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1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2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3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4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自评报告 前 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最早建立的4个专业之一,是我院最早的5个精品专业之一,并在今年申报省级特色专业,是土木工程系的主干专业。1991年学院设置电大铁道工程专业,十多年的办学使我们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有22人,兼职教师有6人,教师结构合理,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3人,13人来自施工企业,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双师结构占到46.4%。现已形成了一支师资力量强、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家级、省部级发表论文近60篇,正式出版教材6部,承担了20多项的教科研课题和特长生项目。现有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包括力学实验室、建材、土工、测量试验室、土建CAD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可开展建筑力学试验、土工试验、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工程测量实训、CAD实训、工程预算实训、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实训项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中建八局、济南一建、济南二建、三庆置业集团等,能够保证学生各项实践教学项目的正常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研究所结合学院的基建项目以及工程咨询公司、加固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展了一些中小型项目的初步合作。在教学经费投入方面,学院保证重点专业建设,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目前实验实训设备齐全,固定资产达213多万元,教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在理论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强化训练过程,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引入了职业技能标准,实现了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主要专业技能证书有:中级土建施工员、中级土建预算员、中级测量工、中级绘图员、高级绘图师等。本专业不断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已建成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和建筑法规六门院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申报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带动了本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26人,毕业生共500人,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都在95%左右。从企业反馈的信息看,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均居省内高校的前列。第一部分: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11建设目标与思路自评得分:5分111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深入贯彻学院“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依据,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 “以行业为依托、职业为特色、能力为本位、质量为准则”的先进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建工专业教师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的探讨与研究。经常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掌握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掌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高职教育研讨会和进修培训,积极探讨高职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探索高职教育特点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性的进行课程建设,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运用项目导向、现场情境教学、问题牵引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112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本专业于2000年招收高职学生,是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重点专业,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专业”,2007年成功申报山东省特色专业。本专业的建设目标:针对山东省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以建筑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建筑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山东省建筑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在国、省内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专业改革的思路:(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按照“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通过课堂进工地和实训室、实训室进企业、模拟现场进学校、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共建、学训同步等方式充分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操作性实验应用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2)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和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施工员等的执业资格标准,与企业技术骨干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重组项目课程体系。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核心课程要有一半内容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改革各类课程和实习实训考核方式,突出应用能力考核。与建筑企业共同开发3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及配套教学课件,建成工学结合省级精品课程2门,力争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现有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建成集教学、执业资格培训、技能鉴定、师资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突出真实现场环境或模拟环境建设,改造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对于钢筋加工、图纸识读、材料抽检或复检、架子工训练等实训项目按现场真实环境进行建设;对砌筑技能训练、模板工技能训练、工程造价能力训练按模拟环境进行建设。制作施工录像,建立施工规范、规程、技术标准查询平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新增4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推行合作教师制度,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使之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4)加强“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建立起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管理团队”。 聘请企业的技术大师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完善兼职教师动态人才库。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顶岗实践锻炼,形成良性循环。坚持项目课程教师“跟工程”的制度,做到所有项目课程教师每三年累计有半年时间到施工企业一线进行“跟工程”实践锻炼。三年内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8名,兼职教师10名。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5)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区域内建筑企业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大教育培训服务的力度,积极承担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加强技能鉴定工作;加强技术服务的力度,为社会提供建筑管理、造价、监理、测绘等服务。113专业特色突出(1)实现立体化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职业技能为标准,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中教师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构建理论知识平台;实践教学通过虚拟实验、现场教学、真题实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网络教学提供了大量配套的教学资源,扩展了学习空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本专业推行了考试方式改革,在笔试、实做、答辩基础上,开发了网络测试平台,可实现理论知识的上机考试。立体化教学开拓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空间,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改革,满足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培养了学生主动、灵活的学习特点。(2)加强工程实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依托,实现学生与实际工程“零距离”接触。教学计划中制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认识实习、建筑施工实训和毕业实习等主要以实践教学基地在建工程为平台开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采用真题实做的形式,结合在建工程的真实课题,使学生得到系统、真实的实践技能训练, 达到“未出学校门,已是准岗人”。为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学院以基建项目为依托,创造了良好的校内实践环境。在田苑合班教室、铁院大厦建设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了现场旁站、见证取样、检测等施工监理工作,邹平新校区地形测绘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另外,每年暑假安排学生到济南一建、济南二建、辰光监理公司等企业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顶岗实习。通过参加生产管理实践,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全面锻炼,学习主动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加强。(3)注重特长和创新培养我院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新型培养模式,把学生特长教育与创新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学有所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特长生培养制度是学院自2001年起重点推行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倡导个性发展为特点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学生参与导师研究课题的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实践,或者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该制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根据学生特点和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在建工程选择特长生课题,在专业基础平台上,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专业延伸,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近年来,完成特长生课题16项,培养了特长生128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学院和系部积极营造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成立创新协会、CAD等专业技能协会,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发明专利,举办数学建模、建筑设计、建筑模型等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项目,使所学知识得到实践检验,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4)面向社会服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建筑业市场,充分利用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环境优势,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本专业结合学院的基建项目以及工程咨询公司、加固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展社会服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学校硬件设施和技术力量,面向社会进行服务。已完成项目有学院田苑合班教室建设、铁院大厦建设、学院北校区管线测量、学院北校区用地面积复测、山东省农科院房屋面积测量、山东广播电视中心基坑位移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聊城市农村道路测量等。通过社会服务,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对真实工程环境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12 人才培养方案自评得分:10分121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掌握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中小型房屋结构设计能力和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能力。学生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标代理企业、工程设计企业、工程监理等企业就业,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项目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为就业岗位群。122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为:(1)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2)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建筑力学、测量学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知识。4)具有建筑工程的施工、维修专业知识。5)具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管理的专业知识。6)具有建筑软件应用的专业知识。7)具有建筑设备、建筑企业管理等相邻学科知识。8)具有国内外建筑行业技术动态与信息的专业知识。(2)能力结构基本能力: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3)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能力。4)具有较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专业能力:1)具有一般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2)具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3)具有一般建筑工程的工程预算与组织管理的能力。4)具有对一般中小型房屋维修、大修的工作能力。5)具有建筑施工监理的能力。(3)素质结构1)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政治敏锐力较强。2)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竞争能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3)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4)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开拓创新。5)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能适应艰苦工作需要。123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不断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推行“5+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第6学期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为今后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实训技能教学课时已超过总学时数的41%。此模式符合就业导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顶岗能力,适应了岗位需要。深化产学合作机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开展工学结合、循序渐进、分方向教学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第一学年:搭建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平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语言文化素质,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制图、建材、测量、房建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和以工程图识读、工程测量为核心的职业基础能力。认识实习在施工企业实境下开展,认识工作岗位,通过熟悉企业环境增加感性认识,解决对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机具等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职业意识。第二学年: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形成专业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开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建筑工程概预算、钢结构、建筑CAD等专业课及相应实训,使专业能力得到强化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实训、基础实训、预算实训等,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施工现场中进行专项训练。假期专业实践是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监理等岗位上改变学生身份,进入学徒角色,直接参与工程生产,在施工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实在在进行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开设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检验等课程,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应知”要求,为顶岗创造了理论条件。并且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以工程实例进行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通过造价实训、施工实习、施工管理实训、结构设计实训等,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施工现场中进行岗前训练。通过学生在预就业单位半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在工地现场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以企业准职工的身份见习工作岗位,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在实际岗位上,真题实做完成毕业设计,实现高职学生动态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正在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个培养过程主要由两个阶段构成。一阶段(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训练阶段):主要的专业及岗位技能训练教学活动在校内进行,企业派遣技术员与专业教师相结合在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学生进行施工模拟仿真训练,让学生取得专业技能或岗位技能的相关证书。二阶段(毕业顶岗实习训练阶段):在真实的工地上顶岗实训,学生在工地上边学习、边工作,形成以工地施工训练为主,专业教师到工地上指导学生,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毕业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学生实习成绩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给定,实习过程中共同管理。124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改革:本专业始终坚持服务于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虑山东省土建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地方性和适用性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途径,培养施工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本专业是在对专业充分调研基础上设置的,广泛征询了建筑行业、企业的建议,详尽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信息,合理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根据行业最新发展及人才需求变化,及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如2001年,根据专业调研情况反馈,发现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到90%以上,结合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特色,在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弱化了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施工能力培养,当时满足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随着行业的发展,大量中小型建筑设计公司逐渐涌现,为学生增加了就业岗位,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因此2004级教学计划中,提出了一般建筑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并且结合高职教学的培养层次定位为“中小型建筑设计”能力。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积极探索高职高专教学模式改革。第一、注重特长培养。如结合工程实际选择特长生课题,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专业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第二、强化工程实践。针对土建行业工地流动性大,容纳实习学生规模小等特点,进行有组织的建筑施工实训和暑期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成效。第三、实行行业认证。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与要求引入教学之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从最初学生只能考取“中级土建施工员”证书,发展到可以取得“中级土建预算员”、“中级测量工”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第四、积极探索产学结合的路径,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服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考虑了山东省土建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准确、培养方案合理、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水平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超过96%,并涌现出一批业务精练、刻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优秀毕业生,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已毕业的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企业调查反馈分析,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定位准确,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和我省土建行业发展需要。第二部分:师资队伍21 队伍结构自评得分:10分近几年来,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质量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建设一支业务精干、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引进、外聘和自身提高等措施,培养出较多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和专业带头人。211专业带头人步文萍,讲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带头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土建专业(本科),同济大学硕士,测量考评员。主讲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与加固、建筑材料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承担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结构设计实训、工程造价实训等实习指导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作为负责人创建了建材、测量、土工等试验室。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主要负责了建筑工程测量院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参加了建筑工程概预算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参加了建筑材料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参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申报工作。(1)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院级教研课题 2004年完成图书馆楼改扩工程建筑设计 特长生课题 2004年完成(2)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建筑工程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4年第6期多层砖混结构增层改造方案探讨 山东建材 2007年第3期(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2年、2003年学院优秀教师2003年济南铁路局优秀教师2003年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比二等奖,实践技能评比一等奖2004年特长生导师评选二等奖2006年学院工作考核嘉奖2006年学院优秀教师212教师队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稳定的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梯队,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双师素质结构合理,保证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1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8人,兼职教师6人,高级职称比例占46.4%。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占到50%,其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75%。现任教师中有注册造价师2人,注册监理工程师2人,注册建造师2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22人达到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占到78.6%,13人来自工程现场,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双师结构占到46.4%。兼职教师由来自普通高校、科研设计单位及大型施工企业的专家、教授及工程技术骨干组成,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教 师 队 伍 一 览 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学位所学专业任教课程备注1步文萍女33讲 师本科硕士交通土建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与加固建筑工程概预算专业带头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负责人 工程测量工考评员2张新华女41副教授本科双学士铁道工程 企业管理建筑施工组织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建筑法规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负责人 硕士在读 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3孙圣华女39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概预算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负责人 注册监理工程师 注册造价工程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4李晓良男32工程师本科学士交通土建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法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负责人 硕士在读 注册建造师5王 静女32工程师研究生硕士建筑工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概预算房屋建筑学课程负责人6靳晓燕女37副教授本科硕士工程力学结构工程 钢结构建筑力学钢结构课程负责人考评员7王兴强男38副教授本科硕士铁道工程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建筑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负责人 考评员8杨晓宁男32工程师本科硕士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9牟 明女45副教授本科学士铁道车辆建筑工程制图建筑CAD建筑工程制图课程负责人考评员10王亚飞男42副教授本科学士机械制造建筑力学建筑力学课程负责人考评员11孙秀红女29讲 师研究生硕士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12郭兆军男35讲 师本科硕士铁道工程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测量、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负责人13刘红霞女27讲 师研究生硕士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4韩建芬女46副教授本科学士交通信号建筑法规土木系主任 考评员15张风琴女36副教授本科硕士铁道车辆暖通空调建筑设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评员16王慧敏女33工程师本科学士建筑工程建筑结构硕士在读17李云霞女31工程师研究生硕士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建筑概论18张之峰男35工程师研究生硕士工民建结构工程建筑力学注册咨询师、注册造价师、注册一级建造师19李士霞女26助 讲研究生硕士工民建桥梁工程建筑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20秦 原男26助 讲本科学士建筑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材料硕士在读21胡文军女25助 讲研究生硕士土木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22郑恒男26助 讲研究生硕士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建筑工程制图房地产测绘23邢庆毅男42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兼职教师24王 民男41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兼职教师25魏晓东男45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钢筋混凝土与砌结构兼职教师26万 睦男41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监理兼职教师27徐建胜男40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概预算兼职教师28赵得铭男36工程师本科学士工民建建筑工程监理兼职教师22 任课教师情况自评得分:10分学院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热爱学生,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满意率高,测评均在优良以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有任课教师注重学习,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工程现场教学,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质量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现主讲本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教学的高级职称教师为68.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实训加强了外聘教师的力度,目前兼职教师6人,他们都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21.4%。近几年本专业教师主编与参编的高职高专教材6部,先后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60篇,承担了20多项的教科研课题和特长生项目。并建设了建筑工程测量省级精品课程,和建筑力学、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法规等院级精品课程,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2)继续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尽快具备“双师”素质。制定计划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予企业科研课题研究,边实践,边学习,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其次,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第三,聘请社会上专家、企业家、高技能人才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实习、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授课或进行现场教学,传授行业或专业前沿科学技术知识。(3)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度。近几年,引进了大批年轻教师,为使他们能尽快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为每一位年轻教师配备了专业骨干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老教师带教、新教师见习与听课等措施的实施使得教师能尽快转型,更快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上课之前都要制定教学质量目标、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方案以及育人计划,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课程结束后有教学总结和提出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措施。(4)拓展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岗位群特点,通过岗位练兵与教师所教的专业课程每2年左右进行轮换等措施使教师对于相关岗位的实践教学与指导均能胜任,使他们成为指导学生实践的多面手,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专业教师过于“专业”的矛盾。 为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反应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通过与生产实践单位或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专业带头人,使他们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流程以及用人市场等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指导专业建设。为适合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适应于项目教学的教学团队的建设。第三部分:教学条件31 专项经费投入增加情况自评得分:4.8分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近三年来,专业建设经费充足,在确保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保证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经费每年有较大提高。2004年生均支出4563元,2005年生均支出4796元,2006年生均支出4987元,达到本省制定的生均培养标准。近三年内学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投入情况如下:学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投入情况表建 设 内 容年 份合计(万元)2004200520062007实训条件校 内37.551.557.5146.1校 外2083904608001858师资人才引进24.421018.4行业拔尖人才培养骨干教师培养0.60.91.93.16.5兼职教师聘任0.80.61.32.85.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建设1.32.85.5教材建设合计(万元)248.9447467.4876.22039.5近年来投入本专业的设备购置费用分别为:2004年37.5万元;2005年51.5万元;2007年57.5万元。未来3年学院的计划投入见下表:学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未来投入计划表建 设 内 容年 份合计(万元)200820092010实训条件扩充建材、土工、力学、测量仪器设备2020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6060施工技术实训室建设170170CAD实训室二次建设2020制图与识图实训室建设3030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指导教师培训4040结构与检测试验室建设8080机房建设2020师资教师进修培训1.81.21.24.2教师下企业及聘请兼职教师3339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建设32.8教材建设2223.2教学研究及改革55515产学结合(工学结合)14181850专业建设激励基金10151540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10101030校外实习合计(万元)125.8317.2157591.432 实践教学条件自评得分:10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非常重要,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环节,也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成败。为此,建工专业加大了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不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实训项目,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按照专业施工管理、工程预算和结构设计三个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以未来职业岗位规划实训设施建设目标,确定校内外实训场所、设备和实训内容。扩大实验室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联合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工地化、仿真化,形成集实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实验实训项目贴近实际,真正做到真实、综合、可动、可测。321校内实验设施土木工程系现有实训中心一个,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建材试验室、力学实验室、测量试验室、土工试验室、CAD实训室和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有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并设有学习网站和在线测试系统。各实验实训室均能很好满足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训项目充分体现了先进性、技术性、仿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1)建材试验室:建材试验室相关仪器配备齐全,具备混凝土振动台、混凝土强制搅拌机、恒温养护箱、水泥细度仪、砂浆搅拌机、各种标准筛、摇筛机、沥青延度仪、水泥净浆搅拌机、胶砂搅拌机、砂浆沉入度仪、沸煮箱、等主要仪器。可进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水泥试验、混凝土用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建筑砂浆试验、普通粘土砖试验、石油沥青试验、钢筋拉伸试验等多种试验。(2)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现有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弯曲正应力试验台、引伸仪等试验设备,可完成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试验。(3)测量试验室:测量实训室具有先进测绘设备,主要的测绘设备有:全站仪4台、经纬仪40台、水准仪40台,计算机、绘图仪、CASS测绘软件等,设备齐全,可完全满足教学和实训和社会技术服务的要求。(4)土工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实验设施齐全,仪器完备。具备固结仪、直剪仪、锥式液塑限仪、电子天平等专业实验仪器,能测定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以及土的液限、塑限,进行土的固结实验和剪切实验,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5)CAD实训室:现有4个CAD实训室,配置200台P4计算机,安装了天正建筑、PKPM、广厦结构CAD、广联达预算等软件,可满足建筑CAD、结构CAD、工程预算、工程管理等实训。(6)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有建筑各部位装饰的构造展示,包括各种材料地面构造、墙面构造、幕墙构造、隔墙构造、吊顶构造、门窗套口及特殊构件的装饰构造,可满足建筑构造、建筑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教学。322校外实训基地建工专业不断增加投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要求,先后与中建八局、济南一建、济南二建、济南四建、三庆置业集团等14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还接收专业教师进行挂职锻炼,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单位承担的教学任务性质中建八局济南公司认识实习 建筑施工实训 毕业实习 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基地济南一建集团认识实习 建筑施工实训 毕业实习 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基地济南二建总公司认识实习 建筑施工实训 毕业实习 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基地三庆置业集团认识实习 施工管理实训 实践教学基地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识实习 建筑施工实训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单位山东测绘仪器公司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实践教学单位山东大莱龙铁路公司地基基础实训 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单位齐河县兴利水利工程公司地基基础实训实践教学单位济南三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训 认识实习工程造价实训 专业实践实践教学单位济南建工总承包集团认识实习 建筑施工实训实践教学单位济南铁路局勘测设计院结构实习 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单位济南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结构实习 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院结构实习 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单位济南铁路局工程集团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施工实训实践教学单位济南铁路局建筑工程公司建筑施工实训 工程造价实训实践教学单位各专业主要实践实训教学均由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或经历的专业教师或聘请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教师担任指导。通过实施,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先进的工程技术。各种校内外实训场所较好地满足了专业技能训练、仿真训练和综合能力锻炼,实践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41,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达到了实训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鲜明。第四部分:改革、建设与管理4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自评得分:10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质量,本专业注重跟踪行业发展趋势。自2000年专业招生至现在,通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活动、专业社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本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对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构建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组成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411理论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在理论教学体系中,以核心能力为目标,建设合理的课程群,着重讲授土建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加以取舍,采用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结构,整个课程体系条理清晰,涵盖了职业岗位的必备知识与技能。近三年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设置“一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能力通用部分构筑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用灵活的专业模块满足不同学习者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以一定的专业限选课程支撑;二是加强建筑行业新技术的学习,如建筑工程CAD、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加固、高层结构等课程;三是加大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建筑设备、建筑装饰等部分课程;四是为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新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监理等选修课程;五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要突出时效性,根据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在建筑材料与检测、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及时将当今建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课堂,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较好地适应了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41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为原则,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注重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近三年来实训项目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一是在传统的实训项目基础上,突出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绘图,广联达造价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等,适应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二是施工技术实训中尝试以校内模拟实训和现场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三是原有的专业认识实习改为结合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课程认识实习,更能体现实效性,改变了原有认识实习目的性不强,认识不深的缺陷;四是毕业设计课题真题实做,采用“初稿二稿定稿”三稿制,确保了学生设计质量,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五是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进一步增强制图与识图能力训练,特别是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六是建筑材料与检验、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加大现场教学的比重,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感性认识;七是大力开展假期专业实践,制定与完善学生顶岗实训的实施方案,逐渐实现现场分散顶岗实训。本专业正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将课堂向工程施工现场延伸,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以项目施工过程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按技能项目进行构建课程体系,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以“学”指导“做”,以“做”促进“学”,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413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把课程建设作为突破点,创建优质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带动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目前已建成建筑工程测量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法规6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了专业的知名度。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步骤更加明确,对专业师资的引进、培养,实验实训设施的配套建设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教师将备课教案、电子课件共享,取长补短,建立和完善了习题库和试题库,录制教学录像和实训录像,并应用于教学之中。总结了课程建设的成果,认识到不足,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加强了与行业及工程现场的联系,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习指南、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各章习题等资源上网,学生可以进行预习和复习。网上在线测试系统,利用试题库,实现理论知识的上机考试和学生自测,形成理论知识卷面考试、上机考试和实作技能考核相结合,推动了考核方式的深层次改革。利用实习指导、仪器操作图解与录像、虚拟测量实验、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