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欣赏课的点滴体会.doc_第1页
谈音乐欣赏课的点滴体会.doc_第2页
谈音乐欣赏课的点滴体会.doc_第3页
谈音乐欣赏课的点滴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音乐欣赏课的点滴体会 汤玲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又是终生性的内容。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为各年龄段的、终生性的、广泛的、社会性的最为方便普及可行的形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欣赏课,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是一个很大的难度,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在音乐欣赏课上,虽然学生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但并不表示此时的他们在很认真的聆听着音乐,也许他的心里还在想着刚刚玩过的游戏。孩子们对很多欣赏曲目并不感兴趣。如何让孩子们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聆听音乐,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如何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我注重采取以下三种手段:一、让学生动起来。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新教材中有时书中会出示一些图示或者线条,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在实践工作中,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这比以往教师枯燥的讲述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草原放牧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或方块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器乐曲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雨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他们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图纸里多了起伏明显的大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暴风雨来临的旋律,感觉到两个英雄小姐妹在与暴风雪做搏斗的情景生动的画,好丰富地想象。如在聆听飞来的花瓣,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我的学生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出来,边听边用自己的动作把旋律表现了出来,歌颂自己的老师平淡而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二、让学生说出来。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 在教学管弦乐海上风暴时,我先用语言,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海的美丽,宁静,学生也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问学生:“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初听了海上风暴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纷纷议论起来这就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他们深刻地感受,他们用语言来诠释对海上风暴的理解:“像来了魔鬼,真可怕!”、“好象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风很大,有巨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春晓,长江之歌等。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三、让学生唱起来。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低段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小燕子嘀哩嘀哩春眠等。我在教学欣赏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音乐离不开听,更离不开思考和投入,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课程,我觉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大胆的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