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6、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7、顶真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上,促使语气衔接,这种修辞手法叫顶真,也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引人入胜。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开篇设问,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0、互文 ? 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 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6、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7、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8、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凡指互文:? 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0、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或物的手法,又称“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或侧面烘托,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试分析本诗艺术上的特点。 2 细节描写 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3 动静结合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构成一种情趣,使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因此,动静手法指的就是在一首诗中既写动态,又写静态。 从考察角度看,常见如下几种: 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动静互衬: 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4 虚实结合 1、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2、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3、“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宗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试分析这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分析: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6、白描与工笔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白描法绘景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绘景的语言要朴素、简洁,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写鲜明、准确,它要求的是既简洁,又传神。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苏轼的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声色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磨制谷物在农业与食品安全产业协同发展的市场风险考核试卷
- 竹材原料采购策略与供应商管理考核试卷
-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服务考核试卷
-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 卫浴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零售商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小学音乐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册欣赏 花木兰教案
- 矿业标准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稻谷种植生物学特性考核试卷
- 2024年广西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
-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
- 2024-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现状规模与前景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4年河南水利厅厅属事业单位招考(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纺织创新材料的应用
- 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 学 好 玩》教案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2022风电机组吊装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