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备考加分练.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备考加分练.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备考加分练.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备考加分练.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备考加分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练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1“明朝的内治,差不多始终为宦官把持”,涌现出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臭名昭著的宦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明太祖废丞相B内阁的设立需太监牵制C君主专制的加强D小农经济2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C有助于合理决策D是中枢决议机构3(河北省衡水金卷2017年一模)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也实行南北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A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B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C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D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4(德州市2017届高三3月模考,27)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A阁臣权位渐重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C外戚权力过大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5(长春市2018届质量监测)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6“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7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D阁臣弄权不合制度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年第二次联合模拟,27)明万历二年,造御屏一座,中三扇绘天下疆域,左右六扇分列文武官职名,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其屏设于文华殿后神宗讲读进学之所,以便朝夕省览。“浮帖”的设立()A加强了君主的人事任免权B体现了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C杜绝了用人决策出现失误D表明了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9(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届高三阶段性测试)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A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B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C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10“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11(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第一次联考)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12(北京延庆2017届模拟,14)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这说明康熙()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13(江西重点中学盟校2018第一次联考,25)清史稿:“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这表明()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14(烟台市2017届3月诊断性考试,27)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15(全国名校联盟2018届第一次联考)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这说明()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16康熙皇帝曾说:“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由此可知康熙时期()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官僚制度尚未成熟D君臣权限划分不明17(青岛2017届3月质量检测,27)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18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年第二次联合模拟,24)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A重视刑法忽略了伦理教化B法律体系完备C传统法律体系的历史传承D立法程序规范20(珠海市2017届摸底考试)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B“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C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答案精析1C明太祖废丞相只是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之一,属于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废丞相之后设立内阁,重用身边的太监牵制内阁大臣,出现了宦官专权现象,这属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宦官专权是皇帝赋予的,宦官能在朝中有影响也是皇帝给予的,根本原因还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与宦官专权现象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2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到阁员是否位卑权重,故B项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其有助于决策合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3A据材料可得由于明初录取者的南北不平衡,政府实行“南北分榜”,目的在于平衡南北地域的文化力量从而保持统治秩序的稳定,是对南北地主阶级集团利益冲突的调和,故A项正确;明朝的“南北分榜”起到协调、优待和照顾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作用,但减少了人文水平较高地区的士子中榜的机会,故B项错误;明朝的“南北分榜”有利于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但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明朝的“南北分榜”的确起到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的作用,但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4D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据题目中“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是皇帝的倚重出现了内阁大臣的权力的增加,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B项错误;题目问的是内阁所处地位变化本质上的说明,与外戚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5D内阁的设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题中“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可知其目的是对皇权的制约,故B项错误;近代内阁是指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由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制约作用的,故D项正确。6B材料无法体现官员晋升相对容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信息可知,明朝初年对中枢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即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选拔趋向严格,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7D根据题目中“能治国,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个人意愿,故B、C项均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8A根据题目中“将两京及内外文武职官,府部以下知府以上各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以使更换”得出加强了君主的人事任免权,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监察制度,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君主对人事任免的专制,不能杜绝用人决策的失误,故C项错误;明代的选官制度仍是科举制,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9C明代阁臣权力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升降也由皇帝决定,所以其不能抑制皇权的膨胀,故A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而非决策机构,故B项错误;明后期权力集中于首辅,这就使权力不致过于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效率,故C项正确;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废除了宰相,故D项错误。10B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强化,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11C“皆送阁下票旨”说明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取得票拟权,而不是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故A项错误;内阁属于皇帝内侍机构,不具有宰相的权力,故B项错误;“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说明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故C项正确;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表明内阁有了参与决策权,但不是最高决策权,最高决策权属于皇帝,故D项错误。12D学习西方,应对外来威胁;安定民心,解决满汉矛盾,师夷长技都只是部分目的,表述片面,故A、B、C错误;从材料可知,康熙帝学习的知识涉及满汉文化、儒家经典、西方自然科学,体现出其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要求,故D项正确。13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内阁,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14A使皇帝权力受到约束与材料中“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故B项错误;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中“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故C项错误;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与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不符,故D项错误。15D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A项错误;据材料“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可知内阁享有票拟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可知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C项错误;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D项正确。16A根据材料清康熙“臣下可仕则仕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所能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是皇权的高度集中,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在宋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故B项错误;中国的官僚制度在隋唐时期已经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君臣权限的划分,故D项错误。17D宋代至清代,统一才是国家发展的主流,而且少数民族政权也并不压制书院发展,故A项错误;书院的数量与对外开放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民办书院的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使得思想领域文化专制不断强化,因此民办的书院数量迅速减少而官办的相反不断增加,故D项正确。18A根据题意,关于军机处成立的不同年份,史学界均有各自的严谨的研究论据,说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同时说明军机处本身的成立也是一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