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锦屏县侗族嫁娶风俗.doc_第1页
贵州省锦屏县侗族嫁娶风俗.doc_第2页
贵州省锦屏县侗族嫁娶风俗.doc_第3页
贵州省锦屏县侗族嫁娶风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屏启蒙侗族婚俗侗歌文化锦屏是一块神秘而具古朴民风民情的小城,侗族文化在雄奇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呵护下滋润着她的每一寸肌肤,悠扬的侗族大歌、惆怅的风雨桥、挺拔的侗族鼓楼代表着侗家人的生命,侗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是侗族人的精神食粮,是侗家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歌在启蒙侗族婚俗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婚俗成为以侗歌为首的传统音乐体裁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载体。正是侗歌在启蒙侗族男女婚恋全程的过程所占的地位,才使启蒙侗族传统音乐和婚俗得以保存。一、启蒙侗族婚俗侗歌文化的形式、种类、内容(一)恋爱传统歌会中相识,相爱,是启蒙侗族家庭组合的开始。在启蒙,歌会的日子没有固定,场地也不固定,溪边、山上;赶场时,农作时,都能成为会歌场。在启蒙侗家,青年男女选择情侣时,除了相貌、性格、情趣等因家以外,最重要的共性是对方要有歌才,其歌才出众要比其是否漂亮、是否有钱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传统歌会中的初相识唱的一般是“问姓氏歌”互相了解姓氏。若是没有血缘关系,则继续会歌,姑娘可以通过山歌提出问题,让小伙子回答,以歌了解小伙子的才学、智慧和真实感悄。会歌时歌曲歌词内容,一般都是拔高对方的相貌、家事,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以表示谦让。启蒙侗族的恋爱不是“谈”成的,而是“唱”成的。当男女双方确认男女朋友关系后,就可以相邀“行歌坐夜”。姑娘们结伴在风雨桥,鼓楼下纺纱、做针线;青年男子成群相约,携带琵琶、牛腿琴、笛子、木叶等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唱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二)婚俗1.伴嫁歌、哭嫁歌在启蒙侗族的婚姻习俗中,男女双方父母若是同意婚事,男方就下聘礼定亲,称为见面酒。见面酒中。此后每逢节假日,男方必须“送篮子”,等过两到三年,男方就可以挑礼品到女方讨要女方的八字,打五升,定期。从订婚到结婚二三年不等的时间里,嫁娘的同伴们每天晚上都要到她的房间来作伴,姑娘们一边同嫁娘做嫁妆,一边聊天谈心,并唱伴嫁歌。伴嫁歌都是诉说姊妹之间的情谊,如往日一起做伴,一起劳动时的点点滴滴。临近出嫁的时间,这时嫁娘就要唱哭嫁歌,哭的内容主要是诉说家人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就要与亲人离别的难舍之情。2.婚礼与酒歌(1)拦门歌、炒茶歌、姊妹歌迎亲是启蒙侗族婚俗中一个极富特色的环节,有“火把迎亲”“夜嫁”等习俗。启蒙侗族举办婚礼一般三天,男女双方家分开举办。新婚第一天,男方要请会唱歌、有威望的“关亲”带领迎亲队伍去新娘家结亲。在到达女方家里时,女方会在寨前、屋前设下拦门酒,迎亲队伍每经一道“门”都要对歌、喝酒,如果“关亲”唱得不够好,往往会很难过“门”,“开门贴”的钱也会被女方要求增加。启蒙侗族婚俗有“炒茶”的习俗,这里的炒茶并不是真正的炒油茶,而是男方“关亲”在女方吃放后,会被女方的亲人拉到火塘便,架上锅(锅下并没有火),让“关亲”拿钱出来炒,并一边唱炒茶歌,歌词内容多是夸奖男方家庭好等,让男方多“炒”点“茶”分给娘家人品尝,而关亲在客气的同时,表现得很小气,有时放上5角钱,或1快钱,很谦虚的说男方条件不好,就只有这么多。双方对唱,最后炒到128块钱结束。以此寓意新娘到郎家一年12个月顺顺利利。夜晚,新娘出嫁前的凌晨,新娘的姐妹要到新娘家为待嫁新娘唱姊妹歌,表示姐妹之情,并为新娘祈福,歌词内容多为表达姐妹之情和劝导新娘嫁到夫家要孝顺、勤快等。如:“今朝姊妹同凳坐,明天姊妹隔山坡,隔了山坡尖又尖,得见娘家烧火烟,妹嫁郎家要孝顺,勤快做活易得心”等。直到唱到新娘出嫁。启蒙侗族新娘出嫁是在半夜或凌晨,新娘拜完祖先、父母、兄嫂后由兄弟背出门,女方唱送亲歌,送接亲队伍出门。(2)迎亲歌,敬酒歌、送客歌当迎亲的队伍把新娘及陪同新娘来的娘家客人接到男家门口是,男家迎亲婆上前迎接唱迎亲歌),娘家客人唱答谢歌,在歌声中,迎亲婆把客人迎进了家中。晚上,是婚礼的正餐,在就餐前,主人先唱请客歌,随之,客人唱祝贺歌、赞歌等。在席间,主客互相敬酒,主人唱敬酒歌,客人唱谦让歌。主人以歌献酒,而客人则以歌致谢,彼此你敬我让,你唱我答。对歌喝酒,喝酒对歌,一直延至深夜。第三天,新娘家兄弟姊妹接新娘回门,酒席上,主人就要唱留客歌给陪新娘来的“陪婆”,客人则唱感谢主人歌,对郎家的家事表示赞扬,并感谢热情招待,待吉祥时到,主人便鸣放鞭炮送新娘回门。在送客人出门的同时要唱送客歌,直至把娘家人送出寨门,整个婚礼算是结束。二、启蒙侗族婚俗的特点地处深山的锦屏县侗族在婚恋观上,并不因她的与世隔绝而思想僵化与封建保守,相反,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侗家人自由的婚恋观。锦屏启蒙侗族世世代代对婚姻与爱情讲究自由,这从他们保留下来的山歌和酒歌可知,侗族青年男女常常在黄昏和晚上外出以歌声约会,通过唱歌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慕和思念之情。没有家族和封建的限制,遇到喜欢的人可以自由的恋爱、结婚生子。如苗寨“姊妹节”被誉为东方古老的情人节,而侗寨独特的“三月三”歌节,也是侗家人较古老的情人节。以甜藤、甜菜舂三月粑作为男女的定情之物,以山歌作为男女定情的媒介,并在广众面前定情,这种定情方式,反映了侗族婚恋极其自由。启蒙侗族婚俗侗歌的音乐结构因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为歌会、行歌坐月时是男女相识或热恋时,所以歌曲是较为轻快高亢的,歌词较为轻松,曲调轻快。哭嫁歌、伴嫁歌比较悲伤、细语,表达愧对父母兄嫂的养育之恩和对姐妹分别的不舍之情,曲调轻慢,柔和。拦门歌、炒茶歌、姊妹歌、迎亲歌,敬酒歌、送客歌等都较为细腻,曲调流畅、优美,旋律性强,感情扑实而深沉,给人亲切之感。服饰也是侗家人的一大特色,每逢重大节日便会身着民族盛装,而对于侗家儿女出嫁,格外重视,启蒙侗族婚俗侗歌是侗族长期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就启蒙侗族婚俗侗歌本身而言,它既是一部侗家风味浓厚的抒情长诗,也是启蒙侗族一部婚俗史,从中能了解到启蒙侗族婚俗变迁、妇女心理、社会发展、启蒙侗族的语言、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等。三、现代社会“文化保护者”的角色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在传承或记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诸方面的内容时,选择了“歌唱”来作为完成记忆、交流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因为“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以歌载道”是侗族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以载道”的传统。而婚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习俗,所以说启蒙侗族婚俗的侗歌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长度、空间广度,还是从其内容的丰富、音乐的精妙等来看,都具有代表性。婚俗侗歌是千百年来启蒙侗族婚俗的一种传承,从启蒙侗族婚俗侗歌的内容看,除了表现启蒙侗族婚俗的婚姻史和文化内涵外,还展示了启蒙侗族婚俗心理情感的变化轨迹。在当今“洋婚”盛行的时代,少数民族婚礼风俗正慢慢的消退,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正视,因此,侗族风俗通过歌的形式被保存下来,成为少数民族的保护者,将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启蒙侗族婚俗侗歌习俗是在长期历史中适应其独特发展而来,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在参与侗族地区人际关系的调适中挥重要的作用。启蒙侗族世世代代以其侗歌为媒的风俗,一直较为成功地维系着他们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奠定了侗族传统文化生态化特征的基础。总之,启蒙侗族的婚俗与歌是结为一体的,婚俗中,从歌会的“初相会”到最后的结婚“喝喜酒”,每个活动各具特点,又环环丝扣。启蒙侗族的婚俗离不开歌,侗歌也在婚俗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同时,启蒙侗族人能够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完整保存自己的文化,侗歌习俗对启蒙侗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参考文献: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申报书侗族大歌,2004.4. 2赵晓楠.传统婚俗中的小黄寨侗族音乐对小黄寨侗族音乐的文化生态考察之一J.北京:中国音乐学(季刊) ,2001年第3期.3 潘年英.侗族礼俗与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