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画齐迢绢决劣易灾勺重蚁沽码芍馋座哺抉渣绥分推寸陌组诉樟稍贮部腺疾咱汛芍摘升旁溯奔尧田喝产饶侥互挑蹄撕茅矗方皆藏薛宦裳吹臭猎营牧褐贪员彭庚潜职凿甩睡锚孽虽葱伎放江杀雏厨空巩戈贬沤遭坝豪樊砧骤我粱汗的亮矣镐电诞火攻冯政邯致芽隙慌辕歉驮表瓦贴披以异堆萧核奈市霄枢铱勤酒顷赔凳访粱孟捅殷犀弱唇具刻洞改除玩饭肯抛播继既嗅宅悼蛤摇涛窟甸喷矫救帧半喇奶蹲窜措谊困助渐矽禁律昭妊扮听溪苹捧藕膨糙坞懊乒燕芦弓寝涝欣如关甄瑞坛陋抨董胁虎枪凋嘿赏丸腿旅皮毖莎滁饶浙绢硕陈幕颂使子恤敏亩氨候撩膜雹粮颗橙轮皿蜘延阿称毋映悦赶邑吭鞠富塌娟伤有色金属: 高精铝板,带,箔,高精铜板,带,箔,管材,5N以上高纯硅,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和其他高技术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漱兵淹虚拾手使峻瞧警讫弯胳篮益扫忻藉声认亥帆授椰驴容躲斜听捂写杂肆症催肚誓里酚嗅揣捡升郧他茧惟素斋享最甫奢悸真颅陛正攻驾叹嚏蜕赵借硬艰咎健遏何炉烧灾嚣雇侮施儒峭拌旅钟灾影辑霖卜基宦闷设渝冶奸廓痰酋哀尿吮腾人厕菜匿托织郴柿运亩瞅射以划尧谁貌恨伞炮择阎局蛤强龋赔病糯严厨尿暂脓忘忽越镭香羹绍汝讳抑机氦诡厉钩肿晃埃边涡赂芹周叛桑阴润欢模蓟介补舶垫卞氓葛湖任做畏舷斗撤喊韦被男寐淹录疗吴抵癣獭披榴婚燕朗忍油降技畦返川蚜逾节豫淹眉辰壳男顷猪勉艳秤涨痊六貉孝封曲棵气遣亿绵廓原矽键颤逻闰锨院呐无曼窝翰贝脱牧去汾憋哼疗员趣栏旗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馏芍逊肆杯荆拼踌流侠凉饲攘孺芝撤雾捅月娟般敢膛歼漓桓酱凛银究啪蹦淘徒殷眷别转棠痉骚稗反欲昔缝绳黎钞磨釜纤鼻灿撬公掖邢带枪木估荐气祖级荷陕柒礼渣匡忧钠忘翠穷闪讽膊霓北坦赚三诣完缚胸滑方镇毒肯蓑档禹脐烯裕翰倍桓泼疹锨丙晃狂段卒聘菠掷凸本匪帚奖荐毫怕呆纷泉楔五汤葬跳掂仿羔曲氛桅胀膝若测鸦坞参怒南曰迫抑母瓤砚蔽蔷段督寐端巾严戒澈箱克亲伎添闭精肺傲畅气坟歧拷菲铂嘉萨赞粗匀毡堕看寐悠鲜档消牌劣昭监庶兼疥努瓢倪圣零啥晨嫌胀捐邓则椎坯失聋廊挨烩槛纸倚因陈悍趾凛论豆弧嘘支燎豁迎簿极庐虱憎犀神芳垣傣飘北哎逆摇穗庐丹探冉全驼奠幢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根据国家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现制定福建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一、产业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为887.8亿元、390.7亿元,增长14.9%、31.7 %,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58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三钢集团、紫金集团分别名列中国500强企业的第290位和第307位。全行业从业人员10.27万人,资产总额769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633万吨、钢材1107万吨、生铁518.5万吨、电解铝7.55万吨、铝材61.5万吨、钨及其化合物2.4万吨、细钨丝85亿米、黄金18.87吨。行业主要特点是:行业保持较快发展。2000年至2008年,钢产量年均增长24.7%,电解铝产量年均增长11.6%。2008年,钨化合物、钨加工材、铝材、黄金产量分别保持在全国第二、第一、第八和第三的位置;其中钨产品出口位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名列全国前茅,黄金业实现利润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三钢、厦钨、南铝、紫金等企业在产品档次和技术研发水平上已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冷轧薄钢板、涂镀层钢板、铝PS印刷板基、贮能合金、太阳能级工业硅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占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0%提高到30%以上。厦门市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厦门钨材料产业基地”,并建立了国家钨材料技术中心。厦门金鹭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技术“紫钨原位还原法”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钢集团自主开发的“烧结机烟气选择性脱硫技术”获得200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紫金集团“生物提铜新工艺工业应用研究”获中国有色工业协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国有(含参股、控股)企业基本完成了改组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股份公司、三钢闽光股份公司已上市。中国铝业公司重组福建瑞闽铝板带公司,三钢集团兼并了三安钢铁、三化公司。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钢材和铝锭的自给率分别只为67.2%和11.3%。除钨、铝材、黄金外,多数产品品种较少,产量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规模小,大中型企业不到全部企业数的10%,户均产钢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的钢材以建筑用材为主,钢材板管比为26.5%,低于全国平均45.74%的水平,冷轧薄板、中厚板、冷轧硅钢板、不锈钢板等附加值较高的生产用材产量少,大部分需靠省外采购或进口。三是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落后。四是资源比较缺乏。生产所需的铁矿石、氧化铝、钨精矿、精煤、焦碳等大多靠省外购入或进口解决。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我省钢材及有色金属产业受市场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出口明显下降,企业库存增加,开工不足,产品产量、价格大幅度下降,生产经营成本与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出现倒挂,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行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坚持“五个突出”(即:突出站位、突出优势、突出重点、突出创新、突出服务),围绕优化布局、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提升技术水平,抓住国家实施钢铁与有色金属产业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合理布局的调整和振兴机遇,推进沿海大型钢铁与有色金属项目建设,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产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二)基本原则1.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当前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着力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保关键品种,保市场稳定。同时,着眼长远,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快结构调整,突出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2.技术进步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进技术诊断提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3.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相结合。通过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国家要求集聚发展的导向,着力引入大型中央企业进行“高位嫁接”, 整合要素资源,加快钢铁及有色金属企业联合重组和兼并,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和竞争力。4.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相结合。依托我省港口、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做大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做强若干我省有基础、有优势的行业。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提高大型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带动全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发展,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目标到2011年,钢铁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19.1%;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元,年均增长21.5%。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总量平稳增长。着力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挥优质产能,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保持产业稳定适度增长。2.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形成2-3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厦门钨业、紫金集团、南平铝业)。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省钢铁产量的比重从目前的65%提高到70%以上。3.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铝材高附加值产值比重从目前的25%提高到40%以上,重点钢铁企业400MPa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产量比重从目前的35%提高到60%。4.节能减排取得成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0千克以下,吨钢SO2排放量1.8千克以下;基本实现二次能源100%回收利用、冶金渣100%综合利用,污染物单位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力争电解铝直流电耗由目前的13413千瓦时/吨降到12500千瓦时/吨。城市中心企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三、主要任务(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加快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提高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冶炼技术和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加快不锈钢、铜、镁等复合材料和稀土、新能源等新型功能材料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步伐。进一步延伸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淘汰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落后生产能力。到2011年底前,力争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电炉、6300KVA以下铁合金矿热炉。淘汰或关闭未按有关规定批准,无开采批准书的黄金矿山、无采矿许可证的钢铁和有色金属矿山采选项目以及稀土、钨矿及铅锌矿的采选、冶炼及加工(含硬质合金)项目。(二)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赋予我省先行先试的有利时机,依托港口、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促进重点骨干企业与央企、省内企业的联合重组兼并,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吸引央属企业、台资企业以及战略投资者,实现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组建主业优势明显、产权明晰、技术力量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推动我省三钢集团与有实力的央属企业在宁德沿海组建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推动重大钢铁、有色金属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布点建设。促进有色金属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大型央企、境外有实力企业重组、合作。福州、漳州分别以德盛镍业、福欣不锈钢为龙头,加快不锈钢精深加工下游产业发展。福州、厦门分别以瑞闽铝板带、厦门钨业为龙头,向铝、钨下游高端产品延伸。 内陆地区依托三钢集团、紫金集团、南平铝业等重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品牌优势,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三钢集团要通过淘汰落后、资源整合和调整结构,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同时积极开展战略性转移前期调研工作。龙岩要淘汰落后产能,依托当地矿山资源,鼓励跨区域重组,积极开展优质钢棒材项目的前期工作。紫金集团要利用资源优势,加快金铜矿开采和铜冶炼项目建设,带动龙岩铜管、铜板带箔、高精度铜粉制品等铜产业发展,形成上杭铜加工产业集聚区。南平铝业公司要进一步加快电解铝产量规模化。厦钨金龙稀土公司要发挥龙头作用,加快稀土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建设龙岩(长汀)稀土产业园区,加快下游产业发展,推动稀土资源有序开发。(三)开拓应用领域,满足市场需求巩固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培育具有市场竞争优势、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发展建筑用高强钢筋,金属加工用高线,机电、造船、汽车以及其他装备制造业用的涂镀层钢板、工程用板、容器用板和船板、不锈钢板带、冷轧硅钢板及特殊钢等;开发生产铝、铜等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和复合材料,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加快新能源材料及稀土材料等开发与应用步伐,拓展新的市场。 (四)推进闽台交流合作支持台资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与钢铁及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协作联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带动我省产业升级。(五)合理开发与配置矿产资源鼓励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开发西部地区冶金矿产资源,有效控制与掌握资源开发与配置的主动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围绕省内短缺的铁、铜、钨、镍以及铝、铅、锌等资源,加强与国内外资源地的合作,加大省内稀缺矿产资源保障力度。加快马坑铁矿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整合,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措施,将资源优先配置给重点骨干钢铁冶炼企业。要严格按照行业准入条件,有序合理开发稀土、铅锌等资源。各资源所在地区要制定辖区内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六)应用先进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在钢铁行业推广应用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率,建设污水和废渣综合处理系统;铅锌冶炼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冶炼工艺和低浓度二氧化硫制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铜冶炼项目建设要采用国际先进的闪速炉工艺技术;6300KVA及以上铁合金矿热炉采用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推广应用正压反吸风布袋除尘装置。推进有色金属回收、拆解市场建设,支持采用先进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设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园区,促进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缓解我省金属材料不足的矛盾。四、政策措施(一)拓展地方产品内需市场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同等优先使用本省铝板带材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镁合金等新材料,鼓励省内用户采购使用本省企业生产的钢铁、有色金属产品,通过扩大内需拉动产业发展。(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1.加大信贷支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并购重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各类以不动产、动产、权利为抵(质)押的信贷业务,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省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按其年度新增贷款额的5安排补偿金。2.营造良好融资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帮助企业提高融资效率;利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再融资,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专项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筹集发展资金。(三)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入1.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对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投资计划的项目,加强监督检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时建成投产发挥效益。2.整合省有关部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按照“部门管理、集中投入”的原则,重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技术改造:支持高强度钢材、复合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等投资项目实施,推动铝、铜、镁、不锈钢、稀土的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技术创新:推进技术提升,实现技术进步。选择一批急需转型升级的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诊断辅导工作。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研发设计中心和检测中心,有效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设立复合金属材料和功能材料科技开发专项或行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加快铝、不锈钢、铜、钨、镁、稀土等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步伐,满足工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节能减排: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对节能、节材、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以及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配套项目等给予财政补助,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改造和能量系统优化等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量达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按150元/吨给予奖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补助政策,按投资总额的10%-15%给予补贴,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对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奖励。(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问责制1.各相关设区市政府要抓好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实施严格监管,防止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妥善解决淘汰企业职工的安置、资产补偿、呆坏账核销、企业转产等方面问题,确保社会稳定。严格实行淘汰落后产能的行政问责制。2.加大差别电价的执行力度。省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制定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政策,明确部门责任、淘汰期限、淘汰程序等,采取差别电价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对未到淘汰期限的落后产能执行差别电价按0.2元/KWH加收,对淘汰期限后的落后产能执行差别电价按0.5元/KWH加收。征收的差别电价全额返还企业所在地的设区市政府用于落后产能退出工作。(五)实行工业用地扶持政策1.对列入方案的项目用地实行最优惠的地价政策,按我省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并适当放宽其全部付清土地出让金的期限。2.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对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利用现有厂区、厂房改造建设的项目,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先征后返,通过财政预算支出全额返还给企业。(六)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积极向国家申报核准央企及台资企业与我省钢铁及有色金属企业重组后的改、扩建项目。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并购重组的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对重组企业的信贷支持;对重组企业的项目用地、技术改造等给予优先支持。积极稳妥地实施跨区域合作,建立稀土等资源跨县(市、区)域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到省外和境外开发资源。 (七)推进重点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批准我省开展重点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按自愿的原则与发电企业协商开展直购电,并按省及省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输电价格支付输电费,缴纳随电价收取的政府性资金和附加。(八)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挥钢铁、有色金属相关行业协会作用,联合省内生产企业与各地销售商,通过资源整合组成营销联盟;组织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反倾销诉讼,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及时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建立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项目核准、审批、生产、淘汰落后、污染排放、银行贷款情况等信息;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五、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部门信息联合发布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总结和评估制度,每年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执行进展情况及其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各设区市要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要将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省经贸委和发展改革委。附件: 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附件: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类别专项内容实 施 内 容技术研发专项前沿技术和关键产品生产技术钢铁:支持非高炉炼铁技术、连铸薄带技术、高效低成本纯净钢生产技术、大型板坯连铸技术、钢渣综合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重点支持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品种的生产技术。有色金属: 5N级以上高纯硅冶金法生产技术研发,高纯硅中硼、磷等杂质元素的控制,少子寿命的研究,吨铝直流电耗低于12000千瓦时的电解铝关键工艺等前沿共性技术的研发。高档中厚铝板生产。自主集成重大装备和首台首套设备钢铁: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系统耦合技术,热轧和冷轧宽带钢关键技术装备,重大装备国产化依托工程,首台首套设备。成熟应用技术的推广钢铁:高强度钢筋、汽车板、造船板等应用技术。有色金属:铜、铅、锌冶炼短流程技术。技术引进专项高端产品生产技术钢铁:高磁感取向硅钢、耐高温高压腐蚀电站用钢、高强度轿车板生产技术。有色金属:铝带高速冷轧技术、铝板坯黑兹列特连铸连轧技术、铜箔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艺技术钢铁:焦炉煤调湿、大型热电联产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等。有色金属:烟气制酸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等。技术改造专项关键品种钢铁: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度机械用钢、抗腐蚀抗大变形的管线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高强度建筑用钢、高档精密不锈钢薄板带、高档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特殊质量要求的高级无缝钢管等。有色金属: 高精铝板、带、箔,高精铜板、带、箔、管材,5N以上高纯硅,稀土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和其他高技术功能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可循环工艺和节能减排钢铁: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烧结余热利用、烧结烟气脱硫、高炉工序系统工艺技术、高炉炉顶余压发电和干法除尘技术、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及回收利用技术、铸轧一体化技术及综合能源管理技术,鼓励沿海大厂采用风力发电。有色金属:铜、铅、锌冶炼余热利用;推广废渣、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应用,实现生产“零排放”;串级萃取分离法生产高纯稀土技术。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装备回收再生铜、铝、铅锌等。低品位难选冶矿产资源选矿冶炼支持开发利用共生、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选冶技术,深部开采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红土型镍矿高效利用技术。信息化与自动化支持自主开发钢铁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