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湖湘名老中医——吴子明.doc_第1页
寻找湖湘名老中医——吴子明.doc_第2页
寻找湖湘名老中医——吴子明.doc_第3页
寻找湖湘名老中医——吴子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寻找湖湘名老中医(1)主)吴子明:高手在民间,好医生大隐于市 记者 杨如 核心提示:吴子明,1940年出生,长沙人,主任医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出生中医世家,是吴氏家族第四代中医传人; 他虽笃志从医,但漫漫人生路上,历尽沧桑。从生产队卫生员到高级研究员,彰显老一辈中医人不平凡的一生。 他在近50年从医历程中,两次中标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奖;主持研究开发国家级新药5种、保健食品3种;发表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他让中医走出国门,因其在老年痴呆研究方面的成就,1995年他受聘为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医者仁心,虽没菩萨那么大的能耐,但得有菩萨心肠。”这是吴子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采访时,他一再嘱咐记者不要把他写得多好,直言他仅仅是一个普通医生。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系统之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变、脉管类;神经系统之老年痴呆、儿童弱智、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神经炎、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及亚健康调理;消化系统之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胃下垂,慢性结肠炎等。出生中医世家 儿时立志学医“我六七岁时,家里开的诊所里,被抬进一个瘫痪了的中年男子,患者家属呼天抢地,跪求父亲救救他。父亲一番望闻问切后,拿出银针为其诊治,小小银针在父亲手中像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几针下来,男子四肢就可动弹了。几天后,这个男子竟能走到家里来治疗了。当时,年幼的我深受启发,觉得当医生,治病救人,真好!立志从医的念头,就在此时萌生。”吴子明在采访时,说起这个经历,虽然70年过去了,但记忆清晰如昨。父亲吴震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吴子明依然记得父亲坐诊的桌上摆着一个坛子,来看病的人就往坛子里投币,隔不了多久,他能看到满满一坛子的币。吴子明儿时喜欢翻阅父亲的医书,在湖南省中医名人志里,他能找到父亲的名字;父亲还有一些“头衔”,诸如中医学术小组组长,中医高等院校教材审稿人据他父亲讲,吴氏祖辈皆是医生,自己是家族第四代中医传人。除了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中医的熏陶,熟读医书,吴子明还深受父亲高尚医德的影响。父亲从小就告诫他:“医生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要贪名图利,要有菩萨心肠。”即使他父亲在年事已高,患病住院之际,仍坚持为慕名而来的患者看病开方。躺在病床上的吴父,不能手写病例药方,只能口报,便让人照着他念的写下来。如此虔诚敬业,父亲这些事深深烙印在吴子明的脑海中,也深深影响着他的人生。1960年,20岁的吴子明就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湖南中医学院)第一届6年制本科;1980年,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他就读于湘雅医学院研究生班,成为为数不多的“师法于西,西为中用”的中西医兼修的复合型人才之一。 十克麻黄打“天下” 会治病的知青远名扬1968年,刚走出校门的吴子明就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被下放到了郴州的农村进行劳动改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下田、干农活、捡狗粪别样的知青经历,虽丰富了他的人生,但所长所学得不到展示,他心里总觉不对味。在和社员们一起下地劳动时,他会偶尔给社员们看看病,但不能张扬,因担心会被打倒成“走资派”。金子总会闪光,经过几次看病的经历后,他高明的医术很快被传开了,也终于迎来了机会让他重回医学道路。那是下放后的第二年,公社革委会的领导生病了,多方求治未果,有人介绍说吴子明很厉害,革委会的领导就找到了吴子明。吴子明说,“这病,我不敢看,我怕犯资本主义错误。”领导说,给领导看病没有错误。吴子明故意说,“我还是不敢看,给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看病和给又红又专领导看病就不犯错误吗?”领导立马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于是同意在治好病后,他劳动之余可以给社员们看病。吴子明在为领导诊治时,判断是哮喘。关于怎么治,开什么药,他早谙熟于心。但为了在这次治疗过程中“大展拳脚”,他在开药时,灵机一动,遂把主要药物“麻黄”加重了剂量,十克麻黄服下后,领导感觉好多了,并大赞他医技名不虚传。于是,他成了公社里的“明星”人物。十克麻黄打出来的“天下”,吴子明倍加珍惜。在农村,医疗条件相当有限,缺医少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吴子明就地取材,用草药治病,练就一身医药兼通的本事。“医生只要和名利沾上边,就很难有大成就”1983年,吴子明调入湖南中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从伤寒教研室到内科教研室;从内科病症研究室到食疗研究室再到中药戒毒研究室;从讲师到副主任,再到主任、研究员。这一路走来,他严谨求实、诚信钻研、深研经典,传授真经,结合病案,注重临床。他一位老友向记者透露:“以他的成就和造诣,多赚点钱或出名是很容易的,但他一直与名利保持距离。”吴子明的低调、务实精神,也体现在他的教学当中。他桃李芬芳,悉心育人,培养了一批人,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团队。他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们:“一个医生只要和名和利沾上关系,就很难有大的成就”,告诫学生不要和医药不正之风沾上关系,不要让名利控制自己的心性,一个好医生就要做到两袖清风,一心只为看好病。“人若是动了歪脑筋,就难修成正果。”“其实好中医看病真不贵,我七副药,一百多块钱”笔者在采访吴教授时一位病友说。 潜心科研数十春秋 著书立说造福后人吴子明的学术科研成果,在圈内赫赫有名,尤其是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中药解毒的研究、药膳食疗等方面。在近50年的学医从医历程期间,两次中标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奖;主持研究开发国家级新药5种、保健食品3种。他发表的论文有30余篇,因其在老年痴呆研究方面的成就,1995年他受聘为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他还主编出版过很多书籍,如家常食疗养生药膳、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等专注10余部。吴子明和同窗好友李肇夷教授(名医李聪甫之子)整理编著的宋元明清名医类案,那是他多年读书和临床的心血力作,在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能一窥其对中医的执着与坚守:“我两于20世纪60年代投身于中医事业,合计已逾数十载春秋,虽然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对其精华感受最深者,乃在临床。早年曾受父辈耳提面命,指授口传,学得家传之术,但他们淳淳所嘱者,正是临床有所造诣,前人之医案乃必读之书,并授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命以沉潜钻研,认真体会。韶华易逝,转眼已逾四十余载,数十年研求探索,结合临床,反复实践,深感此书却有其重要价值。”长沙名医来株 只因“中医情结”吴子明现在是神农中医馆的特聘专家,每周五来株洲坐门诊。来株洲坐诊之前,他曾拒绝了很多地方的盛情邀请,其中不乏国内知名医院医馆,待遇也比株洲好得多。 为什么舍近求远来株洲?吴子明告诉记者,现在的人经济第一,赚钱第一,都在追求经济效益,办中医馆现在不是很赚钱,我发现神农中医馆这批年轻人,对中医药有厚重的情怀,有很强的事业心,不是谋名利的人,是想为中医药做点事的人,这一点很让他感动,我们都干了一辈子的中医事业,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中医,学中医的到了医院都改行西医了,他们投入这么多钱来传承和发扬中医,我们理当支持。其次,在这里不担心假冒伪劣药品,神农中医馆的中药质量一流,“好马要配好鞍”,医生开方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而且,我开的处方单子便宜且疗效好,在很多医疗机构认为这是个不会赚钱的医生,而神农中医馆以事业为先,对医生没有创收的要求。最后,神农中医馆团结了一大批老中医,很多都是当年的同窗好友,有共同的志向,大家可以叙叙旧,是一件开心又有意义的事,所以选择了来株洲。长沙“书痴”,乐在其中吴子明除了看病的时间,其余大部分都深居简出,很少参加社会应酬,而是“躲”在他长沙的一处书屋内看书做学问。吴子明在长沙有三处书房,保守估计有两万册书籍,医书可谓应有尽有,很多绝版书籍都能在这里找到,尤其是历代医家的医书医案,除了各种医书外,各种文史经典也一应俱全。在书屋里,除了一桌一椅外,每个角落都是书,将要看的书都放在随手可以取到的地方。相比很多人整洁的书房,吴子明的书屋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用吴子明自己的话说,“我在书房,不是看书,而是嗜书。”。吴子明读书有个习惯,喜欢把精彩的部分抄摘下来,制成读书卡。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书屋里,有很多字迹俊秀的读书卡。此外,他还会吹笛子,悠扬的笛声曾俘获众多粉丝的心。 若不是被神农中医馆致力于中医药传承的炙热之心打动,他本来退休后的计划就是写小说,把独特而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