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就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2012年就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2012年就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2012年就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2012年就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参加者:郑州华信学院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班 段世超主 题:大学生就业时 间:2014年1月8号地 点:图书馆,网吧 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简称,也常简称为“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2就业报告”或“2012就业蓝皮书”,是2012年6月10日上午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这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第一次以就业为主题出版的蓝皮书,也是第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更是一个结果评价的研究系统。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覆盖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对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一)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该报告指出,2012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 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比起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2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2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2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见图一、图二)。此外,2012年就业报告还指出,2012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二)越是发达地区,主创业的比例越低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12年1.2%的比例接近。云南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为1.9%,吉林1.7%,宁夏1.5%。而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排名靠后。自主创业的主要地区是就业比较困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类型是地级及以下城市。总体而言,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就业环境越好,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多的是工科类,其次是财经管理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类。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文体娱乐业,其月收入大大高于受雇应届毕业生的月收入。调查结果表明,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见图三)。大学毕业生创业受其家庭的企业家文化影响较大。而且,其创业资金82%以上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只占1%。所以,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方面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而大学期间对其创业帮助最大的是假期实习和课外兼职,学校、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以及大学的模拟创业活动也有显著帮助,如创业大赛等等。所以,高校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三)工学、管理学就业率最高,法学和哲学最低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最低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12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12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4.67万,占了高职高专失业量的34.2%。其中7个专业同时是2012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此外,2012年就业报告还指出,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201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5、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和创新能力2012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而本科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高职毕业生则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这些亟须改进的能力归属于沟通和创新能力。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雇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0%和68%;“工作要求与压力”不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的是“薪资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其中,2012届大学毕业生对“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类雇主的满意度最高,对“民营企业/个体”类雇主的满意度最低。然而民营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2012届大学毕业生对不同规模雇主的满意度的总体趋势是:雇主规模越大,满意度越高。综述:民营经济成理工科就业市场统计的就业率是指大学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据统计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012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较往届有所下降。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 86%,比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工学、管理学就业率分别为90%和89%,成为2012年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学和哲学,就业率为79%和76%。蓝皮书指出,2012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12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介绍说,就业蓝皮书抽样人数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个专业。异议:国家就业形势存在变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今天解释说,就业情况与高校当年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及学生家庭条件和校友等各种关系均有联系。因此,就业好与坏要看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工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否一直好下去,还很难下定论。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进行政策扶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制造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大,是制造业吸纳毕业生众多的原因之一。从大的趋势来看,毕业生更多的将去往企业,而不是考公务员。因此工学应该会持续热下去,但是持续时间目前还不好说。对于现在的高考学生来说,4年后哪种专业能成为就业热门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是,能够看到的是,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热点,应该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群体。(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 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较强的电气 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 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 专业基础课有:PLC 编程,工程力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控理论等。 主要专业课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 制技术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专业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属强电领域。可以就业于电厂、电业局等单位,待遇颇高,也比较辛苦。 就业前景: 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 自动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处理、 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 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 最重要的是干这一行永远都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虽然开始几年比较苦, 拿的钱也不多。 但是随着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