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练习.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练习.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练习.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练习.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西城期末)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某理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该理论成就是()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C.量子论 D.相对论2.(2016北京海淀期中)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可能借用了()A.相对论原理B.万有引力定律C.进化论思想D.主权在民思想3.(2015北京通州模拟)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标志着工业革命真正到来的是()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使用B.煤的大量发现与使用C.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D.火车机车的发明与使用4.(2015北京通州模拟)20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危机的一场伟大革命的是()A.电的发明和利用B.经典力学的创立C.相对论的提出D.原子能的应用5.(2015北京东城期末)下图是国际物理年标识。为纪念狭义相对论等理论诞生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与之相关的科学家是()A.牛顿 B.爱因斯坦C.达尔文 D.诺贝尔6.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A.互动性、娱乐性和现代性B.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C.前卫性、科学性和广泛性D.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二、非选择题7.(2016北京丰台第一次统一练习)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时间历史事件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76年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条流水线诞生1969年因特网问世以“交通、通讯与人类文明进步”为主题,从上表中选择与美国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论述。(8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5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预测卷一)西方文明史中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2.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3.(2016北京朝阳联考)下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对该图隐含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18世纪西欧B.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C.肯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D.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4.(2016北京海淀查漏补缺)根据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80年代成果数量106项756项546项961项2 000多项重大成果牛顿运动三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电脑、网络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A. B. C. D.5.(2017人大附中月考)“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6.1984年法国拍摄的电影爱因斯坦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19年11月某一天在德国柏林,爱因斯坦举着一张黑乎乎的照相底片,对普朗克说:“(大意)多么真实的光线弯曲啊,多么漂亮的验证啊!”此电影镜头()A.艺术地再现了相对论的提出B.反映了光电效应的实验成果C.完全不符合相对论科学特性D.阐明了现代科学的密切关系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海淀二模)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新科技革命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变迁”为视角,评述第三次科技革命。(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D本题考查科学理论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原子能技术”和“时空观念”可知,该理论是相对论,故D项正确。2.C依据材料中“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可知,材料与进化论有关,故C项为正确答案。3.C蒸汽机是利用燃料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故C项正确。4.C依据材料中时间和“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危机”可知C项正确。5.B依据材料中“狭义相对论”可知,材料与爱因斯坦有关,故B项为正确答案。6.DA项中的娱乐性、B项中的准确性、C项中的前卫性、科学性,这些在传统媒体中也存在,故A、B、C三项错误,答案为D项。二、非选择题7.答案新式交通与通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选材料中一个与美国相关的交通与通讯现象进行论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缩短了时空和人际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整体世界的进一步发展。(8分)解析解决此题时,首先从表格中找出与美国相关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美国的成就有:富尔顿发明汽船、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条流水线诞生、因特网问世,这些成就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交通工具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以网络的形式将全世界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语言学科化。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C根据所学可知,牛顿的力学体系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所以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牛顿。故选C项。2.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经典力学推动了经济文明即推动了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文明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所以这种看法是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3.B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图片体现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故选B。4.D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科技成果。错在“始终”,错在“都”,故D项为正确答案。5.B“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表明这一发现是量子论的创立,故B项正确。6.C近代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而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只是一种主观理论,至今大部分观点是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所以镜头中爱因斯坦通过照片来说明光线弯曲是不符合相对论科学特点的,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答案从科技创新角度:传统的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等行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科技创新主要出现在高新技术领域;它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新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知识经济成为最新经济形态。(5分) 从社会变迁角度: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渐突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在社会发展和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