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部分总则1) 工作人员从事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高度作业,都应视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的工作,凡能在地面上预先完成上的工作,应事先完成,尽量减少高处作业的时间和工作量。2) 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器具,应完好无损,并经定期检查或试验合格,且是以承受工作人员和器材的总荷载。3) 登高作业前,应认真检查被攀登物是否牢固,禁止攀登或在不牢固的构件上进行作业。4) 高处作业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在无处可挂系安全带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跌落措施。5) 高处作业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构件上,在无处可挂系安全带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跌落措施。6) 在登高进程中,禁止携带工器具、材料等物品,高处作业传递物件严禁上下抛掷,应使用吊绳传递。7) 高处作业,攀登固定的爬梯或构架,应事先检查爬梯或构架是否焊接牢固,其强度应满足工作载荷要求。8) 使用梯子进行高处作业,靠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选度,人字梯的开度除选度处,两梯间应加装连绳,以防止梯腿滑开,使用梯子工作必须设专人扶持。9) 使用机械工器具(升降平台)进行高处作业:使用前应检查机械装置是否完好;操作运行是否灵活自如及稳定,是否可靠,方可攀登使用。10) 脚手架上进行高处作业,新使用的脚手架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合格,挂合格证后,方可使用。11) 在转动的设备或在转动的设备近旁工作,应按规程要求着装,不得戴纱手套,女同志留长发应戴工作帽。12) 切转动的设备裸露的转动部分应有安全防护罩或其它防护设备,且固定牢固,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或清扫和润滑设备。13) 用台钻应将钻孔物件安设牢固,方可工作,钻孔中,应带护目镜,不得戴手套。14) 可以转动的设备,在检修中应做好防转动的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汽源、水源,风源等。15) 进入煤仓间工作,穿越皮带应经过皮带过桥,严禁从皮带上直接跨越。16) 使用拉马拆卸靠背轮、轴承等工作,拉马应摆平牢固,加力中严防拉马支架松脱伤人。17) 用斗子车进行工作,工作斗在没有空仓调整到工作位置前或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站在斗箱中间,身体不得超出斗箱。18) 起重工器具和设备必须经定期的检验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严禁过负荷或铭牌出力。合格的起重工器具和设备在使用前,应做外观详尽的检查,发现有缺陷和毛病,必须消除后,方可使用杜绝马虎和凑来。19) 使用叉车铲运设备和物件,必须放置牢固,大件设备或易动物品,须捆札稳妥后,方可行走。20) 利用构架或建筑物预留的吊环、吊点等,作为起重的支点或力点,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其强度,严禁超负荷使用。21) 使用吊车进行起重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站有起吊臂下,起吊中移动吊臂应缓慢转动或伸缩力臂,严防急转急停。22) 检修间、生产现场的电动葫芦或猫头吊应定期维护和检修,严禁超载和带病使用,起吊中,不得快起快落,移动吊件不得急行急停。23) 高处作业人员应使用工具包,传递物件,应用绳索,不准随意抛掷。24) 高处进行设备的检修和安装一切物件应摆放稳固,必要时应采取防掉落措施,高处作业的现场尽可能的避开交叉作业。25) 工作中新使用的一切工器具、装置部件应完备完好,防止工作中意外伤人,如鎯头把要结实并与鎯头紧固,活动扳手开度适中,便携式工器具转动物件要紧固有等。26) 铲车、叉车、装载机、翻斗车、推土机等车辆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驾驶人员必须持有厂区内机动车辆驾驶证,并不准私自出厂,确因工作需要驶出厂区的,需经有关部门同意,严防行车失控。如造成事故,应追究违章当事人及分管领导的责任。27) 各种机动车辆在厂区内行驶,车速须控制在10公里/小时以内,严禁超速行驶,弯道处,机动车辆要各行其道。停放时要有防溜措施。各种车辆在厂区内行驶一律严禁违章搭人。厂区交通事故易发地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28) 高空作业车作业时必须有合格的起重人员现场指挥,各种吊车、高空作业车作业时必须有合格的起重人员现场指挥,29) 各种车辆应注意防火,使用汽油擦车一定要拆除电源。车底有人作业时,非工作人员禁止上车。动用电火焊一定要拆除油箱。30) 为确保车辆安全过冬,安全员在车辆过冬前对长期存放的车辆应检查督促其放水、防冻。1 范围本规程适用临涣中利发电有限公司输煤项目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 一般工艺 3.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1 检修前要对所检修的设备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做到检修前有记录,修复后有鉴别,同时要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必要时做好安全和技术措施。3.1.2 检修开工前,根据检修项目,做好所需材料配件工具等准备工作,并对照图纸检查配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3.1.3 检修工作中,要做到文明检修,尽量保持现场环境。3.1.4 设备部件在解体前,对于不允许互换和有固定装配方向的零件,应做好记录以防装错。3.2 设备拆装的一般要求3.2.1 设备拆装的一般要求设备的拆卸是为了进一步检查、修复损坏的零件。为了防止盲目拆卸而造成零部件损坏,在拆卸中应注意以下事项:3.2.1.1 必须在弄清设备结构原理和故障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3.2.1.2 拆卸应合理安排拆卸顺序,对原配合相对位置要核对或做装配标记。3.2.1.3 拆卸应选用合适的工具,并尽量使用专用工具。操作必须正确,注意保护零件的基准面。不要猛敲乱打,以免损伤机件。必须敲击拆卸时应垫铜棒等辅助工具。需加热拆卸的零件,应注意控制温度,一般轴承不得超过100度。其它零件不得超过300度。3.2.1.4 拆下的零件应分类放好。重要的螺栓不能互换;拆卸后螺母应旋到螺杆上存放;精度高的零件要防止损伤;细长轴应垂直吊置,防止弯曲。3.2.1.5 螺钉组拆卸应首先将各螺栓都拧松12扣,然后再逐一拆卸,以免力量集中在一个螺栓上。3.2.1.6 不需拆卸检查就可以断定零部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就不必拆卸。对于不拆难以肯定其技术状态或初步检查后,认为有故障或有怀疑的部件就必须拆开,以便进一步检查或修理。3.2.1.7 在拆卸过程中,如不可避免地拆坏一些零件时,应保存制造困难或较贵重的零件。3.2.1.8 拆卸过程中废润滑油应放入废油桶中,不可任意乱放、乱倒,养成文明检修习惯。3.2.1.9 不能立即装复的设备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对重要的敞口应作封口,以免杂物或人员落入设备。对拆卸下来的零件应妥善保管,以防遗失和损坏。3.2.2 设备装配的一般要求装配时应根据设备结构和各部件的相互联系确定装配方法。3.2.2.1 为了保证装配质量,不论是新换零件或旧件,都必须清除其毛刺、损伤和锈蚀,并清洗干净。特别是机件中的水、气、油孔道及管路,要彻底清洗干净(有条件时可用压缩空气吹净),必要时管路需做1.5倍工作压力试验,壳体内不得遗留任何杂物。3.2.2.2 装配前,所零件必须按技术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在装配中,应注意装配标记,防止装错。并随时检查装配质量,避免返工。3.2.2.3 对需进行平衡试验的零部件,必须进行平衡试验后再装配。3.2.2.4 各配合件的配合表面在装配前应涂油,最好用专用工具装配。用敲击法装配应垫铜棒等辅具,施力要正确均匀。需加热装配的部件应控制加热温度。3.2.2.5 零件的防松锁紧装置如开口销、弹簧垫、锁片、保险铁丝、紧定螺钉等,要配齐装好,不得遗漏。重要部件的开口销、锁片、保险铁丝等不准重复使用。3.2.2.6 各种密封毡圈规格应合适,在装配前应用机油浸透,安装后不得有漏油现象。3.2.3 螺栓的装配3.2.3.1 紧固螺栓应使用合适的工具,不准使用管钳、錾子等紧固。 3.2.3.2 螺栓头、螺母与联接件应贴合,接触面若倾斜应用相同斜度的垫片垫平。3.2.3.3 重要的或经过选配的螺栓和螺母装配时不得互换。3.2.3.4 使用平垫片或弹簧垫时应注意其内径应与螺栓直径相符,且只能各用一个。3.2.3.5 螺母紧固后,螺栓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3.2.3.6 紧固螺栓组先从中间对称向外均匀拧紧。3.2.3.7 按设备技术要求添加润滑油或油脂。3.2.3.8 对转动设备组装后作整体盘动,应转动灵活、无断续卡涩现象。3.2.3.9 做到文明检修,做到工完料尽,环境卫生,废料运至废料堆。3.2.3.10 设备装配完毕后,应按设备验收制度,逐级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3.2.4 检修中的要求3.2.4.1 拆下的部件要摆设整齐,对于光洁度高精度高和容易碰伤损坏、易弯曲变形的零件应由专人保管。3.2.4.1.1 拆卸螺栓应尽量避免用电焊和火焊切割,组装后的螺栓外露部分一般应为23扣不宜过长。3.2.4.1.2 拆装带有垫片部位,要做好记录,做为安装时调整的依据。3.2.4.1.3 对于严密性要求高的结合面组装时,一般应从中间开始呈扩散顺序对称均匀紧固,对于易松动、及隐蔽部位的螺栓,必须采取防止松动的措施,如装弹簧垫圈锁片等。3.2.4.1.4 清洗检查组装齿轮轴承等零件时,不应有绒毛及其它杂物,防止堵塞油路,影响润滑。3.2.4.1.5 检修中从设备放出的油,应盛在干净的容器内以防污染,油质合格的应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应集中存放以利回收。3.2.4.1.6 对于精密的量具仪表仪器(如百分表、卡尺和千分尺等)应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不许和其它工具混放在一起。不了解仪器性能的人,应在专人指导下操作。3.2.4.1.7 检修中用过的破布、洗油等材料,不应乱扔掉,要集中存放好,处理后扔在指定地点。3.2.4.1.8 检修工作的负责从或班组技术员应随时记录好检修记录,如主要部件的配合间隙,零件存在的缺陷,设备改进情况,调试的有关数据等整理存档留用。3.2.4.1.9 检修工作结束后,应做到完工、场清、地净、设备新,经检查验收后交运行人员使用。4 轴承 4.1.1 滑动轴承4.1.1.1 滑动轴承的检查 4.1.1.1.1 圆柱形正确表面光洁,无砂眼、裂纹、气孔、毛刺等缺陷。4.1.1.1.2 油道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4.1.1.1.3 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表面代有巴式金属的是否有脱落现象、轴承与轴承体的过盈量一般为0.000.03mm。4.1.1.2 滑动轴承的装配滑动轴承分整体式(轴套和剖分式轴瓦)两种。4.1.1.2.1 整体式轴承的装配可根据轴套的尺寸和结合的过盈量大小用压入法,温差法或手锤加垫板装轴套敲入,压入时必须涂装润滑油,以防外套抗毛式咬配。4.1.1.2.2 轴套定位在压入后对负载较重的还应固定,以防轴套在机体内转动。4.1.1.2.3 对开式轴封和轴承体的过盈量一般为0.0220.06mm止动销的一端应很紧地停入轴承体内,另一端很松穿进孔轴衬内,深度约大于轴衬厚度的1/2。4.1.1.2.4 装配好的轴承,轴衬边缘应伸出0.050.1mm紧固螺母时,应从中间开始然后向两边顺进,分几遍拧紧。4.1.1.2.5 新更换的轴衬应留的刮研余量为:a、 80以下 留0.650.08mmb、 80180 留0.100.15mm4.1.1.2.6 轴颈与轴衬的接触角应在60度90度之间且和邻近部位没有明显的分界。4.1.1.2.7 刮研对开式轴瓦时,应先刮研瓦口后刮研瓦中间,刮研好的轴瓦每2525mm方柜内应有612个接触点,且分布均匀。4.1.1.3 滑动轴承的间隙4.1.1.3.1 轴向间隙 如图所示1 联轴器 固定端轴承 轴肩 轴 自由端轴承a+b0.20 C轴热膨胀伸长量 d=4/20000轴热膨胀的伸长量 f=0.0012*L*(T-T0)L两轴瓦的中间距T轴在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T0室内温度4.1.1.3.2 径向间隙 如图所示 a、顶间隙 根据轴头按下表选取轴颈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60260-300顶间隙0.1-0.150.15-0.20.2-0.250.25-0.320.32-040.4-0.50.5-0.65b、两侧间隙 b=1/2a4.1.2 滚动轴承4.1.2.1 滚动轴承检修时应检查:4.1.2.1.1 内外圈和滚动体表面不得有裂纹,疲劳剥落的坑斑点等缺欠,使用温度不应超过70度转动灵活无撞击的声音。4.1.2.1.2 因磨损轴向间隙超过允许值时,可以重新调整,必要时应更换。4.1.2.1.3 对于向心推力轴承经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有一定的几何关系,所以检查一项即可。4.1.2.1.4 对于单列向心球轴承间隙测量时,可只测量径向间隙、测量时可把被测的轴承平放在平板上,把内圈固定,用力向一侧推轴承的外圈,在另一侧用塞尺测量外圈与滚动体的间隙即可。4.1.2.1.5 轴承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重新涂油以前,应用汽油洗净,控制涂油量为轴承间隙的三分之二。4.1.2.2 滚动轴承的拆卸与装配4.1.2.2.1 从轴上卸轴承时,一般应施力于内套,从轴承箱内拆卸时一般应施力于外套,凡有条件使用专用工具拆卸的轴承,不应采取打撬的方法,防止损坏机件。4.1.2.2.2 安装轴承时,应先弄清每个零件间的关系把刻有型号的一端留在外面,容易看到的一侧组装球面滚动轴承时,滚子的大小头不要装反,组装园锥滚子轴承时,内外圈位置要正确。4.1.2.2.3 对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热装时加热的温度为(80度125度);轴承内圈与轴配合的过盈量为0.010.02;外圈与轴承箱配合的过盈量为0.0200.05mm。4.1.2.2.4 装配轴承时,应使内外套受力均匀,并和轴肩靠紧,轴承垫圈轴承盖必须平整,均匀地巾在轴承的端盖上,敲打轴承时,必须用铜棒间接地进行。4.1.2.2.5 装配轴承时,外圈与轴承庭之间不准放任何垫片。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类别 轴 承 内 径(mm)配 合 等 级向心轴承短圆柱滚子轴承双列球面滚子轴承新标准旧标准181004040m6gb4014040100k6gc140200100200js6gd几种常见的轴承间隙如下表单列圆锥 滚子轴承 轴 承 内 径轴向间隙轻型、轻宽 、中、中宽型300.030.100.040.1130500.040.110.050.1350800.050.130.060.15801200.060.150.070.18单列向心球轴承原始径向游隙轴 承 内 径最小最大30500.0120.02250800.0130.025801000.0130.0291001200.0150.034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原始径向游隙 轴 承 内 径径 向 间 隙最小最大65800.040.06801000.0450.071001200.050.081201400.060.091401600.060.101601800.070.111802000.080.122002500.090.145 联轴器与制动器 5.1 联轴器5.1.1 联轴器的检查5.1.1.1 联轴器不应有疲劳裂纹,表面应光滑完整,轴向和径向不应有变化。5.1.1.2 联轴器用的弹性胶圈不应老化,应紧套在圆柱螺栓上并与指孔有23mm的间隙。如螺栓孔与柱销孔磨损严重,可采用加工孔的方法,补焊孔后重新加工使用。5.1.1.3 对于齿轮联轴器应检查齿形,用卡尺、千分尺式样板检查,齿厚磨损超过原齿厚的15%30%则需更换。5.1.1.4 联轴器的指销不应有弯曲变形,超过3mm时不能使用。5.1.1.5 联轴器孔与轴的配合应有0.010.02mm的预紧力,但不允许用加垫的方法来实现。5.1.1.6 拆卸联轴器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紧力不大的可垫软材料用锤子敲打,需加热装卸时,温度不得超过300度。时间也不宜过长,以防止变形。5.1.1.7 拆装联轴器时,不准用锤子打轮缘部位,以防损坏对轮。5.1.1.8 安装联轴器时,轴孔的表面应光滑并涂润滑油,紧力过大需加热安装时,应随加热时间测量孔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完全具备条件后再进行安装。5.1.1.9 两半联轴器联接时,中间要留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热膨胀时轴的串动量。5.1.2 各型联轴器的安装技术要求:单位:mm5.1.2.1 弹性圆柱销联轴器对轮外形最大尺寸半联轴器对轴径向跳动允许差半联轴器对轴的端面跳动允许差两轴的不同度允差径向 倾斜两半对轮面间隙端1051700.070.160.050.5%161902600.080.180.050.5%282903500.090.200.100.5%2104105000.100.250.100.5%2125.1.2.2 尼龙柱销联轴器 对轮外形尺寸径向移位允差两轴中心线倾向差两半对轮体间隙1303200.1030233404900.15304注:倾斜充差的“ ”表示角度的分5.1.2.3 齿形联轴器:联轴器外形两轴的不同度最大尺寸径向位置倾斜200300300800径向滚动0.10.120.18轴向跳动0.150.20.255.1.3.2.2 制动瓦与制动轮间的允许间隙制动轮直径100200300400500间隙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0.60.20.70.30.70.40.80.60.80.85.1.3.2.3 适用油类:(液压制动机构)周围环境温度适用油类2040#20机油020#10变压器油-150#25变压器油-25 -15#10航空液压油6 键与键槽 6.1 键与键槽的尺寸、公差、光洁度应符合要求,且无裂纹滚角等现象。6.2 键槽对轴的轮毂中心线的不对称度为0.05mm;键槽的中心线对轴及轮毂的中心线歪斜度应0.05/100mm轴向接触长度。6.3 键与键槽的配合应能轻轻打入且均匀地接触,键的顶部与键槽有0.30.5的间隙键与键槽的配合失去紧力时,应重新配制,严禁采用加热碾砸加大键厚度的方法。6.4 滑键的磨损超过尺寸的40%时,应进行修理,必要时进行更换,固定滑键的螺栓应埋入键内不得高出键的顶面。6.5 钩头键的斜度1:100安装时应以手轻轻推进键槽为合适,钩头斜键嵌入被结合的机件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操作弯曲变形给拆卸造成困难,键嵌入后与机件贴服严密不松动即可,键的钩头与轮毂端面间应留出等于键高的间隙以便拆卸。7 减速器 7.1 检修内容7.1.1 清理检查箱体及箱盖、7.1.2 检查测量齿轮磨损及啮合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7.1.3 检查测量轴承磨损情况,内外套有无松动必要时进行更换。7.1.4 检查修理油面指示器。7.1.5 消除设备漏油。7.2 检修工艺(拆卸)7.2.1 拆卸减速机上盖用洗油或煤油清洁外壳,检查有无裂纹或异常现象。7.2.2 打好印记,拆卸轴承端盖。7.2.3 拆卸上盖螺栓,将上盖用顶丝顶起,吊起上盖放好。7.2.4 用塞尺和铅丝法测量各轴的间隙每套轴承应多测几点,以最小数值为准,并做好记录。7.2.5 将下箱内油放净放入桶内。7.3 低速轴的吊出方法7.3.1 修前盘车,使联轴器停在便于拆卸的位置。7.3.2 把低速轴连同半联轴器吊出。7.3.3 必要时拨动与主相连的部件。7.4 高速轴零件的拆卸7.4.1 松开轴端背帽,用专用工具取出对轮。7.4.2 取下轴承压盖,卸下轴承,需用专用工具或用铜棒锤击卸下。7.4.3 锤击时应对称敲打。7.5 中速轴零件的拆卸7.5.1 取下两端轴承(同上)。7.5.2 取下齿轮两侧挡油板。7.5.3 取下齿轮侧的轴套,用专用工具卸下齿轮。7.5.4 用扁铲等工具取出键。7.6 低速轴零件的拆卸方法:7.6.1 卸下止轴板,用专用工具卸下半联轴器方法同上。7.7 质量标准7.7.1 齿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剥皮和毛刺现象,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7.7.2 中心距极限偏差应在下表范围内。中心距mm极限偏差值m中心距mm极限偏差值m5060200320120508080320500160801209050080018012020010580012502007.7.3 齿轮啮合最小侧隙极限见下表。中心距mm侧隙极限值m中心距mm侧隙极限值m5085200320210508010532050026080120130500800340 12020017580012504207.7.4 齿轮啮合齿长和齿宽均不得小于上表的数值,并且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齿面中部,齿顶的两端部棱处不许接触,否则应重新研磨。7.7.5 齿轮间隙为齿轮模数的0.25倍。7.7.6 齿轮的轮齿磨损超过齿厚的30%应重新更换。7.7.7 齿轮端面跳动和齿顶园的径向跳动公差,应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模数大小齿宽和齿轮的直径大小确定。其中常用6、7、8级精度。直径为80800mm径向跳动公差为0.020.10mm;8002000mm径向跳动公差为0.100.13mm;齿宽为50450mm齿轮端面跳动公差为0.0260.03m。(主要部位的配合公差如下表).7.7.8 减速器主要部位配合公差部件序号配合件名称标准允许极限备 注1轴承盖孔与轴+0.10.3+2+3此表是轴径为50180mm减速器的配合公差具体公差根据轴径选取2轴承与轴颈-0.01-0.05+0.018+0.033轴承与座孔+00.05+0.075+0.154齿轮轮毂与轴-0.04-0.1250+0.027.7.8.1 轴与端盖的间隙在0.100.25并且四周均匀一致,密封填料填压紧密与轴吻合,转动时不得漏油。7.7.8.2 齿轮箱装完,不得有较大的变形,不得有裂纹,油面指示清楚,通气孔油槽畅通,结合面平滑其水平度直线度不得超出规定数值。8 转动平衡8.1 找静平衡8.1.1 静平衡是在梭形断面轨道的平衡架上进行。8.1.2 菱形断面轨道的表面应进行淬火处理,其长度根据轴径大小而定,一般能在轴上转三圈为最佳,轨道顶面宽可根据重量决定。构件重量2kg为35mm;26kg为68mm;812kg为10mm左右,两轨道的不平行度为0.05mm/m。8.1.3 平衡假轴必需有足够的钢度,其弯曲度应小于0.1mm/m与菱形轨道相接触的两轴颈尺寸必须相等,其尺寸允差在0.02mm,锥度和椭园度也应小于0.02mm。8.1.4 找明显的不平衡点,将转子放在调正好的棱轨上,将转子边缘分若干等份并标明记号,然后转动转子,在其静止时记录最位置,连续做35次,如几次试验静止的最低点在同一位置,这一点就是显著不平衡点。8.1.5 消除不平衡点的方法,将该点的重量设法除掉或在该点的对称8.1.6 部分加上所需的重量,并重新找静平衡,直到该点在任一位置都能静止为止。8.1.7 消除利余的不平衡,将转子圆周分成六等份,并注上分号码,然后依次将转子每两个相对等份位置水平地放在平衡架上,在转子边缘上逐次安上5kg重的小重物,直至转子转动为止,并把每部位置破坏平衡的重量记录下来,然后求出剩余的不平衡量。Q=(AmaxAmin)/2Q机件的剩余不平衡重量gAmax破坏转子平衡的最大重物的重量Amin破坏转子平衡的最小重物的重量剩余不平衡重量找出后,应将它固定在转子平衡重物最大重量的位置上,再进行静平衡复查。8.2 动平衡(试加重量法)8.2.1 用粉笔渗水或其它涂料,涂在靠转子侧轴表面上。8.2.2 启动转机到额到转数后,用振动表测得轴承的振幅,并做好记录。8.2.3 用划针在涂料处轻轻接触轴,由于转子不平衡的缘故,轴在转动时划针在轴表面上划出线痕,如振幅大,轴表面显示的划痕短,反之划痕长。8.2.4 由于惯性关系,线划在轴上的位置比实际落后一个角度。8.2.5 试加重量的大小根据现场实践经验并定。8.2.6 在第一次加平衡量启动后,测量振幅再次划线试加重量,直到振幅达到标准为止。找转动机械平衡,对长径比很小的零件,只找静平衡就可以,对传动比很大的旋转零件或部件,还必须找动平衡。9 液力偶合器 9.1 液力偶合器的结构9.1.1 液力偶合器结构 以限矩型(YOX)液力偶合器为例: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主动部分主要包括:主动联轴节、弹性节、从动联轴节、后辅腔、泵轮、外壳等。从动部分主要包括:轴、涡轮等。主动部分与原动机连接,从动部分与工作机连接。液力偶合器的结构按使用情况不同,个别零件有改动或增减。限矩型(YOX)液力偶合器基本型式的外轮驱动型,也有内轮驱动型,按工作腔数分单腔、双腔结构,可以带皮带轮或带制动轮。按工作介质分有适合通常应用场合的油介质液力偶合器和适用于防爆、防燃、防污染的特殊场合,如煤炭、石油化工、食品等行业使用的水介质液力偶合器。9.1.2 工作原理液力偶合器的工作腔中充有一定量的工作油(一般为20号透平油),它能保证主动轴和从动轴间的柔性联接。当泵轮从原动机中得到能量,并使泵轮内的工作油获得泵轮叶片给予的能量后,因离心力的作用,工作油被迫向泵轮外缘流动,从而使工作油的速度和压力增大,这样就把机械能转变为泵轮内工作油的势能和动能。当工作油被迫沿着涡轮片间的流道流动时,冲击涡轮叶片,迫使涡轮(连同从动轴)跟着泵轮同向旋转,涡轮把工作油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输出,带动从动机械运转。就这样,工作油从泵轮获得能量,对涡轮作功,降低能量后,又回到泵轮重新吸收能量,如此循环不断,就实现了泵轮(主动)与涡轮(从动)之间的能量传递。9.2 液力偶合器的技术参数9.2.1 主要联接尺寸、技术参数(见1.71)9.2.2 计算液力偶合器在不同输入转速Nb,不同充油率q的情况下,传递扭矩(或功率)大小,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M=bnbDN=(B/975)nbD式中:M泵轮从原动机上取得的额定力矩,即液力偶合器传递的额定扭矩(kgm)。工作油的重度。(20号透平油的=860kg/m)表1.7-1型号规格输入转速转/分传功递率范围(千瓦)过载系数效率最小轴向尺寸(mm)径向尺寸(mm)重量不包括油(公斤)最大充油量(升)输入轴孔(mm)输出轴孔(mm)总充油量(升)备注最大直径最大长度(H)最大直径最大长度(H)1YOX4001500204522.50.96356480659.66011060150(130)122YOX4201500205022.50.9634049570125011260160(90)15另有皮带轮结构3YOX4501500468522.50.963975307013.67014070140174YOX50015008515322.50.9641159089.419.28017080145(125)245YOX51015007513522.50.96426590119198517085160236YOX560150015022522.50.964596501402790170100180(160)337YOX600150020036022.50.964746951603690170100180(160)458YOXD7501500960152022.50.961380842650128110210轴径110163160nb泵轮的转速(/min)D液力偶合器循环圆的有效直径(m)B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分2/m)。N偶合器传递的功率(KW)液力偶合器的充油量多少取决于以下因素:9.2.2.1 原动机的输入扭矩大小。9.2.2.2 原动机的输入转速NB大小。9.2.2.3 额定力矩时滑差S%的大小(S%=1-)为效率。9.2.2.4 偶合器的安装位置所以液力偶合器的充油是按情况不同而变化的,必须按具体数据M、nD、S%之值计算确定。图三所示的传递功率与充油量关系曲线提供的数值,仅供用户试车时参考。如图三查出的充油量充油,必须在试车时按液力偶合器传递功率能力的具体情况进行油量的调查,出力不足,可相应增大充油量。反之,可相应减少充油量,但调整充油量只能在偶合器总容积的40%80%之间进行调整,绝不允许超出范围。9.3 液力偶合器安装和拆卸9.3.1 安装顺序9.3.1.1 电动机与工作机之间要有足够安装液力偶合器的空间位置将电机主轴与工作机输入轴调正,底脚可垫片或斜垫块等调整,其不同轴度误差和角度误差按表二数值要求。型号规格YOX150320YOX360450YOX500660YOX5701150750PM0.5mm0.6mm0.8mm7501200PM0.4mm0.5mm0.6mm12001500PM0.3mm0.4mm0.5mm180凝点:-10 符合上列参数,能满足偶合器正常工作要求的矿物油有:液压油、透平油、冷冻机油、马达油等,我们推荐使用20号透平油。9.4.3 充油和油量检查9.4.3.1 充油量范围: 一个液力偶合器有其一定的传递扭矩(功率)的范围,我们称它为功率带,这个功率与偶合器充油范围相对应。充油范围为偶合器总容积的4080%,不允许超出此范围,更不许充满。因为充油量超出总容积的80%,会使偶合器在运转时因过载而急剧升温升压,偶合器内压增大,引起漏油,甚至造成机械损坏。而充油量小于容积的40%,会使轴承得不到充分的润滑,产生噪声,过早地损坏。9.4.3.2 充油顺序: 把偶合器安装好后,拨动偶合器相接近的一对易熔塞和注油塞的一向,转至偶合器上方,依下列顺序操作,进行充油:(见图1)9.4.3.2.1 拧注油塞(6),并拧下易熔塞(11)作排气孔用。9.4.3.2.2 从图三传递功率与充油率关系曲线图中查出所需的充油量值,或按试车后所确定的充油量,用80100目/厘米的滤网过滤工作油后,按量注入偶合器内,不得带进任何杂质。9.4.3.2.3 拧上易熔塞。9.4.3.2.4 慢慢地转动偶合器,直到油开始从注油孔中溢出为止,把此时注油孔的位置离地基的高度,水平地引向从动机或防护罩上,做出刻线标记,作为以后检查油量的标准线。9.4.3.2.5 最后拧上注油塞。9.4.3.3 油量检查: 液力偶合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了检查油量是否发生变化,或换注新油时其油量是否正确,就进行油量检查,检查方法是:9.4.3.3.1 把一个注油塞转至偶合器上方。9.4.3.3.2 拧下注油塞。9.4.3.3.3 慢慢转动偶合器,当注油孔转到预先刻在从动机或防护罩上的刻线位置时,若没有油溢出,则说明油量不够,少于规定数值时,须加油到能从这个位置溢出为止。反之,如注油孔高于此位置时已有油溢出,说明油量过多,应减少。9.4.3.3.4 拧上注油塞。9.4.3.3.5 偶合器用立式安装时,须有专用的油量检查器检查。9.4.3.4 多台电机驱动时,与其配合的偶合器的油量调整 如果用多台功率相同的电机驱动(两台以上),尽管用同一规格型号的液力偶合器,但因每个偶合器在加工时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特性也会有差异而且其安装位置不尽相同,所以即使充油量一样,但其传递扭矩的能力总有差别。因此,在试运转时,最好用电流表与电机串联起来,测定每台电机的负载电流大小,如电流表的读数不等,可相应调整偶合器的充油量,直到各电机工作电流近似地相等。9.5 液力偶合器的使用和维护使用时的注意事项:9.5.1 传动方向:液力偶合器从理论上是可以作任意正反两上方向旋转,但当安装好后,第一次通电试车时,必须检查偶合器是否符合安装要求的旋转方向,运转时要求平稳,无异常杂音。9.5.2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应在偶合器安装网状防护罩。9.5.3 当电机达到了额定转速时,从动机必须开始运转,否则必须检查负载是否有卡住现象。此时应马上停车进行检查。找出原因。9.5.4 运转或停车时,偶合器都不允许有任何渗漏现象。9.5.5 连续运转时,偶合器的工作油油温不得超过90度。9.5.6 运转3000小时后,应对工作油的品质进行检查,如发现油质变坏,应换新油。9.5.7 定期检查弹性块磨损情况,必要时予以更换。9.5.8 定期检查电机轴与工作机输入轴的安装精度,并进行矫正。9.5.9 不允许随便拆卸偶合器,以免破坏密封。9.5.10 易熔器(图一之13)是液力偶合器的过热保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偶合器在制动或过载时,其最大扭矩约为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8 文言文阅读(全篇)【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
- 餐饮应急方案
- 第六单元《可能性》-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 老年人电脑培训内容
- 石河子大学《土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娱乐空间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激光器件与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年级数学上册8解方程课件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内部项目跟投协议书(正)
- 钢管静压桩质量监理细则
- 5000头奶牛养殖场新建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
- 16飞机颠簸教学课件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2022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考试真题及答案
- 散文阅读精练(100篇优秀散文每篇均附能力训练)-现代文精练
- 《成本会计》考试复习题库(浓缩300题)
- 工作成功案例分享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