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北天门传统文化与习俗.docx_第1页
浅析湖北天门传统文化与习俗.docx_第2页
浅析湖北天门传统文化与习俗.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湖北天门传统文化与习俗我的家乡位于美丽的鱼米之乡湖北天门。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是中国棉花高产县市之一,位于省境中部,汉江北岸。天门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历史文化有:填补历史空白的石家河文化、名扬海内外的陆羽茶文化、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侨乡文化、声名远播的状元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繁育出异彩纷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天门民俗文化。天门蒸菜、天门曲艺、天门民歌、天门花鼓戏、天门渔鼓、天门皮影和天门糖塑等民间民俗文化韵味独特,堪称文化瑰宝。天门糖塑、天门民歌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荣获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下面将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天门特色文化。(一) 天门饮食文化湖北菜(鄂菜)是中国十大名菜之一,常用的烹饪方法有30余种,以蒸、煨最具特色。如果说“味在四川”,那么“鲜”在荆楚,而这“鲜”,能很好地用“蒸”表现出来。提起湖北天(天门)、沔(仙桃)等地的蒸菜,无不让人津津乐道。起源于江汉平原的蒸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从2005年天门石河镇出土了东汉陶甑可佐证。 (二)天门戏曲文化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还是曲艺。“天门曲艺”种类较多,历史悠久,富地方特色,其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自成流派,主要曲种有天沔小曲、天门渔鼓、天门歌腔、天门说唱、三棒鼓、莲花落、道情等。这些曲种大多发源于明清时期,天门说唱石磉磴还田、戏曲小品心灵的密码参加湖北省第十届“楚天群星奖”评奖,荣获金奖和银奖。2007年,小品虾缘获湖北省“春满楚天”春节联欢晚会原创节目一等奖。2010年12月3日,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天门市“中国曲艺之乡”称号。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门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三)天门的文人与文学竟陵派是天门继茶圣陆羽之后的又一文化名人,中国诗文一大流派。晚明时朝,继江汉平原公安派(公安三袁即袁宏道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因钟、谭二人是湖北竟陵(今天门市)人,故被称为竟陵派。还因为钟惺年长谭元春十二岁的原因,钟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竟陵派诗风在明末乃至清初盛行一时,其影响要比公安派来得更久远。明清时,天门县内曾立有“钟谭合祠”,坊上题书“天下文章”四字。天门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承载着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更值得我们去发扬光大。作为一名天门人,我为天门文化感到自豪。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理解并喜欢上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