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B. 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C. 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C错误汽车在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隧道的时间:分钟,故D错误故选B。考点:位移;瞬时速度;时间和时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2.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房价上涨类比成速度增大,减缓趋势反映房价上涨变慢,类比成速度增加变慢。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能正确理解和区分一些物理量的含义和物理意义,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不一样的,要求同学们能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3.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0m/s2,经过5.0s停止运动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答案】B【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即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为,故选项B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由求解。4.木星的卫星“爱奥”上有一火山,岩石竖直喷出后上升的高度可达100km.已知“爱奥”周围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为1.8 m/s2,则岩石喷出时的最大速度为()A. 300 m/s B. 3.6104 m/ s C. 3.3103 m/s D. 600 m/s【答案】D【解析】【详解】岩石竖直喷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0-v02=-2gh;解得岩石喷出时的最大速度为:,故选D。5.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C. 质点第5s内速度是2m/sD. 质点前8s内位移是25m【答案】C【解析】A、由图象知,2-4s内图线的斜率为0,质点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质点并不是一直处于运动状态,故A错误;B、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变化情况,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C、质点第5s内速度是,故C正确;D、质点在0时刻的纵坐标为0,8s末的纵坐标为6m,所以质点前8s内位移是x=6m-0=6m,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其斜率等于速度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4 s末改变运动方向B. 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C. 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D. 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判断什么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进行分析解答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4s前后,物体的速度为正,没有改变运动方向,A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4s过程中加速度,在6s8s过程中,负号只表示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故6s8s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04s过程中加速度,B错误;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前6s内的位移为,故C正确;由图知,物体在前6s内沿正方向运动,在第6s末改变运动方向,开始沿负方向运动,故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错误7.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 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 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答案】D【解析】【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A错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重力的产生以及大小、方向问题,注意悬挂法找重心方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 (位移x与时间t的单位分别是米和秒),对于该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第1 s内的位移是6 m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7 m/sC. 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2 m/s【答案】C【解析】【详解】第1s内的位移x=51+1m=6m,故A正确。前2s内的位移x2=52+4m=14m,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根据x=v0t+at2=5t+t2知,质点的加速度a=2m/s2,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x=at2=21m=2m,故C错误。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21m/s=2m/s,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二、多项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B.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C. 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 如果物体的体积很大,则不能被看成质点【答案】AC【解析】【详解】物体沿着不同路径从一位置运动到达另一位置,它们的路程不同,但位移是相同,故A正确;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故B错误;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C正确;当自身大小可以忽略时,即可看成质点,与体积大小无关,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A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及联系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10. 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错误的是A.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B.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C.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减小得很快D. 加速度数值减小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也必然随着减小【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A对;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不一定大,变化一定较快,B错;同理C错;速度大小的变化与加速度、速度的方向有关,与加速度大小变化无关,D错;考点:考查加速度的概念点评:难度较小,加速度只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没有关系,速度大小的变化与加速度、速度的方向有关,与加速度大小变化无关11.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A. 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H/4 B. 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H/4C. 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v D. 物体下落H/2时速度为v/2【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位移时间公式h=gt2知,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故A错误,B正确。根据v2=2gH知,物体下落时的速度为v=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零时刻起,汽车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 s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10 m【答案】BCD【解析】A、根据公式和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可得:,解得:,符号表示与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C正确;B、刹车时间,故B正确;D、刹车位移为,故D正确。点睛:由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可知刹车时初速度和加速度,就可判断刹车时间,从而可求刹车位移。三、简答题: 13.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所接电源均为的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每隔_s打一次点。(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代号).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填选项代号).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打点计时器应使用直流电源【答案】 (1). (1)交流 (2). 0.02s (3). (2)A (4). (3)AC【解析】【详解】(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所接电源均为交流电源,若频率为50Hz,则每隔0.02s打一次点。(2)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位移,而速度、加速度和平均速度都是通过计算得到的间接量,故选A. (3)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选项A正确;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一端,选项B错误;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正确;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选项D错误;故选AC.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1)由图判断小车做_直线运动,(2)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3)BE间的平均速度=_m/s,(4)C点的瞬时速度vC=_m/s,(5)小车的加速度a=_m/s2【答案】 (1). 匀加速 (2). 0.1 (3). 2.03 (4). 1.71 (5). 6.4【解析】解:(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x=x2x1=x3x2=aT2,x2x1=(27.607.50)7.50=12.60cm;x3x2=(60.3027.60)(27.607.50)=12.60cm;x4x3=(105.6060.30)(60.3027.60)=12.60cm故x4x3=x3x2=x2x1,所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说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个间隔,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0.1s;(3)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说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个间隔,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50.02=0.1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3.27m/s(4)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C=2.64 m/s(5)小车的加速度:a=12.6m/s2故答案为:匀加速;0.1;3.27;2.64;12.6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x=x2x1=x3x2=常数;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说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个间隔;BE间的速度,指的是B到E这一段的平均速度,可以代入平均速度的定义式进行求解;C点的瞬时速度通常使用某段时间内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进行求解;纸带上小车的加速度通常使用逐差法,这种方法误差较小点评:该题考查到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数据处理的各个方面,使用到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公式,和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公式,考点非常全面,要求的能力较强属于中档的题目四、计算题.15.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答案】(1)3.5m/s (2)3m/s (3)4.25m/s【解析】【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3s末的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4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前5s内的位移,结合前4s内的位移得出第5s内的位移【详解】(1)火车在3s末的速度v=v0+at=2+0.53m/s=3.5m/s(2)在前4s内的位移则前4s内的平均速度(3)前5s内的位移则第5s内的位移x=x5-x3=16.25-12m=4.25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16.一质点从距离地面45m的高度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质点落地时的速度;(2)下落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3)最后1s内质点走过的位移大小【答案】(1)30m/s(2)15m/s(3)25m【解析】试题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可得;(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互为逆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最后1s的位移等于竖直上抛运动第1s的位移,所以有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17.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重要项目。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已知一冰壶被运动员推出的初速度大小为3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求: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1)平均速度的大小;(2)10s末的速度大小;(3)20s内的位移大小。【答案】(1)1.5m/s(2)1m/s(3)22.5m【解析】【详解】(1)冰壶平均速度(2)冰壶运动的总时间,10s末的速度大小v1=v0+at1=3+(-0.2)10=1m/s(3)冰壶20s内的位移大小等于15s内的位移大小,【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冰壶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8.某一长直赛道上,有一辆F1赛车,前方200m处有一安全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求:(1)赛车何时追上安全车;(2)追上之前与安全车最远相距多大;(3)当赛车刚追上安全车时,赛车手立即刹车,使赛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两车再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设赛车可以从安全车旁经过而不发生相撞)【答案】(1)20s(2)225m(3)20s【解析】试题分析: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求出相距的最大距离;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注意赛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当赛车的速度与安全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此时赛车位移:安全车位移为:两车距离可得:,故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22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一、《从网上下载图片》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1溶液的形成 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4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二年级数学上册 六 测量练习四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 三年级数学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 长输管道施工技术(完整版)
- 2023年赤峰龙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专利申请培训课件
- DPtechIPS2000系列入侵防御系统培训胶片课件
- 竞争性谈判二次报价单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23年版
- 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技术服务合同模版
- (完整)康复医学考试题(含答案)
- 延期还款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