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_第1页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_第2页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_第3页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_第4页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唐诗中的渔父形象文献综述学 生:秦晓蓉,长江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孟修祥,长江大学文学院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有四个弟子渔樵耕读,这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基本职业。渔樵代表一种出世的态度,耕读代表一种入世的态度。“作为生产方式,渔樵远远早于农耕”。 1渔父居于首位,也因此而绵延出了大量的渔父诗词,表达着古往今来文人志士的处世态度。“渔父”也被赋予了特定的形象,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渔父的文化内涵正在被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掘,并处于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阶段。渔父的形象,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形象又体现了不同的文人心态,由最初的姜太公钓鱼到楚辞中渔父与屈原的对话,再到唐代柳宗元等人的孤舟独钓,这些渔父的形象来源及演变,无一不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一、渔父形象的演变1渔父的原型郑瑞侠在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其演变认为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是渔父形象的最初原型。这两个原型“他们的学术观点、处事原则虽不尽相同,塑造的渔父形象却并无二致,其共同特点主要是作为人生诱导者而出现。”2两人的身份无疑都是隐者,都是对假设诱导对象的积极入世进行批评,表现了道家一派的思想倾向。在王岩的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中,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源于先秦时代的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3。余欢的卜居渔父之研究中也写道“楚辞渔父庄子渔父所写的渔父形象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隐士形象”。 4稍有不同的是,赵山林的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中写道:“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有三个来源,一是庄子渔父,二是楚辞渔父,三是吕氏春秋中写到的太公。”5来源于庄子、楚辞的,体现了潇洒出尘、散淡闲适的人生理想;来源于姜太公传说的,体现了待时而动、用士立功的人生追求。试论中国文学史上“渔父”形象的古今演变中说“一般认为,姜尚是出现在历史上的第一个渔父”。 6蔡凌的唐宋诗词中渔父意象的现实意义中渔父的原型分为历史原型和文学原型。其历史原型是 “以渔父为题材,来源以久,最早可追溯到吕氏春秋的记载”, 7即来源于姜太公吕尚钓鱼的典故,此后,以“磻溪渔隐”隐喻怀才隐士、渔隐逐志。国语越语中的范蠡最终功成身退,成了归隐归世的典型。而渔父的文学原型则是“渔父作为完整的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篇。前者为寓言,后者为赋体,二者以不同文学样式展现了道家的超然物外的思想。杨柏岭的自由的经典象征:唐宋词中渔父系列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中则认为渔父的原型是复杂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的姜太公吕尚溪垂钓,心存仕念,显隐而仕达;后汉书严光传记载的严光羊裘垂钓,心绝仕名之念,乐隐出世;国语越语等记载的范蠡泛舟五湖,心存避祸之念,又是功成归隐;楚辞渔父中“渔父”乃是心存入世之念,求得现实人生的保全;庄子渔父中的渔父则是心存避世之念,求得无名、无功、无己的新德性”82渔父形象的演变郑瑞侠的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原型及演变中指出,渔父形象经历了从人生诱导者到隐士高人,再从义士侠客到绿林好汉的演化过程。从庄子和楚辞渔父的诱导者形象并被赋予了极强的神秘色彩;至唐宋时期,渔父继续作为隐士和世外高人的形象而出现,但是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而且对渔父的生活状态,捕鱼手段都有了确切的描绘。第一,主要展示渔父本身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人的诱导则退居次要地位。如“北宋词人苏轼的渔父词四首,把渔父生活描绘的十分生动形象,由饮儿醉、由醉而醒、由醒而笑。”9第二,渔父的年龄段是比较模糊的,不再是固定的老者形象。第三,先秦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没有具体的捕鱼方式,而唐宋诗词中的渔父,则往往是垂钓者。从义士侠客到绿林好汉一说,先秦文学中的渔父是以人生诱导者出现,有一付热心肠,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诱帮助世人摆脱苦难,这种形象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义士侠客。而渔父作为义士侠客出现时,就已经和现实时政相疏离和冲突,这种性格的进一步发展,便会走上起义造反的道路。水浒传中渔民出身的水军领袖多数都是如此,其中以三阮、张氏兄弟最为典型,并出现了女性形象,往往伴有杀人越货等不法勾当。蔡凌唐宋诗词中渔父形象的现实意义中,从先秦演化而至的唐宋诗词中的渔父形象,分为两种:(一)飘逸洒脱的智者唐诗中的渔父解读(二)仕与隐的纠结唐宋渔父词解读田耕宇的“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总结出的典型的渔父形象有四种:10钓名的渔父形象以隐求仕的文人心态孤傲的渔父形象愤世嫉俗的文人心态潇洒的渔父形象淡泊世事的文人心态偷闲的渔父形象仕中求隐的文人心态I在李霁的溪沧浪打渔人中,渔父的形象由隐者再到清贫、清高,不断完善和丰富起来,形成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其三个主要代表阶段分别为:11一、浪迹烟波,自食其力,不问世务的渔父。代表人物为庄子和楚辞中的渔父二、发现理想社会的探险者和遁世的隐者渔父。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太平社会的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三、清寒且超凡绝尘的渔父。以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塑造了一个“烟波钓叟”的心境形象。至唐宋时,出现的渔父词中,有些学者的研究出现了侧重点的的不同,也代表了他们观点中的渔父形象的精义不同。杨柏岭的自由的经典象征:唐宋此种渔父系列形象的特点及意义认为,以闲适为主题之一的唐宋词,自然是渔父系列形象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由闲适,是唐宋系列渔父形象的主题。一、渔父:摆脱尘机与畅想自由二、垂钓:金鳞罕遇与寻觅自由三、扁舟:身心载体与自由形式四、湖海:以天合天渔自由空间五、清空:渔父家风与词体体性权梨舟的论宋代渔父词中也对渔父的形象特点“闲适境界和渔父形象的自由特征” 12,作了阐释。而王岩则侧重于,两宋文人渔父词空前繁荣的原因则在于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影响,因而也成就了“渔父形象的那种超脱旷达、淡泊自适的隐逸情怀。”13同样,在评析渔歌子和江雪两首诗作时,吴华雯也表示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在于“表达出了一种隐逸情怀,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反抗”。 14 王守明渔父是与世推移的人吗?一文中,指出渔父是不是一个与世推移的人,对他的形象有一个新的解释:“超然浊清” 15,超出了世俗的羁绊与烦扰。邓红梅唐宋词“生命意思”的透视中写道,唐宋词中,也有三种隐逸:最早写渔父词的张志和的隐逸是真正的对大自然地享受 ;“而朱敦儒,则不如说他是真正的隐士,他那看似潇洒的掉头不顾,显示出他有过红尘经历的;而陆游笔下的湖中隐者,则有一份清高的心理。”16 许霞和周佳锦洞庭湖隐逸文学之“巴陵渔父形象”论略中也论述了“巴陵渔父”的形象:“沧溟放歌中的傲岸、诗情画意间的逍遥、无计忘怀处的沧桑” 17二渔父形象的成因总结来说,渔父系列形象的成因有四点:。一,政治原因无论是作为来源的楚辞中的渔父还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以及后世诸多的渔父诗词,政治的黑暗会直接导致愤懑型渔父的出现,而古代选官制度中的荫封制度,则会导致钓名型渔父的出现。二,时代社会背景及风气李彦灵的陆游笔下“湖中隐者”形象研究中指出,“至唐转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带有浓郁南方特色的渔钓题材在宋代文学作品中不断涌现” 18至宋代时,皇帝对文人隐士的看重与中用,使得隐逸文人及作品层出不穷。三,文人心态一种是济世救民,维护道义,建功立业,另一种则是回归自然,寻求身心的超脱,从而成就了潇洒自由的渔父形象四,文化传统由先秦时期儒家与道家的出世与入世哲学,到唐宋两代儒释道三家的融会与整合,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对文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隐逸思想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三渔父形象的现实及美学意义1渔父形象的现实意义蔡凌唐宋诗词中渔父形象的现实意义中认为,当下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唯金钱是举的思想应运而生,追功逐利的实用价值观日益凸现,而古典诗词中的渔父形象就为其提供了完善其人格的精神支撑。渔父诗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从隐逸心态、文化审美、道德救亡三方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一) (一)(一)渔父隐逸心态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灵的指路明灯。其一,沽名钓誉,以隐求仕其二,壮志难酬,淡泊世事其三,孤傲绝俗,怨抑愤慨(二) (二)(二)渔父审美文化的多重性大学生的道德救亡 其一,超然闲适的洒脱情致其二,从容自由的生命意识2渔父形象的美学意义凌云白发渔樵江渚上阐释了 渔父系列形象的美学意义19(一)英雄迟暮宝刀未老的喜剧美(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怆美(三)浪迹江湖飘逸洒脱的情致美总 结由此可见,对于渔父诗词的相关研究,学界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去进行探索,因为知识的更新少不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探索唐代渔父词的形象及其内涵,就能进一步挖掘其潜藏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等等,这样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参考文献1 殷学国.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D .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4),2 郑瑞侠.古代文学的渔父原型及演变J .中国文学研究, 2003,(06)。3 王岩.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R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9,( 04). 4 余欢.卜居渔父之研究R .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05) .5赵山林.“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J .河北学刊, 2002, (09) 6张骏.孙久荣.试论 中国文学史上“渔父”形象的古今演变J .当代文坛, 期刊2012, (05 )7蔡凌.唐宋诗词中鱼父意象的现实意义R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12(12)。8杨伯岭.唐宋词中渔父系列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N .东方丛刊,2009( 03). 10 吴丹.宋代渔父词研究J .贵州大学, 2009 , (05) .9 吴丹.宋代渔父词研究J .贵州大学, 2009 , (05) . 10田耕宇.“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剖析R,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期刊2010,( 06)11 李霁. 渔父形象之关照R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2007, (01 ) 8 权梨舟.论宋代渔父词.陕西师范大学J .定影评介,2006, (09)12 权梨舟.论宋代渔父词.陕西师范大学J .定影评介,2006, (09)13 王岩.论文人渔父词(中唐至元) J .福建师范大学,2006, (09)14吴华雯。举世皆浊我独清评析渔歌子江雪中的渔父形象。学报,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