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03)_第1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03)_第2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03)_第3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03)_第4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感染管理科 万林玉,内容提要,医务人员职业风险、面临挑战 职业暴露定义、方式、常见人群、危害 常见职业暴露处理(锐器伤)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职业风险,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对象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传染性疾病 医 疗器械 化学物质 放射物质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医务人员所面对的挑战,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人 性病每年递增15% 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世界第二位)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15% 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职业暴露的定义,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58.4% 皮损 22.7% 黏膜污染 11.2% 割伤 7.7%,职业暴露常见人群,血库或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 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职业暴露后的危险性,感染率还是很低的 粘膜暴露其感染率为0.09% 皮肤暴露如针刺后,其感染率为0.33%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职业暴露危害,心理的压力 窗口期 精神紧张、 恐慌、 情绪激动 、 一位外科进修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后,听说病人是HIV感染者非常害怕,他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万丈深渊,一切都完了,想到自己仅八个月的儿子以及离开一年的妻子,万一感染了HIV说也说不清楚,竟在办公室哭了好几次,整天吃不下,睡不着,不能过正常生活,甚至想到自杀。 一位护士在给病人抽血时不小心手沾到了病人的血,在得知该病人是艾滋病人后大哭大闹,认为自己已感染HIV . 身体的损害 一名有身孕的护士在给艾滋病病人护理时,不慎被刺伤,由于需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感染,被迫终止了妊娠。,职业暴露危害,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出现HIV抗体阳性。 对家庭的影响,常见的职业暴露,锐器伤(HIV 、 HBV、HCV ) 血液体液职业暴露 化学消毒剂职业暴露 化疗药物职业暴露,锐器伤,锐器伤是护理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足以使受害者皮肤深部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最大威胁是血源性传播的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锐器伤,国外情况 WHO 1998年统计,全球每年因针刺感染的人数为1000万人,因此而致命的180万人。 据国际职业安全和健康学会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通过血液传播引起严重感染。常见有:HBV、HCV、HIV等,被污染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后感染率HBV为6.0%-30%、 HCV 0.4%-6%、 HIV 0.25%-0.4%。,锐器伤,国内近年文献报道: 2002-2006年我国调查资料显示,针剌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高于美国1983年针剌伤的年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掰安瓿时划破手指; 抽药后盖针帽时刺伤手指; 将血标本注入试管、注射时被针头刺伤; 输液结束后拔针时被针头刺伤; 操作行为不规范、处理针头时发生锐器损伤,如注射完或抽血后不必要的重盖针帽、不及时将针头置于锐器盒中; 徒手分离针头、处理破碎的安瓿;,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与棉签、输液管混放,以致操作后分类处理时被锐器划伤; 医疗废弃物处理时也会发生锐器损伤,如操作结束后处理用物时遇到治疗盘中未拆卸的针头、注射器用后的毁形过程中、丢弃废物时针尖从收集袋中突出等环节均可发生锐器伤。,锐器伤的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艾滋病患者注射、静脉采血及输液操作时应戴手套,避免工作人员手指皮肤表面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而起到保护作用。,禁止双手重新盖帽,应用重新盖帽装置,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锐器损伤后的处理,局部处理 记录、报告 暴露评估 预防用药 随访,步骤1:局部处理,用皂液和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的眼睛 用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的粘膜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以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伤口,步骤2:记录与报告,记录暴露的基本情况 日期及时间 发生地点,如何发生 暴露部位,有关器具的型号等 污染物的类型,数量 暴露的严重程度,步骤2:记录与报告,记录暴露源的情况: 污染物是否含有HIV、HBV或HCV 如来源于HIV病人:记录分期、病毒载量,病人抗病毒情况等信息 记录暴露者的情况: HBV接种及抗体反应 以前的HIV抗体检测情况 相关病史及用药情况 妊娠或哺乳,步骤2:记录与报告,报告: 向感染管理科及时报告,并注意保密 及时填报“锐器损伤登记表或血液体液暴露登记表” 感染管理科填写 “暴露后跟踪记录”,步骤3:暴露的评估,暴露类型 皮肤损伤 粘膜暴露 皮肤连续性破坏 咬伤致血液暴露 污染物的类型与数量 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脓液,HIV职业暴露,发生暴露后,首先对暴露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然后分别在暴露后第4周、8周、12周、6个月、12个月进行追踪检测 暴露后立即检测HIV抗体,可以帮助确定本次暴露前是否已有HIV感染,随访1年未发现HIV抗体阳转,基本可确定暴露后没有被感染,可停止继续监控。,据报道:暴露后4 h内应用抗HIV的药物预防性治疗,可减少约81%的感染危险性,HBV职业暴露,发生锐器伤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为630,当感染源乙肝表明抗原(HBsAg)或核心抗体(HBeAg)阳性时,医务人员可能会被感染。,HB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伤口处理 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种乙肝疫苗,随访,HBV暴露随访检测与咨询 疫苗注射1-2月后检测表面抗体 劝告暴露者不要献血,血浆 ,器官,组织,不要共用针具,拒绝危险行为 必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接触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甲醛 戊二醛:挥发的气体对皮肤、粘膜、呼吸 道有刺激性,有异味 过氧乙酸:对眼睛、皮肤有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接触消毒液的防护规则,戴手套、口罩,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 集中存放,并有显著标识 容器加盖,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配药室要求 冲配规则 配制化疗药后的垃圾处理 专人专柜保管,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处理程序,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立即就诊 向有关部门报告,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标准预防)。 洗手:自我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 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口罩和防护镜。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注意,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