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讲记分别界品第一(a4)校对完整篇.doc_第1页
俱舍论讲记分别界品第一(a4)校对完整篇.doc_第2页
俱舍论讲记分别界品第一(a4)校对完整篇.doc_第3页
俱舍论讲记分别界品第一(a4)校对完整篇.doc_第4页
俱舍论讲记分别界品第一(a4)校对完整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别界品第一分别界品第一 一、别释品名。界品是全论的首品,全品共四十七颂(含3个七言颂),总明一切法体,洞悉迷妄根源,是故先说。 即说明人生万有之本体论。分别者,筹变研究义。若约三分别言,谓自性、随念、计度。在佛典中分别有四义:对事物或义理区分辨别而说明之;对境界认识没分别;有漏心心所名分别;计度名分别。 伦记二云:“妄执名分别。” 中边论云:“虚妄名分别。” 述记七本云:“分别有二种:一者漏名分别,即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中分别;二者,缘事名分别,即后得智亦名分别。”光记云:“说非尽理,半是半非,更需分别,故云分别。”界者,有种族、体性、任持三义。品者,章段义。梵语“拔齐”,译为品、类、篇。或云归纳,或云演绎。神泰云:类别义。法宝云:别义、类义。分义名品,就是把诸类相关之法归纳于一处,名品。第一者,此品在八品中最先明,故云第一。问:观界品全文,统叙蕴处界三科之义,何以独标界名?答:光记云:“界名义广故偏说之,处虽义广名狭不说,蕴名义俱狭不说。”此品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故以界标名。虽以界标名,实则以蕴处界三科摄尽世出世间一切法。二、依文正解入文解释,先判定三分之有无,乃讲佛典之通轨。三分者,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此为东晋大祖师道安所判定,后人称为弥天高判,千古同道。然此三分,一切经论不定皆备,如心经,发智论唯具正宗,而无序分、流通分;二十唯识颂有正宗、流通分,而无序分;婆沙论等有序分、正宗分而无流通分。但此论初造颂唯正宗与流通,而无序分,后尊者造论释颂,始于六百颂加初三颂为其序分,因此本论三分具备。序分,为经缘起,似世间著作之绪论。有通别二种:通序乃诸经所同;又名证信序,即六种成就六种证信:法(信)、闻、时、主、处、众。令人生信。密宗大师说: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以经文确为佛说,真实可信,故名证信。别序,乃诸经各别,又名发起序,谓各经各有发起之缘由,未必全同。正宗分,即经之正文,精义所在。如世间著作之本论。流通分,谓佛说正宗分后,闻者欢喜,信受奉行,由近而远,由古而今,使佛之法乳,流通无已。略似世间著作之结论。更以人身喻之,则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缺),流通如足(运行不滞),三者皆备而后,我人之体用全也。颂文中三分如何分法?论中初“诸一切种诸冥灭”以下三颂为序分,次有六百颂为正宗分,后“迦湿弥罗议理成”等四颂为流通分。今先明序分,序分有二:甲一、正明序分。二、随难别解。此为照法舫法师编的俱舍颂疏科判画科二发起序乙一归敬序二随难别解甲一正明序分二序分二乙一 归敬序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礼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前三句是归敬序,后一句是发起序。就前三句,初二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明能归敬相。初“诸”字明所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诸一切种诸冥灭,分为三释:(详见演培法师讲记P54)一、释“诸”,明德所依人。谓具三德我即归依(归敬)。故“诸”字贯下十三字,代表佛,显通过现十方诸佛。又显无朋党故,如论中说:“诸言所表,谓诸世尊。”二、释“一切种”,指一切种智。谓一切种智不共二乘,显佛果智德圆满。一切智、根本智、后得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明智德。无师智、一切智、无功用智、智圆德。佛所有智名智德,断一切烦恼名断德三、释“诸冥灭”,明断德。谓一切惑障、染不染二无知,能缚众生流转生死,由择灭力除得大自在。此显佛果之断德,亦名自在解脱德,即大涅磐也。诸,谓五部诸境(见苦断惑、见集断惑、见灭断惑、见道断惑、修道断惑)。冥,谓见修所断的一切烦恼。以此烦恼覆障诸境,故说为冥。染污无知者,以无明为体,即见修所断惑,也名烦恼障(障涅磐)。不染污无知,以劣慧为体,即对宇宙的一切事理不能明了悟解,正确认识,能障正知。也名所知障(障菩提)。不净名染;无知,于境不悟名无知。正理云:一切种冥皆永灭故,智德圆满,诸境界冥亦灭故,断德圆满。一切种冥灭断不染污无知圆满智德诸冥灭断染污无知圆满断德拔众生出生死泥明恩德悲德。拔,救拔。众生,有情的异名。具诸多生死(众多生命、众多生相),故名众生。就异熟身言,五蕴四大,刹那生死,迁流不停,故曰众生。又久远劫来,流转六道,受生死苦,故名众生。泥者,譬喻,如人之堕于泥坑中,欲出无能,愈陷愈深,无有已时。此喻众生常沉沦于烦恼惑业生死泥中,欲出不能,受苦无穷。佛以大悲心故,授正法手,拔之令出,安置于圣道及道果中,故拔即以正法教诫。换言之,即使众生从迷暗导入光明,不同外道以神通救拔。此为利他德,即恩德圆满。以理引导总结佛的三德二利列表如下:三德智德 一切种 二 利自利断德 诸冥灭恩德 拔众生出生死泥利他敬礼如是如理师明能归敬相。敬礼,是稽首接足义,谓以自己最尊之头,礼拜佛之最卑之足,表敬之至。如是,指前面三德自性,或事如是,故曰如是。如理:无倒义。如理师,指佛世尊。佛称如理者,即如理证,如理说,如理度众生。讲白一点就是佛能如实契证无倒真理并能适时契机方便宣说,如理之正法,化度有情,故称如理师。全句的意思,谓奉敬礼拜具有三德之佛陀。乙二 发起序对法藏论我当说此明发起序。标对法藏论名。谓既敬礼,后显当说。菩萨造论先归敬三宝者,有二义:1、求佛证明,令生信心。2、远离诸障碍,如法造论,恐为魔扰,求加被令圆满。三明说意说人二释藏乙一释对法甲二随难别解三归敬如是三德之人,欲所何为?以我当说阿毗达磨俱舍论。为什么名“对法藏”?以下解释。乙一 释对法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明胜义对法 明世俗对法先前头一句。此句分二读:1、净慧名对。2、随行名对。净慧者,指清净无漏智慧,系大地法中的慧心所。何故他心所不名对法,而以慧心所名对法呢?因唯有慧心所具足三现观的缘故。见者,推求义,以无漏慧能推求一切法。缘者,缘虑义,以无漏慧能缘一切境。事者,以无漏慧能成办一切事。余心所唯缘与事,心不相应行只具事现观,而此慧具三现观。如下表:1、见现观有推求功能慧具三现观义2、缘现观有缘虑功能余心所3、事现观有成办功能心不相应行又正理论云:清净无漏慧名对法者,因无漏故,慧亦无漏,亦名胜义对法。又,慧自性能择法故能明了简择诸事理,亦名自性对法。随行者,随他而行,故名随行。亦名眷属,为净慧之眷属。妙玄六一云:性相亲爱故名眷,更相臣顺故名属。密严经疏一云:同性诸亲名为眷属。旧论云:助伴谓因缘资粮。光记云:摄得为正。何者此论依主伴门立随行故眷属?凡眷属者,不问时前后俱不论作用亲疏胜劣,其性相随顺为资粮因缘,悉为主之眷属。随行:就是伴随净慧活动的无漏五蕴。即无漏相应的心心所及不相应行中的得、四相、色法中的道共无表,名随行对法。随行有四,列表如下:随行有四心随净慧所起之第六识1、心心所大地法中除慧心所,余皆是相应行心所法大善地法不定地法(寻伺)2、得心不相应行之一不相应行3、四相生住异灭与心所随行4、道共无表道共戒所随行之无表色句义,谓清净无漏慧名对法,其随净慧而起者亦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明世俗对法,即有漏对法。“此”,指无漏慧。及,相违义。上句胜义对法,下句世俗对法,为显此别,特安于此,而通上下。又有合集义,此漏无漏俱是对法。能得对所得言。能得,是指此诸慧、诸论;所得指上无漏。此,指无漏慧。诸,非一曰诸,通论字,即诸慧、诸论。诸慧,即有漏四慧:1、生得慧。2、闻慧。3、思慧。4、修慧。诸论,指六足论、大毗婆沙论、发智论等,为求得净慧之资粮,因此诸论能得净慧故,亦名对法。句义:谓能得此净慧之诸慧、诸论,亦名对法。因为诸慧为得此净慧之方便;诸论为得此净慧之资粮。对法有二种对法、四种对法的开合不同,如下表:二种对法自性对法净慧四种对法胜义对法随行对法随行方便对法诸慧世俗对法资粮对法诸论乙二 释藏名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摄”:摄持、摄藏义。彼,指诸论。俱舍,译为“藏”,有能摄、所依二义。谓此对法藏论,能摄持彼发智、六足等论的胜义,故名藏;此论又依发智、六足等论引生的,故名藏。由于有此能摄、所依二义,故立此论名为“对法藏”论。乙三 明说意人论云:何因说彼对法?谁复先说对法?若离择法定无余 能灭诸惑胜方便 由惑世间漂有海 因此传佛说对法前三句及第四句“因此说对法”是明说意,“传佛说”三字是明说论人。此明造论的意义和先说对法之人。先明说意。“择法”,是指净慧。择抉择;法宇宙万有诸法。 “诸惑”即一切烦恼。依本论说,诸惑有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世间”有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今指有情世间,即迷界之众生。“有海”,三有之生死海。欲、色、无色三界生死轮转,因果不亡,故名三有;众生漂荡于生死海中生死于此中,故名生死海。全意即是:若离能简择诸法之智慧,定无余法能为灭诸烦恼之胜方便,若烦恼不灭,则其力能使有情漂荡流于三有之生死海中,今欲令诸有情得择灭无漏之智慧,故说此对法。如论云:“欲令世间得择法故。”问:不说得择法说余二藏不能耶?答:不说对法,说余二藏,世间不能于诸法相对世间诸法相不能,如理简择故。因此传佛说对法,这句总答上二句。分为二释:因此说对法,答第一何因说对法。令诸众生得净慧(对法藏),除诸惑,超出三界,因此说对法。传佛说对法,答第二谁复先说,是佛世尊先说对法。今欲令世间灭除诸惑,故传佛说此对法藏。正宗分甲一总标章 三颂丙一明诸法体界品44乙一总明有漏无漏丙二明诸法用根品74甲二别解释丁一有漏果世间品99丙一明有漏丁二有漏因业品131丁三有漏缘随眠品69乙二别明有漏无漏丁一无漏果贤圣品83丙二明无漏丁二无漏因智品61丁三无漏缘定品39计600次说正宗分论云:何名为彼拣择法(什么法为彼无漏慧所抉择),因此传佛说对法耶?颂曰:有漏无漏法 除道余有为 于彼漏随增 故说名有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此中空无碍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这三颂总标纲要,把诸法的体相全部标示无遗,可说是全六百颂之大纲。初句总标,后十一句别释。就别解释中,前三句别释有漏,后八句别释无漏。 总标纲要有漏无漏法(总标界根二品) 出有漏体除道余有为有 释有漏法 释有漏义于彼漏随增 总标世间、业、随眠三品漏 结有漏名故说名有漏 无 别 标无漏名无漏 漏 释 出无漏体谓道谛及三种无为 总标贤圣、 法 体 释 虚空此中空无碍 总标贤圣、 性 三 择灭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智、定三品 释无漏法 无 为 非择灭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有漏无漏法,此句总标纲要,谓一切法归纳言之,略有二种:即有漏法、无漏法。此二种法,能总摄四圣谛及有为无为法等。此五字把宇宙间形形色色、不可胜数以及难以了解的三有诸法摄尽无余。一切法苦一切法有漏有为集灭无漏无为道讲记P76有的经论以有为、无为摄一切法。概言之,有为无为是站在哲学立场而言,说有漏无漏则站在宗教方面以论。说法者如先开显生死苦痛的有漏界,次说涅槃安乐的无漏界,闻法者就会生起厌苦欣乐之意乐,生死即可解脱,所以说有漏无漏在宗教学上含有解脱义。其次说有漏无漏能破除吾人情意上的四倒,如阿毗昙心论说:“有漏无漏行,离常乐我净。”而说有为无为,只能对治思想上的断常二执,有为对治常执,无为对治断执,只纠正思想,谈不上解脱。再者,世亲菩萨是依杂心论造论,杂心论篇首说有漏无漏。由以上三因,故本论用有漏无漏总标全论的纲要。漏者,漏泄义。又住义,即留也。又流转义,即在三界中流转。又渍义,即水中粗质。又主义,即不能超出三界。又持义,谓由障执持受苦也。又如醉义,即如醉倒。漏又有二义:留住义:烦恼有力留众生住生死海;流出义:六根能流出不净惑。除道余有为,“道”指四谛中道谛。有为法中除去道谛,余苦集二种,是有为有漏法。于彼漏随增,故说名有漏:“彼”指苦集。“随增”即随顺增长义。随增有二:1、相应随增。即心心所法与烦恼相应随顺增长,名相应随增。如眼识起贪心或嗔心。心王及大地法等心所,本无染污,由贪等烦恼的鼓动变为染污,反过来又加强贪等活动,成为相应随增。又如大粪与水土和。2、所缘随增。随外境烦恼所缘,则增有漏,于彼苦集有漏法上,随顺增长,名所缘随增。如观美境,生起贪爱,由美境又引发潜在的贪心,成为所缘随增。又如猪住杂秽处。句义,于彼苦集有漏法上,随顺增长,故名有漏。即由烦恼造业,由业受报,由报上又起惑业,于六道中生生死死无有已时。有为法中道谛,不随烦恼增长,且能对治烦恼。如是三义(句),释有为有漏法,总标世、业、随眠三品之大义。无漏谓道谛:“道谛”是无漏法。以虽属有为,而不随顺烦恼增长,故名无漏,即三十七菩提分法等。及三种无为,谓虚空二灭,此表无为法。“及”者择别道谛非三无为,三无为非道谛。三无为,是虚空、择灭、非择灭无为。无漏道有为无为 此出无为体,下别释无为。虚空灭择灭非择灭此中空无碍:此由喻显空性。“空”者虚空,谓此虚空能容物故以无碍为性,此三无为中,虚空无为以无障碍为性,它既不障碍一切法,也不被一切法所障。证空智后,亦复如是。依空义故,一切法可成,因无障碍无所作为,故名无为。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择灭谓离系,随系事各别:“择”即是慧。“灭”即灭谛。择灭以离系为体。就是由择灭力,能离一切烦恼系缚。显诸相寂灭之真理,名择灭。论云: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系缚有二:1、自性系缚(又名:相应缚)。2、所缘系缚。随系缚之多少,对治之择灭体亦有多少,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惑,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八十一品择灭,故名随系事各别。事因义有部主张体义经部主张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毕竟”,是究竟义。“碍”,是阻碍义。“当生”是未来当生之法。就是究竟阻止当来生法,令不生起,亦名缘缺不生。如制遮戒,使邪缘缺,故恶法不生。烦恼之生不外因缘,因缘不具则不能生,非由择力令不生故,别名非择灭。三 虚空 非造作而生,故名无为。无 择灭 由智慧简择力令烦恼不生得寂灭真理,故名无为。为 非择灭此法本可生,由缘缺不生,不生故不灭,因无生无灭,故名无为。二明有漏异名戊一明有为异名丁二 正 明 体 性丁一辨诸法异名二二明诸法用丙一明诸法体二二别明有漏无漏乙一总明有漏无漏二甲二别解释二戊一 明有为异名二前面说:“除道余有为,是名有漏法”。然何谓有为?颂曰: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亦世路言依 有离有事等 前两句标有为法,后两句正辨异名。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又者,再义、复义。前面已讲三无为,今再讲有为法。有为法的体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此五蕴所摄七十二法,皆名有为。为者,造作义,众缘造作,故名有为。亦世路言依,有离有事等:有为法有多异名:1、世路。有二义:1、世指三世,路是道路。有为诸法行于三世的时间内,以世为所行路,名为世路。2、世是破坏、无常义,因有为法为无常所依故,名为世路。真谛法师说:前释是约世之路之;后释是约世即路之义而言。又:世路迁流变动中的世中的有为诸行,其结果必将为无常性所吞没,无常生住异灭四相是能吞没,诸有为是所吞没,所吞的有为法可破坏名为世,又是无常所依,名为路,此世亦名为路,所以名世路。真谛法师说:“行行不息,能尽万里之路,无常是世,有为是路,与世作路,故名世路。”(详见 演培讲记 P88)2、言依。就是语言所依的意思。论说:“此所依者,即名俱义。”即有为法是能诠之名与所诠之义相应,而迁流于三世的意思。反之,无为法,其能诠之名,虽系无常,但其所诠之灭理,却常住不生灭故,名义不相应。3、有离。就是有永离涅磐的意思。一切有为法有此离义,名为有离。无为不离有为而得。佛法不离世间法 4、有事。事为因义,即有为法,皆从因缘生故,叫做有事。等者,等取有果、有行、无常、世间等都是有为法的异名。总之,有为法就是由因果关系成立,而有生灭变化之法,不论物质精神,凡是宇宙间所有的现象,无不包括在内。 色蕴五根、五境、无表色色法(物质)有五 受蕴受心所为蕴 想蕴想心所法为 四十四心所 心法(精神)以体 行蕴 十四不相应行 识蕴心王 戊二 明有漏异名有漏名取蕴 亦说为有诤 及苦集世间 见处三有等有漏法的异名:1、取蕴。此以三义来说明:1、取是烦恼,蕴即五蕴。众生的五蕴身是烦恼驱使造业所感之苦果。论云:“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火从草糠生 2、众生的五蕴体属于烦恼。论云: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3、现行的五蕴身,又能生烦恼。论云:“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树能生花果 2、有诤。诤即烦恼。此有二义:1、触动善法,诤时能破善法。2、损害自他,诤时自他俱损。论云:“诤随增故,名为有诤;如烦恼随增,名曰有漏,此亦如是。”3、苦。即苦谛,逼迫为性,乃迷之果。4、集。即集谛,指烦恼,招感为性,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为集。5、世间。可破坏,有对治故,又为无漏圣道所对治故。6、见处。见指五见,处是处所。有漏法为五见所依之处所起故。7、三有。指欲、色、无色三有。有漏法为三有之因,三有之所依,三有摄故,名为三有。不曰名三界名三有,有二义:1、有因义。因即集谛,谓三有有漏法皆以集为因。2、有依义。依即苦谛,谓三有为苦果所依。 等者,等取,非圣法、堕界、有染、有烦恼、有求、有取、有胜等。二别释壬一开章二立处界辛一正立蕴二三明识蕴二明三蕴庚一明色蕴二三显开合二明总摄已一正出体三三诸门分别二别释名义戊一总辨体性三丁二正明体性三壬一 开章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此下二十行颂,别明五蕴,分别处界,此即开章。三释无表二释五境癸一释五根壬二别释二色指色蕴,摄一切色法。此有变坏变碍二义。变谓转变,坏谓无常,即相续变坏,而又互相障碍,故名为色物质。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即人生组织之本质。五境,即色声香味触,即宇宙万有之现象。无表者,谓强力之表业或环境之刺激,令心理起活动之作用,而此作用不可表现故,名无表色。如是十一法总为色蕴。癸一 释五根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此明五根相。彼彼能依识,故名彼识有二义:1、指五根等。2、指色等。彼识者,五识缘色等境云彼识,从自所缘境立名应名色识乃至触识,依彼根等之识,谓眼等五识乃从所依根立名,应名眼识,乃至意识。净色者,微细明净之色。亦云神经细胞。缘色等彼识所依之五根,即是眼等五净色根。亦名胜义根。此为四大种所造,有变坏故名为色。(五识依根(胜义根)立名,见基本知识P10) 根的梵语叫做因至女+至利口+利焰,有眼等五根,根就是胜用增上的意思。因此五根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即善取外界的现象,发动内界的心识转强故叫做根。若缺少根,纵有内界的心与外界之物,亦是徒然,无法缘取外境故。此中眼根为眼识所依而见色,乃至身根为身识所依而触觉,此五根无非是我们的生理五官。净色根感觉神经是不可见的、有取境发识之功能。根又名胜义根扶尘根感觉器官可见的扶助胜义根的色香味触四尘胜义根之所住又名世俗根 处,平常肉眼能见的眼根乃至身根。 此根义在根品有详细说明。癸二 释五境 五根所对,名为五境。色二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明色境 明声境 味境 香境 触境 决定义,即从生命界与自然界所发出的声音决定有这八种色二或二十:色是眼根所见之境,有二类:1、显色。显现的颜色2、形色。有量,相状之色法物体的形状 其中显色十二,谓青黄赤白影光明暗云雾烟尘。形色八(见要义P27),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合之成二十。如表:影:障光明于中见余色者为影。光:日焰曰光。明:月、星、珠宝、电等之焰曰明。暗:不能见名暗。云:气之凝结为云。由各别的极微所生的实色。雾:地之水气上升为雾。烟:火气之上升为烟。尘:微末之物散漫则为尘。声唯有八种:声是耳根所听之境,总有二种:一、有执受大种为因声。二、无执受大种为因声。其中有执受开为有情名和非有情名;无执受也开为有情名与非有情名,合有四种。四种中又各有可意声与不可意声,共为八种。如表:可意声如称赞之悦耳音声有情名有意义之言声有执受大种为因声(能显说事理,有诠表之言词)不可意声如毁骂之不悦耳声就是有感觉的意思可意声如鼓掌的悦耳音声非情名无意义之音声不可意声如哭泣的不悦耳音声声有八种可意声如唱片的幽雅音声有情名留声机等化人的音声不可意声如唱片的暴恶音声无执受大种为因声可意声如溪水的悦耳音声笛、管、弦非情名风雨溪流的喈嘈声不可意声如火山的爆炸音声(杂乱)打雷执受就是心心所之异名。即因心心所执持有情觉知苦乐等受,故叫做执受。有苦乐等感觉就叫做有执受。由有执受之四大种相击而发出音声,就叫做有执受大种为因声。反之,则为无执受。无执受,因无苦乐等感觉故。为无情等物相击而发出的音声,就叫做无执受大种为因声。有情名,就是有意义之音声;反之,则为非情名。此中,悦耳的,叫做可意声,反之,则为不可意声。可见,有执受与无执受,是就发音的因(因体)上分的;有情与非情名,是就物类而分的,是从身作用而分;可意与不可意,是就声音发击后的反应说的,是从声之结果而分。味六香四种:是第三明味境、第四明香境。味是舌根所尝之境,有六种:苦、酸、咸、辛、甘、淡。香是鼻根所嗅之境,有四种:1、好香,可增益色身,如沉香、檀香等。2、恶香,可损害色身,如葱、薤等。3、等香,非好非恶无损无益。4、不等香,于色身有不良之刺激,可使四大不平等。香有二种解释:就身体的损益而言。就感觉的悦不悦而言。好香 等香 有益身体 演培法师说:香通常说有四种,其恶香 不等香 损害身体 实只有好香、恶香二种,因其中具四香照旧笔记 有等香、不等香,才成四种。触十一为性:明触境。性者体性,通色声等。性者显有实体,简经部觉天等唯能造四大无别体。 触是身根所触之境,有十一种:地、水、火、风、轻、重、滑、涩、冷、饥、渴。其中前四种是能造触,后七种为所造触。表地水火风的显著性质故,叫做能造触;由于四大的调和而生故,叫做所造触。触有十一能造地坚性水湿性火暧性风动性所造滑柔性水火增盛涩不滑地风增盛 相对立名重可称地水增盛 当体得名轻不可称火风增盛冷有暧欲风水增盛 随因立名饥有食欲风界增盛 从果受称渴饥水欲(火界增盛) 从因立果名二假四大种丑一实四大种二明能造大种二子一正明无表癸三释无表二七所造触的差别建立:由所依大种的增盛不同。子一 正明无表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无表随乱心等四心相似相续流动不断。第一句明无表位,“随流”二字明无表相,“净不净”三字明无表体,第三句明无表因性,第四句结名所以。表色是没有表示的色法,是对五根五境的表色而言。它是由于善恶的行业(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在内心生起的一种招感业果的作用(业力)。所以善恶的表业,虽然在动作之后随时消灭,但由此激发的无表色业力是永远相续必然地招感其相当的果,因此又叫做无表业。它的体虽然不是极微所成的色法,但却是由于身语的色业发起的,所以依能发的色,说它也是一种色法。又无表色有多种类,谓律仪无表、不律仪无表、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如下表:无表律仪无表别解脱律仪无表别别离身口之过非,而得无表随心转无表静虑律仪无表入定时自离身口之过非,故得无表。无漏律仪当起无漏之善心时,随离身口之过非,故得无表。不律仪无表由身口之恶行,而得恶性之无表。不随心转无表非律仪非不律仪无性非猛利之善恶无表。(业品中有广分别)乱心无心等,此明无表位。等,可读乱心等、无心等。即等取不乱心、有心。不名不乱心有心者,以乱心无心不易显故。安慧俱舍释云:心有二种:一、散心位,有乱心不乱心。二、定心位,有有心无心。乱心无心等,即总明无表所行处。乱心不乱心,是以善恶无记三性之心望于善恶二无表而言。乱心,如善无表住恶、无记心中转。性质相违故,恶、无记心名乱心;又恶无表住善、无记心中转,此善心、无记心亦名乱心。不乱心,如善无表住善心中转,此善心名不乱心;又恶无表住恶心中转,此恶心亦名不乱心,以性质相同故。有心,指有心定,即四襌四定。此类定唯求心清静,不灭心心所,故名有心定。无心,指无心定。即无想定、灭尽定。此类定灭心心所故,名为无心定。问:乱心不乱心即有心,何必重立有心呢?答:乱心不乱心就欲界散地而立,有心无心就上界之定地而立。问:颂中何不说不乱心,有心呢?答:善之无表,存在于善心及有心位,恶之无表存在于恶心及有心位,此为普通之理,容易了解,唯善恶之无表于其相反之性,尚现存之,此为特别之处,故特标之。无表位恶心别解脱律仪通四位,静虑、无漏律仪只在有心位相续,不律仪无表唯行乱心不乱心中。乱心善无表无记心不乱心善心不律仪散心位善心乱心恶无表无记心不乱心恶心无心灭尽定别解脱律仪定心位无想定静虑律仪有心诸有心定无漏律仪“随流”:明无表相。随,相似名随(是从横的同类说名随)。1、善无表与善表色相似,恶无表与恶表色相似;2、善心为等起因所引的善无表与善心相似,恶心为等起因所引的恶无表与恶心相似;3、无表色本身念念相似。流,相续名流(是从竖的同类说名流)。谓无表随乱心等四心,相似相续。流动不断。(随:随顺;流:流转。论中以相似相续释之。即无表在于乱心、不乱心、有心、无心之四位,随顺相似,流转相续。)详见讲记P107“净不净”,明无表体。净名善,不净名不善。意指无表的体唯善恶二性,不通无记性。以无记表业,力量微弱,不能形成无表色。大种所造性:明无表因性。大种,谓地水火风四大种。造者因也。(正理论说:“此中造者,即表因义,去何知然。”如契经云:“色造我见,即是因色起我见义”。)谓无表以大种为因故,名大种所造性。此简余法,或虽通乱心,不乱心,有心,无心之四住,而相似相续,然非大种所造性。唯此无表随流于四住,而为大种所造之性,故名无表色。(能造是大种,所造是无表。)由此说无表,结名所以。(具备上述四条件,就可名无表)丑一 实四大种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 能成持等业 坚湿暖动性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大有三义:1、体大,四大种遍一切色,无一造色而非所造,其体宽大故。2、相大,谓大地大山为地大之增盛;大江大海为水大之增盛;炎炉猛焰为火大之增盛;黑风团风为风大之增盛。如此四大增盛形相大故。3、用大,谓地能载物、火能烧薪、水能浮船、风能拔木等其作用大故。种有二义,即因义、所依义。能生一切所造色是因;为所造色的所依处(所造色以四大为所依),是所依义。瑜伽师地论云:“大种不生所造色,种子终不能生一切造色。”此能生者不外五因:谓生依立持养。此种不同识种,此是亲增上缘。如虚空虽称大,而不名种,无所造故;又如草木种子,能生茎芽虽可称种,但不得名大,不具三大故。今地水火风具体相用三大,并为一切色法之种,故名大种。界者,持义。四大种能任持自体及一切所造色,类有四,故又名四界。大种名界,是约它能任持自相,相续所造之色法的缘故。即地水火风:是标数。指地大等四大种。能成持等业:明四大种业用。谓地能任持、水能摄聚、火能成熟、风能增长。等者等取摄熟长。大种作用地能持万物由地任持,故不坏。水能摄万物由水摄聚,故不散。火能熟万物由火而能成熟。风能长万物由风而能增长。坚湿暖动性:出四大体.即地属坚性、水为湿性、火是暖性、风以动性。此四大种并为宇宙万有之原素,一切有为法之本体。 有形的物体皆是极微集合而成,那么物体为什么有固体、流体之分,而且其性质也不同呢? 关于这个问题俱舍说,极微各有坚、湿、暖、动等四种性质,叫四大种。坚是坚强的性质,而有互相相持、抵抗的力量,叫地大。湿性是润湿的性质,有互相摄引,飞散的力量,叫水大。暖性是温暖的性质,能令果物成熟或腐败的力量,叫火大。动性是行动的性质,能令物体增盛,运动或生长的力量,叫风大。物体的各异其性,就是由此四大种的偏增而来。如火焰就是火大的增盛等,这论四说:“若四大种不相离生于诸聚中,坚、湿、暖、动,云何随一可得非余。于彼聚中,势用增者,明了可得,余体非无,如觉针锋与筹合触,如尝盐味与面合味。”可见四大种,或为显势力,或为潜势力,由其隐显不同,形状不同,成为各色各样的物体。丑二 假四大地谓显形色 随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风即界亦尔此对前之实四大而明假四大,以示差别,亦即本体与现象之异别也。实四大者,身根所触之境,以坚湿暖动为体,而通俗所称之假四大,眼根所见,显形色所摄,所造为性。世尊随顺世人假想立地等四大之名,如青等之地依显色而立,长短之地依形色而立,故随世想立名。水火二者,亦随世想于显形色立名,故云水火亦复然。风有二说:1、风即界,四大种之风界,以动立名;2、风亦尔:风亦如地等,随世想依显形色立名,如黑风团风。要之,通俗所讲的地水火风与能造之四大迥异,一为所造,一为能造,其差别如下表:真假四大真四大性触境身根所取能造色随自体立名名地等四界假四大相色境眼根所取所造色随世想立名只名地等 辛二 立处界 上面解释色蕴中之五根、五境,在十二处、十八界中所属如何? 此中根与境 许即十处界 谓此色蕴中之五根五境(在处门中立为十处,在界门中立为十界),即十二处之眼等十处与十八界之眼等十界。显中论无“许”字,“即”字下置“说”字,以萨婆多部立三科皆实;经部谓蕴处假界实,论主不许,他认为蕴假处界实,故云暂许你说,意盖非之也。 1: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演培)色蕴(已说完) 2:是包括物理与生理身体的四大种性(南怀瑾)显宗论专阐发有部本宗正义众贤论师针对俱舍 的两部不朽著作 顺正理论专对破俱舍蕴处界相摄表: 眼等五处 五根:眼、耳、鼻、舌、身根 色等五处 处门色蕴 眼等五界 五境:色、声、香、味、触境 色等五界 界门庚二 明三蕴受领纳随触 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 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 名法处法界前三句正明三蕴,后三句建立处界。受蕴以领纳为体。受是领纳随触所对之苦乐等境。正理云:“随触而生,领纳可爱、不可爱,俱相违触,名为受蕴。领纳即是能受用义。”就是我们感受外境,首先必须接触外境,然后才能感受到是可意(乐)或不可意(苦),所以说受领纳随触。 是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演培)受 是指生理的感觉与心理的反应(南怀瑾)俱舍七十五法五根(眼、耳、鼻、舌、身)色法十一 五境(色、声、香、味、触) 无表色心法一 亦名心王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心所法四十六1、 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2、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捨、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3、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4、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5、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骄6、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不相应行法十四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 灭、文身、名身、句身无为法三虚空、择灭、非择灭想取像为体:想,即执取所缘境像为体,如思想构想。像,谓诸法自相、共相。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想比受进一步,在所领受的差别境上,联想分析,形成概念,安立种种名称,是想蕴的特别功用。 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演培)想 指思维意识的思想作用。(南怀瑾)四余名行蕴:五蕴中除色受想识四蕴,余名行蕴。此有二种:即相应行(44)、不相应行(14),共五十八法,皆行蕴所摄。行是造作义。若约造作而言,余四蕴皆可名行,唯立此为行蕴者,缘由有二:1、余四蕴各自在七十五法中已得独立名称,行蕴没有;2、余四蕴只代表自体,不能含摄多法,唯独行蕴能含摄多法,故独名行蕴。 1:其他对境,关于贪嗔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演培)行 2:指身心本能运行活动的动能。(南怀瑾)二释妨难辛一正明识蕴庚三明识蕴二后三句:如是受、想、行三蕴及色蕴中的无表色。无为法,这些法于处门中立为法处,于界门中立为法界,以此法皆意识所缘故。如图表:受蕴 心所法法处十二处想蕴行蕴四十四心所法十四不相应行法法界十八界无表色色法无为法无为法辛一 正明识蕴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此明识蕴,并立处界。初句明识体,第二句明立处界,第三句明七心界,第四句正明识蕴。识谓了别,此有二种:1、心王有六,2、心所四十六,总名之曰识。心王六者,谓如次缘色声香味触法境。然虽各于所缘境生了别用,但有三种不同:1、随念分别,追念过去曾习境种种分别。2、计度分别,不但追随过去且徧通现在未来而计度思维。此二为意识缘境了别之功能。3、自性分别,无上二种功能。惟识之自性自然而有辨异统同之分别。此唯前五识只了别现在境故。又光记云:1、心王唯取总相,心所唯取别相。2、心王取总相别相,心所唯取别相。3、心王唯取总相,心所通取总相别相。4、心王正取总相兼取别相,心所正取别相兼取总相及他别相。虽有四说,今取第三说。(是正义)心王心所共为主观之心对于客观之境,其取总相是心王,取总别相是心所。如我们开眼见山,取山之全体,此为心王作用,而此山有山峰是青是黑而生好恶之心,此是心所作用。 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主体。(演培)识 指心灵作用的精神本质。(南怀瑾)识谓各了别,识以了别境界为性。六识各个了别自境,如眼识了别色境,耳识了别声境,鼻识了别香境,舌识了别味境,身识了别触境,意识了别法境。问:眼等缘色等五境,可各各了别,而意识遍缘一切法,应名总了别,为何也名各各了别呢? 答:五识缘自不缘他,各有自了别义。意识遍缘他境,亦名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此是建立处界。此识蕴在十二处中名意处,在十八界中名七界,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界及六根中的意根界,属心法故,又名七心界。 应知六识转为意:当知由于六识转谢过去即为意根界,此意根界能与后生之识为所依。所以六识居现在世,名识,到过去位名意。二十八界不成妨壬一别立意界妨辛二释妨难二 1:因缘依八识生起的 2:俱有依(等无间缘依)所依有三种: 同境依 3:开导依 分别依 染净依根本依 眼识、耳识、 眼等六识界 七界界门识蕴 鼻识、舌识 意根界 (七心界) 身识、意识 意根处处门壬一 别立意界妨 问:如上所说识蕴唯六识身,为什么又说为意界?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身是体义。此六识身刚谢过去,中间没有间隔,名无间灭。此六识无间灭已,又为后六识生起所依,说名意根界(六识身无间灭已,能生后识,故名意界。就是说现前的六识,移灭于过去的那一刹那即为意根)。应知此意根界是六识身转变而成,并非离六识外立意界。此意体大乘名末那,小乘名意界。识与意的差别有三点:1、 从时间说,现在生起名识,落谢过去名意。二者只有时间的前后,没有实体的差别,如顺正理论曰:“时分异故,别立无失。”2、从能依所依说,同一六识身,所依名意,能依名识。正理论云:“如何已灭是现识依?是现生识邻近缘故。”3、从能生所生说,所生名识,能生名意。壬二 十八界不成妨问:若六识外别无意界,十八界应成十七;若意界外别无六识,十八界应成十二,何故定立十八界呢?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谓五识各有所依根,第六识不能无所依,今为成第六识之所依,故说意界,如是所依根有六,能依识有六,所缘境有六,合成十八界,是故应知。已二 明总摄论云:此中蕴摄一切有为法,取蕴摄一切有漏,处界摄一切法尽,别摄如是,总摄云何?总摄一切法 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 以离他性故前二句正明总摄,后二句明摄分齐。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摄即归纳的意思,此用一色蕴一意处一法界,即总摄一切法无余。如下表:一蕴处界色蕴摄一切色法摄一切心法(七心界)意处法界心所法一切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诸法相摄只摄自性同类,不摄他性异类,因为他性异类是互相背离的,不能相摄,如色蕴对于眼处、眼界,是同一色法,能相摄。若对无质碍的心法,体性相离,不能相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与七十五法相摄表请看演培讲记P128)已三 显开合问: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为什么界体不立二十一呢?此难非理。颂曰:类境识同故 虽二界体一 然为令端严 眼等各生二前二句明数合,后二句名数开。类境识同故,虽二界体一:眼等三各有二处,而合为一界者,有三种因:一、类同,类是自性,同一自性。二、境同,同缘一境。三、识同,同一所依,同发一识。如眼睛,眼虽生二处,同为眼根自性,同缘一色境,同为一识所依(二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