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doc_第1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doc_第2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doc_第3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doc_第4页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评价1. 李晓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新议,甘肃理论学刊(兰州)1989.22. 池元吉从经济结构的变化看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3. 吕薇洲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历史使命贵州社会科学2006.74. 陆彦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综述学术界(双月刊) 2003.25. 罗文东 李玲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现状和前沿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36. 佟家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评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南开经济研究1986.57. 黄元拔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评对马克思和列宁的两个重要结论的曲解,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8. 苏T.契勃里科夫.尹兴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国外社会科学1990.49. 黄安年 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10. 叶险明 论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的同一性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与当代社会主义关系研究的方法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11. 苏戎安 世界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岭南学刊2001年第6期12. 黄向臻 试论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13. 刘国仁 试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314. 赵光辉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求实2003.615. 沈春敏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纪桥2004年第2期16. 沈建国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17. 黄苏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1988.1118. 罗元铮 林振淦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与当代资本主义河南师大学报1983.319. 黄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划分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7.620. 崔丕 资本主义历史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21. 沈毅 也谈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胡维革、程舒伟先生商榷学术月刊1993年第8期22. 黄元拔 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的几个认识问题一一兼论怎样看待列宁的帝国主义定义乐山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23. 田卫民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及其历史命运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24. 刘炯忠、叶险明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25. 靳辉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研究观点的摘录一、对马克思是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地位的观点的总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因为“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资本集中程度的提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于是,以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来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出现了。而且,生产力越是高度发展,用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就会越加强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终究会突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梗桔,而为自己找到新的社会生产形式。 -黄元拔 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的几个认识问题兼论怎样看待列宁的帝国主义定义乐山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9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这个论断,是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作了深刻的解剖之后,得到的一个科学结论。 -黄元拔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评对马克思和列宁的两个重要结论的曲解,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与之相反的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研究,他们认为,社会_义不是从外部强加的,这种由外力科用的社会主义没有现实根基,“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利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个“现实”是指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尤其指当时资本主义运动的现实。正是从现实社会生产与经济结构的发展中,从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及整个人类解放的切身利益所进行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愿望与想象.而是个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现实的发展正在为它创造着基础,提供着条件和动力 -沈春敏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纪桥2004年第2期依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功绩。 -刘国仁 试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3马克思对古典资本主义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描述,对基本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的揭示,是无比深刻与精辟的.现代资本主义是从古典资本主义发展而来,尽管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许多共同点,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利润规律等等,都仍然在起作用.马列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分析,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但是必须看到,经典作家的有些论断在当时是对的,但现在己不适用;有些论断原来就未必正确;还有许多间题,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判断.因此不能死抱住经典作家过去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才有生命力。 -黄苏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1988.11马克思主义代表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思潮。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评价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即把历史上所有的生产方式都“当做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来考察资本主义,把它的历史作用看成是人类社会整个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19世纪中叶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已发展到成熟的工业社会,生产力已经接近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程度,“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估计使马克思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和革命变革上来。 -崔丕 资本主义历史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二、对列宁有关垄断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评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在当代的新变化,不是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现象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可循的必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运动法则,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也就是资本的无限扩张。否则,资本主义便无法生存。如果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木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煤炭和钢铁作为资本主义掠夺的重点,那么在当今能源特别是石油就成为争夺的重点。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建立世界市场、掠夺资源和剥削不发达国家的人民,是当代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这种特性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最深刻的原因。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经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就是由资本驱动的一种必然历史趋势。 -靳辉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传统观点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是作为私有制业已不能容纳发展了的现代生产力的表现,而没有看到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私有制增添了活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黄苏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1988.11在此后一个时期中,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至于资本主义体系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问题,列宁曾作过比较全面的考察。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文中,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改造作用,批评了民粹派否定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的观点,明确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较之从前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等著作中,帝国主义矛盾和战争将削弱帝国主义的力量,使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崔丕 资本主义历史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资本主义在它尚能容纳现存生产力,并具有一定发展余地时,是不可能马上走向死亡的,尽管列宁宣布资本主义进入垂死阶段已逾半个多世纪。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发达资本主义还将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尽管发展中会充满困难与矛盾,但在短时期内,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不会在地球上消失这一点,就象它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一样,是确定无疑的。 -黄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划分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7.6应该肯定,列宁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质的科学方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他作出的垄断不过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阶段的结论并未过时。同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较之列宁在二十伏纪初所面对的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列宁当时所作出的结论,有的应该根据新的条件来加以补充和丰富,有的则必须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条件作出新的结论来代替或修正。 -黄元拔 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的几个认识问题兼论怎样看待列宁的帝国主义定义乐山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认识我们的结论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了部分质变,从而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更具体更确切地说,就是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 -池元吉从经济结构的变化看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现代资本主义的上述新变化、新特点,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木方面。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为缓和其日见尖锐的固有矛盾而不断自我调适的结果,是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经济利益而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社会化人生产和市场经济,是频繁变竿的和开放的生产力一式和经济关系,资产阶级不得不顺应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这种特质和要求,通过经济的改竿和开放来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谋求社会经济的增长。 -田卫民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及其历史命运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二战之后,20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改变与调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显现出了新的发展活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在现代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列宁当年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和弊端的结论,关于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结论是过时了,还是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对资本主义命运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命运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两个问题。 -田卫民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及其历史命运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只有到了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发展,这一切都加剧了资本的国际扩张趋势,资本运动的国际化过程,从主要在流通领域,发展到了直接生产领域。各种形态资本的国际运动全面加强,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及生产资本的国际运动得到了空前程度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活动都超越国界,置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至此,资本国际运动才得以全面展开。 -黄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划分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7.6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垄断占统治以后的现代资本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外,其主要标志,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机制的建立:二是资本国际运动的广泛展开,产业资本运动的各个环节全面登上国际舞台。宏观经济调节的普遍发展,是在一国范围内更高层次的生产社会化的反映与要求,也是适应这种要求的资本高度社会化形式;各种形态资本国际运动的全面加强,是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发映与要求,也是资本关系在地域上扩展的最大限度.两者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的标志性特点. -黄苏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世界经济1988.11 20世纪的资本主义在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都得到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是波浪式的、在发展和危机两重趋势中进行的,从总体上说,目前发展仍是主要趋势。 -黄安年 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并没有走到它的尽头,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估价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并没有演进到面临灭亡的最后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列宁当年的结论来代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今天,若简单地用列宁的观点代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则理论的解释同现实的发展便会产生矛盾。 -黄向臻 试论现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二十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情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而消失,资本主义的各种内在矛盾也没有消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也没有消失。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在世界范围为社会主义取代的整个历史时代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共处,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这种共处在经济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对立和竞争,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生产共同条件上的互相渗透或互相吸收。 -黄元拔 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的几个认识问题兼论怎样看待列宁的帝国主义定义乐山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总之,我认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必然灭亡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