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17) ppt课件_第1页
静脉输液(17) ppt课件_第2页
静脉输液(17) ppt课件_第3页
静脉输液(17) ppt课件_第4页
静脉输液(17)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指导老师:赵欢 主讲人:沈梅,概念,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等。,第一章,原理与目的,第二章,常用药物,第三章,常用输液部位,第四章,静脉输液法,第五章,常见输液反应,CONTENTS,目 录,一、原理与目的,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目的: 1. 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2. 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 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4. 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二、常用药物,晶体溶液,静脉高营养液,胶体溶液,原则:定量、定性、定速、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宁酸勿碱、见尿补钾、惊跳补钙。,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碱性溶液,高渗溶液,右旋糖酐溶液,代血浆,血液制品,氨基酸,脂肪酸,高浓度葡萄糖等等,补钾注意事项: 1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一般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d方可补钾。 2不宜过浓,浓度不超过0.3(40mmol/L) 3不宜过快(20-40mmol/h) 4不宜过多(补钾量为60-80mmol/d,大约为3-6g/d) 5. 不宜推注,三、常用输液部位,1、周围静脉 上肢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下肢静脉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网,三、常用输液部位,三、常用输液部位,2、头皮静脉 颞浅静脉 额静脉 枕静脉 耳后静脉,三、常用输液部位,锁骨下静脉: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所形成之夹角,该角平分线之顶端或其后0.5cm左右处为穿刺点,颈外静脉: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四、常用静脉输液法,1、按照输入的液体是否与大气想通: 密闭式静脉输液和开放性静脉输液 2、按照进入血管通道器材所达到的位置: 周围静脉输液法和中心静脉输液发,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5、环境准备,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核对并检查药物 (1)备齐用物,进行核对(三查,七对) (2)检查药液输液器质量; 2、加药 (1)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将输液卡倒贴于输液瓶 上,套上瓶套; (2)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 (3)按医嘱加入药物,加入的药物应合理分配并注 意配伍禁忌,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 (7) (9)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数; (10)整理用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数,嘱患者输液时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 (1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输液部位状况及时处理输液故障,保证输液通畅; (12)输液完毕,轻揭胶布,轻压穿刺上方敷贴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至无出血,整理床单位,嘱病人休息。 转发分享:0,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3、填写、粘贴输液贴 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将输液卡倒贴于输液瓶上, 4、插输液器 检查输液器质量,无问题后打开输液器将输液管 针头插入瓶塞直至针头根部; 5、核对患者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再次洗手,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6,排气 (1)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 (2)倒置茂菲滴管,挤压液体,使茂菲管内液面达到1/2-2/3,迅速转正,打开调节器,排进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7、选择穿刺部位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选择静脉,肢体下放小垫 枕及治疗巾,在穿刺点上方6-8cm扎止血带,常规 消毒皮肤,嘱握拳(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选择合 适静脉,对需要长期输液者应从远端小静脉开 始); 8、消毒皮肤 消毒皮肤大于5cm待干,备胶及透明胶布,并在透明胶布写上日期和时间,姓名,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9、二次核对 三查七对制度 留置针,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0、静脉穿刺 (1)取下针套,旋转松 动外套管 (2)再次排气, (3)穿刺:扒紧皮肤, 直刺静脉,以15- 30度进针,进针慢, 见回血后再进针 0.2cm。,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0、静脉穿刺 (4)送外套管: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 (5)撤针芯:左手固定两翼,右手迅速将针尖抽出,放入收集锐器盒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1、固定 固定针柄,松止血带,嘱松拳,打开调节器(三松)液体滴入通畅,病人无不适后用无菌透明服帖固定,再用胶布固定输液针头及输液管,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2、调节滴速 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数; (通常情况下,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13、再次核对 三查七对制度 14、操作后处理 (1)安置舒适卧位 (2)将呼叫铃放在患者易取位置 (3)整理用物,洗手 (4)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数,嘱患者输液时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注意保护输液部位;,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5)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耐心听取患 者主诉,严密观察输液部位状况及时处理输液故 障,保证输液通畅; 15、封管 (1)输液完毕后,需要封管 (2)用封管液进行封管0.9%生理盐水,肝素溶液 (3)拔出输液针头或是延长管,用量5-10ml,用量2-5ml,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16、再次液体处理 (1)常规消毒静脉冒胶塞 (2)将静脉针头插入静脉内或是接延长管 17、输液完毕后处理 输液完毕,轻揭胶布,轻压穿刺上方敷贴处, 快速拔针,按压片刻至无出血,整理床单位, 嘱病人休息。洗手,做好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对长期输液的病人,选用静脉自远心端开始,注意保护,交替使用静脉。 3、大量输液时,根据医嘱合理安排输液计划,注意配伍禁忌,连续输液应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一次。 4、对昏迷、小儿等不合作的病人应选用易固定部位静脉,并以夹板固定肢体。,5、根据药液的性质及病情调节输液速度, 对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的患者要适当减慢速度,对严重脱水者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6、输入有刺激性药物时,应先确定针头在静脉内再加药,观察病人反应及局部皮肤情况。 7、病人有疑问时应核对清楚再输入,如有心悸、畏寒、持续咳嗽等情况时,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封存药液进行药检。,注意事项,注意事项,8、禁止静脉输液的肢体测量血压或取血。 9、用物处理时,一次性输液器必须毁型后放入医用垃圾箱内,头皮针及针头放入锐器盒内,止血带在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10、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时,应该留置3-5天。 11、严密观察输液部位状况及时处理输液故 障,保证输液通畅。,五、常见输液反应,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发热反应,1、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引起的 2、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液说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发热,轻者38度左右严重时寒颤,停止输液数小时可自行恢复。高热达40度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登全身症状。,发热反应,3、预防: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 日期,严格无菌操作 处理:轻者,应该减慢速度或停止输液,并 通知医生 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 留原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 对高 热患者应该给与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 嘱给予抗过敏的药物或激素治疗,循环负荷过重反应,1、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所致。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胸闷,咳嗽,泡沫痰,两肺出现湿罗音等。,循环负荷过重反应,3、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取座位或者半坐卧,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给予氧气吸入(需经20%-30%酒精湿化) 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的药物 必要时四肢轮 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贫血禁采取该方法,静脉炎,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对血管刺激 性大的药物溢出血管,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临床表现:,原因:,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主要原因长时间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病人可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咳嗽、烦躁、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心跳骤停,甚至突然死亡。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 呈现心肌缺血和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