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讲任督二脉.ppt_第1页
课件:第二讲任督二脉.ppt_第2页
课件:第二讲任督二脉.ppt_第3页
课件:第二讲任督二脉.ppt_第4页
课件:第二讲任督二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教学目标】,1.督脉、任脉的循行、主要病候、主治概要。 2.督脉、任脉常用的经穴。 需掌握的经穴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水分、 下脘、中脘、膻中、天突、廉泉、 承浆。 督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 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神庭、 素髎、水沟。,【能力培养目标】,1.准确在人体上找出督脉任脉的常用学位。 2.掌握督脉任脉的经脉循行。 3.熟悉督脉任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4.掌握督脉任脉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素质培养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并立志献身于中医学事业。 2.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仁义精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育高尚的职业道德风尚。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任脉,Ren Meridians,任脉(Ren Meridian),任,有统任的意思,任脉为“阴脉之海”; 任,通“妊”,任脉功能主胞胎; 任,古通“衽”,衽“谓裳幅所交裂也”。指衣襟前面两幅交界的中缝,与任脉的循行相一致。,(一)循行,1、原文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1中极之下-中极,穴名,在脐中直下4寸处, 中极之下,指胞中。 2关元-穴名,脐中直下3寸。 3颐-指颏唇部,承浆穴所在。),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任脉,(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小腹内,出会阴。 体表:从会阴沿腹、胸、颈正中至口唇下。支脉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3、体表路线,起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 腹胸颈前正中 止于颏唇沟中点的承浆穴。 4、体内联系 与生殖器、唇、目有联系。,(四)病候,1、功能 (1)任脉为“阴脉之海”; (2)任脉为“生养之本”而“主胞胎”。,思考题:从循行上如何理解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统任一身之阴,与诸阴脉相连。任脉起于小腹内,行走于身前。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关元;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并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六阴经均在胸腹与任脉贯通。 奇经八脉本身,冲脉与任脉同出一源并交会于会阴、阴交;阴 脉又交贯冲脉;阴维脉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 故任脉又称为“阴脉之海”。,(四)病候,2、原文 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难经作“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素问.骨空论: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2、词解,1七疝-病名,内经中有冲、厥、狐、卒瘕、颓、七疝之病名。据中国医学大辞典素问以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瘕疝、 疝、癃疝为七疝。 2瘕聚-指腹部有包块的见证。 3其内苦结-指腹内结滞不通畅,凡疝气、阴部肿痛、痞块、积聚、小便不利或遗尿、痔疾等均属此类。 综上所述,任脉的病候,主要是关于下腹部、男女生殖器官及咽喉部的见症。,(二)主要病候 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三)主治概要 下焦病: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经不调,痛经。 中焦病: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吐,纳呆,水肿。 上焦病: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面颈部疾病:失语,口眼歪斜,齿痛。,(四)腧穴 本经共有24个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任脉经穴歌,任脉二十四中行,会阴潜伏二阴间, 曲骨上边有中极,关元石门气海边, 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连,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五)腧穴的特性与常用腧穴的主治,1、曲骨 定位:耻骨联合上缘 特性:交会肝经 主治:阳萎 遗精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赤白带下 阴挺 阴痒 少腹胀痛 小便不利 遗尿 疝气 刺灸:直刺0.51寸,针前先排尿。孕妇慎用,中极 Zhongji RN3,定位:前正中线,脐下4寸。 作用:益肾调经,通利膀胱。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 应用:遗尿配三阴交、肾俞;小便不利、尿潴留配委阳、膀胱俞;崩漏配子宫。(大成)。 操作:直刺11.5寸,针刺前须排空小便;尿潴留慎针;孕妇慎针灸。 备考:膀胱募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关元 Guanyuan RN4,定位:前正中线,脐下3寸。 作用:培补元气,益肾调经。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 应用:中风脱证配神阙隔盐灸;虚劳羸瘦配足三里、脾俞、大肠俞;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配三阴交、血海;阳萎、遗精配大赫、肾俞、次髎;泄痢不止、五更泄(肾阳虚衰)配太溪、肾俞。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针灸。 备考: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文献摘要,甲乙经:足三阴、任脉之会。 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气海 Qihai RN6,定位: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作用:益气升阳,补肾调经。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虚脱,虚劳羸瘦。 应用:脾虚腹痛、泄痢配足三里、脾俞、天枢、上巨虚;月经不调配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疝气配关元;(席弘赋)遗精配三阴交。 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针灸。,文献摘要,普济: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一切气疾,久不瘥皆灸之。 图翼:孕妇不可灸。 图翼: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2中极 3关元 4气海 特性 膀胱募穴 小肠募穴 交会穴 交会穴 主治:共性:遗精 阳萎 崩漏 月经 不调 带下 阴痒 闭经 痛经 阴挺 不孕 不育 遗尿 癃闭 小便不利 下腹痛 疝气 个性:以治泌尿| 中风脱症 系病为主 | 虚劳 脱肛 | 泄泻眩晕等 | 强壮作用,为保 健的要穴,5、神阙 作用:培元固本,开窍醒神。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应用:配足三里治疗肠鸣腹痛,配气海、阴陵泉治疗泄泻不止。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刺,多用艾条或艾柱隔盐灸。 6、水分 主治: 水肿臌胀 小便不利 腹痛 腹胀 肠鸣 泄泻 反胃吐食 刺灸:直刺0.51.2寸,文献摘要,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图翼: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 万病回春:治阴证冷极,热药救不回者,手足冰冷,肾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 神灸经纶: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罗天益云: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追散风邪,宣通血脉,其於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下脘 Xiawan RN10,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作用:和中理气,消积化滞。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应用:配足三里、胃俞、四缝治胃痛、消化不良,配中脘、内关、治呕吐,配天枢治肠鸣腹泻。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中脘 Zhongwan RN12,定位:当脐中上4寸。 取法: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中点。 作用:和胃理气,通腑化滞。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 应用:急性胃痛、呕吐配梁丘、内关;胃脘痛、吞酸配胃俞、太冲、三阴交、公孙; 脘腹胀满配气海、足三里、百会。 操作:直刺11.5寸。妊娠3个月后慎针灸。 备考: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 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7下脘 8建里 9中脘 10上脘 特性:交会穴 胃的募穴 八会穴-腑会 交会穴 主治:共性 胃脘痛 呕吐 腹胀 腹痛 食谷不化 泄泻水肿 个性痞块 | | 咳嗽痰多 气喘 | | 便秘 便血| 吐血 | 癫狂痫 | | 失眠 脏躁 |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11、巨阙 12、鸠尾 特性:心的募穴 络穴 主治: 心胸痛 心悸 心烦 癫狂痫 反胃 呕吐 胃痛 咳嗽 刺灸:直刺0.30.6寸。或向下斜刺。可灸,13、膻中 特性:心包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主治: 咳嗽 气喘 胸闷痛 心痛 心悸 心烦 噎膈 呕吐 乳汁少 乳痈 乳癖 应用:咳喘配天突、肺俞、定喘; 呕吐、呃逆、噎膈配膈俞、中脘、气海;产后缺乳配乳根、少泽。 刺灸:平刺0.30.5寸。可灸,气 会,14天突 特性: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 咳嗽 哮喘 胸痛 咯血 喉痒咽干 咽喉肿痛 梅核气 瘿气 暴喑 噎膈 应用:暴喑、失语配廉泉、通里、照海;咳喘配膻中、尺泽;咽喉肿痛配少商。,操作: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0.51寸。本穴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血管。 不宜垂直深刺;也不宜左右横刺,以免伤及大血管及肺尖。可灸,15、廉泉,特性: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 舌下肿痛 流涎 舌强 哑症 暴喑 中风失语 吞咽困难 咽喉肿痛 应用:舌下肿痛配中冲;(百症赋) 舌强不语配金津、玉液、风府。 刺灸:向舌根斜刺0.50.8寸,不留针或浅部留针。可灸,16、承浆,特性: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 面瘫 流涎 面肿 齿痛 龈肿 齿衄 口舌生疮 癫狂痫 应用: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 牙龈肿痛配合谷、内庭。 刺灸:斜刺0.30.5寸。可灸,任脉小结,1.经脉走向 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前循腹胸颈部正中上行至唇下,环唇分成两支入目眶。 2.取穴要点 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 脐上4寸取中脘; 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 胸骨上窝取天突; 舌骨上取廉泉; 颏唇沟正中取承浆。,3.主治要点 下腹部腧穴治下焦病:中极治膀胱病,关元、气海治肝、肾、大肠及妇科病,且治回阳救逆治虚证。 上腹部腧穴治中焦病:中脘治脾胃病。 胸部腧穴治上焦病:咳喘,胸痛,噎膈;膻中兼治乳病;天突兼利咽喉。 颈部颏部腧穴治局部疾病:廉泉治舌咽病;承浆治口腔病。,4.操作要点 腹部腧穴妊娠禁针; 膻中平刺; 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 廉泉向舌根斜刺。,任脉经络现象,付某 女 20岁 1980年初诊 任脉色素痣软痣 自幼发病,沿任脉呈褐色带状皮损,两端有柔软之丘疹。,任脉经络现象和现代研究摘录,1. 有一20岁的患者,自幼在腹部正中有一条色素加深的线状皮损,宽约0.50.7厘米,上起鸠尾穴,下至石门穴,两端有褐色丘疹,患者有痛经史。 用肉桂饼在中脘穴作隔药灸时,患者也出现了沿任脉走向的感传现象。热感从中脘经脐下达阴部,向上沿正中线直至咽喉部。 2. 一名受试者针刺中脘穴,感传循任脉上至天突,下至曲骨及龟头。感传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自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压迫中庭穴后,中庭以上感传消失,胸部的紧迫感和呼吸困难也明显缓解,中庭以下的感传则不受影响。解除中庭穴的压迫,改压气海穴,则中庭以上的感传立即恢复。而气海以下的感传消失。解除压迫则感传又通达全程。,现在研究,关元: 老年性阴道炎: 配复溜、三阴交,行弱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23天。 子宫功能性出血:隔姜面饼灸,每次灸30分钟,每5日灸1次。 痛经:配三阴交,针关元时针尖向下,针后加艾炷灸,以小腹部有热感为度。 遗尿:取关元透中极,配百会,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针后灸关元。 艾灸关元对休克患者的血压及体温均有升高作用。 艾灸关元可增加兔的心输出量,不增加心率,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钠、钾离子的排泄。,神阙研究进展:,五更泻:用中药外敷神阙穴,取肉桂、鸡内金各3g,硫磺、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新鲜葱头35节,捣烂,加醋共调成糊状,平摊于神阙,用纱布覆盖,每次敷2小时,每日1次。 慢性腹泻:隔药饼灸,取丁香、肉桂、甘松、山柰各等分,加入适量面粉,用温水合成药饼(用针将药饼刺数孔),药饼置神阙上,再将鸡蛋大小艾绒置药饼上,灸35壮,次日按原装,并加灸中脘穴即可。 产后尿潴留:将盐炒黄填入神阙穴,再将葱压成0.3cm饼状置盐上,将艾炷置饼上,灸14壮。 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发现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 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之内迅速升高,72小时和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时间。,督 脉,Du Meridian,循经性皮肤病 刘某 男 1个月 督脉疣状痣 自幼发病,角化性丘疹,沿督脉呈带状排列,从鼻中隔底部至印堂穴。,目的要求,1掌握督脉循行。 掌握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止穴。 2、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长强、哑门、 风府的刺灸方法。 3、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穴的 刺灸方法。 4、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教学重点、难点 1、督脉的循行。 2、常用腧穴的定位。 3、头项部腧穴的操作。,“督”统督,总督,督脉为阳脉之海, 总督一身之阳气。 “督”“衣缝当背之中达上下者谓之督” (六书故)与督脉循行相一致。,(一)循行,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2、分支,3、体表路线,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 腰背项部正中 巅顶 前额正中 人中沟 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4、联系脏腑:,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它与冲脉同起于胞中,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思考题:如何理解督脉为“阳脉之海“?,由它的循行部位所决定的。督脉主干行于背部正中,经脊里而属于脑,与脑和脊髓均有密切联系。“脑为髓海”、“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督脉经贯穿脊背上至颠顶的循行特点决定了它对全身阳气具有统率、督领作用。 此外,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的地方是大椎穴,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阳跷脉通过足太阳与督脉风府相通,所以督脉与全身各阳经都有密切联系。 故称为“阳脉之总督”或“阳脉之海”。,(二)病候,1、原文 素问:“督之为病,脊强反折。“ 脉经:”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 据以上记载,督脉的病候,主要表现为 腰脊强痛和神志病。,(2)联络脏腑器官,胞中、肾、脑心、咽喉、唇、目、鼻。 (二)生理功能 1.统摄全身阳气 2.统摄人身元气 (三)主要病候 1.神志病 2.热病 3.心胸病、脾胃病 4.泌尿生殖系病 5.经脉循行部位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劂 邪犯督脉: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虚衰: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四)腧穴 本经共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督脉经穴歌 督脉腰背之中行,二十八穴起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三)常用腧穴的特性、主治及刺灸方法,长强 Chngqing DU1,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通腑消痔,宁神止痛。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癫狂, 痫证,腰脊、尾骶部疼痛。 应用:痔疮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 脱肛、痔疮配百会(灸)。 操作: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备考:督脉络穴。,腰阳关 Yoynggun DU3,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作用:补肾壮腰。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腰骶痛,下肢痿痹。 应用:腰脊痛配肾俞、次髎、委中; 腰腿痛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 遗精阳痿配三阴交、关元。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命门 Mingmen DU4,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益肾固精,调经止带。 主治:阳萎,遗精,遗尿,尿频,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厥冷。 应用:阳痿,遗精,遗尿配肾俞、太溪; 五更泄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 肾虚腰痛配肾俞、三阴交; 腰扭伤痛配阿是穴、委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至阳 Zhiyang DU9,定位:在后正中线上,平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平肩胛下角。 作用:宽胸利气,健脾调中。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 应用: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配内关、三里治胃病。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大椎 dazhui DU14 “大”指高大,“椎”指脊椎骨。,定位:在项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祛风清热,宣肺定喘。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腰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应用:外感热病配曲池、合谷、风池、外关; 咳喘配肺俞、尺泽、丰隆; 痫证配照海、申脉、丰隆;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备考: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现代研究针刺大椎穴,无论是深刺还是浅刺,都有一定的退热效应。但从退热的幅度、速度及效应持续的时间上,深刺组优于浅刺组。 大椎穴深浅刺法的退热效应研究 中国针灸 ,5、哑门 DU15 6、风府 DU16,定位: 后发际正中 直上寸 直上寸 主治: 中风不语偏瘫 癫狂痫 头痛项强 哑症 眩晕 外感 咽喉肿痛 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寸,不可向 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少灸,【操作】 伏案正坐位或俯卧位,使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8寸。针感为局部胀痛。深部刺及脊髓时,可有触电感向四肢放散。可灸。,伤寒论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者,当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思考题:联系风邪特点试归纳风穴定位及主治异同?,1、体现在定位、归经上: 风门足太阳经 均属阳经穴,除 风市足少阳经 风市位于下肢外, 风池足少阳经 其余均位于头项 翳风手少阳经 等人体高位。 风府督脉,2、体现在主治上: 均可祛风,但各有侧重点。 风门治风寒咳嗽多 风市治遍身瘙痒多 翳风治面瘫多 风池、风府善治内、外风。,7、百会 DU20百脉之会,百病所主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 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升阳固脱、开窍宁神、清热熄风,主治:头面部疾患:眩晕头痛、头胀、神经性头痛, 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脑供血不足。 神志疾患:角弓反张、小儿惊痫、癫狂、痫证、癔病、健忘、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证、休克。 脏气下陷:脱肛、阴挺、泄泻、疝气、胃下垂、子宫下垂。应用:配中脘、足三里、气海治疗中气 不足,胃下垂。 操作:正坐或卧位取穴。平刺. 寸,局部酸胀,可灸。,(8)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 四白、太冲。,8、神庭 9、上星(鬼堂),(9) 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10、素髎 DU25 定位: 鼻尖正中。 功用:清热开窍 主治:鼻渊、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 应用:配十宣、涌泉治疗昏厥,配内关、百会治疗低血压。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11、水沟(人中)DU26,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 功用:醒神开窍、通经活络 主治:神志疾患:休克,昏厥,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小儿惊风。 头面疾患:中风口噤,口眼歪斜,面肿唇动,鼻塞鼻衄。鼻炎,龋齿痛,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 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疾患: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