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肿 瘤.ppt_第1页
课件:肿 瘤.ppt_第2页
课件:肿 瘤.ppt_第3页
课件:肿 瘤.ppt_第4页
课件:肿 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肿 瘤(二),病理教研室 宋恩霖,neoplasm,2,(二)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癌(carcinoma),1、发病年龄中老年龄,40岁以上 2、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3、灰白、质地较硬,干燥 4、癌细胞排列成巢、索状或腺样,与间质分界清楚 5、以淋巴道转移为主 6、免疫组化表达:CK , EMA,3,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简称鳞癌。 部位: 1)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 如皮肤、食道等处, 2)正常时虽不由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 如支气管、宫颈,4,肉眼 1)常呈菜花状,灰白色;向表面结节状隆起也可,向深层作浸润性生长。 2) 切面,出血坏死,形成癌性溃疡。 镜下: 1)基底膜突破。 2) 癌细胞呈复层,有鳞状上皮排列的 特点;癌细胞呈巢团状。癌巢最外层 细胞排列整齐,相当于基底层;其内 相当于棘细胞层,癌巢中央相当于角化 层。,5,组织学上按分化高低分为: 高分化: 癌巢中,细胞 间还可见到细胞间桥,在癌巢的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keratin pearl)或癌珠 中分化: 角化珠少,细胞间桥可见 低分化: 无角化珠形成,甚至也无细胞间桥,瘤细胞呈明显的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像。,6,7,Lung cancer,8,9,Squamous cell carcinoma,10,11,Moderate-differentiated,12,Poorly differentiated,13,2 腺癌,是从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比较好的、具有腺体结构的管状或乳头状腺癌和低分化的、形成实体癌巢的实性癌。腺癌分泌粘液较多的则称粘液癌。,14,(1) 管状或乳头状腺癌(adenocarcinoma),部位:较多见于胃肠、胆囊、子宫体 大体: 呈菜花状,结节状或息肉状。 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细胞多层,核大小不一,核分裂像多见。,15,16,Adenocarcinoma of colon,17,肠管状腺癌,18,19,2)粘液癌,(mucoid carcinoma):又称为胶样癌(colloid carcinoma) 部 位: 常见于胃肠 肉眼观:癌组织呈灰白色,湿 润,半透明如胶冻样,胶 样, 癌因而得名。,20,镜 下: A 初时粘液聚积在癌细胞内,将核挤向一 侧,使该细胞成印戒状, 故一般称之为印戒细胞(signetring cell)。 B 粘液堆积在腺腔内,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而形成粘液池,当粘液成分超过50粘液腺癌。,21,Mucinous adenocarcinoma,22,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23,3)实性癌(solid carcinoma),部位:多发生于乳腺,少数可发生于 胃及甲状腺 大体: 不规则结节状,边界不清。切面灰白,可见出血坏死 镜下:癌巢为实体性,无腺腔样结构,癌细胞异型性高,核分裂像多见 (低分化)。,24,Type: a.硬癌 间质多,实质少 b.髓样癌 间质少,实质多,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C 单纯癌(最多见) 间质与实质比例相似 注:最新的WHO乳腺分类 导管癌 小叶癌,25,Breast carcinoma,26,27,28,29,30,间质,实质,乳腺实体癌,硬 癌,髓样癌,31,3、 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部位: 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等处。 特点: 1) 大体:稍微隆起小结节,较易形成溃疡,边缘呈鼠咬状。,32,基底细胞癌 (肉眼观),33,2)镜下: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细胞样的癌细胞构成,巢边缘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3)本癌生长缓慢,但很少发生转移,临床上呈低度恶性的经过。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瘤。 4)对放射治疗敏感,34,基底细胞癌(镜下观),35,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36,37,4 移行上皮癌(尿路上皮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部位:膀胱或肾盂等处的移行上皮 大体: 常呈乳头状,多发性,可溃破形成溃疡或广泛浸润膀胱壁。 镜下: 癌细胞似移行上皮,呈多层排列, 异型性明显。,38,39,40,41,二、 间叶组织肿瘤,(一)间叶组织良性肿瘤,42,1. 纤维瘤(fibroma),部位:皮下组织 肉眼:结节状,包膜完整,切面灰白、呈编织状、质韧。 镜下:增生的纤维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细胞无异型。 生长缓慢,切除后不复发,43,44,45,46,47,48,附: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瘤样病变 四肢、腹壁多见 无包膜、浸润性生长 切除不干净可复发 不转移,49,韧带状瘤,50,2、脂肪瘤(lipoma),部位:最常见的部位为背、肩、颈 及四肢近端的皮下组织。 大体:为扁圆形或分叶状,有包膜, 质地柔软,切面色淡黄。 镜下: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的主要区 别在于有包膜。瘤组织有不均 等的纤维组织间隔存在。,51,52,53,3 血管瘤,多为先天性发生,故常见于儿童。 部位:以皮肤为多见。 大体: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 皮肤或粘膜新鲜红肿块 内脏呈结节状,54,镜下:一般分为 毛细血管瘤(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构成) 海绵状血管瘤(由扩张的血窦构成) 混合型血管瘤(即二种改变并存),55,56,真皮血管瘤,57,眼的毛细血管瘤,58,耳的毛细血管瘤,59,60,肝血管瘤,61,62,4 、 淋巴管瘤,部位:好发颈部,腹股沟, 口腔等 镜下: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内含淋巴液。淋巴管可呈囊性扩大并互相融合,内含大量淋巴液,称为囊状水瘤。 多见于小儿。,63,64,65,5、平滑肌瘤(leiomyoma),部位:最多见于子宫,其次为胃肠。 大体:多呈球形,边界清,切面灰 白,编织状。 镜下:瘤组织由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成束状,互相编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像少见。,66,平滑肌瘤(leiomyoma),67,68,平滑肌瘤,69,70,(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Sarcoma,病变特点: 1)多发生于青少年。 2)肉眼: A 体积常较大,质软,切面多呈灰红色 均质性,湿润,外观多呈鱼肉状 B 可挤压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 C 易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 改变。,71,3)镜下: A肉瘤细胞大多弥漫排列,不形成细胞巢,与间质分界不清, B网状纤维染色可见肉瘤细胞间存在网状纤维 C肿瘤间质的结缔组织少,但血管较丰富。 4)多经血道转移。,72,癌和肉瘤的区别,癌 肉 瘤,组织来源 发病率 大体特点 组织学特征 网状纤维 转移,上皮组织,间叶组织,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后的成人。,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少年,质较硬、灰白色、较干燥。,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常有纤维组织增生。,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瘤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多有网状纤维,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73,癌与肉瘤,74,75,76,1、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特点: A 以四肢皮下组织为多见,(深部)。 B分化好的纤维肉瘤细胞多呈梭形,异型性小,与纤维瘤有些相似;分化差的纤维肉瘤则有明显的异型性。 C 预后:纤维肉瘤分化好者生长慢,转移及复发较少见;分化差者生长快,易发生转移,切除后易复发。,77,78,79,80,81,2、脂肪肉瘤(liposarcoma),1) 多发生于大腿及腹膜后的软组织 深部。 2)瘤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 3)肉眼观,大多数肿瘤呈结节状或 分叶状,表面常有一层假包膜,亦 可呈粘液性外观,或均匀一致呈鱼 肉样。,82,4)本瘤的瘤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可见分化差的星形、梭形、小圆形或异型性明显的脂肪母细胞,胞浆内可见多少和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 5)分型:高分化脂肉、 粘液样型脂肪肉瘤、 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83,脂肪肉瘤(liposarcoma),84,liposarcoma,85,86,3、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1)较常见而且恶性程度很高的肉瘤。 肿瘤由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 胞组成 2)好发人群:10岁以下儿童及婴幼 儿,少数见于青少年及成人 3)好发部位: 头颈部及泌尿生殖道, 少数见于四肢。,87,4)分型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最常见的一类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5)IHC: desmin myoglobin,88,89,90,4.平滑肌肉瘤 leimyosarcoma,部位:子宫、胃肠道 年龄:中老年 镜下:瘤细胞梭形,有轻重不一的异型性 IHC:desmin,SMA 注: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来源于cajal细胞 IHC:CD117, CD34,91,4、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92,93,GIST,94,CD117,95,5、 骨肉瘤(osteosarcoma) 骨肉瘤起源于骨母细胞,为常见的骨恶性肿瘤。 特点 : 1)青少年多见。 2)部位: 四肢长骨(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肱骨上端) 3 ) 干骺端发病 骨端骨皮质 (或骨髓腔)侵犯周围软组织 形成肿块,96,4) x-ray 具有诊断意义: codman 三角 日光征 5)镜下:由明显异型的梭形细胞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可以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此为重要诊断特征。 6)高度异型,生长迅速,血行转移。,97,osteosarcoma,98,99,100,osteosarcoma,101,102,三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1、 皮肤黑痣(pigmented nevus):来源于表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为良性增生性病变。 交界痣(此型痣较易恶变为黑 色素瘤) 皮内痣(是最常见的一种) 混合痣(即同时有交界痣和皮内痣的改变),103,pigmented nevus,104,105,上肩背部巨型色素痣,106,黑色素细胞痣,107,2 、黑色素瘤(melanmoa):,又称为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高度恶性肿瘤 1)见于30岁以上成人,发生于皮肤 者以足底部和外阴及肛门周围多见 2)通常由交界痣恶变而来。凡黑痣色素 加深、体积增大、生长加快或溃破、 发炎和出血等常是恶变的象征,108,3)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呈多样性, 瘤细胞可呈巢状、条索状或腺泡样。 瘤细胞可呈多边形或梭形 核大, 常有粗大的嗜酸性核仁, 胞浆内可有黑色素颗粒 4)黑色素瘤的预后大多很差,晚 期可淋巴道及血道转移。 5)IHC: HMB45,109,110,111,112,肝转移性恶黑,113,HMB45,114,四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1、 畸胎瘤(teratoma) P274 往往含有三个胚层的多种多样组织成分,排列结构错乱。 1)分类: 根据外观 囊性及实性 根据分化 良性和恶性 2)本瘤最常发生于卵巢和睾丸。偶可见于纵隔、骶尾部等部位。,115,A 成熟性畸胎瘤 mature teratoma,多为囊性,故也称为囊性畸胎瘤,多见卵巢。 主要为成熟的各种组织,如鳞状上皮、脂肪、骨等,116,117,Mature teratoma,118,Mature teratoma,119,B 未成熟性畸胎瘤 immature teratoma,多为实体性,在睾丸比卵巢多见 Commonly found in children 主要为分化成熟及分化不成熟的组织、最常见为未成熟的神经组织,120,Immature teratoma,121,神经管,122,第十节、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 P99,1癌前病变( premalignant diseases) 指某些具有明显癌变潜在的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123,常见疾病 1、结肠、直肠的腺瘤 2、乳腺纤维囊性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5、皮肤慢性溃疡 6、粘膜白斑,124,premalignant diseases,粘膜白斑,多发性息肉,萎 缩 性 胃 炎,125,Fibrocystic disease of breast,126,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指增生上皮 形态和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特 点,1、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多样,染色深浓,核浆比例大,核分裂多,无病理性分裂 2、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层次增多。,127,非典型增生分级,根据累及的范围和异型性的程度 轻度(I 级) 累及上皮层 下部的1/3 中度(II 级) 累及上皮层下部的2/3 重度(III级) 累及上皮层2/3以上。,128,129,130,3、原位癌 ( 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的一般指粘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者。 例如子宫颈、食管及皮肤的原位癌,131,Carcinoma in situ,132,Carcinoma in situ,133,134,上皮内瘤变,上皮内瘤变 轻度非典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 中度非典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 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135,136,I,II,III,137,五、恶性淋巴瘤 P201 Malignant Lymphomas Concept: Lymphomas are malignant tumor which origin from lymph node and other lymphoid tissue.,138,(一). 恶性淋巴瘤的基本概念,恶性淋巴瘤:原发于 (malignant lymphoma),淋巴结内,淋巴结外,2.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的恶性肿瘤即淋巴细胞及 其前体的肿瘤,常有免疫功能异常,如血清Ig升高,3. 某一阶段淋巴细胞的单克隆增生T细胞和B 细胞的分化被阻断.,4. 肿瘤细胞的起源,绝大多数为B细胞,少数为T细胞,NK细胞,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39,(二)、恶性淋巴瘤分类,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 HL 原称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 , HD)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140,霍奇金淋巴瘤 p204,原称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 , HD),141,142,HL 特点:,1. 特殊类型 2. 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 3.儿童、青少年多见,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儿童、青少年(15-27); 老年人,50岁以后(60-70) 4.主要发生淋巴结,143,病理变化,1、部位: 早期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 ,其次为纵隔和腹膜后等 2、肉眼观:病变淋巴结肿大,随着病 情的发展,可相互粘连,直径可达 10cm以上,不易推动 。随着纤维化的增加,肿块由软 变硬。肿块往往呈结节状, 切面灰白色呈鱼肉状,有黄色的灶性坏死。,144,145,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14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