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中图版.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中图版.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中图版.docx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中图版.docx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练习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A自然土壤肥沃B人均耕地面积大C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优越2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改良土壤 D培育良种解析:第1题,该区域种植油菜和甘蓝,是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土壤肥力较差,人均耕地面积少,商品率低,但水热条件优越。第2题,南方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大,所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土壤、培育良种主要有增产效应。答案:1.D2.A(2017成都模拟)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天 B115天C130天 D140天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在4月1日至4月11日,成熟期在7月21日至8月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102122天,故B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期和成熟期都要早,故C项正确。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西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答案:3.B4.C(2017广州一模)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城市化地区差异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6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解析:第5题,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南方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南方粮食产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较低,粮食种植面积较大。故出现了粮食供给与运输的变化。第6题,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知识可知,地广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基地的基础。人均耕地多是东北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答案:5.B6.A(2017湖南四县3月联考)图为某城市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且土壤透气性好,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完成78题。7图中最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的是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8下列关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A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B夏季种植、秋季收获利于马铃薯生长C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D稻草覆盖技术能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解析:第7题,丙处海拔低、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故冬季较温暖;同时紧邻城区和湖泊,风景秀丽,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第8题,材料中提及马铃薯要求透气性好的土壤;先覆盖稻草,然后在上面覆盖土层,这样可增加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能,故C项正确;注意图中垄沟内无水,不能发展渔业,故A项错误;马铃薯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则该地(纬度低)夏季气温高,不利于马铃薯生长,故B错误;覆盖稻草会减小温差,故D项错误。答案:7.C8.C读某地区图,回答911题。9图中地区的主要地势特征是()A北高南低 B地势起伏大C地势相对低平 D由东南向西北倾斜10图中地形的主要成因是()A风力沉积作用 B河流冲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11该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A排水不畅 B降水较少C蒸发较强 D地势较高解析:第9题,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沼泽地的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应是西南高东北低,而且地势相对低平。第10题,该地区以平原为主,且河流较多,地形多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第11题,沼泽多分布在地势低平、降水较多、蒸发弱、地下有冻土层的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排水不畅,蒸发较弱。答案:9.C10.B11. A二、非选择题12(2017南昌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广东徐闻县地处雷州半岛,中国大陆陆地的最南端,徐闻县的菠萝产量占到全国菠萝总产量的40%以上,被称为“菠萝的海”,是全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菠萝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雷州半岛素有“红土地”之称,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土,呈酸性,属丘陵缓坡台地地貌。材料二菠萝产业关系图。材料三广东徐闻县气候统计表。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日均最高气温()212226303233日均最低气温()161719232526平均降水总量(mm)14283459145166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日均最高气温()333231292622日均最低气温()262625232017平均降水总量(mm)1691821671344227(1)依据材料推测菠萝的生长习性。(2)结合材料二,简述徐闻县的菠萝产业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析徐闻县菠萝产业近年来发展快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该地盛产菠萝,则该地自然条件应适应其生长。由气候资料可知,该地气温高,说明菠萝喜高温;多丘陵缓坡台地,说明排水好,则菠萝怕涝;缓坡光照较好,说明喜光;多酸性土壤,说明适应酸性土壤。第(2)题,从菠萝产业关系图中可看出,提供了工业原料,进行了农产品深加工,则增加了就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第(3)题,注意“近年来该地菠萝远销全国各地”,表明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改善了,可从市场、交通、政策及生产技术等角度分析。答案:(1)喜高温;喜光;耐旱(怕涝);适应酸性土壤。(2)提供了工业原料;增加了就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3)交通运输(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政策扶持;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3(2017成都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1)估算图甲中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地比较,分析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解析:第(1)题,地为3 0003 500 、地2 0002 500 ,则两地差值为5001 500 ;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可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第(3)题,注意要回答两方面问题,单产低,商品率高;运用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第(4)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回答即可。答案:(1)5001 500 。原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地10 积温高于地。(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