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1页
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2页
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3页
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4页
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膁蚃羃聿莆蕿羃节腿薅羂羁蒅蒁薈肃芈莇薇膆蒃蚅薇袅芆薁薆羈蒁蒇蚅肀芄莃蚄膂肇蚂蚃袂节蚈蚂肄膅薄蚁膇莁蒀蚁袆膄莆蚀罿荿蚅虿肁膂薀螈膃莇蒆螇袃膀莂螆肅莆莈螅膈芈蚇螅袇蒄薃螄罿芇葿螃肂蒂莅螂膄芅蚄袁袄肈薀袀羆芃蒆衿膈肆蒂衿袈莂莈袈羀膄蚆袇肃莀薂袆膅膃蒈袅袅莈莄羄羇 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安徽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预案(试行) 1 总则总则 1.1 目的目的 减轻、控制和消除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危害,减少重大急 性中毒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及时、有效地做好急性职业中毒 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职工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职业病危 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本预案。 1.3 工作原工作原则则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反应及时、措施果 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4 适用范适用范围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徽省境内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理, 非职业性中毒的应急处理可参照执行。 1.5 急性急性职业职业中毒事件分中毒事件分级级 按一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所 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1)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的职业中毒事件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50 人以上,或者死亡人及以上; (2)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的职业中毒事件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49 人,或死亡 4 人以下; 2 (3)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的职业中毒事件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9 人以下的,未出现死亡病例。 2 组织组织体系及体系及职责职责 2.1 应应急急处处理指理指挥挥机构机构 2.1.1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省卫生厅成立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厅长担任 组长,相应分管厅长担任副组长,厅应急办、卫生监督处、医政 处、卫生防病局、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设在应急办,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作出的重大突发急性职业 中毒事件各项应急处理决定,负责应急处理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省卫生厅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统一组织、指挥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根 据应急处理需要向省政府提出应急决策建议。 各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参照省级预案要求,按照分级负 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立本级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领 导小组,负责辖区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2.1.2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救援工作组 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后,省卫生厅根据事件性质及 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或政府的统一部署,确定设立现场卫生救援 工作组,可由医疗、疾控、卫生监督等相关专家组成。现场工作 组在省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协调现场 的医疗卫生救援和卫生学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向省急性职业中 毒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现场进展情况,贯彻落实省急性 职业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加强与 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3 2.2 应应急急处处理理专业专业技技术术机构机构 2.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各级疾控机构在本级急性 职业中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对辖区内急性 职业中毒事件进行卫生调查处理,开展毒物检验检测和职业中 毒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等工作,做好职业中毒事件信息收集、 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 2.2.2 卫生监督执法机构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开展对中毒事 件中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行为进行查处工作。 2.2.3 救治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现场医疗救援、 伤员转运和院内医疗紧急救治, 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中毒 患者救治情况,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病 人样本采集及个案调查工作。 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设在安徽省立医院,负责对重大职业 中毒事件中毒病人临床救治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化学中毒技术咨 询和指导。 2.3 急性急性职业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事件处处置置专专家家组组 省卫生厅根据中毒事件处理需要组建由公共卫生管理、职 业病、临床医学、流行病学、毒理学、卫生监督、检验检测等专 业的专家组成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处置专家组。省专家组工作 职责是:负责对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理工作向省卫生厅 提供咨询建议;对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承担职 业中毒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4 各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成立急性职业中毒事 件处置专家组。 3 监测监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监测工作的 管理和监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职业中毒事件危害因 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建立并加强职业中毒事件的监测系统 建设,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在对检测结果全 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防护 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价,为工作场所分类管理 和危害因素治理提供依据。 4 报报告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职业 中毒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 照规定履行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 谎报职业中毒事件。 4.1 责责任任报报告告单单位和位和责责任任报报告人告人 4.1.1 责任报告单位 (1)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其它有关单位,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企业及单位、 5 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环境保护监测机 构、教育机构等。 4.1.2 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和个体 开业医生;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单位的工作人员。 4.2 报报告内容告内容 4.2.1 事件信息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级别、事件发生单 位及地址、发生时间及地点、中毒及波及的人数、主要症状体征、 患者就诊情况、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种类和数量、已经采取的 措施等。 4.2.2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 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 生地点、发生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 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种类、已经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 及电话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 可能引起中毒的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重大及特别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至少每天进行进程报告。 3. 结案报告 6 事件结束后,有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 事件终止后 2 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后果等进行全 面地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 防范和处置建议。 4.3 报报告方式、告方式、时时限和程序限和程序 获得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 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 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 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 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 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 行政部门。 接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急性职业 中毒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小 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 4.4 其他其他报报告与通告与通报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影响范围跨越辖区的急性职业中毒 事件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向 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认定涉及触犯刑律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行政部门 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7 接到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向中 毒事件相关的政府其他部门通报。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发生情况,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 一对外公布。 5 应应急响急响应应与与终终止止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 根据中毒事件性质、影响范围或本级政府要求及时启动本级响 应,重大、较大和一般事件卫生应急响应分别由省级、市(地)级 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启动。负责响应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中 毒事件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调 整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中毒事件,减少和消除危害和影响。 5.1 应应急响急响应应措施措施 5.1.1 卫生行政部门 事件发生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中 毒事件调查核实、确认及综合评估,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 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医疗救治,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并 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根据事件性质与程度或当地政府的部署应及时启动 本级应急预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中毒事件性质、影响范 围等及时启动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理技术支持和 督导等工作。 5.1.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 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根 8 据报告情况,及时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立即制订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中的组织分工;并 携带应急调查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通讯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 赶赴现场。调查组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与事件企业处理现 场工作人员联系,获得配合。以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造成中毒危 害的物质,对中毒原因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向现场救援者和 临床工作者提供救援建议,向事故有关处理部门提供建议,防 止事件扩大及类似事件的发生。 现场调查:若现场尚未得到控制,应根据获悉的资料和 调查到的资料,立即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中毒患者人数统计、 检伤以及急救处理、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 员疏散等提出建议,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调查。若 中毒事件已经得到控制,应先了解中毒事件概况(时间、地点、 中毒人数、救治情况),再进行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内容包括了 解现场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资料,在现场对可疑毒 物进行浓度检测并采集样品留实验室分析(现场空气或其他样 品的毒物进行浓度即便已被稀释也应测定),必要时可事后模拟 现场进行检测作为参考。 中毒病例调查:调查现场中毒者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 中毒事件发生经过,中毒人员接触毒物时间、地点、方式,中毒 人员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 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事件发生 过程、抢救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采取患者的生物样品 留待检测。 调查注意事项:现场安全和自我防护;收集相关意见,作 9 好记录,认真填写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表; 进行现场拍照和录音。 样品检测:采集样品时应注意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按照中毒物质性质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和采样工具,防止污染, 采集的样品量应足够满足多次重复检测。样品包括: 环境样品:气态和蒸气态有毒物质(包括气体、挥发性液 体以及可能扬起雾滴或粉尘的有毒液体和固体)。当毒物以气态 和蒸气态形式存在时,使用吸收管、固体吸附剂管、注射器或采 气袋等进行采集。采集方法以集气法为主,亦可使用导向采样 法。当样品以气溶胶形式存在时,使用滤料(微孔滤膜、过滤乙 烯滤膜)、采样夹和冲击式吸收管;当样品以蒸气态和气态形式 共同存在时,使用浸渍滤料或滤料加固体吸附剂采集。当存在 形式不明时,使用注射器或采气袋采集。对于固态或液态有毒 物质,一般直接用适宜的工具采入有螺丝扣盖子的玻璃或无色 的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容器中,4冷藏保存。 生物样品:中毒死亡患者或典型中毒患者的血液、尿液 为主要采集的生物样品。血液样品采集量为 10ml,尿液样品为 50100ml。 现场快速筛选采样:为及时了解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原 因,为急性职业中毒的诊断提供依据,要进行现场监测工作,对 中毒现场的空气及可能造成中毒的水或物质进行必要的现场快 速监测筛选。不能完全通过快速检测确定的中毒物质或者无法 进行现场快速测定的项目,现场采样后,应及时送有关单位进 行化验分析。对中毒现场已被破坏或已遭改变的,必要时须进 行模拟测试。现场监测检验方法见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10 。 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省疾控机构负责县级及以上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市、县(区)疾控中心 负责辖区内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利用多种形式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可能涉及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应对防范急性职业中毒 事件能力。 5.2.3 医疗救援机构 (1)急救机构或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在当地应急 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开展现场医疗急救工作; (2)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急救机构 或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按照当地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 令尽快将伤病员转运,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 收伤病员; (3)中毒患者救治医院要全力组织院内救治工作; (4)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救治情况,协助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开展病人标本的采集及个案调查工作。 5.2.4 卫生监督机构 (1)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督导、 检查,调查处理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2)围绕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开展职业卫生等 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5.2 应应急响急响应应的的终终止止 5.2.1 终止条件 应急响应终止必须符合下列所有条件: 11 (1)事件源已经消除,中毒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最 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事件发生 72 小时后,未出现新的中毒患者。 (3)原有患者病情稳定。 5.2.2 终止程序 由中毒事件响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 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 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分析论证提供技术 指导和支持。 6 事后事后评评估估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 民政府领导下,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中毒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 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以及中毒事件对社会、经济及公众 心理的影响、对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 查处情况等。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 门。 7 应应急急处处置保障置保障 7.1 应应急急队队伍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组成的急性职 业中毒应急救援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 12 援的培训和演练,加强各部门间的密切协作,提高应急救治能 力。 7.2 应应急急处处置必置必须须配配备备的基本的基本设备设备、 、药药品品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指定医疗卫生机构储 存必备的特效解毒药品和医疗设备,并保证药品更新和设备日 常维护。推荐储备的应急设备和特效解毒药品如下: (1)应急设备:急救防护装置 A 级、急救防护装置 B 级、气 体检测仪、毒物检测箱、便携式毒性气体检测仪、可移动(便携 式)气相色谱质谱仪、现场复苏设备、多功能监护仪、血液透析 灌流仪、心脏起博监护器、胃镜、电子支气管镜、动态脑电分析 系统、微量泵、输液泵、血浆置换仪、便携式呼吸机、神经/肌电 图仪、自动血液分析仪、移动式监护装置、呼吸机、除颤器、高 压氧舱。 (2)特效解毒药品:必备的现场救治特效解毒药品有:氰 化物中毒:亚硝酸异戍脂、亚硝酸钠、亚甲兰、4-二甲氨基苯酚、 硫代硫酸钠;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中毒:亚甲蓝;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毒: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依地酸钙 钠、青霉胺;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碘解磷定、氯磷定;有机 氟中毒:乙酰胺。 8 附附则则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定义:指在生产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的 工作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造成机体功能 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引起职业人群中毒的事件。 本预案根据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 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各市县按照本预案并结合当 13 地实际,组织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附件:1.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报告流程示意图 2.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 3.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表 4.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个案调查表 附件 1: 14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报告流程示意图 附件 2: 急性急性职业职业中毒事件中毒事件应应急响急响应应与与处处置流程置流程 省级疾控机构 市级疾控机构 省卫生厅 市卫生局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 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部国务院 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卫生局县级人民政府 急性职业中毒 医疗卫生机构急性职业中毒发生单位 突发公共卫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报告生事件报告 管理信息系管理信息系 统统 电话、传真等电话、传真等 方式报告方式报告 15 附件 3 急性急性职业职业中毒事故中毒事故现场职业卫现场职业卫生学生学调查调查表表 1、一般情况: 中毒事件发生 信息报告 事件核实 现场处理 患者表现 鉴定检测 现场调查 现场样本 采集 现场快速 检测 危害源 调查 病例流行 病学调查 实验室 鉴定检测患者紧急处理 明确流行病学 特征 中毒原因确定 现场控制接触者和患者处理 危害源控制 患者验伤分类 患者急救和救治 解毒药物储备 长 期 影 响 依法查处 16 事故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方式(TEL): 2、中毒原因初步怀疑(或引起中毒的化学品名称): 同时接触者共: 人,同时出现中毒症状者共: 人 死亡: 人 3、 中毒时间: 年 月 日 分 于上班后 小时 发生中毒的车间(座落方位): 4、中毒事件经过概述: 既往发生职业中毒情况: 日期地点中毒人数诊断处理情况 本次中毒患者情况: 编号姓名性 别 年 龄 车间工种诊断(含特殊诊断)处理情况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生产原料: 辅料: 主要产品: 副产品: 废弃物: 17 生产工艺流程图(列出所有的化学反应式): 5、本次中毒原因初步分析: 通风密闭排毒设施:有 无 ;效果: 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 设备跑、冒、滴、漏或事故; 设备检修或抢救不及时; 没有个人防护设备; 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或使用不当;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缺乏职业卫生教育; 其他原因 补充说明: 6、毒物检测 现场检测时间于事故发生后 小时 分 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检测过程简述: 7、检测结果: 8、小结 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 审核者: 调查日期: 附件 4: 急性急性职业职业中毒事故个案中毒事故个案调查调查表表 18 1、患者姓名 2、性别 3、出生年月 4、一般情况一般情况 事故单位名称: 邮编: 地址: 联系方式(TEL): 企业法人: 单位性质: 5、 、临临床症状床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抽搐、意识障碍、 小脑共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