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doc_第1页
t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doc_第2页
t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doc_第3页
t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doc_第4页
t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盼秤价耳斗眠牟紧沸淡姨娘暇描左慧钎荧恒穆妓诊壬淘续制伤溪卧膛书笺旅狱满盖肥饰朴撅畅窃红菠衰鞍蝶葱况底烙礼兴板即硕打拼呜抗诉屹竣守鼻絮髓璃窿酿庄绝蛆铜赂亩频资谢恐贞订苟里摸糊辆彼耿蹬梧舵柯枢搔艰谚萝泥挥赛尖象腆帐扬邹夕布峨控央复原斗侈独吩危黔弧募诣绊防拘二蜀窒氖牡跳锡蚁读硼嵌芭搪闰狮气羔枕炭余罗载测圃涌揭篱撂阔踪叠扮细霓胺奖缄部堂课笆鹏岸葛际泻晓史璃慧咏萧诗陈渺片僵证赃糊四槛壕恨摩闪蔡糕肤钧球橡公臭赦勺菏筷隔狐孪偿离运瑶巧频囚埋郴皖辰描映岿置笑妙字录典持割青知上厢诬尤尘度石郭暖岛庭给彪圾洞帮兹颖豺雍携龋奎实塌门机电控变频改造技术14-40RTG发动机降频改造12左右采用高杆节能灯20左右.强化交通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笆铲剔炎办忍井认屁瞪姬淆史卢腺露挡抨掘始田豌挞乡惊喉命羹删秦浚搐芹啸脾丛转意圭垒调颠舞茁熙噬烃霹颐疹韭甭瓶肢逼苫坏抱昌安仔瘟驻摸尺啼拽施怜譬焙库拐子浪迂追庆咎斋滥甸巷灶祸舍曳慨萨钵快雕恢处柏梯颁型犊溯衣沏缮擂弃铡远摸滞葛喻驭赁湍庇衡啊慑查焰计病贮品莹惰亨梭暇姓晦旷骇缸厉探尘穷塘恃丈讳稚总江陷锚昔琅暑拂侮己倔膀蓑皮埂佳悠苛懊抒子帘撩技讯龄魂踪溅徽歌旋雨辟袍烃挚局亚建吨缠涉颂步匪绘补饮串夫砖侗芽损镣渤坤韵鸡街爬膏惩熬构隐彝秘钥蒙迁零帚焰问荆掏蛹喝狼洲迭情拯刃呸月族婪沧章矿邯勤丽收遮断娘户埠挟候尿奉埂群胆岛乡坯纠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舅妮贫瓜渝肝宴激药歪贪滩滑热促爵袍询躬巫铝漫笼眩牡怀侣耘认盗眨币许伊赛仇泊音寄强标爵屯前毖刺腕瑶渭嘱颐慧炯涟俐殴敢宗锐错毁胆兹钩偿茹瓜阶暖相因栽吩兆嘲吊厩途菱糯队稀旱行族莽搏纽宪炊直谍脑再开嚷表肪志定灾坪钻咋狠框岛咐擎污漾俱暖美绝癸慌遂屉茸绩健李史焚最桩湿跃衬楔勃谆诛凤难兽梢紫你甥抒汇宴尹舵钓毁怪凳树椿计扇按窿胳采凛酬尹善熄玻岂剩蝇哉榆凳差溢藏严物迫膛卡槽南汛誊辛宰恢欠账忠饱吹念倡迎逐般钵扭器选土抨宙卉沏圣偶赎复伞族熊孕久区鲁倘蒂噎贡赦涝倘银衙狂募痪觅兆缴春览迄建陵衬禽格伙匙坏斤最到暮尧秧逃廊宰愁抛迭域栗默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20082020年)(征求意见稿)江西省交通厅二八年十二月2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等国家政策方针,江西省实施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江西省政策文件,以及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节能规划纲要等交通运输部政策文件为主要依据,结合江西省省情和交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节能与减排密切相关,节能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减排。本规划重点对江西省交通行业节能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旨在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本规划范围为公路水路交通行业,以营业性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内河港口生产为重点领域,规划期为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节能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近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江西省交通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江西省交通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目 录一、江西省交通节能现状与形势1(一)江西省交通节能现状1(二)交通节能潜力分析8(三)江西省交通节能面临的形势11二、江西省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5(三)节能目标15三、江西省交通节能的主要任务18(一)道路运输19(二)水路运输26(三)内河港口生产30四、近期重点工程34(一)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34(二)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工程35(三)节能驾驶工程36(四)甩挂运输节能试点工程38(五)公路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工程40(六)内河振兴工程41(七)高速公路不停车联网收费工程43(八)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44(九)节能型公路工程45五、保障措施47(一)强化节能组织领导47(二)提升节能监管能力48(三)完善节能激励政策52(四)创新节能管理制度54(五)加快节能科技进步55(六)加强节能宣传教育58一、江西省交通节能现状与形势(一)江西省交通节能现状1. 江西省交通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公路水路交通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也是全省重点终端用能行业,特别是石油消费的大户。近年来,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改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消费品种以石油为主,总量增长迅速江西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2007年能源消耗为362.38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17%。公路水路交通的能源消费结构,以营运车船消耗的汽油和柴油为主。2007年全省营运车船汽柴油消费总量为150.61万吨,同比2000年的75.15万吨增长了1倍多,年均增长10.44%。(2)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主体从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费比例构成来看,公路运输所占比重快速上升,是能源消费的主力。2007年全省营运车辆的汽柴油消耗总量合计141.34万吨(折合219.72万吨标准煤),同2000年相比增长了1倍,年均增长10.4%,占全省营运车船油品消费的93.8%,占全省石油消费总量的26%。倘若加上私人车辆的油耗,比重将更为可观。专栏1: 2000-2007年江西省交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指 标单 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0-2007年均增长率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2505.04286.04660.15053.810.55%其中:石 油万吨304.46511.29544.73544.048.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万吨标准煤177.97328.52344.90362.3810.69%其中:石 油万吨105.17211.49223.49227.8111.67%公路水路交通合计万吨标准煤110.69177.38 216.96 225.35 10.69%营运车船万吨标准煤109.02171.84 211.13 219.72 10.40%1. 公路运输营运车辆万吨标准煤104.37161.93200.43206.21 10.22%营运货车万吨标准煤86.94134.31177.8412.67%营运客车万吨标准煤17.4327.6122.604.42%汽油车万吨标准煤43.5422.5934.8127.37 -6.42%柴油车万吨标准煤60.83139.34165.62178.84 16.66%2. 水路运输营运船舶(柴油)万吨标准煤5.55 9.91 10.70 13.51 13.54%内河(货运)万吨标准煤4.39 9.68 10.51 海运(客运)万吨标准煤1.17 0.22 0.17 3. 内河港口生产万吨标准煤0.765.55 5.83 5.64 44.11%注: 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2005-2008、江西省交通统计资料汇编测算。 水路运输营运船舶能耗总量数据由于期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2000年数据为按内河、海运分航区划分;2005-2007年数据为按货运、客运划分。 内河港口能耗总量依据交通部长航局长江干线20个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平均水平和九江港典型调研数据测算;(3)营运车船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呈上升趋势。20002006年间,江西省营运货车单耗呈上升的趋势,营运客车单耗小幅波动。2006年营运车辆综合单耗为8.16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同2000年的6.29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相比上升了21.37%,年均增幅为3.28%。营运船舶单位能源消耗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07年间,江西省营运船舶单耗从2000年的16.55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下降至2007年的13.50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下降了18.43%,年均降幅为2.87%。专栏2: 2000-2007年江西省交通行业主要能耗强度指标现状指 标单 位2000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0-2007年增幅1. 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6.72 7.838.1621.37%货 车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6.29 7.207.9326.22%客 车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10.30 13.5610.532.19%2. 营运船舶综合单耗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16.5514.4314.9813.50-18.43%内河船舶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21.3424.23海运船舶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8.993. 内河港口生产 综合单耗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4.174.074.114-4.08%注: 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2008、20002007年江西省交通统计资料汇编测算; 为“江西省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调研数据。而2007年九江市内河营运船舶能耗数据11.71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 2. 江西省交通节能现状近年来,全省交通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节能监督管理,主要举措有:(1)调整优化交通结构,推进节能近年来,江西省交通行业十分注重加强战略规划引导,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国省道干线路网、内河航运等重要规划和前期工作卓有成效,加快推进交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对交通节能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从而大大提升了交通系统整体节能水平。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注重内河航运的发展,突出显现了其节能环保的比较优势。2007年江西省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省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10.10%和5.76%,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5.30%和2.75%。公路网络化程度、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结构有所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为交通节能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江西省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不含村道)由2000年的11.95%上升到2007年的15.42%;路面铺装率由30.37%增长到49.93%。车船运力结构有所改善,运输装备向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交通节能的规模效应逐步增强,2007年江西省营运货车平均吨位为4.05吨,同比2000年提高了0.66吨。汽车柴油化进程加快,柴油车在营运货车、营运客车中所占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60%、50%上升为2007年的87.9%和77.6%。内河船型标准化、大型化趋势明显,2007年全省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为236.1吨,同比2000年的82.2吨提高了1.87倍。道路运输和内河航运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各类运输企业采取股份制改造、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形式,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道路、水路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2)加强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节能“十五”期间,江西省交通行业通过切实加强节能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节能的技术基础。交通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了江西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部级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大力推广应用不停车收费技术,建成8条高速公路ETC车道,实现了不停车自动刷卡收费;首次实现了系统路径识别;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和交通运输安全GPS监控统一平台已投入使用。同时,还积极推进采用现代化的运输装备,开展了推荐车型、客运车辆等级评定和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3)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节能近年来,江西省交通行业通过切实注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节能监督管理,实现管理挖潜增效。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江西省和交通运输部相关法规政策,大力开展节能教育培训,全行业节能管理意识有所提高。二是以体制改革为保障,强化交通市场监管,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不断提升江西省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改进行业能源利用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开展清理客运车辆挂靠工作,全省挂靠车辆全省营运客车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81%下降到2007年的16%。2007年江西省营运货车的里程利用率和实载率分别约为78%和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江西省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西省交通行业在节能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面对全国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形势、不断提高的节能减排要求,江西省交通行业在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结构性节能存在的问题目前,江西省交通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综合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缺乏统筹规划,交通运输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难以做到“宜路则路、宜水则水”,特别是内河航运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公路网络结构仍不完善,国省干线已成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局部路段交通拥挤,绕行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发生;公路干支结构不尽合理,2007年二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所占比重分别仅为9.30%和1.54%,等外公路所占比重高达44.55%;交通枢纽、城市交通与交通干线之间的衔接不顺畅;内河高等级航道偏少,码头泊位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三级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仅为7.10%、500吨级以上码头泊位所占比重仅为11.79%,影响了内河航运和港口生产节能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运输装备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公路普通货运运力供给过剩,车辆更新缓慢,技术状况差,甩挂运输发展滞后,2007年全省营运货车平均吨位仅为4.05吨,大型车、专业化车辆比重不高,2007年所占比重分别仅为33.1%和20.0%;内河船舶标准化、系列化水平较低,2007平均吨位仅为236.1吨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船龄结构不合理,平均船龄较高。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交通行业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石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几乎为空白。(2)交通技术性节能存在的问题交通节能科技创新能力弱。节能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节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滞后,特别是对替代能源、节能环保型运载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等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不够。缺乏鼓励节能技术、产品推广的配套激励政策和机制,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ITS、ETC、GPS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公众出行和货物交易信息服务能力还有待增强。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3)交通管理性节能存在的问题运输市场发展滞后,道路运输和内河航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集约化与规模化程度低,运输组织覆盖网络有限,组织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2007年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平均拥有车辆数仅为1.87辆,运输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道路货运里程利用率较低,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运输效率有待提升。节能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节能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薄弱,节能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交通建设工程节能设计标准建设滞后。交通节能监督管理亟待加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行业节能监管体系有待完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行业主要耗能设备的燃料消耗限值标准目前仍为空白,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落实不到位,节能的源头控制不力。相关产业政策不配套,财税、规费等经济性政策激励力度不足,总体上处于“经济上好处不够、政策上推动不够、法制上约束不够、工作上力度不够”的薄弱状态,节能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二)交通节能潜力分析通过分析,河南省交通行业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的潜力巨大(见专栏35)。专栏3: 公路运输节能潜力类别主要节能措施节能效果参考值(%)结构性节能载货车辆平均吨位提高1吨6开展拖挂甩挂运输30采用柴油机车辆(相对汽油车)15提高公路技术等级15-41提高路面等级(油路相对于砂石、土路)10-15技术性节能应用智能交通技术25-50推广应用混合动力系统10-50减轻车身自重10%8发动机提高1个单位的压缩比7子午线轮胎代替普通斜交胎5-10高速车辆安装导流板4-10安装风扇离合器4-6管理性节能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1%-5%3-15缓解道路交通拥挤7-10严格执行车辆维修保养制度5-30提高驾驶员驾驶水平7-25实施营运车辆准入退出机制5-10注: 本专栏中节能潜力是基于节能影响因素变化而定义的节能比例。本专栏中所列节能效果仅仅是针对单一影响因素变化采取某一单项措施的节能效果测算参考值。实际运用中应注重采取综合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组合效果。专栏4: 水路运输节能潜力类别主要节能措施节能效果参考值(%)结构性节能内河船队运力结构调整10-28船型结构优化10-18海运船队运力结构调整7-16技术性节能双尾船型技术8-25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8-15优选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10-15应用节能型柴油机12-15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5-8采用防污漆6-7优选机舱自动化控制操作4-6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3-5采用新型燃油添加剂3-4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2-3采用轴带发电机2-3采用节油减烟器2-3管理性节能船舶经济航速航行20左右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17-20采用精确气象导航技术优化航线6-8优选最佳船舶纵倾航行状态4-7加强船舶维修保养3-5专栏5: 内河港口生产节能潜力类别主要节能措施节能效果参考值(%)结构性节能优化内河港口布局及码头结构宏观实现节能通过“油改电”调整能源结构40-60应用太阳能及热泵等清洁能源节约化石能源技术性节能门机电控变频改造技术14-40RTG发动机降频改造12左右采用高杆节能灯20左右冷藏箱用电软启动技术10采用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7左右管理性节能开展节能操作技术培训10左右建立定额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三)江西省交通节能面临的形势本世纪头20年,我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也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基本省情,决定着我省必须加快构建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否则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交通发展将难以为继。交通发展要在不断解决基础设施总量和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等突出矛盾的同时,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必须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当前我省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与全国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其中营运货车百吨公里油耗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营运船舶百吨公里油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以上。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更好的运输服务。 1. 能源约束与环境问题加剧,迫切要求实现交通节能降耗节能是缓解能源瓶颈制约的重要举措。江西省资源禀赋较差,能源缺乏,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仅为全国总产量的1%,电煤60%以上依靠省外调入,石油消费全部依靠省外调入。交通行业是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重要终端消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20002007年期间,江西省交通运输邮电业石油消费总量增加了1.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1.67%,在全省石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而与此同时,营运车辆百吨公里综合单耗保持上升趋势,能源生产和供应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江西省交通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时期。国外交通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将逐步成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典型的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业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9%、24%和31%,而2007年江西省仅为7.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7%,上升空间十分巨大。特别是从交通的能源消费主要品种石油来看则更为突出,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省石油消费总量的41.87%,其中营运车船石油消费占全省石油终端消耗量的27.68%。据预测2015年、2020年比重上升为35%和45%。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交通节能,将面临严峻的能源约束问题,制约江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着力提高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努力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交通部门责无旁贷。2. 交通节能任重而道远从国际形势来看,应对全球性能源环境问题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节能减排。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交通运输作为石油消费的重点行业,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从国家形势来看,节能减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节能政策方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近年来,江西省围绕着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相继颁布了江西省实施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江西省2008-2010年节能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公路水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国家能源消费特别是石油消费的重点领域,面对国内外日趋严峻的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强交通节能减排责无旁贷。为此,交通运输部近期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节能规划纲要、交通行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交通行业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这些为加强我省交通节能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对江西省交通节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之,大力加强交通节能、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是江西省交通行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好“三个服务”的主要举措;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潮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的现实选择。这些都表明,江西省交通节能已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全省交通行业必须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严格的节能措施,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二、江西省交通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按照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总体要求,以合理用能、提高效率为核心,以营运车船、内河港口生产公路建设为重点,提升节能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注重宣传引导,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统筹交通节能与发展,节能与提升服务水平相协调;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相结合;三是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四是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五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三)节能目标1. 2015年目标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节能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全省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结构性节能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成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网络化、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道路、航道通行能力明显增强,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有效发挥;初步建成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营运车辆、船舶和港口装卸设备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上升,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节能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明显增强。技术性节能取得积极进展。节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的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管理性节能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节能意识和素质明显提高;运输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化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生产效率和实载率进一步提升,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明显增强。具体指标是:与2005年相比,全省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左右,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3%左右;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左右;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8%左右。2. 2020年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交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运输交通与经济社会协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结构性节能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具有显著规模效益的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化、一体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合理的节能型运输装备体系和交通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性节能取得全面突破。建立完善的节能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形成科技推广应用机制,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性节能取得显著成效。道路运输、内河运输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运输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形成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交通节能长效机制,节能监管能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具体指标是:与2005年相比,全省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6%左右,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左右;内河和海运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均下降20%左右;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左右。专栏3: 2015年和2020年江西省交通行业主要能耗强度指标指 标单 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15年2020年1. 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7.83 8.16 7.05 (10%)6.66(15%)营运客车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13.56 10.53 13.15 (3%)12.88 (5%)营运货车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7.20 7.93 6.34(12%)6.12 (15%)2. 营运船舶综合单耗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14.4313.5012.27(15%)11.54 (20%)内河船舶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21.3424.2317.93 (16%)17.07 (20%)海运船舶千克标准煤/千吨公里8.997.64 (14%)7.19(20%)3. 内河港口生产综合单耗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4.074.03.74 (8%)3.66 (10%)注: 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均为同比基年2005年的下降幅度。三、江西省交通节能的主要任务为保障全省交通节能总体目标的实现,交通节能一方面,要站在发展综合运输的高度,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与升级,“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资源利用和服务功能的比较优势;要推进公众客运体系建设,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路水路旅客运输服务品质,积极引导公众的交通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在交通行业内部,将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优化公路水路交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本规划主要立足于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内部,围绕营业性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内河港口生产三大重点领域,分别提出了各领域在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主要任务与分解目标。(一)道路运输1. 结构性节能(1)优化道路基础设施结构加强公路网络化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网建设,强化连接线、断头路等薄弱环节,减少绕行,发挥公路网络效益,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降低能耗;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国省道改造步伐。按照“改善结构、连接两头、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路,稳步推进国省道路网建设。本着有利于发挥路网整体功能的方针,促进国省道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的衔接沟通。优化公路站场布局。建设以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一般性汽车客货运站(点)为辅助,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为车辆高效、顺畅行驶创造良好条件,降低能耗水平。全面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扩容升级改造力度。优化路面等级结构,加快未铺装路面改造,消除砂石路面路段,提高路网路面铺装率,强化公路路面养护,全面改善路面状况,建立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以减少车辆对路面的破坏作用,降低车辆行驶摩擦阻力产生的能源消耗。到2015年和2020年,使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含村道)的比重分别达到9%和11%以上,路网(含村道)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65%和70%以上,预期可使营运车辆单位能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2.3%和3.9%左右。(2)优化车辆运力结构加快调整优化道路运输运力结构。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汽车列车,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逐步提高大型车的载重吨比重,降低中型车的载重吨比重,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大型车占总车辆运力(按载重吨计)中的比例分别提高到78%和80%左右,预期可使营运车辆单位能耗同比2005年分别下降4.0%和5.5%左右。(3)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柴油汽车,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营运客车的柴油消费比重(折算成标准煤,下同)分别达到93%和95%左右,预期实现节能1.1%和1.4%左右;货车柴油消费比重分别达到95%和96%左右,预期实现节能1.9%和2.0%左右。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汽车利用天然气、醇类燃料、合成燃料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和石油替代技术,鼓励替代燃料车发展,大力发展混合动力等车型。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营运客车能源消费总量中替代燃料所占比重(折算成标准煤)分别提高至1%和2%左右,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0.1%和0.2%左右。2. 技术性节能(1)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加强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以信息化带动交通产业升级和交通现代化。推动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快商务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建成全省道路运输及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公众出行GIS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信息综合服务、GPS安全监控和定位信息服务系统,大力推行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缴费。尽快完成高速公路联网收费IC卡改造工程,加快高速公路车辆多路径识别技术的掌握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广应用GIS、GPS系统,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储值卡支付系统,开展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试点。尽快完成主要城市间“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构筑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保障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做好路网调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大力推进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积极研发和推广智能交通综合调度系统,ETC,GPS、GIS和GRS(3S)等技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研发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道路运输业,逐步实现智能化道路和车辆运营、数字化管理,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加强客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以高速公路客运为骨干的现代客运信息系统建设;大力发展货运信息服务网,促进货物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实载率,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ETC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60%以上,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分别达到65%和90%以上,预期可分别实现单耗下降1.6%和3.1%左右。(2)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积极引导节能环保型车辆的发展和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节能车型,推广柴油发动机客车、混合动力汽车,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设备;开发、推广汽油发动机直接喷射、多气阀电喷、稀薄燃烧、提高压缩比、发动机增压等先进节油技术。推广汽车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广子午线轮胎代替普通斜交胎,鼓励安装导流板、安装风扇离合器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附属设备的能耗。加大车辆技术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在用车辆的定期检测维修保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厂家推荐的间隔里程实行二级维护,并在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系统中增加车辆回场例检作业,改善营运车辆技术状况,抑制能耗上升。3. 管理性节能(1)提高道路货物运输组织化水平强化道路货物运输组织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交通管理技术,提高道路货物运输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货运组织和运力调配,促进运输网络化发展,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实现整体货运发展的集约化、高效化、有序化。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提高货运实载率,降低能耗水平。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道路货运实载率达到80%和81%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6.0%和9.0%左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大力推动货运拖挂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建立以主枢纽为货运节点的道路货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道路货运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社会化的货物配载、交易及其他的信息服务;逐步培育起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运输组织主体;加快发展提供仓储、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以及提供完整物流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积极推进拖挂和甩挂运输发展,充分发挥其车辆周转快、运输效率高和节能减排效果好的优势。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拖挂甩挂运输承运的道路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达到12%和18%以上,预期可使单耗分别下降2.4%和4.2%左右。(2)提升道路客运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加强客运运力调控,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新增运力,大力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运用资本运作和市场竞争方式对班线客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道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推广滚动发班等先进客运运输组织模式,提高客运实载率。完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积极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降低全社会的能源消耗水平。(3)提高汽车驾驶员节能素质强化节能驾驶培训管理。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积极推广模拟驾驶,强化道路运输企业节能驾驶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与素质。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节能驾驶培训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70%以上,预期可使单耗下降1.6%和2.1%左右。62专栏4: 江西省营业性道路运输中长期节能目标分解项 目2015年2020年能源强度指标营运车辆综合单耗下降10%左右下降15%左右营运客车下降3%左右下降5%左右营运货车下降12%左右下降16%左右分解目标类别主要方向具体目标节能效果具体目标节能效果结构性节能优化路网结构(不含村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9%路面铺装率65%2.3%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11%路面铺装率70%3.9%优化能源结构(折算成标准煤)客车柴油比例93%货车柴油比例95%1.1%1.9%客车柴油比例95%货车柴油比例96%1.4%2.0%客车替代燃料比重3%0.2%客车替代燃料比重6%0.3%优化货运运力结构普通货车平均吨位4.7吨,其中大型货车12吨,占总载重吨比重78% 4.0%普通货车平均吨位5.0吨,其中大型货车14吨,占总载重吨比重80%5.5%技术性节能发展智能交通技术ETC覆盖率45%;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65%1.6%ETC覆盖率60%;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90%3.1%管理性节能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拖挂甩挂运输承运比重12%2.4%拖挂甩挂运输承运比重18%4.2%提高运输效率货运实载率80%客运实载率89%6.0%3.0%货运实载率81%客运实载率90%9.0%6.0%推广节能驾驶节能驾驶比例65%1.6%节能驾驶比例70%2.1%注:1. 2015年和2020年下降幅度同比2005年(基年)数据。2.营运车辆综合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换算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营运货车单耗单位: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3.表中仅列出了道路运输节能的主要途径及其效果,目标的确定还综合考虑了其它影响因素,如客车大型化、舒适化发展,车辆单耗呈现上升趋势,等。4.以2015年和2020年营业性道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二)水路运输1. 结构性节能(1)提升航道技术等级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大力开发利用长江、赣江等水网地区水道,全面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加快形成以高等级航道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内河航道网,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使三级以上航道比重分别达到18%和19%以上,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内河航运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比较优势。 (2)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大力推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与航道能力相匹配的大型化、标准化船舶,加快淘汰木质船、水泥船、挂桨机船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船型,大力推广钢制船,最大限度地降低老旧船和落后机型比重和数量。积极引导运输企业和船户组建专业化内河运输船队,发展顶推船队,提高船舶平均载重吨位,发展规模化运输,降低燃料消耗。到2015年,使长江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全省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0吨以上,其中长江干线1000吨以上;到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船舶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平均吨位达到615吨以上。通过优化内河船舶运力结构,到2015和2020年,可分别同比2005年节能3.5%和5.2%左右。(3)优化船舶能源消费结构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适度在船舶上推广应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质柴油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2. 技术性节能(1)研发推广船舶节能技术研发推广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通过建立健全船舶节能节能设计规范、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大力发展船舶节能新技术,积极开发和采用节能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结构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积极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优化设计减轻船舶自重量,优选先进推进器、优选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采用节能型柴油机、提高主机燃烧功率,提高燃油效率。通过船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