛苦,增加排尿的信心。 5 小结 有文献报道,高锰酸钾溶液配温开水坐浴结合艾灸法治疗拔尿管后尿潴留效果好3。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前注入一定量呋喃西林,拔管后自动排尿成功率高4。结合前人的临床经验与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拔管前呋喃西林针冲入膀胱,会阴冲洗,配合使用艾灸中极、气海、关元等中西医护理技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减少拔除尿管后的重插率,既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护理质量。这种技术是护理技术联合运用的一种创新,且简单易行,同时帮助我们解决了临床护理中的难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国杰.针灸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131. 2 吴挈,沈艳霞,刘爱喜.利多卡因预防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尿潴留的护理观察.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