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升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美术论文如何提升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 汪维山 目前国内对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多关注于如何进行设计创意展开,而在教学方法及效率的研究上尚有所欠缺,以至于学生在初入职场时常会出现效率低下,缺乏时间观念等问题,这需要教授者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设计,在加强时间管理、强化视觉词汇量训练、明确限定要求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引导,塑造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素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每年都有大量的设计新手进入到各类广告公司和设计机构,而来自这些公司的反馈意见中最集中的地方并非专业上的不够精深,抑或对设计运作流程的不熟悉,而是对效率低下和缺乏时间观念的抱怨。这其中有着诸多原因,但在设计领域,往往设计人员会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出大量的创意,这样的高效要求对于一个成熟设计师而言已是司空见惯,而这些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准设计师”,却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应。发现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这类现象提醒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针对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和巧妙引导,设计出科学且系统的训练方法,甚而加入一些特殊的技巧训练,以期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这对现在的教师而言或许颇有些难度,因为“过往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大多只教我们如何进行创作,几乎不曾教导我们如何批判、如何思考。有鉴于此,提升学生批判之能力、思考之能力、甚至是创意之能力,是因应视觉主宰的时代与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推展所不可忽视的面向”。 任教以来,笔者在教学中参考了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有些心得希望能与教学同仁们共同探讨。面对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效率提升,笔者认为首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明确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加强时间管理、控制视觉词汇量、明确限定要求等几个方面: 一、加强时间管理以改善创作效率 时间意识其实就是创作效率问题。“设计没有结束的时候,只有放弃的时候。”想必这话设计师们都曾听过,到达截止时刻即是产生一个设计作品所需要的时间,然而完美情结却足以使设计师在某个环节上无休止地推敲下去,这是做设计的一个必要的职业精神,但有时也会令客户和搭档崩溃。 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保持清醒的重要之处就是维持高效而又有创意的步伐。而在广告公司针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的创作会上,运用“脑力激荡法”来进行创意拓展已被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又称“头脑风暴法”,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朋(Dr.Alex F.Osborn)1941年所创,利用创造性想法为手段,集体思考,使大家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根据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人的“表现欲”来开发其”脑力资源”,集众人的智慧来探讨研究问题的症结所在,可以发掘出许多问题的潜在原因。在这个环节,创意人员被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地将自己脑海中各种奇思妙想扔到桌面上来,再由此迎接下一个新想法的诞生。而越是成功的创意团队,越擅长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想法。这种方式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作中的时间意识尤为重要。 训练时虽然“限时完成”这种要求很容易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但在细化执行中,作为教师还要注意两点: 1、对各环节进行时间段划分 由于在调研分析、创意构思等某个环节耗时过长常常导致留给后期执行的时间过少,最终仓促了事。以一项广告设计项目为例,教师应首先参考广告公司的操作流程,对该课题进行明确的步骤划分:市场调研、受众分析、主题确立、概念分析、元素搜集、创作风暴会、草图绘制、方案重整、上机完稿、印刷材料选择等,在总时间段下对各环节划分时间段,对各步骤所需耗时进行精准的推算,再拟出一份紧张的创作时间表。把各项任务的时间固定下来,用较短的时间来达到既定目标,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时间上的保障,也避免了漫无目的的寻找和理念上的偏差,迫使学生集中精力,按时完成任务。 2、教师要经常性地进行示范引导 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大训练量,只会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消耗殆尽,甚而会质疑这样的训练量是否合理。因此当其创作稿被否定时,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修改意见并适当地进行教学示范,最好是在课堂上现场创作出比要求他们的数量更多的创意方案,才会使教学要求显得更为合理,学生也才更容易找到思维突破的方法。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训练词汇量最简单的判断,也需要教师本人先进行同样的课题练习,并以此来作为衡量词汇量合理性的第一标准。 二、强化视觉词汇量训练以提高思维深度和宽度 创作中我们常会面对创意枯竭、表现手法单调的困境,因此对于元素的超大剂量的发散寻觅、探究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目标。训练过程中应强化对视觉词汇量(即创意的数量和视觉语言的丰富性)的要求,要求学生尝试求出尽可能多的答案,再从中找出最合理的解答。在数量安排上执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会营造紧张而又活跃的气氛,思维也更容易达到高速运转的状态,因此要求提交的方案草图一般应在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以上,这也是一个真实感受“从质变到量变”原理的过程,感到精疲力竭的时候恰恰是即将产生精彩作品前的那一段最黑暗的时期。 在教学过程,还有几点应特别引起注意: 1、在最初的创意阶段,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意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当面对各类实际项目时,我们会发现短时间迸发出大量想法的重要性。因此不是每个想法都要停下来仔细思量,前后推敲。创意要继续推进,而不是滞留在一个点上。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平庸的创意渐渐会被淘汰,而创意深度会逐步提高,精彩的创意自然会脱颖而出。 2、除了挖掘思维的深度,还要拓展思维的“宽度” 在寻找到某条通往成功的线索后,学生接下去的思考往往会沿着它一直走下去,例如训练到“夏”这个主题时,学生往往会在夏天的状态、场景、工具上大做文章,而这种纵深思维却容易忽略了其他的创意途径,在更多可拓展的领域上缺乏尝试。这时教师应适时调整节奏,让学生进行联想拓展训练,可要求学生先整理出大量的领域范畴,如政治、经济、医疗、文学、音乐、节气、典故、传说等等,再一一与“夏”进行呼应,这时更多精彩的答案就会开始涌现,思维的“宽度”也可就此充分打开。 三、明确限定要求以培养初步的职业习惯 “戴着镣铐跳舞”常常是用来形容设计行业的一句话。事实上,对于创作行业的人员而言,在限定性条件下展开思路都是不可回避的现象。确实,过多的限定往往使设计师在创作时缩手缩脚,顾忌太多,进而影响到创作思路的打开,但我们也应看到适度的限定可以使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应对项目时目标更为清晰更具针对性。 所谓教学中的“限定要求”,主要集中在信息采集、电脑辅助、草图绘制等方面: 1、对网络工具的使用须进行先期规划 随着传播系统和传输技术的提高,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设计项目已是设计师们的一个惯常手段,但网络工具带来的问题也颇为明显。例如当确定设计题目是“某商业机构形象设计”之后,有些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与“银行”、“证券”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这是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场景。这种试图快速达到目的地的想法偶有奏效,但久而久之,必使得这些未来的设计师们思维局限。信息的堆砌取代不了严谨的思考方法,因此在开始阶段应限定学生不得使用网络作为辅助手段。在后期须借助网络手段时,也要学生先期做好明确规划,确定好范围与时限。否则在打开“搜索”的那一瞬间,学生就会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自己也会成为大量无关的甚而是垃圾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电脑必须作为后期辅助工具使用 电脑的普遍化和设计软件的易操作性使得很多掌握了一些数字化技术的人轻而易举地成为“设计师”,这显然是将设计当成了纯粹的电脑技术活。不能因为你手里拿着一把剪刀,你就可以号称自己是个服装设计师。一味的迷恋技术,也会使得自己在创意思维上理念滞后。 虽然使用电脑设计的优势毋庸置疑,可以快速着色、便于调试等等,但电脑毕竟不能将大脑中稍瞬即逝的创意火花迅速记录下来,除非你操作软件的速度已趋于化境。揉皱一张纸后再拍摄或扫描显然要比用电脑制作出褶皱的效果来得自然快捷,电脑更适于在检查修正阶段使用,况且过早地进入到电脑制作阶段,往往使得设计方案流于肤浅,缺乏深度的思考。 因此在创作之初,“草图不通过则不可碰电脑”是一个基本原则。当然一旦方案确定,在表现形式上也经过充分考虑之后,就是电脑可以登场的时候了。 3、严格把控草图绘制的效率 教学中强调草图的重要性时都不可避免地提到“草图先行”、草图非“草”图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草图的作用还有常被忽视的一点效率。“快速地进行铅笔勾勒,那些不合适的想法从一开始就会被排除,而不必浪费时间去实践它们。”美国著名的创意总监凯里伯恩(Carrie Byrne)点明了草图真正的价值所在。不是每个想法都要得到一个明确的最终答案,草图绘制时应加入的一个明确限制就是不得在一个想法上纠缠不休。当创意进入瓶颈时要停下来调换一下思路,试着运用草图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不要把草图变成一项机械的重复。 结 语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常常被提醒要充分尊重受众的意愿,这听起来似乎是无懈可击,但却忽略了一点,作为被传授者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美国最大的设计研究所伊立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派屈克惠特尼(Patrick Whitney)的观点是:“使用者无法告诉你他们要什么,而是应该去观察并发现他们想要的。”这点至关重要。不要指望客户能勾勒未来,同样,在教学中某些对学生看似苛刻的要求恰恰是为了满足对于教学目标的深层次需求,这还可以培养出学生初步的职业习惯。创意公司smashLAB的创意总监埃里克卡加罗图(EricKarjaluoto)指出:“良好的工作习惯引导我们系统地解决特殊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个良好习惯,有时我们甚至是偶然地产生了创意。”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有时因为各类原因导致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但这只是一城一池的失守,而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授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将这些未来设计师们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其锻造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人才。 江苏省第四期“3 3 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规划课题设计类学科的创意能力训练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 0 1 1)-2303号) 参考文献: 1(台)赵惠玲.后现代艺术教育思潮:视觉文化艺术教育J.台湾教育,2004,(8)1422. 2 百度百科. 脑力激荡法EB/OL . H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 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3《学会反思》(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精神心理科普知识
- Unit 8 Wonderland-Further stud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11 ao ou iu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丝路的故事(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血透护理管理规范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川教版
- 贝尔安亲培训
-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出版理论与实务》测试题库(含标准答案)
-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专项方案
- 创维电视机E710U系列电子说明书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医院抗菌药物临时采购使用申请表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2024-2030年中国多重耐药菌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GB/T 4706.6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66部分:泵的特殊要求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GB/T 35607-2024绿色产品评价家具
- CJJT153-2010 城镇燃气标志标准
- 急救药品、物品交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